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标题: 关于龙的起源 [打印本页]

作者: 老槐树    时间: 2016-9-28 19:32
标题: 关于龙的起源
 关于龙的起源,在经历了长期的研究和考证后,人们终于得到一个较为一致的共识: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
  现代人认为,在早期,古人对大多数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于是便希望自己民族的图腾具备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那样的雄姿,像鱼一样能在水中游弋,像鸟一样可以在天空飞翔。因此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在龙身上,龙渐渐成了“九不像”(具有九种动物的特征)的样子,这种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兽之首,万能之神。
  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龙形图案来自于8 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兴隆洼文化因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敖汉旗紧邻辽宁省,查海遗址在辽宁阜新县)发现了一条长约19.7米、用红褐色石块堆砌、摆放的龙。兴隆洼文化中这条龙的发现,把中国人崇龙的历史上推到了8 000年前。
  《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唐玄宗时,建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宋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下旨将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以时致祭。在《西游记》中,龙王分别是东海敖广、南海敖钦、西海敖闰、北海敖顺,称为四海龙王。
  西方的龙是一种传说生物,拥有强大的力量及能力,种类很多,其家族的庞大比起东方的龙来毫不逊色。中国的龙是“龙生九子,每子不同”,而西方的龙则是“龙生百子,每子不同”。有居住于深海的水龙,有沉睡于火山的火龙,有蛰伏于沼泽的毒龙以及无数奇形怪状的龙,还有九头龙、龙兽、亚龙、双足飞龙等等。
  西方的龙拥有强壮的身躯,又长又粗的颈,有角或褶边的头,尖锐的牙齿和一条长长的尾。它用四只强而有力的脚步行,用一对像蝙蝠翼的巨翼飞行,它全身覆盖着鳞片,保护着身体。它的眼睛有四层眼睑,其中内三层是透明的,可保护眼睛免受伤害,耳朵可以开合,但不是所有龙都有外耳。牙齿尖而利,通常会向内弯,以便撕开猎物。
  西方的龙多居于山洞,喜好财宝,通常洞中都会收藏大量的财宝。它可以作出喷吐攻击,具体情况视该种龙的类别而有所不同,如红龙会喷火,蓝龙会喷电等,而它们亦会对同类的能量攻击免疫。龙是一种可怕的生物,会有一种令人惊慌的气势,它亦可以使用一些魔法的效果,视乎种类。
  西方的龙拥有强烈的领土观念,一般在一片区域里只会存在一条龙并且不会有其他生物。并且西方的龙大多都是单独行动,且常年沉睡。只有它们的财宝或者领土遭遇侵犯的时候,它们才会从沉睡中苏醒,捍卫自己的财宝和领土。



作者: 老槐树    时间: 2016-9-28 19:32
宗教与龙
  道教自形成之初,便与龙崇拜有不解之缘。先秦时代的乘龙周游四海、乘龙升天,以及以龙沟通天人的信仰被道教全盘继承下来。
  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子孙都继承其业,均称“天师”,均说与龙有缘。传说第三代天师名鲁,他有十个儿子,号“张氏十龙”。另有一则传说称,张鲁的女儿在山下洗衣,忽有白雾绕身,因此竟未婚而孕,感到羞耻,便自杀身亡。死前留下遗言,务必剖尸看腹中为何物。结果,腹中有两条双胞胎小龙,婢女把它们放进汉水。其后的许多道教代表人物都被说成与龙有神秘的关系,如南朝时的道教代表人物陶弘景,传说其母梦龙而生,他是一个龙种。
  龙在道教中最主要的作用是助道士上天入地,沟通鬼神。龙被认为是“三轿”之一。这里所指的“三轿”,一曰龙轿,二曰虎轿,三曰鹿轿。道教的三轿主要是作为其上天入地的乘骑工具。张光直先生认为:“濮阳第45号墓的墓主是个仰韶文化社会中的原始道士或是巫师,而用蚌壳摆塑的龙、虎、鹿乃是他能召唤使用的三轿的艺术形象。”他把蚌壳龙、虎、鹿与古代原始道教的三轿相联系,认为二者有渊源。
  传说有法力道行的天师、真君还能召龙、驱龙。《酉阳杂俎?怪术》称,在一个名叫云安的地方,江边有十五里险滩,舟楫若不靠人拉纤,无法通过。天师翟干佑念商旅之劳,结坛作法,召来群龙,共14条,均化作老人。翟天师让它们夷平险滩,以利舟行,群龙领命而去。一夜之间,风雷震击,十四里险滩都变成平潭,唯独剩一里依旧如故。翟天师一看便知是一条龙昨日未到,于是再次登坛作法,严敕神吏召它前来。三日之后,方有一女子来到,原来是一条雌龙。她申辩说,乘船过这条江的,都是富商大贾,给他们拉纤的,都是云安的贫穷百姓,他们一向靠拉纤过活,倘若险滩没了,舟船通行无阻,他们靠什么吃穿呢?宁可要险滩以赡纤夫,不愿利舟楫以安富商。翟天师听后连连点头,于是又召诸龙一切恢复原样。
  在佛经中,龙王名目繁多,如《妙法莲华经》称,龙王有八,一为难陀龙王,二为跋难陀龙王,三为娑伽罗龙王,四为和修吉龙王,五为德义迦龙王,六为阿那婆达多龙王,七为摩那斯龙王,八为伏钵罗龙王。有许多佛经传说是由龙宫传入人间的。
  佛教中的龙与中国龙也存在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其一,中国龙与印度龙之间的最大差异是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在中国,龙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特别是龙崇拜与政治结合起来之后,龙成为帝王的象征。在印度,龙是一般的神灵,如佛经中的天龙八部之“龙”,不过是普通的护法神而已,无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印度的动物崇拜中,金翅鸟受到最高的崇拜,而龙经常是金翅鸟的猎物。在佛典中,龙的“三患”之一便是金翅鸟。传说金翅鸟每天以龙为食,一天需要一条大龙王,五百条小龙。这说明龙的地位远在金翅鸟之下,而中国则相反,龙的地位远在凤鸟之上。
  其二,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龙,能够升天入地,沟通天人;能为神仙乘驭,来往于天地之间。如黄帝乘龙升天,颛顼、帝喾、启亦乘龙往来。而印度佛教中的龙则没有这种神性。大神乘骑的是金翅鸟,如古印度人的天神毗湿奴常骑在金翅鸟上飞行。佛教中的文殊菩萨乘的是狮子或坐白莲台,普贤菩萨乘的是六牙白象或坐青莲台。
  其三,在佛教中的龙王崇拜传入之前,中国的龙没有地域性,龙被奉为主宰雨水之神,受到各地各民族的普遍崇拜,龙的形象基本上也相同,只有颜色的区别,分为青、赤、白、黑、黄五种。印度人虽然封龙为“王”,给龙造“宫”,但印度龙的地方神特性较明显,龙王的种类繁多,各水域都有龙王、龙宫,说明龙只不过是某一水域的主宰神。
  其四,在印度,龙王是佛的信徒、供养者或守护神,而中国因受道教和儒教的影响,龙王信仰也发生了种种变化。在道教的影响下,中国的龙王成为玉皇大帝的部下;在儒教的影响下,中国的龙王传说强调仁、信、义,强调夫妇、弟兄、父女之情,并有善恶之分。此外,中原各地的龙王一般有姓、名和封号,这也是中国特有的。

