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楼主:湿地树人 - 

[市民报料] 为什么农民宁可被拘留也要烧秸秆?高压禁烧、后患无穷!

[复制链接] 61
回复
2301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5-10-23 08: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导语】
       10月19日晚间,央视《新闻1 1》报道,河南周口市太康县逊母口村村民将远望因为烧秸秆被拘留14天。最近两周,秸秆和烧秸秆的农民成为众矢之的。原因是,进入10月以后,华北地区接连出现两次雾霾天气,很多城里人坚定的认为,空气质量的变化是农民烧秸秆造成的,并由此引发没完没了的口水战。各地为了整治烧秸秆也可谓机关算尽:先是在田间地头挂满标语;然后各级干部巡查,发现点火就罚款;到最后连拘留这招都用上了,可还是不能阻止农民烧秸秆。从理论上,秸秆可以做有机肥,可以做饲料,还可以生产沼气,农民为什么非烧它不可?



●秸秆从哪里来?
      秸秆就是农作物的残留,例如水稻、小麦、玉米、高粱、油菜等作物收割后,会留下大量的秸秆。



●二十年前,秸秆可是宝贝
       秸秆也不是现在才有的,几千年来一直存在,以前的农民是怎么处理它的?有人说:“二十年前农民从未用过联合收割机,收麦子都是自己拿着镰刀弯着腰将成熟的麦子放倒,捆成捆,然后用机动车或者牛车拉到打麦场上用石磙碾压,等麦子脱落以后,将秸秆挑成一垛,之后就是扬场、装袋、晾晒、运回家。这是很传统的收获方式。玉米的收获方式相对来说容易一些,就是把玉米棒子掰了放进袋子里运回家,然后要把秸秆放倒,拉回家里喂牲口或
生火做饭用。”“这样的收获过程很是漫长,一般最少需要半个月左右才能捯饬完,而这中间还得祈祷一直有好天气,否则这一季的粮食就很有可能会烂在地里或者打谷场上。且此过程实在太劳苦,仅收割时连续几天的弓背弯腰,就让人浑身疼痛难耐,更别说剩下的一系列重体力劳动。”在那时,农民是舍不得烧秸秆的,统统运回家,码在房前屋后。当时,秸秆最主要的用途就是生火做饭,它是农村重要的能源来源;同时,还可以充当牲口饲料;并且,多余的秸秆还可以埋进沼气池,用来生产沼气的同时还能沤肥。秸秆还有一个重要用途是造纸,上世纪90年代,中国农村小造纸厂遍地开花,也消耗了不少秸秆。



●伴随农业机械化,秸秆变成了垃圾
       导致秸秆成为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农业机械化。最近十几年,农村开始使用联合收割机收麦子,玉米、水稻的收割也开始大规模机械化。机械化收割带来的最大问题是,秸秆几乎都被打碎,散落的到处都是,而这种打碎的秸秆对于绝大多数农民来说,都已经是无用之物。而且,机器并不会完全打碎秸秆,还会留下十几厘米长的秸秆茬。在人工收割时,为了尽量利用秸秆,农民收割大多贴着地皮,下次耕种之前,耙一遍地就可以把秸秆埋在土里当肥料;现在机械收割留下的秸秆茬太长,粑一遍不行,再粑一遍既费时又费力,湿地树人在参加者江苏省环保座谈会时做过调查测算,在江苏一亩地要多付出八十元的成本。这些年,秸秆本身的利用价值也大大下降:农村电磁炉和液化气使用越来越多,不再需要秸秆提供能源;农民如今也更愿意使用化肥,谁也不愿意使用又费劲效力又差的草肥;伴随着农业机械化,农民也很少再饲养牲口;至于小造纸厂,早就因为污染而被关停了。于是,对农民来说,秸秆就是废物、垃圾。



●清理秸秆要搭上额外的人力物力
       如果不选择焚烧秸秆,而是像以前一样收割回家,对于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玉米收割1天,剥皮2-3天,晾晒2-3天,之后再把玉米运回家,收获过程是7-10天。这样,剩在地里的,就是玉米秆了。以10亩地为例,把玉米秸秆归拢好,再拉回家里垛起来,这个过程,至少需要4个劳力齐心协力辛辛苦苦干上3天!”如今,中国农村劳动力短缺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很多参加秋收的农民,都是外出赶回来参加抢收的,再让他们多花三天时间收拾这些“垃圾”,无疑是奢求。那么,慢慢收拾地里的秸秆可行吗?华北平原秋收玉米以后,农民要赶着冬播小麦,间隔最多2个星期,这期间,要把碎茬清走才能继续耕种。一旦慢慢收拾秸秆,肯定会耽误接下来的农时,得不偿失。



