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标题: 盐城东台:许河杂技,闻名苏北 [打印本页]

作者: 小苦菜花    时间: 2015-6-15 19:13
标题: 盐城东台:许河杂技,闻名苏北
许河杂技,闻名苏北
        作为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文艺表演形式,许河杂技辉煌过、灿烂过,然而如今却日渐式微,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挖掘、保护、利用好杂技这一古老的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大力弘扬民间传统文化瑰宝,为地方文明建设再立新功,是不少有识之士近来常提及的一个话题。   
  杂技从诞生起就一直深受群众喜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为地方文化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过很大贡献,尤以许河杂技一度在全国颇有名气,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追溯历史的渊源,作为盐城杂技的支脉,许河杂技的开山鼻祖当属“姚家团”、“姚家班”的班主姚进根。二十世纪初,由于家境贫寒,少年的姚进根即外出闯荡,他加入民间杂技班子,练就了一身武艺、胆量,逐渐闻名乡间舞台,返乡后姚进根便建立“姚家班”,带领兄弟族亲在许河镇联富村老家一带,专门演习武功、杂技,成为当时盐阜地区杂技“十八团”中名气较响的一团。“姚家班”农忙时在家生产,农闲时,则组织家人外出流动卖艺,赚钱养家糊口、置产立业。缘于杂技,姚家渐渐地在当地殷实起来,成为方圆百里的望族。后整合同乡“王侉子班”(系盐阜杂技“王锦生班”的分支)形成了苏北较有名气的“许河杂技”。其中,“姚家班”以蹬技、走钢丝、车技最有名;“王侉子班”以扛技、硬气功、徒手倒立等见长。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姚进根在走村串乡的杂技演出中,常常自编、自导、自演宣传共产党和政府方针、政策以及以老区新人新事为题材的节目,受到地方党和政府的特别关心和爱护,深得老区军民的喜爱。“姚家团”因此成为老区政府和人民的“放心团”、“进步团”、“爱国团”、“爱民团”,在盐阜老区拥有大批观众和众多的支持力量,为“许河杂技”以后的发展和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建国后,许河杂技第3代传人、姚进根的孙子姚德运和同辈民间杂技艺人王灿生、王灿浩以及第4代传人、姚进根的曾外孙薛长春等,积极参加政府创办的杂技演出团体,为繁荣地方群众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演出深得乡村老人、儿童的喜爱,既传承了杂技这一民间文化瑰宝,又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
  1969年是许河杂技较为辉煌的一年。这一年“许河杂技”应邀进省城南京表演十多天,受到热烈欢迎,全体成员受到许世友将军的亲切接见,一时间媒体宣传、报道连连不断,轰动了全国。此后按照省领导的意见,“许河杂技”又在全省范围内巡回演出数年,一举成名,许河成为“文化之乡”的美誉也源于此。
  “许河杂技”无论是集体组团演出,还是自由组成小分队赶场演出,都走出了一条“包容四方、博采众长、创新发展、壮大自我”的发展之路。第3代传人姚德运观看了一场“上海万国杂技演出”之后,便激发了他大胆创新、改革传统杂技节目的灵感,于是,“许河杂技”成功地完成了与国家级和世界级杂技节目的接轨,涌现了许多大型、团体、组合节目和向其他艺术借鉴学习合成的新节目,深受观众喜爱。而“王侉子班”中王灿生兄弟年轻时,走南闯北,与如东的“姚知本班”,盐城的“王锦生班”等民间杂技优秀演出团体的合作演出,博采众家之长,强化了他们的硬气功、扛技、绳技等节目表演功夫,与同时代一流杂技团体的学习、交流和合作演出,也使他们体察了杂技艺术发展和前进的脉搏,铸就了他们兄弟演出才艺的老成、大气和成熟。
