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标题: 盐阜地区衣饰习俗 [打印本页]
作者: 小苦菜花 时间: 2015-6-18 12:52
标题: 盐阜地区衣饰习俗
盐阜地区衣饰习俗(1)
(特别鸣谢原市图书馆李长顺老先生提供资料)
服饰盐阜大地历史上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相对较少。
前清时期的主要装束为长袍、马褂。辛亥革命后,大都沿袭晚清的长袍、短打。长衫衣褂和上褂下裙,成为男女常礼服式。男人冬天穿大衭棉袍,外罩可换洗的大衭大褂子,用布条盘结的中式钮扣钉在右侧。妇女冬季也穿棉袍,但春夏则穿紧身贴腰的单旗袍或短袄。一般百姓为便于劳作,仍以短打衣着为主。
民国后,上衣下裤广为流行。各个阶层都乐意穿裤,因行动自由轻便、合乎潮流。传统的中式裤,不分男女,或单、或夹、或棉,都有外装的宽裤腰,无衩。穿时需要在上腹前面打一个大折,贴身收紧,然后系上一根裤带。夏日男子可单穿短裤。冬天,有的家境贫困人家常穿套裤,有裤腿而无裤裆裤腰,也不遮臀。套裤也有单、夹、棉、皮之分。上世纪30年代,旗袍开始流行。但在盐阜地区也仅限于大户人家或少数出头露面的女子穿着。一般女子还是上衣下裙或上衣下裤。而小孩则上穿小褂,下穿开裆裤,夏穿肚兜,冬穿小棉裤,无甚大变。
当时服饰面料,富贵殷实人家常用杭绸、杭罗、哔叽、派力司等,夏天则有夏布、香云纱。一般民众常用洋布、府绸。还用一种窄面幅的家织土布,染色后做衣服。通常染成蓝、黑、月白、雪青等单色。盐阜地区地区有家织蓝白线条相间的芦菲花布,质地紧密、坚牢、耐穿。还有一种白花旗布,是一种普及型的“洋布”,质地比较细腻、牢实,越洗越白,老百姓也很爱穿。
作者: 小苦菜花 时间: 2015-6-18 12:54
盐阜地区衣饰习俗(2)
鞋帽清代至民国初年,盐阜地区男子多戴黑瓜皮帽。帽分6瓣连接,似半个西瓜倒叩头上,无帽沿,帽顶一般用布钮扣带编结成帽结,有钱人则用玛瑙或宝石作帽结。帽前额正中嵌一小玉片。老人冬天则多戴棉风帽。女子则多戴勒子,勒子用两片状如月牙形的帽片连结而成。农村妇女多用蓝花布或蓝土布包头。
20世纪20年代初,各式帽子增多。市民多戴礼帽、绒帽、皮帽。有一种棉绒风帽(亦有绒线织成),平时将下部翻卷戴在头上。严冬外出时将下半部放下,可将口、颈围住,仅露双眼,眉上部亦有帽舌,可遮雨雪,俗称“狗套头”。
夏日农民普遍戴草帽或笠,一般男性多短边帽沿,女性则以宽展的为主。
婴儿除了戴虎头帽、兔儿帽,也有的戴瓜皮帽。但帽子上一般都络铃缀珠,或是用金银线绣成“长命富贵”的字样或松鹤图案。盐阜地区人所着之鞋因身份、地位及用途的不同而相异。布鞋是盐阜地区人的主打鞋。过去一直是家庭手工制作。为了使鞋子既合脚又美观,一般人家都将家人所穿布鞋的鞋底、鞋帮的式样用纸剪下来留存,俗称“鞋样子”。布鞋的底帮备好后,通常都请专鞝鞋子的皮匠缝合,并由其用木鞋楦加以定型,使新鞋既美观又合脚。旧时,为行走时跟脚,鞋口做得紧而小。要将鞋穿在脚上并非易事,有的人家备有铜制或牛角的鞋拔儿以助一臂之力。
童鞋有软底和硬底之分。婴儿穿软底的,或单、或棉,或套靴。学走路时则穿硬布底鞋。一般将童鞋做成各种形状的,如老虎头的、兔儿头的等等。
作者: 小苦菜花 时间: 2015-6-18 12:56