●农民为什么讨厌“秸秆还田”?
        在很多地方政府的设想中,秸秆还田是处理秸秆问题最绿色环保的方式,然而农民却并不买账。农民首要担心的问题是成本太高,把秸秆还田需要多加两道程序,一是把秸秆粉碎,二是要把土地深耕(湿地树人还了解到,盐阜地区由于长年大量使用化肥,有效土地层很薄,只有十公分左右,
秸秆粉碎深耕还田,至少要深耕十五公分 ,这样就把生土上升,不利于作物生长),将秸秆埋在地下,而目前农民普遍采用的是浅耕,因为深耕的费用要高一些。据央视报道,粉碎一遍30元,粉碎两遍50元,如果再深翻一次,40元到50元,这两道程序下来也就是100块钱。今年一亩地玉米产量1000斤左右,按照今年的市场价只能卖800多块钱,耕地、种子、化肥成本已经花费了400元,如果在秸秆还田的话又要增加100元的成本。除了经济成本,秸秆还田在下一轮作物种植中也会遇到麻烦。有媒体曾报道,如果收完麦子种水稻,地里一放水,被打碎的秸秆就会漂浮起来,水稻的秧苗很难插进泥土里,就算插进去,也可能因为秸秆把秧苗压在下面,不见阳光而最终腐烂;如果收完水稻或玉米之后种小麦,深埋在地下的秸秆不会很快腐烂,很多小麦种子因为接触不到泥土无法生根发芽,如果等到腐烂之后再下种,又会延误了农时,造成作物大规模减产,农民的收入也会下降。(新盐城网友秋硕认为:如果将秸杆季季还田,最多三年时间,土壤里的腐殖值就会严重超标,土壤的团粒结构就会被破坏,植物正常生长的环境势必也遭受到严重破坏,到了一定程度时,植物就无法生根发芽,病害也将会更加严重



●秸秆再利用?农民并不积极
        有地方政府试图从源头上斩断农民烧秸秆的念想,比如建一个秸秆再利用的工厂。去年,《新京报》就曾报道过这样一个工厂,那是总部在河北固安的一家生物质能源企业,以秸秆作为原料生产清洁能源。这家企业以每吨干爽秸秆100元回收,秸秆不适合长途运输,目前主要依靠农民自己通过农用运输工具“送秆上门”,以五公里为半径,超过5公里,愿意运送的农户逐渐减少。这家企业在河北各地都建有生产基地,在运行中他们发现,最北端的承德回收率较高,因为当地农作物一年一种,农民不着急赶农时、收秸秆;南边的邯郸主要收棉花秸秆,利用价值高,价格也高,情况也比较好;最难的就是廊坊、保定这些中段地区,一年种两季作物,赶农时,不愿意浪费成本拉湿的秸秆,很多都烧掉。这家企业也曾试图与乡镇政府合作,在村内布置秸秆煤块生产点,提供人员、技术和生产设备,结果发现秸秆收不上来,设备最后根本没使用,前期投入也打了水漂。对于农民来说,对回收秸秆不积极的原因很简单,花费几天的力气,最终卖几十元钱,得不偿失,还不如一把火烧掉。


●新盐城网城南小毛佬网友的农民烧秸秆的道理
  1、烧死大量的草籽,大大降低杂草在盛夏的繁殖速度。
  2、烧死大量的害虫和病菌,许多秸秆上面的害虫和土壤表层的害虫和病菌都会被烧死,给农民节省了许多农药。
  3、烧后的秸秆直接变成钾肥下雨后深入地下,为夏季作物的幼苗提供钾肥(幼苗最需要钾肥)。
  4、秸秆是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水+二氧化碳+肥料)生长而成,通过燃烧把秸秆还原成水蒸气+二氧化碳+肥料。不过是完成了一次循环而已,通过秸秆焚烧后的颗粒物可以帮助降雨的形成,正好促进作物幼苗的生长。

●烧掉秸秆是一个毫无悬念的选择
       如果秸秆处理不好,耽误了农时,农民的收入就会大受影响。相比之下,烟熏火燎这等小事,忍几天也就过去了,城市人的空气质量?庄稼人管得了那么多?所以,农民选择烧秸秆一点也不意外。家家都烧秸秆,兴许法不责众呢?



       至于解决办法,单靠惩罚和宣传,效果并不明显。国家从1999年开始就禁止焚烧秸秆,各地也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但燃烧秸秆的现象并没有得到遏制。究其原因,现有无论是惩罚还是补贴手段,都不足以解决农民的问题,到最后还是一把火烧掉痛快。一位农民账算的明白:“一亩地补偿50元,农民肯定愿意自己处理秸秆。”



       湿地树人建议各政府在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之前,不要一味地高压禁烧,现在禁烧的秸秆,大多数都被推下沟河了,环境污染更加严重!可有有计划地组织分批焚烧,只要在规定时间内有计划地组织分批限量焚烧,环境的自净能力可以有效地化解这样的污染!
                         (非原创,摘编)








点评

秸秆本应用于农民草灶做饭,少了很浪费!  发表于 2015-10-23 22:23
秸杆无去处 政府应担过 不烧怎么办 农民有啥错  发表于 2015-10-23 10:55
田里不让烧,河里不让抛,老人无力挑,难煞农民也。。。。  发表于 2015-10-23 09:20
本帖评分记录贡献 收起 理由
随遇而安 + 18 很给力!我要给你32个赞!
金猪 + 15 很给力!我要给你32个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3 08: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湿地树人建议各政府在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之前,不要一味地高压禁烧,现在禁烧的秸秆,大多数都被推下沟河了,环境污染更加严重!可有有计划地组织分批焚烧,只要在规定时间内有计划地组织分批限量焚烧,环境的自净能力可以有效地化解这样的污染!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3 08: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罚代管,拍屁股的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3 10: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多年前的一个清明节,我们回乡下给外婆上坟,点纸时不小心把别人家的草垛点着了,过后还是我姨兄从自家草垛上拉了一大车棉花秸杆赔给人家才算完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4 16: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之前,一味禁止不是好做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14: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14: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今天秸秆还地的地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0 19: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