作者: 老槐树    时间: 2016-9-28 19:32
东方龙和西方龙的区别
  东方的龙代表着一种吉祥物,也是东方人认为的很神圣的生物。古时候,龙在东方更代表皇帝,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因为人们认为龙应该生活在人们无法到达的高山上。这也代表皇权的神秘和至上的特性。龙也给人一种权威和威严的感觉,也代表皇帝所下的圣旨不能违抗,所以在东方能够装饰皇帝的只有龙。而在西方,龙代表的是一种邪恶的怪兽,龙是地狱的使者、地狱之门的守护者。《圣经》将龙视为魔鬼、撒旦、魔兽的同义词,对将基督教思想视为唯一正论的欧洲而言,龙变成了让人类遭受磨难的怪物,深为一般人所畏惧。

作者: 老槐树    时间: 2016-9-28 19:32
 现实中的龙
  “天下第一龙”
  位于古都邯郸市西北十公里处的姜窑村,龙体总长369米,首高6米,宽4米,可谓天下第一龙,自1988年被当地村民建房挖土烧砖发现后,众多专家前去考察,对其成因专家众说不一。
  据了解,“天下第一龙”1988现世于河北邯郸市姜窑村西卧龙坡,主龙与左四右五之九条小石龙构成石龙群,首向东北,尾藏山坡,卧于磐石之上,主龙蜿蜒逶迤,骨节分明,每节长1米左右,中空,骨节之间可见石缝,缝内之物与龙体之石相异。距龙首20余米处,左有一龙爪,龙趾张开,爪趾抓地,其首高昂,神采飞扬,气势恢弘,大有一飞冲天之势。主龙两侧九条小龙,怒颜勃发,惟妙惟肖,天然成趣,正应“神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之说,颇有研究价值。
  古石龙现世,其成因四方专家们众说纷纭,或曰海底文化,史前文化;或曰天造地设,自然成就;或曰人工堆砌,鬼斧神工,乃赵王陵寝护驾镇邪之物,其成因确乎难考。然其体形之硕大,神韵之奇特,气势之宏伟,尽观天下之石龙,无出其右者,观瞻古石龙,解读其成因,已成为国内外专家研究和游客们观赏的重点。
  2009年4月6日至23日,中央电视台第九套英文国际频道《自然与科学》栏目对古石龙《巨龙阵》进行14集连播,通过现代科学视角对古石龙龙址、龙宫、龙首、龙脉、龙池及王陵等背后的玄机进行详细解说,层层揭开邯郸县古石龙的神秘面纱。在对各种说法进行逐一分析推理后,展示给观众种种“谜团”,肯定了石龙群对研究我国古代地质状况和研究龙文化、龙起源,特别是新旧石器前期先民的生活和思想等,均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并为之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有关考古学家、地质学家、人文学家经研究后,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海底文明说。在石龙所处的五龙岗及附近周围地区,采集到大量的都乐石岩块,以及海蛎子、贝壳等化石。距此1.5公里的赵王陵附近,也采集到许多古海底藻类、蕨类等植物的化石。由此可以证明,数万年前,邯郸姜窑一带曾是汪洋大海。随着时间推移,地层变迁,沧海桑田,因而推断石龙可能是“海底文明”的产物。其科技含量不亚于我们目前的科技水平。
  二、自然化石说。在数万年前,石龙曾是一种巨型的爬行类脊椎动物,形似恐龙,躯体比恐龙大得多,数量较少,活动于太行山东麓一带。跌伏泥沙之中,随自然逐渐变为化石。
  三、人为制造说。从龙体的正截面看,结构复杂,衔接机关巧妙,有沟、槽,每节龙骨厚、长、宽大体上一致,龙骨表面还有保护层痕迹。尤其是龙骨、龙节之间,有明显的粘接材料,酷似现在的水泥材料,很坚硬。特别是在大龙的两侧,左右各有两条小龙相伴,小龙的石质与大龙的完全相同,龙骨直径约150厘米。四条小龙与大龙的龙头一致朝东北方向,布成了有规则的“五龙阵型”。但石龙何人所造?布“龙阵”有何用?巨大的龙体伏在黄沙之上,为何万年不下沉?这些谜团很难解释清楚。
  四、天人合一说。有关专家对石龙的年代、体型、材质、灵性及其科技含量进行了研究,认为石龙是由天然石料和人为材料合成的,历史久远,乃天人合一所造。有人推测此石龙可能是昆仑神话传说中玄龙大帝(伏羲氏)的化身,在争斗中,龙首被南夷王(可能是蚩尤)所创而受伤。

作者: 老槐树    时间: 2016-9-28 19:33
 关于龙出现的记载
  古代正史及野史素有大量群众乃至达官贵人奔走数百十里、竞相围观一种巨型罕见生物的记载,那是一种腥味极重、满身鱼鳞、长着四只脚爪、嘴边有触须、头上有双角或独角、困蜿于地的生物。古代人民常会为这种生物搭棚、浇水以缓解其痛苦,直到它藉滂沱大雨腾飞而去。因为罕见,人们才会“奔走百里,竞往观之”,古代文献不曾出现这种生物张牙舞爪地伤害围观群众的记载,它不但不伤害人,在陆地上甚至连移动也有困难,像只丧家犬似的垂头丧气,当人们一桶桶地往其身上浇水时,它身上的鳞片也会为之开合,甚至能夹住围绕其身的蝇蚁。这与“见之百米外,唯恐避之不及”的鳄鱼大不相同,鳄鱼在古代中国并非罕见,而且在陆地上也凶猛异常,能追赶牛羊。这种被称为坠龙的现象并非为古代独有,在近代历史上也曾出现过。
  1934年8月8日,营口发现了一具与传说中的龙十分相似的生物骨骼,而在这生物未死前,当地居民曾经两次见到过它,并为其搭棚浇水。据《营口市志》记载:“8月8日午后,辽河北岸东小街一农民在附近苇塘发现一巨型动物白骨,长约10米,头部左右各有一角,长约1米余,脊骨共29节。伪营口第六警察署将其运至西海关码头附近空地陈列数日,前去参观者络绎不绝。”当时也曾邀遍老渔民辨认,但没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后经营口市水产高级中学教授前往辨认,判定为蛟类,老百姓议论纷纷,普遍认为是龙。当时的《盛京时报》派人采访,前后刊载过五篇报道,并配发照片。中国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探索?发现》等栏目曾就此营口坠龙事件拍摄过专题片《迷团》及《龙影遗骨》。
  2004年6月16日这一天,家住辽宁营口81岁高龄的孙正仁老人,带着一件神秘的东西来到了营口市史志办公室。匣盒被打开了,里面呈现出五块不起眼的骨片,然而,它一经披露,便在营口引起巨大轰动。据老人讲,这是龙骨,自己珍藏多年。难道它们真是龙身上的骨头?难道这世界上真的有龙吗?周从一(营口市史志办主任)说:“经过媒体报道之后,市民对这个问题都很关注。有的见证人给咱们挂电话,给咱们提供情况和咱们联系,提供线索。”
  为什么这五块骨片在营口会引起如此轩然大波?市民竟会有如此高的热情,难道营口真的有龙降临过?
  韩晓东(营口市史志办副主任)说:“因为这龙在世上可以说都是传说中的东西,忽然间出了龙骨了,大伙都觉得非常新奇。所以都想一饱眼福,看一下龙骨到底是什么样。”
  营口人对龙的青睐并不是仅仅由这几块骨片而来,实际上他们对龙所保持的特殊热情已经维系了70年。原来早在70年前,营口在历史上确实曾经发生过一次“天降巨龙”的传闻。
  韩晓东说:“我们单位这几个同志到省档案馆翻阅《盛京时报》的时候,打开这个报纸,看到这条消息时我们首先是惊讶。”
  这是1934年营口当地的一家非常有名的报纸《盛京时报》,在版面的中间,可以看到一篇配发照片的报道,题目为《蛟类涸毙》。文中提到“本埠河北苇塘内日前发现龙骨,旋经第六警察分署,载往河北西海关前陈列供众观览,一时引为奇谈,以其肌肉腐烂,仅遗骨骸,究是龙骨否,议论纷纭,莫衷一是。”
  紧接着连续数日,当地报纸又发表了相关的连续报道,当时的营口水产专家判定此物为龙的一种——蛟类。

