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标题:
如何让孩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打印本页]
作者:
海园李
时间:
2016-5-19 17:25
标题:
如何让孩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本帖最后由 海园李 于 2016-5-20 17:06 编辑
如何让孩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不管做什么事内因是让我们产生动力的最强大理由,作为家长和孩子,我们都只能够在外因层面给予孩子帮助,但是想要孩子发展好,必定是内因和外因共同发展的结果,那么怎么样让孩子从为什么“要我学”的状态过渡到“我要学”?
既然我们了解了这一点,就会更加明白在家庭教育中,爸爸妈妈可以做些什么,从而实现从外因层面帮助孩子,最终使孩子的内在发生变化。
家长一定要有清晰的边界意识,要清楚我们只能做到外因该做的事儿,孩子的自我管理、学习能力终究他自己的事儿。如果我们边界不清,就会在孩子学习的事儿上干预和插手过多,短期来看,可能效果显著,但如果因此忽视了孩子其他方面,反而得不偿失。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在小学阶段,在父母的拖动下反复学习具体知识,看似当时成绩还不错,可到了中学,孩子逐渐变得普通到最后甚至平庸。这正是因为孩子始终在“要我学”的外因刺激下,但并未形成“我要学”的内因,终究难以实现通往成功的道路。
从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可以清晰地思考,怎么才能克服父母的边界不清,避免以外因替代内因起作用的短期做法。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将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是人类共同需求的5个层次,需求得到满足,会产生强烈的愉悦感,从而拥有强大的动力。成人如此,孩子更是如此。
细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思考应用到家庭教育领域,其实是将外因和内因具体条件化,非常利于操作和理解,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论。
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检验我们是否满足了孩子的5个需要。
从生理需求看,思考孩子在基本的物质条件是否得到满足?比如:生长中所需孩子健康的饭菜,安静的休息场所,健康的睡眠环境,以及孩子学习必备的书籍文具等等,这些是需要爸爸妈妈为孩子提供的必要帮助。
从安全需求看,我们真的为孩子提供具有安全感的家庭环境了吗?可生活中常有一些女性,因为自己的婚姻或工作等方面的问题,总习惯把自己的沮丧情绪传递给孩子,她们的口头禅就是对孩子说:“如果不是因为你,我才不用这么辛苦……”这就是典型的将自己内心的匮乏感传递给孩子,把孩子置于一个缺乏安全感的环境,这做法对孩子太有杀伤力了。让孩子会更加糊涂,学习究竟是为了妈妈,还是自己?
从社交需求看,鼓励自家孩子多和自己的朋友们一起玩了吗?你家孩子,有属于自己的社交圈吗?孩子终究得有自己的朋友,和年纪相仿的人在一起,获得朋友间的友谊,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并不孤单,心理有极大的幸福感。别觉得家长自己带着孩子玩,可以代替孩子之间的玩耍,亲情和友情,并不完全等同。孩子需要亲情,也需要友情。
从尊重需求看,想想我们平时对自己的孩子够尊重、够信任吗?生活中,大多数的爸爸妈妈总觉得孩子自控力差,在鼓励信任孩子自我管理的同时,又不断的监督和催促。也许对家长来说,鼓励孩子自我管理,除了要有耐心、学会等待,还要有必要的克制力。坚持在固定的交流时间与孩子讨论得失,鼓励孩子不断提升,让孩子感受到真正的平等与尊重。
从自我实现需求看,激励孩子为了梦想,奋力拼搏实现自我发展吗?建议孩子挖掘自身的可能性,看自己能否做到一些看似有些困难的事情。我深信每个孩子,通过自己努力取得进步时,都是愉悦的、幸福的。
当然这5个需求层次,偶有特例。比如说,一些贫困家庭的留守儿童或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有些可能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层面都无法得到满足,但是他们一样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实现了自我奋斗,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这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就命中了自己最高层级的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所以说,马斯洛5个需求层次中,前4个需求层级都属于外因,爸爸妈妈可以为孩子提供的帮助是有限的,最终让孩子拥有强大动力,决定着孩子发展方向,终是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
清楚了这些,才会拥有清晰的边界意识,在自己的边界范围内,做自己该做的正确之事。我们的边界清晰了,孩子也会清晰了解属于自我的实现需求,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就是这么简单!
文章转自网络
001QxOGfgy71uQK1gtcaa&690.jpg
(36.1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6-5-20 17:06 上传
欢迎光临 新盐城乐聚社区 (http://xycs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