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标题: 年轻人复工走后,父母还会坚持戴口罩么?(转) [打印本页]

作者: 昧思居主    时间: 2020-2-16 07:47
标题: 年轻人复工走后,父母还会坚持戴口罩么?(转)




2.6万文章19亿总阅读
查看TA的文章>


0

  • 分享到

  • [url=][/url]




复工在即,年轻人走后,父母还会坚持戴口罩么? 2020-02-15 13:24 来源:经济观察报

原标题:复工在即,年轻人走后,父母还会坚持戴口罩么?
经济观察网 李沁/文2月10日起,全国各地开始陆续复工,时刻盯着父母戴口罩、少出门的年轻人也将先后离开家乡。不少人此时产生了担忧:父母还能在家待多久?儿女走后,父母还会坚持戴口罩么?
对部分年轻人而言,劝父母“戴口罩、不出门”的难度,要远高于“父母劝自己穿秋裤”。当然,并非所有的父母都一意孤行,也有人表现得像是模范生,这场中国当代年轻人与父母之间的角逐伴随着疫情形势愈演愈烈。
通过采访,我们将父母在面对疫情时的表现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类型一:知道很严重,但是……
主人公:95后研究生和她的60后父母
坐标:山西省忻州市代县
疫情现状:忻州市确诊7例,代县0例,所在社区已进行封闭式管理
“我爸妈又出门聚会了,让我不解的是他们明明知道事情很严重。”
提起父母出门聚会,张钰有些无奈。正在新闻学专业读研的她,凭借对信息的敏感度,一早觉察到了疫情的严重性。彼时张钰的家乡——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尚未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尽管如此,她还是第一时间到药店买好了口罩。
“我们家附近的药店里没有N95口罩,当时也并不清楚什么样的口罩有用,就买了厚一些的。”不过,买口罩容易,张钰真正的挑战是——劝说经常聚餐的父母放弃出门。
于是,她开始每天跟父母讲述与疫情相关的新闻:全国确诊多少例、钟南山说了什么……不仅如此,张钰还在家庭群中转发各种类型的消息,让人恐慌的坏消息与看起来心安的好消息交替进行。
后来,张钰家所在的小区门口贴出了告示,呼吁居民勤洗手、戴口罩、少外出。“告示对我爸作用不大,最近某个小区出现疑似病例的时候,我挺恐慌的,但我爸觉得还没确诊呢,没事儿。”
事实上,直至武汉封城当天,张钰的父母才了解到新型冠状病毒的可怕。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没有放弃年后家庭聚餐的打算。为了阻止家庭聚餐,张钰开始在家庭群里发那些疫情很严重的消息。
“当时爸妈做出了让步——我和妹妹不用去,他们去参加就可以。后来在我的坚持下,答应暂时不出门。”
可是几天后,张钰的父母还是开着车出门聚餐了……
类型二:村头大喇叭说得都对
主人公:职场90后和他的60后父母
坐标:山东省高密市柴沟镇某村
疫情现状:高密市确诊1例,柴沟镇0例,所在社区已进行封闭式管理
“初一上午我爸妈还在外面拜年,中午村里的大喇叭开始广播不让出门,下午立刻就没有人出门了。”孙晓龙自嘲,“拼命给爸妈讲道理的我还不如村头的大喇叭。”
孙晓龙的家乡位于山东省高密市柴沟镇的一个村子里,当地对年俗十分看重,大年初一村民之间互相拜年是传统。由于工作原因,孙晓龙大年三十晚上才到家,刚回家他就向父母开启了“疫情唠叨模式”,提醒他们第二天不要出门拜年。尽管一再劝阻,不过在父母的眼中,初一哪有不拜年的道理,何况当时高密市并未出现确诊病例。
“我费了半天口舌都没什么用,初一早上还有人到我们家里来拜年。”不过,让孙晓龙感到庆幸的是,来自家拜年的亲戚中,有人在交谈中透露高密当地医院似乎出现疑似患者(新冠病毒肺炎)的信息。要是以前,他一定会质疑消息的真实性,这次却选择了沉默,毕竟这种介于谣言与事实之间的传言对父母更具有威慑力。
果然,此时的父母开始动摇了,但仍未决定是否要出门。中午,村里的大喇叭开始广播,提醒村民不要出门拜年,家人立刻同意了。大年初二,村子里拉起横幅、贴上了告示:村外人员一律不得入内。
也是从这一天起,孙晓龙的父母再也没有踏出过家门口一步。“广播和拉横幅封村可能让我爸妈意识到疫情非同小可,总之比我跟他们讲道理有用多了。”
类型三:不戴口罩要被处罚?那戴吧
主人公:和父母同居的90后
坐标:北京市朝阳区
疫情现状:北京市确诊375例,朝阳区58例,所在社区已进行封闭式管理
“我爸太倔了,只有逛超市的时候才戴口罩,因为不戴口罩不让进。”蒋媛吐槽。
1月20日,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数量为5例,当天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宣布新冠病毒存在“人传人”的现象。1月21日,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蒋媛意识到此次病毒来势汹汹,开始大量购买口罩、消毒液、医用酒精、棉球等物品。