作者: 老槐树    时间: 2016-9-28 19:33
 1934年的夏天,营口阴雨连绵,持续下了40多天的大雨,辽河水暴涨,辽河北岸的芦苇塘变成了一片汪洋,鱼虾漂浮在水面上,空气中飘散着一股强烈的腥臭味道。大雨过后,当时生活在辽河北岸的人们都能闻到苇塘内的腐臭气味,但却始终搞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一天,一个看管苇塘的人顺着味道走去,在他扒开芦苇时,惊奇地发现在芦苇塘中竟然有一巨大怪物的尸骸。看苇塘人惶恐不安,慌慌慌张张地拔腿就往家跑,据说到家后他一头扎到炕上,从此一病不起。当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回忆说,这个怪物曾经出现过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距离入海口20公里处。
  肖素芹说:“我9岁那年看到的,我在马身上站起来,我爸扶着我,我站着看的。看到龙眼睛半睁不睁,它尾巴回过来蜷着,两爪子在前边,你看两爪子就和龙爪一样一样的。龙离开水不行,干巴。龙都要生蛆的架势。”
  当时,老百姓认为天降巨龙是吉祥之物,为了使困龙尽快上天,人们有的用苇席给怪兽搭凉棚,有的挑水往怪兽身上浇,为的是避免怪物身体发干。据说,人们都非常积极,即便是平日里比较懒惰的人也都纷纷去挑水、浇水。而在寺庙里许多百姓、僧侣每天都要为其作法、超度,此举一直持续到又一次的数日暴雨过后,这只怪物神秘地消失了为止。然而,20多天以后,这个怪物第二次又奇异地出现了,这次出现是在距辽河入海口10公里处的芦苇丛中,此时它已不是活物,而是一具奇臭难闻的尸骸。
  骨片的捐献者——孙正仁老人在当年亲眼目睹这个怪物骨骸时只有十一岁。
  孙正仁说:“光骨头不是原来的龙型,画的那个、描得那个不是那个型,就是挺长的,挺大的头,两个大角一米多长,不止一米三四尺,长两根。趴在地上,身上弯弯曲曲的,能有十几米这么长。”
  另一位见证人,80岁的杨顺义老人在童年时也曾亲眼目睹当时的情形,他带着史志办的工作人员来到了当年怪兽最后搁浅的地方。
  杨顺义说:“当时看到摆放的地方都是三角骨头,一百多块,有一或两个角记不清了,就在这里。人们说是天上掉下来的龙,龙身上都是蚂蚁那么大的小蛆,会蹦,一蹦多高。它顺沟上来了,上来以后连续下雨,潮水再大,它进了苇塘了。进了苇塘以后,赶上没有大潮没有水,它就落那了,落了以后,太阳这么一晒,雨不下了,它受不了了,硬晒,晒一个来月。”
  据几位老人讲,当年有关方面曾邀遍老渔民辨认,但没一个人认识怪物尸体。为此百姓议论纷纷,普遍认为是“龙骨”,并推断是“遭了天谴而被雷击”后落入苇塘。当时的《盛京时报》记者也前来采访,并称其为“天龙降”、“巨龙”等等,同时还配发照片。由此,1934年那个夏天,东北三省的好奇者纷纷乘火车到营口观看所谓的龙骨,一饱眼福。从而造成当年往返营口的火车票异常紧张,票价竟然由此上浮。
  北京的漫画家李滨生老先生兄妹三人在少年时都目睹过所谓的“龙骨”展览,80年代中期,根据李先生的记忆,他在《营口日报》写下了当年的所见所闻,并勾勒了一幅漫画,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当时的盛况。
  李滨生说:“记得那一年我十岁,在70年前,在西海关露天展览围的一圈是锚,舢板下固定船的锚用那个间断着围起一个圈,用绳子拦着,地下撒着白灰,因为人很多也挤不进去。随着人流的移动才能到前边看,人都有一个好奇心理去看,只是传说中有龙,实际生活中没有见的机会,都很好奇,去看。重点都看头,它很长,有两三丈长,十米左右,立着。脊梁骨朝上不像鱼。奇怪的是头上有角,任何水族都没有角。”
  而此时,工作人员们困惑了,他们无法断定这个怪物骨骸究竟是龙还是其他别的动物,尽管从翻阅的历史资料和众多健在的目击者证实,认定它是龙,但这一切都需要科学作为佐证,然而这个佐证到哪里去找?如此的庞然巨物为什么只剩下几个碎片,它的主体又在哪里呢?
  韩晓东说:“我们在查阅1934年8月12号《盛京时报》时,惊奇地发现一个问题,这个动物不但头上长两只角,而且腹部还长四只爪子。在它搁浅的位置自己还挖了一个长十七八米,宽七八米的一个坑,而且在坑边上还清晰可见它当时用爪子挠的印。在《营口市志》和《营口史话》中有着同样类似的文字记载,它给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新的线索:原来这个怪物的尸骸在展览后被做成动物标本交给了营口高级水产中学进行收藏。”
  韩晓东还说:“它的下落有两种传说:一种传说,因为当时属于日伪统治时期,日本人在营口占统治地位,而且日本人对生物,尤其是像这一类在历史上都没有发现的动物,我想他会非常重视。所以老百姓说,当时龙骨的骨骸被拉到长春,当时的新京。拉到那儿去了,最后运到日本去了。但这个事到底属不属实?这只是一种传说。另一种传说,这个龙骨在当时的营口高级水产中学,有三位老人认定曾亲眼见过龙。”
  营口市三位当年曾经亲眼见过“龙”的老人对记者谈了他们的看法,他们认为,中央电视台的结论下得为时过早,也太草率,并提出质疑。
  三位老人分别是蔡寿康、黄振福、张顺喜。蔡寿康老人告诉记者,七十年前,他9岁,当年他住在营口市河北中小街,也就是当年人们在苇塘中发现“龙”的地方附近。但他当年看到的“龙”,比苇塘中的更“活龙活现”。
  七十年前的一个夏季,一天下午大约5时左右,蔡寿康和黄振福、张顺喜以及曹玉文(78岁)等几个孩子一起在外面玩儿,蔡寿康突然发现在营口市造纸厂方向的天空有一条“龙”,他立刻告诉黄振福、张顺喜和曹玉文,小伙伴们同时抬头往天上看,同时看到了“龙”。
  “是否是当时一种幻觉,或者是云彩像龙?”记者再三提出疑问。蔡寿康老人说:“绝对不是,我们当时看得非常清楚,绝对看到的是‘真龙。’”三位老人做了这样的描述:也就是15秒左右的时间,当时是阴天,那条“龙”是灰色,在云中动弹,动作和蛇一样,和现在画上画的一样,头如牛头,头上两只角,是直的,嘴上有胡须,两个长须,大眼睛凸出,身长大约10多米,身上有鳞,四只爪,和现在的鳄鱼爪一样,尾巴像鲤鱼尾巴。
  蔡寿康老人告诉记者,2002年,他曾经给北京动物馆写过信,今年三四月份,他给中央电视台10频道也写过信,全都反映当年他和小伙伴们看到“真龙”的经过,但北京动物馆和中央电视台都没有给他回信。
  三位老人表示:“中央电视台10频道播出的《破解七十年谜团》之后,我们感到很遗憾,因为把当年营口出现过的‘龙’,说成是鲸鱼太草率,轻易下结论太早,中央电视台没有任何根据说明世界上没有‘龙’,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人亲眼看到过‘龙’。再说,当年给‘龙’盖席子的还有那么多人,当年曾亲眼见过‘龙’的肖素琴老人也健在,中央电视台也采访她了,片子里也有,如果当年出现在营口辽河北岸的‘龙’是鲸鱼的话,肖素琴老人不用站在马背上看,因为鲸鱼的高度和马差不多,实际上‘龙’并没什么奇怪的,就是一种稀少罕见的动物。”
  蔡寿康老人大胆提出:十二属相里为什么有“龙”?为什么其他属相都存在,而“龙”没有了?难道我们的祖先在十二属相里唯独瞎编了一个不存在的“龙”吗?以科学的角度看待事物是对的,中央电视台不是说现在世界上有许多自然之谜是不解之谜吗?但不能说我们看见过“龙”就是不科学,就是封建迷信,我们这么大岁数了,没有必要撒谎,也不可能有这么多人撒谎。
  1994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马小星所著的《龙:一种未明的动物》也研究了发生在近代黑龙江的另一起坠龙事件,既由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博物馆任青春根据其父亲任殿元于1944年在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目击”的“龙”之口述所整理撰写的《我所看到的黑龙》一文,刊载于1989年1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外书摘》第三卷第四期上。马小星对此松花江坠龙事件极度重视,花费数年时间查阅大量古代文献,并数次委托及亲身前往松花江(黑龙江省肇源县与吉林省扶余市之天然界限)流域调查。《龙:一种未明的动物》搜集了大量记载和目击者的证词,试图证明龙是一种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生物。

