新盐城乐聚社区

标题: 我省首例晶石葬落地苏州(转) [打印本页]

作者: 昧思居主    时间: 2019-4-7 07:02
标题: 我省首例晶石葬落地苏州(转)
江苏首例晶石葬落地苏州 推广生态葬守护绿水青山时政民生中国江苏网2019-04-04 08:04
[url=]分享[/url]

2评论



中国江苏网讯 今年清明节前夕,江苏省首例生命晶石葬落地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山陵文化绿色殡葬示范基地,当地为这一全新的生态葬式开辟了“藏晶苑”。这也标志着“生命晶石”这种新型骨灰存放模式,继上海、杭州等地后首次落地江苏。

折翼天使化成永恒晶石

今年1月20日,年仅22岁的潘恩幸因病去世。一手把她带大的外婆韩奶奶遵从孩子和全家人的意愿,签署了生命晶石葬协议。

“外孙女在世时,我们都叫她‘小宝宝’;现在孩子走了,我们想把‘小宝宝’以另一种形式留在身边。”韩奶奶深情地说。去年潘恩幸的病情不断加重,住进苏州当地一家护理院。韩奶奶每天来回花5个小时,转几趟公交去照顾外孙女。就在女孩身体一天天虚弱之际,她提出捐献自己的眼角膜和遗体,得到全家人的支持。

记者连线韩奶奶得知,前不久医院通知家属,恩幸的眼角膜已让几位失明病患重见光明。“我们感到很欣慰,她在世时,每个月享受政府给予的重残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全家都感觉无以为报,孩子捐献自己,也是回报社会和好心人的帮助。”韩奶奶说。

在给外孙女办丧事时,韩奶奶了解到吴中区刚引入的“晶石葬”是一种零污染新型绿色殡葬。她和全家商量后决定,让恩幸成为江苏首例进行“晶石葬”的逝者。

“这是我们记住她、怀念她的最好方式。这样的方式好,不占国家一分地,不给别人添任何麻烦。让孩子短暂的人生通过生命晶石得以永恒!”韩奶奶一席话令人动容。

多一种生态葬选择

“生命晶石”通过高温熔融后自然冷却技术,将传统骨灰“升级”为类似宝石的晶体,具有节地、环保、美观、干净等优点,体积也比传统骨灰存放载体缩小80%,既可安放于骨灰堂,也方便居家祭祀,还可做成饰品随身携带。据公开报道,杭州“保姆纵火案”中的遇难者家属最后也选择了晶石葬。吴中区殡葬管理所所长胡春庆介绍,吴中区把推行“晶石葬”作为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创新举措,以实践生态节地、移风易俗绿色殡葬新理念。

晶石葬2016年从国外引入,最早在上海试点,截至目前该市已有2万例晶石葬。但现实生活中,“舶来”的创新殡葬方式与“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还是产生了强烈碰撞。

支持者认为,不惧怕把亲人时常“带在身边”,就好像他们从未远离一样,与其每年去一次墓地祭扫,不如让这份温暖的纪念一直留在家里。反对者则认为,还是入土为安好,这种新方式有违国人传统习俗和观念。还有不少家庭认为,相比于动辄几十万元的墓葬,节地生态葬花费少,而过于“简陋”显得对先人不尊敬。

“中国人缺乏死亡教育。”省殡葬协会负责人表示,只要能体现让逝者安息、生者前行的方式,都不妨创新尝试,节地生态葬也可以“高大上”。

正是出于观念原因,长期以来各地生态葬仍相对遇冷。胡春庆说,群众的接受度有差异,这是正常反应,就和树葬、花坛葬、江葬等生态葬一样。晶石葬不是强制举措,而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殡葬方式。

守护绿水青山的必然要求

为什么吴中区率先引入晶石葬?记者多次采访当地的山林墓园,吴中每一处青山远看郁郁葱葱,但走近就会发现,林子里全是墓地。这一现象有其历史原因,苏州市8800多平方公里山林集中在吴中,青山资源多,导致40多年前这里每个山头都有墓。而吴中区生态红线保护区域总面积达1943.24平方公里,是江苏生态红线区域最大的县(区)。

6300亩存量墓、150万穴已安葬墓地、300万扫墓大军……这些数字背后,不仅仅是青山白化、资源告急,还有巨大的山林防火安全压力。“别人看吴中区捧着‘金饭碗’,其实我们自己知道,还戴着‘紧箍咒’。”吴中区民政局局长龚艳坦言,推进殡葬改革已不仅是移风易俗的现实需要,更是守好绿水青山的必然要求。

为此,吴中区出台严格规定:不新增一平方米公墓用地;不违规建设一处大墓、豪华墓;不发生一例违规销售事件;不新增一处散坟。海葬、树葬、壁葬等新方式逐步推广,全区18家经营性公墓均建有绿色生态葬区供群众选择。凡是选择绿色殡葬方式的户籍居民,可获得1000—2000元不等的补贴。困难群体骨灰安放骨灰堂的,管理维护费一律减免。木渎镇还建成一个苏州市绿色殡葬示范基地,至今已有2000多名逝者选择生态葬。

记者 唐 悦




责任编辑:wyytli











欢迎光临 新盐城乐聚社区 (http://xycs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