本帖最后由 小苦菜花 于 2015-6-18 12:58 编辑
盐阜地区衣饰习俗(3)
女子清代缠足时的“三寸金莲”鞋分素色和绣花。素色金莲一般是老年妇女穿,为黑布制成。绣花的则是年轻妇女穿,以绸缎制作。
居家和休闲时所穿的拖鞋,一般是将旧布鞋的后帮去掉改为拖鞋;或将木板锯成鞋底状,前面钉套布带或皮带,便成一双木底拖鞋,也称为木屐;还有牛皮拖鞋和清凉滑爽的蒲草拖鞋。
草鞋主要为农民、挑夫和“挑鲜”(专职挑运海鲜)者穿用。它的特点是轻便、透气、跟脚,晴雨兼用,防碴防滑,便于行走劳作,尤其是半旧以后的草鞋,穿着舒适。草鞋的原料是稻草,经济实惠。
蒲鞋的原料主要是蒲草,也有用的“关子”草。蒲鞋的款式和普通圆口布鞋差不多,沿海农民穿得最多,和尚、尼姑也常穿用。
茅靴儿是盐阜地区及周边地区的特产。其材料为茅草、芦花、鸡毛、旧布条等,手工编织而成。茅靴底用稻草打成双层夹底,厚度近一寸。茅靴帮用茅草、苇草、芦花、鸡毛混合,搓成手指粗细的绳子,再纬编而成。茅草色白、好看,素雅一点;芦花灰色,性硬,强度大,耐磨耐穿。在鞋头和鞋帮处,人们还用红黄蓝白诸色棉布条镶嵌其间。茅靴的保暖性和透气性较好,价廉物美,深受人们喜爱。
袜子在古代是兼作裹脚用的。过去民间多用粗布缝制,也有手巧者用纱或线钩结而成,更多的是买机制的。袜子一旦破损,则用钩针缝,或外加布填补。为使袜子耐穿,不少人家专门为新袜缝上棉布袜底儿。因袜子不大且软,要将袜底儿缝得平整也不太容易。因此有的人家备有形如脚状的木制“袜楦子”,专供缝袜底或补袜底时使用。
作者: 小苦菜花 时间: 2015-6-18 12:59
盐阜地区衣饰习俗(4)
妆饰旧时,男孩在未满10岁前于后脑勺留一撮胎毛,有的毛发长了,还编成小辫子;或头顶两边各留一块胎毛,待头发长了,编成小辫子;有的将头顶和下部的头发剃掉,仅留一圈头发,俗称“马盖头”;有的只在脑前留一块桃状的头发,而成“桃儿头”。成人在辛亥革命后有的剪“平顶头”;亦有人将辫子齐颈剪除后,仅于脑后散披短发;还有的剃光头。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流行两边分的西装头。
近代女孩出嫁之前,都喜欢留一绺头发覆于额际,俗称“箍儿”。“箍儿”是未婚女子的重要标志。姑娘脸上的汗毛亦不能去掉,待成婚时请“扯脸”的妇女来帮其“开脸”,用细线绞去额头、脸颊和脖子上的汗毛,并将“箍儿”向上梳,将长发拧为一缕盘在脑后,成为一个大的发髻儿旧称绾鬏(wānjiu),俗称为“巴巴儿”。
已婚妇女很讲究巴巴儿的装饰,要插以饰物。横插的叫“簪”,竖插的叫“钗”。簪子金、玉、银、铜、骨质均有,簪子上浮雕或镂雕成各种吉祥图案,或上漆或点翡翠,亦有以碧玉或翡翠作簪子的。
“钗”子系一端为膨起的钝头的长锥形,称为如意形。锥部通常为金银质,锥根部分往往镶嵌有玉兰蓓蕾状的红、绿宝石或琉璃,或以金属挽成复合的环状作为钗头。
旧时,不少平民妇女仅用几根“U”形的铁制叉子插于“巴巴儿”两边,用于固定发髻。
作者: 小苦菜花 时间: 2015-6-18 13:00
盐阜地区衣饰习俗(5)
旧时女子发式定型后,还要佩带饰品。年轻妇女做新娘或逢年过节时,往往在巴巴儿上插绒制的绿叶红花或鲜花。有钱人家饰以“步摇”。所谓“步摇”即是在簪、钗上悬坠下来几串小珠子或金银小链子,插在头上走起路来摇晃不定。女童和少女用黑色夹针或花发夹来拢紧头发,以红头绳扎发辫,并以发夹戴花。花有鲜花、绒花或以彩绸打成蝴蝶结扎于辫梢,亦有将蚕茧壳儿剪开如花状,染上色彩,戴于头上。