作者: 老槐树    时间: 2016-9-28 19:33
 古籍中记载的龙
  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对龙的描述不计其数。龙不仅被广泛地记载在民间的各种书籍中,还被大量地记录在国家的正史中。
  《左传?昭十九年》: 郑大水,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国人请为禜焉,子产弗许,曰:“我斗,龙不我觌也。龙斗,我独何觌焉?禳之,则彼其室也。吾无求于龙,龙亦无求于我。”乃止也。
  《左传?昭二十九年》: 秋,龙见于绛郊。魏献子问于蔡墨曰:“吾闻之,虫莫知于龙,以其不生得也。谓之知,信乎?”对曰:“人实不知,非龙实知。古者畜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献子曰:“是二氏者,吾亦闻之,而知其故,是何谓也?”对曰:“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故帝舜氏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飨之,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献子曰:“今何故无之?”对曰:“夫物,物有其官,官修其方,朝夕思之。一日失职,则死及之。失官不食。官宿其业,其物乃至。若泯弃之,物乃坻伏,郁湮不育。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龙,水物也。水官弃矣,故龙不生得。不然,《周易》有之,在《乾》之《姤》,曰:‘潜龙勿用。’其《同人》曰:‘见龙在田。’其《大有》曰:‘飞龙在天。’其《夬》曰:‘亢龙有悔。’其《坤》曰:‘见群龙无首,吉。’《坤》之《剥》曰:‘龙战于野。’若不朝夕见,谁能物之?”
  《史记?夏本纪》: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衅之。天降二龙,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龙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受豕韦之后。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使求,惧而迁去。
  《汉书?五行志第七下之上》: 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正月癸酉,旦有两龙,见于兰陵廷东里温陵井中。
  《后汉书?五行志五》:灵帝光和元年六月丁丑,有黑气堕北宫温明殿东庭中,黑如车盖,起奋迅,身五色,有头,体长十余丈,形貌似龙。
  灵帝即东汉皇帝刘宏,光和是他在位时所用的年号之一,光和元年六月丁丑,即公元一七八年七月一日。东汉都城在今河南洛阳市近郊,温明殿或许就是皇帝陛下的寝宫吧。在温明殿的东院,从空中坠下一个巨大的黑色物体,像圆形的车伞一样,身子在快速的旋转中显露出五色光芒,虽有头,但无足,不见尾,似龙非龙,长达二十余米。
  《华阳国志》卷三,蜀志:二十四年,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蜀以刘氏瑞应。