“我跟我爸妈住在一起,一回到家我就跟他们说出门记得戴口罩。我妈还算听话,但我爸坚决不戴。老头儿太倔了,说不听。”蒋媛的爸爸对于戴口罩这件事情十分排斥,在他看来当年SARS严重的时候都自己都没戴口罩,对于这个离自己有些遥远的病毒,更没有戴口罩的必要。
2月初,全国确诊病例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北京市的确诊病例超过160例,蒋媛家所在的朝阳区出现将近30例的确诊病例。“我们社区给每家都发了宣传单,提醒减少外出、出门配戴口罩。当小区里的人几乎全部戴上口罩的时候,我爸还是坚持不戴。所以就出现了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幕,老头儿出门买菜不戴口罩,逛超市的时候戴上,一出门口立马摘掉。”
蒋媛不是没有跟父亲抗争过,为了逼他戴口罩,什么招数都用过。终于某次的“争吵”起了作用——“我跟我爸说,如果你出门不戴口罩,我戴又有什么意义?”然而,这种半威胁式的劝说的效果也只是维持了几天。
2月7日,北京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表示对于在人员密集场所不佩戴口罩、不听从劝阻甚至引发矛盾冲突的人,将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轻则处以警告,重则处以拘留。
当蒋媛将这一消息告知父亲,这场“较量”终于告一段落。“自从听说不戴口罩可能会被处罚,我爸立马戴上了口罩。”
类型四:对别人负责,对自己负责
主人公:90后建筑女和她的60后父母
坐标:山东省高密市
疫情现状:高密市确诊1例,所在社区已进行封闭式管理
“从网上开始呼吁大家不要出门时,我就对我爸妈说,过年要不别出门了吧,如果出门戴好口罩。他们一口答应了,我很意外。因为事前我已经打好草稿准备跟他们长篇大论了。”
事实上,从事工程造价的李玉,常年在外地工作,春节回家之前,她的父母并不清楚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相关情况。而李玉则较早关注到武汉疫情:“本来元旦期间想去武汉去玩,所以对那边的新闻挺关注的。当时新闻报道说武汉出现了20几个确诊病例,后来数量涨着涨着就停了,我就没再关注。”
1月20日,李玉从上海返回山东省高密市,据她回忆,一路上没有人讨论或关注疫情,自己戴的防雾霾口罩也在上车的时候摘了下来。
回到家以后,一次偶然的看病经历让她重拾对疫情的关注。1月22日当天,在问诊过程中,李玉被护士要求戴上口罩,随后在与医生的交谈中得知,外地已存在口罩脱销的情况。尽管彼时山东省卫健委尚未通报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从医院离开后,李玉还是决定要多买一些口罩。
此后,为了让父母了解疫情的情况,李玉开始每天向父母汇报与疫情相关的新闻,一直在为劝说父母过年不出门做铺垫。不过,谁也没想到劝说的过程会如此顺利。为此,李玉专门问了一下父母原因,他们的回答很简单“对别人负责,对自己负责。”
“对别人负责,对自己负责。虽然官方,但我们家贯彻的就是这么彻底。”李玉说。
文中提到的各种类型的父母并非特例,早在疫情发生初期,类似“如何劝说父母戴上口罩”的话题就曾登上微博热搜榜,比起儿女的劝阻,中国式父母似乎更倾向于信赖社区的宣传、新闻报道甚至家庭群中信源不明的消息。
事实上,国家针对社区的疫情控制措施仍在完善加强,在2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司长聂春雷指出:“财政部门已经下达了2020年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明确今年新增的经费要全部用于乡村和城市社区的疫情防控。”此外,各地也在不断强化针对疫情的社区网格化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普通人随意出门、外出不佩戴口罩的情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引发的连锁反应仍在继续,随着各行各业返工复工大潮的来临,中国当代年轻人与父母之间的“拔河”仍在继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吕明鹤 UN967










欢迎光临 新盐城乐聚社区 (http://xycs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