  正是在这样的代代相传中,许河杂技走过了由民间杂耍、玩意、滑稽戏,发展成为集马戏、马术、车技、顶技、蹬技、走钢丝、舞狮、魔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杂技艺术,百年间许河镇渐渐成为杂技表演、创作人才的集结地,传统杂技节目传人功力较强、创新节目素质较高,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来作为谋生手段的杂技,对现在的年轻一代已不具吸引力,民间杂技后继无人现象值得关注   
  从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一世纪初,许河杂技走过了一段充满奋斗而又日趋繁荣的历史,它始终植根在人民群众中间,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推崇。时至今日,随着各式各样表演形式的出现和繁荣,许河杂技和其他一些传统技艺一样,慢慢渐入主流文艺边缘,其发展遇到了青黄不接的问题。
  现如今,“姚家团”、“姚家班”已经传至第4代传人姚辉手中。姚辉曾经是安徽武警文工团的一名文艺兵,在部队文艺舞台上,多以表演祖传的杂技、魔术节目为主,兼以舞蹈、声乐节目为辅。但为了继承家族的绝活,他义无反顾地接过父亲姚德运手中的“掌门大印”,重新组建了集杂技、歌舞、曲艺于一体的新型文化演出团体,即“同一片蓝天”剧团。在他的引导下,“同一片蓝天”剧团常年活跃在农村文化舞台上,一直从事群众文艺演出活动,已连续6年承担政府“送戏下村”演出任务,由其家庭主要成员组成的“业余文艺宣传队”送戏下村演出达100多场,深受群众的欢迎。姚辉带着他的同门师兄弟走南闯北,在全国各地留下足迹。“相比之下,我们剧团在杂技界有一定的市场。”姚辉说,他们经常应邀参加演出,商业的、公益的、组团的、专场的,剧团在业界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每天都有活动,大大小小,一年到头也歇不下来。”
  然而即便是这样的忙碌,姚辉的心中依然存在隐忧。所谓“无小不成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来作为谋生手段的杂技,对现在的年轻一代已不具吸引力,民间杂技后继无人现象十分严重。姚辉说,剧团里的台柱子平均年龄都已经达到45岁,而杂技艺人的黄金年龄段是在20岁,后继无人一直是他心中的重石。“我们几个还在练杂技的,没有一个人带徒弟,不是我们不想带,而是没有人愿意学,现在一家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再穷也舍不得把孩子送来练杂技。”姚辉直言。
  和姚辉一样坚守在杂技舞台上的,还有王朝辉、杨龙山、丁志明、朱平、崔慧等几人,他们都是和姚辉一同出道的。王朝辉的单手倒立,杨龙山的高车踢碗,丁志明的头顶杂技,朱平的走钢丝,崔慧的蹬技,都是剧团里的绝活。然而,许河杂技也仅仅剩下这些人在坚持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师傅姚德运在学校开班授课时,班里有三十几名同学,后来渐渐地有人退出,到现在就只剩下我们几个人了。”回忆起当年,47岁的崔慧不无感慨。崔慧是姚家班的媳妇,因为杂技结识了姚家班第3代传人姚德维,她说,起先姚德维也练杂技,后来放弃了,问及为什么放弃,崔慧笑笑:“这门技术现在收入有限,而且比较辛苦又危险。”即便这样,当她昔日的同学一个个转行经商或进厂时,她依然坚守在杂技这个舞台上,没有同伴一起练习,她就在家自己练,自己监督自己,严格亦如当年,“同一片蓝天”剧团有演出时,只要叫到她,她都会参加,平日里由于个人名气,也时常有人邀请她演出,或是婚庆生日宴会演出,或是文化下乡活动,崔慧的身影一直没有远离大众的视线。她说,只要身体允许,她还会一门心思把杂技演下去。
  是的,留在舞台上的都是一帮对杂技有着极大热爱和兴趣的艺人,因为热爱,他们坚持了下去。45岁的王朝辉说:“虽然每个杂技艺人都是一身的伤痕,但一旦从事了杂技这个行当,就很难放下。”脸上透露着坚定的王朝辉说,因为“每当听到观众雷鸣般的掌声时,我们的伤和痛就全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文化迎来改革发展的春天,许河杂技这支“名门望族”,如何重振辉煌,成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   