作者: 老槐树    时间: 2016-9-28 19:33
 《晋书?载记第九》讲述在龙山出现了黑龙与白龙各一只,当时的前燕国皇帝慕容皝听到了这个消息,遂率领众臣前往龙山,站在距离龙约二百余步的近距离观看。两只龙在天空中身体交缠,互相在天空中游戏飞翔了一阵子之后才飞去。慕容皝观赏之后心情非常愉快,回宫后随即颁令大赦其国内,将新建的宫殿命名为和龙宫,并在龙山上建了一间龙翔佛寺。(原文:时有黑龙、白龙各一,见于龙山,皝亲率群僚观之,去龙二百余步,祭以太宰。二龙交首嬉翔,解角而去。皝大悦,还宫,赦其境内,号新宫曰和龙,立龙翔佛寺于山上。)
  古时候也不是随时都可见到龙,龙的出现一般被视为大吉祥瑞之兆。当时的前燕皇帝慕容皝亲自观看二龙飞翔嬉游后,认为这是天示祥瑞之兆,随即实施大赦。“大赦”这种国家大事应该不是草率或贸然决定的事,因此这个记载应该有相当的可信度。
  《南齐书?卷十八?祥瑞志》: 元徽三年在青溪宅,斋前池中忽扬波起浪,涌水如山,有金石响,须臾有青龙从池中出,左右皆见之。
  《魏书?志第十七》:真君六年二月丙辰,有白龙见于京师家人井中;肃宗正光元年八月,有黑龙如狗,南走至宣阳门,跃而上,穿门楼下而出;庄帝永安二年,晋阳龙见于井中,久不去。
  《宋书?志第十八》:晋武帝太康元年八月,白龙三见于永昌。太康三年闰四月己丑,白龙二见济南历城。太康五年正月癸卯,青龙二见武库井中,帝亲往观之。太康六年九月,白龙见京兆阴盘。太康九年十二月戊申,青龙一见鲁国公丘居民井中。晋惠帝元康七年三月己酉朔,成皋县狱有龙升天。
  《隋书?志第十八》:普通五年六月,龙斗于曲阿王陂,因西行,至建陵城,所经之处,树木皆折开数十丈……至太清元年,黎州水中又有龙斗。波浪涌起,云雾四合,而见白龙南走,黑龙随之;后齐天保九年,有龙长七八丈,见齐州大堂;武平三年,龙见邯郸井中,其气五色属天。又见汲郡佛寺涸井中。
  《旧唐书?志第十七》:乾元二年九月,通州三冈县放生池中,日气下照,水腾波涌上,有黄龙跃出,高丈馀,又于龙旁数处,浮出明珠。元和七年四月,舒州桐城县有黄、青、白三龙各一,翼风雷自梅天陂起,约高二百尺,凡六里,降于浮塘坡。九年四月,道州二青龙见于江中。大和二年六月七日,密州卑产山北面有龙见。初,赤龙从西来,续有青龙、黄龙从南来,后有白龙、黑龙从山北来,并形状分明。自申至戌,方散去。
  《新唐书?志第二十六》:贞观八年七月,汾州青龙见,吐物在空中,光明如火,堕地地陷,掘之得玄金,广尺,长七寸;显庆二年五月庚寅,有五龙见于岐州之皇后泉;贞元末,资州得龙丈余,西川节度使韦皋匣而献之,百姓纵观,三日,为烟所薰而死;光化三年九月,杭州有龙斗于浙江,水溢,坏民庐舍。
  《唐年补录》:唐咸通末,舒州刺史孔威进龙骨一具,因有表录其事状云:州之桐城具善政乡百姓胡举,有青龙斗死于庭中。时四月,尚有茧箔在庭。忽云雷暴起,闻云中击触声,血如酾雨,洒茧箔上,血不氵于箔,渐旋结聚,可拾置掌上。须臾,令人冷痛入骨。初龙拖尾及地,绕一泔桶,即腾身入云。及雨,悉是泔也。龙既死,剖之,喉中有大疮。凡长十余尺。身尾相半。尾本褊薄。鳞鬣皆鱼。唯有须长二丈。其足有赤膜翳之。双角各长二丈。其腹相(明抄本“相”作“光”)自龃龉。时遣大云仓使督而送州。以肉重不能全举,乃剸之为数十段,载之赴官。  
  【译文】:唐咸通年末,舒州刺史孔威进献龙骨一具,并且有表奏描述这件事说:舒州所属的桐城县善政乡有一个百姓叫胡举,有青龙斗死在他家的院子里。当时是四月,院子里还有养蚕用的竹筛子。忽然间云雷暴起,听到云中有打斗触碰的声音,血就像下雨,洒到养蚕用的竹筛子上。那血不污染筛子,渐渐集中凝结,可以拾起来放到手掌上。不一会儿就让人感到刺骨般冷痛。一开始,一条龙尾巴拖在地上,围绕着一桶泔水。然后又腾飞钻进云里。等到下雨,下的全是泔水。龙死了之后,把它剖开,发现它的咽喉里有一个大疮。龙共长十多尺。龙的身和尾巴各占一半。尾巴又细又薄。鳞鬣就像鱼鳞。只有须子有两丈长。它的脚有红色的角膜蒙着。两只角都有两丈长。它的肚子自相抵触。当时派大云仓使指挥人马把死龙送往舒州。因为龙肉很重,不能整个搬运,就把它割成几十段,载运到州府。

作者: 老槐树    时间: 2016-9-28 19:33
  《宋史?志第十五》:开宝六年四月,单父县民王美家龙起井中,暴雨飘庐舍,失族属,及坏旧镇廨舍三百五十余区,大木皆折。七年六月,棣州有火自空堕于城北门楼,有物抱东柱,龙形金色,足三尺许,其气甚腥。旦视之,壁上有烟痕,爪迹三十六;乾道五年七月乙亥,武宁县龙斗于复塘村,大雷雨,二龙奔逃,珠坠,大如车轮,牧童得之。自是连岁有水灾。
  《金史?志第四》:天眷元年夏,有龙见于熙州野水,凡三日。初,于水面见一苍龙,良久而没。次日,见金龙一,爪承一婴兒,兒为龙所戏,略无惧色,三日如故。又见一人,乘白马,红袍玉带,如少年官状,马前有六蟾蜍,凡三时乃没,郡人竞往观之。
  《元史?志第三下》:至元五年六月庚戌,汀州长汀县山蛟出,大雨骤至,平地涌水,深三丈余,漂没民居八百余家,坏田二百余顷。至正十七年六月癸酉,温州有龙斗于乐清江中,飓风大作,所至有光如球,死者万余人。八月癸丑,祥符县西北有青白二龙见,若相斗之势,良久而散。
  《明史?志第四》:十二年六月癸亥,山阳见黑龙,一龙吸水,声闻数里,摄舟及舟女至空而坠。十三年五月癸丑,常熟俞野村迅雷震电,有白龙一、黑龙二乘云并下,口中吐火,目睛若炬,撤去民居三百余家,吸二十余舟于空中。舟人坠地,多怖死者。是夜红雨如注,五日乃息。十四年四月,鄱阳湖蛟龙斗。嘉靖四十年五月癸酉,青浦佘山九蛟并起,涌水成河。万历十四年七月戊申,舒城大雷雨,起蛟百五十八,迹如斧劈,山崩田陷,民溺死无算。
  《清史稿?志十五》:顺治六年十一月,仪徵有四龙见于西南;康熙元年七月二十九日,嘉兴二龙起海中,赤龙在前,青龙在后,鳞甲发火,过紫家埭,倒屋百馀间,伤一人。三年五月二十一日,京山龙见,鳞甲俱现。七月朔,镇洋大风海溢,有龙下麋场,伤数人。八月初四日,天晴无云,黄龙见于东南。七年七月,咸宁有龙游于县署前,雨霁,不能升跃,市人系其颈以游于市;乾隆九年六月十二日,浮山有龙飞入民间楼舍,须臾烟起,楼尽焚。二十年五月二十日,澄海狂风骤雨,有双龙自东而来,由蓬州所东门经过,倒城垣五十七丈,民房三百馀间,有压毙者;嘉庆二十年六月,黄冈柳子巷蛟起,伤一百四十馀人,冲没田宅无算;道光六年六月初五日,宜都蛟起,坏民居,溺人无算。七年五月初十日,房县汪家河水溢,蛟起,坏民田无算;咸丰五年七月二十三日,石首风雷大作,顷之二龙接尾而上;同治十年三月二十二日,湖州有龙,狂风骤雨,拔木覆舟。


