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导读
师生们既要关注和参与新课程的实施和发展,又要应付和承担高考的压力,实事求是地说,目前中学师生的负担确实很重。如何使中学师生尽快从这种重负下解脱出来?我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破”。
【作者简介】
刘彭芝,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联合学校总校校长
学校课改,别把“洗澡水”和“婴儿”一起倒掉
课程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没有课程改革,教育改革必然会成为空中楼阁。课程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创设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改革要正确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只强调变,就没有一脉相承;只强调不变,就不能进步发展,也会消亡。在中国的传统哲学中,“化”是最高境界,“化”中有变也有不变,是变与不变的有机结合。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改革也是一种不断的进化,首先要弄清楚哪些东西必须改,哪些东西不能改,进而正确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做到“变”中有“常”,进入“化”的境界。
一个成熟的改革家应该客观地对待过去、准确地把握现实、科学地预测未来,在变与不变、继承和改革中显示智慧。过去受应试教育的制约,我们的课程设置确实有许多弊端,非改不可,但我们在改革时不能把“洗澡水”和“婴儿”一起倒掉了。
“婴儿”起码有两个:一个是中国的中学课程设置特别重视基础知识。在中国读书的中学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全世界公认。这个好传统一定要坚持。不管在任何时候,中学都是打基础的,课程改革无论怎么改,都要让学生基础知识学得充分、学得牢靠,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固守这个基本原则,就是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放弃这个基本原则,就是放弃中国中学教育的强项,就是放弃中国中学教育在教育全球化进程中的竞争力。
解决好“增加”和“减少”这对矛盾,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挑战
课程改革要正确处理好增加和减少的关系。应该说课程改革面临着一对矛盾,一方面是知识量信息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越来越快,我们培养学生口径要宽,知识储备要丰厚,综合素质要高,要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和本领;二是要通过课程改革真正减轻学生负担,让孩子们学习、生活得快乐。
解决好“增加”和“减少”这对矛盾,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挑战和考验。在挑战和考验中要想交出满意的答卷,唯一的途径就是提高教学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现在的一堂课要产生过去两堂课甚至几堂课的效益;要让学生既学得多、学得好,又学得不累。学得多,但学生更累了,课程改革就是失败了;学得不累但学得少了,课程改革也是失败了。只有既学得多、学得好,又学得不累,课程改革才算成功。
课程改革的结果只能是课程越来越精,越来越具有时代性,而不能是越来越多,旧的不去,新的又来,弄得学生负担不是减轻,而是加重了。我们讲课程改革要以学生为本,“减负”就是以学生为本。“减负”的突破口就在课程改革。中学的课程改革必须要有数量的控制。原则上应以改革现有课程为中心,挖掘潜力,提高效益。增加课程最好采取“破立结合、新陈代谢、推陈出新”的办法;学校的课程总量要有明确限制,不能以新增多少课程作为衡量中学课程改革力度的标准。
学校如何解决好课改与应试压力的矛盾?关键在于“破”
就目前中学课程改革现状来说,一方面各种以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新型课程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另一方面,传统的课程又未得到彻底改造,教材内容庞杂,教学方法陈旧,仍然在占用着师生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起着指挥棒作用的高考制度仍未得到根本性的改革,应试的压力并没有得到缓解。这一切,使中学教育处于两难境地。
师生们既要关注和参与新课程的实施和发展,又要应付和承担高考的压力,实事求是地说,目前中学师生的负担确实很重。如何使中学师生尽快从这种重负下解脱出来?我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破”。
在中学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想“破”字应该这样实现:
第一,在课程内容上对传统的课程内容进行删减和重新整合。删减那些陈旧过、过于强调学校整体体系而严重脱离实际以及重复出现的内容,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重新安排教材的编排顺序,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将内容区分为必讲和阅读等不同部分;
第二,在课程门类的设置上,运用统摄思想,找到种类课程之间的结合点,通过集约化或集成化,以有限的课程门数,覆盖必需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点。
第三,在课程结构上,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逐步摸索规律,调整各种类型课的结构比例,实现课程结构的最佳组合,以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益。
课程改革,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国家的统一规定,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班制宜、因人制宜,每所学校在课程改革上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每个教师在课程改革上都要有自己的风格。理想的课程改革应该是春兰秋菊、各擅胜场,呈现出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链接——高考制度不完善,学校就没法儿发展?
文/程方平,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一所学校要发展、要形成特色、办出质量,校长或学校的领导集体首先要解放思想,不被僵化的思路和体制所左右。比如说,长期以来在教育界总流传着这样的说法,“高考是指挥棒”“高考不改,学校教育无法改善”。其潜台词是,如果高考制度依然延续,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育教学,就只能是死记硬背,就不能超越教材、教参和考试大纲,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不能有更积极和深入的拓展。
对此,笔者曾在关于“高考压力是个幌子”的专题对话中指出,即便在高考制度并不完善(其实我国的高考考试一直在做着积极和多元化的探索)的前提下,各级学校教育还是有很大的改革与探索空间的。除此之外,类似于“教育体制不改,学校无法改”“教材体系不改,学校无法改”等说法,也都是禁锢学校发展、影响学校自主创新的不充分理由。
多年来,在与部分普通学校、薄弱学校的校长交流时,我经常会引用白天佑先生的一个主张,就是要突破总是强调“高起点”的习惯思维,不怕从最低的“低起点”开始实践和探索。
因为所谓的“高起点”,只是适应知识精英学生的教育思路,而剩下的学生只能做可怜的“陪绑”,而他们中间的许多人很可能具有做体育精英、商业精英、艺术精英、交际精英、管理精英、军事精英、政治精英等的巨大潜质。
相反,如果采用“低起点”的思路和方法,却能适应所有的学生。只要方法得当、适宜,学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是指日可待的。在这方面,不仅前面提到的部分学校的实践可以作为印证;目前,不少职业学校、民办学校的探索也能提供丰富的案例支持。
简而言之,如此才是解决学校质量全面提高、破除“生源决定论”魔咒的辩证思路,其理论依据不仅有美国学者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也有中国传统“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等思想和智慧的充分支撑。
欢迎光临 新盐城乐聚社区 (http://xycs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