  许河杂技可以说是地道的“草根”艺术,但这根“草”历经风雨沧桑,娱乐了大众,建立了牢固的群众基础,可谓根深叶茂,一直在杂技界久负盛名。近年来,随着“文化大省”、“文化强市”的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文化迎来了改革发展的春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那些曾经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文化不可失传和断根,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纷纷以崭新的姿态再现风采。在这样的背景下,许河杂技这支“名门望族”,如何走出发展的重重“围城”,重振昔日辉煌,成了许河以及全市人民的期盼。
  许河杂技之所以出现传承问题,和其传承体系有着很大的关系。姚辉介绍说,“姚家班”自开创至今,技艺传承脉络较稳定,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传承人都比较突出,代系清楚、并能够全面传承和代表某一时代的杂技表演风格和特点,但是由于杂技艺术自身的传承特点,决定了它的传承周期较长,对演员自身的聪明、胆量、体质、文化底蕴、吃苦精神、年龄等综合素质要求都比较高,因此,步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的今天,无论是“姚家班”家族内部还是外部,都明显缺少热衷于杂技传承和表演的优秀人才,从而导致目前的传承出现了不容乐观的现状。此外,杂技艺术传承单就年龄而言,一般状态下的演员15岁以前较容易接受训练,幼儿起接受训练为最佳时机,30岁以前表演精力和状态为最好,35岁以后,演员个体功夫逐渐衰减,45岁左右勉强能够参加演出,但不能表演较有难度和较高质量的动作,50岁后就只能玩“花活儿”了,即外行看着热闹、内行看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花架子”节目。
  在忧虑的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对许河杂技的传承,很多努力的身影正在出现。“同一片蓝天”剧团的巩固和提升,可以说是一次有力的推动,“杂技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姚辉说,近年来,在市场的推动下,杂技更是与其他艺术不断融合创新,并追求与国际文化接轨,给观众以全新的视角,已由单一的技巧表演变成了音乐、灯光、道具、舞美等多种门类艺术的综合运用,在姚辉以及其演出团队的努力下,许河杂技的影响力得以进一步扩大。
  在政府层面上,宣传、文化部门都在倾力服务,尽力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扶持和支持传承人创办民间演出团体。许河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他们一直在竭力保护杂技这一文化遗产,力争与教育部门联合,开设“少儿杂技、武术”班,教授杂技、武术基本功课,努力让“许河杂技”顺利地传承下去,力争培养出第五代传人的杰出代表。
  许河杂技的传承并不仅仅是许河一地的事情,只有顺应文化发展大潮,加大扶持力度,同时尊重杂技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整合全社会力量,才能将“许河杂技”这一地方特有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瑰宝光辉续存。


   作者崔一良,1952年6月出生,江苏东台人。副教授。毕业于扬州师院中文系。先后供职于东台市许河中学、盐城师范、盐城市第四中学、东台师范、阜宁高师等校,曾任学校教导主任、校长、党委书记。 从教40年,其中师范30多年。                           





作者: 盐城上策纸箱    时间: 2015-6-15 22:59
文化局。宣传部。现在都不干事,这些有历史 有底蕴的 地方特色文艺 为什么不弘扬?为什么不保护好

作者: 小苦菜花    时间: 2015-6-15 23:01
盐城上策纸箱 发表于 2015-6-15 22:59
文化局。宣传部。现在都不干事,这些有历史 有底蕴的 地方特色文艺 为什么不弘扬?为什么不保护好

现在哪个人愿意让小孩受这个苦呢

作者: 湿地树人    时间: 2015-6-16 06:43
一直听说,从未看过





欢迎光临 新盐城乐聚社区 (http://xycs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