作者: 老槐树    时间: 2016-9-28 19:34
 《太平广记》四百一十八至四百二十五卷收录了大量关于龙的记载。列举两例:
  北庭西北沙州有黑河。深可驾舟,其水往往泛滥,荡室庐,潴原野。由是西北之禾稼尽去,地荒而不可治,居人亦远徙,用逃垫溺之患。其吏于北庭沙洲者,皆先备牲酎,望祀于河浒,然后敢视政。否即淫雨连月,或大水激射,圮城邑,则里中民尽鱼其族也。唐开元中,南阳张嵩奉诏都护于北庭,挈符印至境上,且召郊迎吏讯其事。或曰:“黑河中有巨龙,嗜羔特犬彘,故往往漂浪腾水,以凯郡人望祀河浒。我知之久矣。”即命致牢醴,布筵席,密召左右,执弓矢以俟于侧。嵩率僚吏,班于河上,峨冠敛板,罄折肃躬。俄顷,有龙长百尺自波中跃而出。俄然升岸,目有火光射人。离人约有数十步,嵩即命彀矢引满以伺焉。既而果及于几筵,身渐短而长数尺。方将食,未及,而嵩发矢。一时众矢共发,而龙势不能施而摧。龙既死,里中俱来观之,哗然若市。嵩喜已除民害,遂以献上。上壮其果断,诏断其舌,函以赐嵩。且子孙承袭在沙州为刺史,至今号为龙舌张氏。《 太平广记?第四百二十?龙三》
  【译文】北庭西北的沙州,有一条河叫黑河。这河深可以摆船,河水常泛滥,冲毁房舍,淹没原野。因此西北的庄稼全都没了,田地荒废,不能耕种。当地的居民也都远走他乡,以逃避被淹的祸患。那些在北庭沙州做官的,都要先准备供品,到河边认真祭祀祷告一番,然后才能审理政事。不然就会淫雨连连,一下就是几个月,或者大水猛涨,冲淹城邑,那么广大百姓就要喂鱼了。唐开元年中,南阳张嵩奉诏到北庭做都护。他拿着符印来到北庭境内,并且召集到郊外迎接他的官吏们询问此事。有的说:“黑河里有一条大龙,专爱吃羊、牛、狗、猪什么的,所以它往往兴风作浪漂在水上,眼睁睁地看着人们是怎样在河边祭祀。我知道已经很久了。”张嵩于是就命令准备祭祀用的牛羊猪狗及饮料,在河边布置宴席,秘密召集左右人等,手执弓箭埋伏在两侧。张嵩率领着僚属们排列在河岸上,恭恭敬敬,严肃认真地等着。不多时,有一条一百尺左右的龙从水中跃出水面,又迅速地来到河岸上。它的目光像火,射向岸上的人们。离人还有大约几十步远的时候,张嵩就命令弓箭手们把弓拉满等候在那里。然后,那龙果然来到宴席前,它的身体渐渐变短,身长只有几尺。它正要吃还未来得及吃的时候,张嵩命令开弓放箭。一时间万箭齐发,而龙无法抵御,中箭而死。龙死后,众人都来观看,哗然若市。张嵩为自己为民除害而高兴,就把死龙献给了皇上。皇上表扬他做事果断,让人把龙的舌头割下来,装进小匣子里,赐给他。而且,他的子孙世袭为沙州的刺史,至今被称为“龙舌张氏”。
  刘禹锡唐连州刺史刘禹锡,贞元中,寓居荥泽。首夏独坐林亭,忽然间大雨,天地昏黑,久方开霁。独亭中杏树,云气不散。禹锡就视树下,有一物形如龟鳖,腥秽颇甚,大五斗釜。禹锡因以瓦砾投之,其物即缓缓登阶,止于檐柱。禹锡乃退立于床下,支策以观之。其物仰视柱杪,款以前趾,抉去半柱。因大震一声,屋瓦飞纷乱下,亭内东壁,上下罅裂丈许。先是亭东紫花苜蓿数亩,禹锡时于裂处,分明遥见。雷既收声,其物亦失,而东壁之裂,亦已自吻合矣。禹锡亟视之,苜蓿如故,壁曾无动处。(出《集异记》) 《太平广记?二十二?龙五》
  【译文】 唐朝连州刺史刘禹锡,贞元年中,寓居在荥泽。四月的一天,他独自坐在林亭中,忽然间下起大雨,天地一片昏黑,很久才开晴。只有亭中的一棵杏树云气不散。刘禹锡走近杏树细看,看到一物形状像龟鳖,特别污秽腥臭,有五斗大锅那么大的东西。他就扔瓦砾打它。那东西就缓缓地登上台阶,在檐柱下停住了。刘禹锡就退到床下,把书箱摞起来垫脚,观察那东西。那东西仰视着柱子的顶端,慢慢用前爪子挖去半根柱子,于是大震一声,屋上的瓦纷飞乱下。亭内东壁上,从上到下裂了一个一丈来长的口子。原先这亭东有几亩紫花苜蓿,刘禹锡这时从裂口可以分明地看到远处这些苜蓿。雷震声过后,那东西也没有了。而东壁上的裂口,也自己吻合了。刘禹锡多次去看,苜蓿如旧,墙壁竟然没有变化之处。

作者: 老槐树    时间: 2016-9-28 19:34
 《宣室志》中关于龙的记载:
  故唐太守卢元裕未仕时,尝以中元设幡幢像,置盂兰于其间。俄闻盆中有唧唧之音。元裕视,见一小龙才寸许,逸状奇姿,婉然可爱。于是以水沃之,其龙伸足振鬣已长数尺矣。元裕大恐。有白云自盆中而起,其龙亦逐云而去。元裕即翰之父也。《宣室志》
  【译文】从前唐太守卢元裕还没做官时,曾经在七月二十五这天设置幡幢像,又把盂兰盆放在其间,不一会儿就听到盆中有“唧唧”的声音。卢元裕过去一看,见盆里有一条才一寸来长的小龙,形状超逸,姿态奇丽,婉然可爱。于是他就用水浇它。这时候,只见那小东西伸足振鬣,转瞬间长到几尺长了。卢元裕很害怕,有白云从盆中升起,那龙也追赶着白云而飞去。卢元裕就是卢翰的父亲。
  兴庆池龙唐玄宗尝潜龙于兴庆宫。及即位,其兴庆池尝有一小龙出游宫外御沟水中。奇状蜿蜒,负腾逸之状。宫嫔内竖,靡不具瞻。后玄宗幸蜀,銮舆将发,前一夕,其龙自池中御素云,跃然亘空,望西南而去。环列之士,率共观之。及上行至嘉陵江,乘舟将渡,见小龙翼舟而进。侍臣咸睹之。上泫然泣下,顾谓左右曰:“此吾兴庆池中龙也。”命以酒沃酹,上亲自祝之,龙乃自水中振鬣而去。《宣室志》
  【译文】 唐玄宗曾经在兴庆宫的池中放养了一条龙。等到他即位,兴庆宫池中有一条小龙游到宫外的御沟水中,腾跃奔驰。蜿蜒多姿,宫中的男男女女,没有不出来看的。后来唐玄宗幸游西蜀,出发前夕,那条龙从池中驾着白云,跃然升空,横亘千里,朝西南方向飞去。周围的文臣武士,大都看到了。等到皇上走到嘉陵江,登上船将要过江的时候,看见那条小龙紧靠在船的一侧前进,侍臣们全都看到了。皇上感动得落下热泪,看着左右的侍臣们说:“这是我兴庆池里的那条龙啊!”他命人把酒浇洒到江中,自己亲自祷告,龙才从水中奋鳞振鬣而去。