从前盐阜地区一些老年人有留胡须的习俗,其样式与留胡须者的年龄、身份相称。如留“八字胡子”的人一般年龄不太大,而留“子孙胡子”的年龄要大一些。民国年间,一些人仅沿上唇留“一”字形短胡,时称“文明胡”,通常为社会上一些有地位的人,如医生、教书先生等。近代,有些人留起了仁丹胡,又叫“西洋胡”。从前人们胡须长长了,还要用小梳子梳顺,个别老年人留有很长的胡须,在就餐时两耳戴上钩子将胡须向两边分开,以便进食。
作者: 小苦菜花 时间: 2015-6-18 13:01
盐阜地区衣饰习俗(6)
面部妆饰,旧时女子常用的是胭脂香粉。搽粉,往往于洗脸后用白糖水或熟鸡蛋白在脸上轻搓,然后用粉扑儿扑上一层香粉,以使肤色白嫩且润泽柔和,亦有于扑粉前在腮部轻掸些红胭脂。过去婴幼儿,不分男女,通常用筷子头蘸上红胭脂在其眉宇间点上下排列的两个红点儿,并在腮部搽上胭脂。
旧时,女孩儿从小就穿耳朵。常见的耳饰为耳环、耳贴、耳坠,通常为金银质地。耳贴、耳坠上有时会镶有宝石或珍珠。
以往,为祈吉纳福,常给儿童戴颈饰品,一般不分男女。通常有银项圈、银索儿(项链)、银锁儿等。
民国以来,男子常使用黑色或藏青色毛线编织成长围巾。既可护颈御寒,又可束腰。到大冷天,男人们多用腰带束腰,中青年特别是常年在外者,爱在腰间系一玉佩。常见玉佩有玉蝉、玉如意等,也有的为长方形玉牌,其上浮雕或镂雕有精美图案。
注重颈胸部妆饰的是妇女。旧时,项链多为黄金或珍珠的。民国年间流行白围巾或红围巾,妇女常爱在衭头上挂一朵白兰花、栀子花或一束十枝梅。一些妇女亦在上装或旗袍腰间插一手帕,露于衣外,作为装饰。从前,幼儿手腕上戴银手镯,有的手镯上系有银铃。亦有将李核或杏核雕的小花篮或石雕的小猴子,或用家前屋后的菩提珠,用红线穿串成环,佩戴在手腕处或颈间,作为手链、颈链。
女孩儿喜欢用凤仙花瓣或紫果汁染红手指甲。富家女子则买中药材寇丹加水研细涂在指甲上,红艳异常。
最常见的女子手饰是戒指。戒指的质地多为金银,造型多种多样,镶嵌有红蓝宝石、翡翠、钻石。戴戒指有一些俗规,可以一手戴,也可两手均戴。
以往成年妇女手腕上的饰物多为手镯,有金、银的,也有玉的。
辛亥革命前,女子以裹足为美。女孩在六七岁,最迟10岁左右就要裹足。多用9寸宽的小布条3尺撕成3根长条作裹足用布,俗称“裹脚布”。裹脚时,先在脚丫内放些明矾粉末,以防发炎,布条缠上后用针线缝牢,不使其松动;每三、四天放开一次,再紧束一次,直到足背拱起,足趾如尖爪,放开后不再回复原形,也不再长大为止。裹足使女孩备受折磨,行路时步履艰难。有俗语称“小脚儿摇啊摇,眼泪哭掉了几大瓢”,就是说女孩裹脚的痛苦。缠足陋俗直到北伐战争以后才彻底消除。
作者: 金猪 时间: 2015-6-18 13:08
现在进代了。
作者: 东台到济南班车 时间: 2015-6-18 17:06
感谢楼主分享
作者: 西域恋歌 时间: 2015-6-18 18:24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新盐城乐聚社区 (http://xycs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