作者: 老槐树    时间: 2016-9-28 19:34
 《夷坚志》是宋朝著名的志怪小说集。作者洪迈(公元1123——1202年),字景庐,别号野处,南宋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曾任知州、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端明殿学士等官职,并兼修国史。据《宋史》本传载,洪迈幼而强记,博极羣书,自经史百家,乃至稗官小说,靡不涉猎,因而知识渊博,著作甚丰,除《夷坚志》外,还著有《史记法语》《南朝史精语》、《经子法语》《容斋随笔》等书。
  《夷坚志》中记录了大量关于龙的内容,列举一些:
  冷山去燕山几三千里。去金国所都五百里。皆不毛之地。绍兴乙卯岁。有二龙不辨名色。身高丈余,相去数步而死,冷气腥焰袭人,不可近,一已无角,如被截去,一额有窍,大如当三钱,类斧凿痕。陈王悟室欲遣人截其角,或以为不祥,乃止。先君所居,亦曰冷山,又去此四百里。夷坚甲志卷一 冷山龙
  阿保机尝居西楼。夜宿氊帐中,晨起见黑龙长千余丈,蜿蜒其上。引弓射之,即腾空夭矫而逝。坠于黄龙府之西,相去已千五百里,才长数尺。其骸今见置金国内库。蕃相陈王悟室长子源尝见之,尾鬣支体,皆具双角,已为人截去。云与吾家所藏董羽画出水龙绝相似。谓其背上鬣不作鱼鬣也。《夷坚甲志卷一 阿保机射龙》
  宣和元年五月,京师大雨连日,及霁。开封县前茶肆家,未明。起拂拭案榻,见若犬蹲其旁。至旦视之,龙也。有声如牛,惊而仆。茶肆与军器作坊邻,诸卒适赴役,见之杀而分其肉。街吏惧不敢奏。都人图玩其形,长六七尺,鳞色苍黑,首如牛,两颊如鱼头,色正绿,顶有角,坐极长,于其际始分两歧,与世间所绘龙相类。后十余日,忽大水犯都城,高出十丈,自西北牟驼冈,至万胜门外马监,民居尽没。时以为大河决溢,然水色清澄,河又未尝决,终莫知所从来。居数日,水已入汴渠,逮晓将溢。朝廷募人乘风水之势,决其下流,乃由城北入五丈河,下注梁山泺。首尾几月乃已。故俗传为龙复仇云。见蔡绦后史补。《夷坚丙志卷九 宣和龙》
  陈晦叔辉为江西漕。出按部,舟行过吴城庙下,登岸谒礼不敬。至晚有风涛之变,双桅皆折,百计救护,仅能达岸。明日发南康,舩人白当以猪赛庙。晦叔曰,观昨日如此,敢爱一豕乎。使如其请以祀,而心殊不平。舩才离岸,则风引之回,开阖四五,自旦至日中乃能行。又明日抵大孤山,舩人复有请,晦叔怒曰,连日食吾猪,龙亦合饱,鼓桌北行不顾。才数里,天地斗暗,雷电风雨总至,对面不辨色,白波连空。巨龙出水上,高与樯齐。其大塞江,口吐猛火,赫然照人,百灵秘怪,奇形异状,环绕前后,不可胜数。舟中人知命在顷刻,各以衣带相缠结。冀溺死后,尸易寻觅。殿前司拣兵将官牛信,从吏在别舫,最惧俯伏板上。见一人白发不巾,当顶栉小髻。谓曰无恐,不干汝事,晦叔具衣冠拜伏请罪,多以佛经许之,龙稍稍相远,遂没不见。暝色亦开,篙工怖定再理楫,觉其处非是,盖逆流而上,在大孤之南四十里矣。初未尝觉也。南昌宰冯羲叔说。《夷坚乙志卷十五 大孤山龙》

作者: 老槐树    时间: 2016-9-28 19:34
 《拾遗记》,又名《拾遗录》、《王子年拾遗记》。 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集。作者东晋王嘉(?~约390),字子年,方士。初隐东阳谷,后居终南山。《晋书》第95卷有传。《拾遗记》共10卷。 前9卷记载了自上古庖牺氏、神农氏至东晋各代的奇闻轶事。其中上古部分保存了不少神话传说。第10卷是记昆仑、蓬莱等9座仙山。《拾遗记》的内容重在宣传神仙方术,多荒诞不经。
  炎帝神农炎帝始教民耒耜,躬勤畎亩之事,百谷滋阜。圣德所感,无不着焉。神芝发其异色,灵苗擢其嘉颖,陆地丹蕖,骈生如盖,香露滴沥,下流成池,因为豢龙之圃……自非道真俗朴,理会冥旨,与四时齐其契,精灵协其德,祯祥之异,胡可致哉!故使迹感诚着,幽只不藏其宝,只心剪害,殊性之类必驯也。以降露成池,蓄龙为圃。及乎夏代,世载绵绝,时有豢龙之官。(卷一)
  帝使风后负书,常伯荷剑,旦游洹流,夕归阴浦,行万里而一息。洹流如沙尘,足践则陷,其深难测。大风吹沙如雾,中多神龙鱼鳖,皆能飞翔。(卷一)
  今善别马者,死则破其脑视之。其色如血者,则日行万里,能腾空飞;脑色黄者,日行千里;脑色青者,嘶闻数百里;脑色黑者,入水毛鬣不濡,日行五百里;脑色白者,多力而怒。今为器多用赤色,若是人工所制者,多不成器,亦殊朴拙。其国人听马鸣则别其脑色。 冀州之西二万里,有孝养之国。其俗人年三百岁,而织茅为衣,即《尚书》“岛夷卉服”之类也。死,葬之中野,百鸟衔土为坟,群兽为之掘穴,不封不树。有亲死者,克木为影,事之如生。其俗骁勇,能啮金石,其舌杪方而本小。手搏千钧,以爪画地,则洪泉涌流。善养禽兽,入海取虬龙,育于圜室,以充祭祀。(卷一)
  南浔之国,有洞穴阴源,其下通地脉。中有毛龙、毛鱼,时蜕骨于旷泽之中。鱼、龙同穴而处。其国献毛龙,一雌一雄,故置豢龙之官。至夏代养龙不绝,因以命族。至禹导川,乘此龙。及四海攸同,乃放河汭。(卷一)
  以上的这些描述说明了夏朝盛行着饲养龙和以龙作氏族集团的族名的习俗。被中国人经常使用的成语“龙马精神”真正来源更应来自于上述的事实。
  成王即政三年,有泥离之国来朝。其人称:自发其国,常从云里而行,闻雷霆之声在下;或入潜穴,又闻波涛之声在上。视日月以知方国所向,计寒暑以知年月。考国之正朔,则序历与中国相符。王接以外宾礼也。(卷二)
  南陲之南,有扶娄之国。其人善能机巧变化,易形改服,大则兴云起雾,小则入于纤毫之中。缀金玉毛羽为衣裳。能吐云喷火,鼓腹则如雷霆之声。或化为犀、象、狮子、龙、蛇、犬、马之状。或变为虎、兕,口中生人,备百戏之乐,宛转屈曲于指掌间。人形或长数分,或复数寸,神怪欻忽,衒丽于时。乐府皆传此伎,至末代犹学焉,得粗亡精,代代不绝,故俗谓之婆候伎,则扶娄之音,讹替至今。 (卷二)
  周穆王穆王即位三十二年,巡行天下。驭黄金碧玉之车,傍气乘风,起朝阳之岳,自明及晦,穷?禹县之表。有书史十人,记其所行之地。又副以瑶华之轮十乘,随王之后,以载其书也。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霄,夜行万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递而驾焉,按辔徐行,以匝天地之域。王神智远谋,使迹毂遍于四海,故绝异之物,不期而自服焉。录曰:夫因气含生,罕不以形相别。至于比德方事,龙马则同类焉。(卷十)
  非神彻幽遐,体照冥远,驱驾群龙,穷观天域,详搜迥古,靡得俦焉。三十六年,王东巡大骑之谷。指春宵宫,集诸方士仙术之要,而螭、鹄、龙、蛇之类,奇种凭空而出。
  诸名山昆仑山昆仑山有昆陵之地,其高出日月之上。山有九层,每层相去万里。有云色,从下望之,如城阙之象。四面有风,群仙常驾龙乘鹤,游戏其间……最下层有流精霄阙,直上四十丈。东有风云雨师阙。南有丹密云,望之如丹色,丹云四垂周密。西有螭潭,多龙螭,皆白色,千岁一蜕其五脏。(卷十)
  方丈山方丈之山,一名峦雉。东有龙场,地方千里,玉瑶为林,云色皆紫。有龙,皮骨如山阜,散百顷,遇其蜕骨之时,如生龙。或云:“龙常斗此处,膏血如水流。膏色黑者,着草木及诸物如淳漆也。膏色紫光,着地凝坚,可为宝器。”燕昭王二年,海人乘霞舟,以雕壶盛数斗膏,以献昭王。王坐通云之台,亦曰通霞台,以龙膏为灯,光耀百里,烟色丹紫,国人望之,咸言瑞光,世人遥拜之。灯以火浣布为缠。(卷十)

作者: 老槐树    时间: 2016-9-28 19:35
 越是古老的记载越是显示出龙和人类关系的密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关系逐渐地发生着变化。从最初的豢养龙、御龙是一种职业到屠龙成为一种职业最终发展到了龙仅是一种想象出的动物的公认。
  在远古时期龙和人类合平共存,龙甚至作为座骑被人类豢养和使用。随着人类超自然能力的减少以及对龙的恐惧,人类开始屠杀龙,这也使龙大量减少,而剩下的龙则隐藏在地下河和湖泊里不敢露头。

作者: 老槐树    时间: 2016-9-28 19:35
 龙的传人
  龙是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春分时登天,秋分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白虎、玄武)之首,后成为皇权的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此,“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龙是华夏民族的代表,是中国的象征。
  龙虽然具有许多神通,但在传说当中,龙更多地被描述为一种被神仙役使的动物。龙是众鳞虫之长,而人是万物之灵。那中国人为何被称为龙的传人呢?
  封禅是指中国古代帝王为祭拜天地而举行的活动。封禅,封为“祭天”(多指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禅为“祭地”(多指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即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封禅,最早出现于《管子?封禅篇》,后太史公在《史记?封禅书》中曾引用《管子?封禅》中的内容,并对其内容加以演绎,唐代张守节解释《史记》时曾对“封禅”进行了释义,并指出了封禅的目的,大意是说,在泰山顶上筑圆坛以报天之功,在泰山脚下的小丘之上筑方坛以报地之功,即《史记?封禅书》中的“登封报天,降禅除地”。
  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云云;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喾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皆受命然后得封禅。”(《管子?封禅篇》)
  古代帝王无不说自己是“受命于天”,封禅是帝王表示自己与天沟通的方式。古代封禅泰山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天下太平,国家兴盛;二是天降“祥瑞”。国家兴盛说明帝王功高德显,天降“祥瑞”说明上天对帝王的表彰,这时帝王要用一种方式回告上天,就是封禅大典。
  战国时齐鲁有些儒士认为五岳中泰山为最高,帝王应到泰山祭祀。秦始皇、汉武帝等都曾举行过封禅大典。《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所以封禅活动实质上是强调君权神授的手段。
  黄帝封禅成仙的传说和记载对后人尤其是帝王影响很大。每个帝王都希望能封禅。“师皇乘此龙仙去。黄帝闻之,自择日卜云,还宅升仙之日,得戊午,果有龙来。垂胡髯下迎,黄帝乃乘龙与友人无为子及臣僚等从上,七十二人同去。小臣不得上者,将龙髯拔坠髯及帝之弓,小臣抱其弓与龙髯而号泣,弓因曰乌号,铸鼎之地后曰鼎湖。”(《轩辕本记》)

作者: 老槐树    时间: 2016-9-28 19:36
  中国古代的皇帝被称为“天子”,很多皇帝都深信他们是天神到凡界投胎而来的,当他们功德圆满后是可以返回天界的。因此,能够长生不死而成仙是每一个皇帝的渴望。“泰山”在封禅中,是代表天宫的意思,就像奥林匹斯山、昆仑山一样,而不是具体的山东泰山。封禅的目的就是成仙。
  在最初的“封禅”中,“封”指的是皇帝的功绩被天界认可并准许返回天界,“禅”指的是皇帝将凡界的帝位禅让给他人,从而为“升仙”做好准备。
  龙不仅生存在我们人类所处在的地球空间里,它们也生存在更高的多层空间中,在那些空间,龙被天人(神仙)驯服,成为天人的坐骑。由于龙有很高的智力,他们也能独立为天人们办事。当远古时期的一些功德圆满的皇帝封禅后升天时,往往是由天龙下凡来接走他们的。
  远古时期,由于各层空间相连,高层空间的人可以很容易地来到下层空间。下层空间的帝王和一些突出人物是由上层空间的人投胎而来的。
  炎帝: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
  黄帝:附宝与少典成婚后,某夜在郊外田间散步,抬头仰望星空,突然天空发出一道万丈光芒,如闪电,似银蛇。围绕北斗七星旋转不停。最后这道光芒从天而降,竟然落在附宝身上,附宝只感到腹中有动,自此就有了身孕,生下轩辕黄帝。
  帝喾:《帝王世纪》载“帝喾生而神异,自言其名曰俊。”
  后稷:其母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足迹,踏之,践之而动如孕。生一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从他旁边过都不踩他;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这些从高层空间投胎下凡的神为下层空间的人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其中包括农业、医药、天文、卜祀、冶金、音乐以及文字等。当这些神完成教化百姓的使命后就会返回天界,而龙就是天界的使者。
  在道教中,龙被认为是“三轿”之一。道教的三轿主要是某种上天入地的乘骑工具。
  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而不被说成是龙的后代,说明了龙是起迎接使者作用的。
  中国古人对龙的崇拜其实就是对神仙和天宫的崇拜。


作者: 远古外星人    时间: 2016-9-29 09:22
老槐树 发表于 2016-9-28 19:33
 关于龙出现的记载
  古代正史及野史素有大量群众乃至达官贵人奔走数百十里、竞相围观一种巨型罕见生物 ...

《走近科学》里也讲过这条龙,最后专家说龙的骨架是鲸鱼,这不是一本正经的说瞎话吗!很明显鲸鱼不可能生活在沼泽里,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已经无从查证

作者: 远古外星人    时间: 2016-9-29 09:22
 龙真实存在于世间的有力证据目前还没有出现,如果大家不小心发现了龙的踪迹,请立刻拨打120,看看眼科。

作者: 微笑2046    时间: 2016-9-29 12:35
那就听楼主你的


作者: 盐城越野行走    时间: 2016-9-30 16:47
有点意思啊

作者: 秋水伊人    时间: 2016-10-3 22:39
龙,一个不老的传说。





欢迎光临 新盐城乐聚社区 (http://xycs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