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煮酒论史]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

[复制链接] 71
回复
4530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73

主题

2189

帖子

8665

积分

宣威将军(从四品)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665

人气网友内测之星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5-9-10 00: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陈平 于 2015-9-10 00:25 编辑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一书收集了5000年来人类社会中发生的著名巧合,给读者奉上丰富多彩的奇趣大餐。




         在我们生活的星球上,有太多诡异的现象让人无法解释,有太多匪夷所思的巧合引入深思,因为它们的神奇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和认知。比如,一个人从万丈高空跌落,竟然安然无恙。一个频繁再婚的男子,在他第53次结婚时,娶到的竟是自己的发妻。科幻作家,鬼使神差地成了著名的预言家。有人则时常可以听到常人听不到的响动,提前感知地震、泥石流、沉船……一次次应验,一次次令人毛骨悚然。这些人、这些现象、这些可怕的巧合,就在我们周围,与我们朝夕相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2189

帖子

8665

积分

宣威将军(从四品)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665

人气网友内测之星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00: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夏朝的开“启”与终“桀”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家天下”的世袭王朝。根据现代考古学研究结果,夏王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灭亡于约公元前1600年,延续了四百多年的统治历史,先后出现了17个君主。
       现代考古学研究已经证明,在大禹做原始部落联盟首领的时候,就已经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但是“公天下”的原始部落联盟首领禅让制并没有改变。“家天下”的世袭制代替“公天下”的禅让制是从夏启开始的。
       大禹因为治水有功,根据禅让制的规则,做了舜的继承人。同样按照禅让制的规则,大禹的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本来是要传给伯益的。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夏启在与伯益争夺权位的斗争中获胜,并且杀死了伯益。夏启即位后,在钧台大宴各部落的首领,以期获得联盟各部落对他地位的承认。有扈氏对夏启破坏禅让制的做法十分不满,坚决不出席钧台大会。夏启调动军队对有扈氏进行征伐,大战于甘,有扈氏战败,被灭族。这次征讨巩固了夏朝的统治。
       夏启死后,继承王位的太康在东夷族的进攻下丧失了权力。直到少康继位以后,夏朝的政权才被重新夺回并得到巩固。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以后,夏朝统治者都善于控制东夷,或是与东夷搞好关系。然而到了夏桀统治天下的时候,夏朝却一味地*边国,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同时,夏桀是一个昏庸无能、贪图享受的暴君,想尽办法残害忠臣和百姓,重用乱臣贼子。因此,四方诸侯纷纷要求推翻他的*,使得夏桀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孤立境地。
       商汤看到推翻夏桀统治的时期已经成熟,便以“天命”为号召,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联合四方诸侯向夏朝发起了进攻。在鸣条之战中,商汤的军队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夏桀在出逃后死于南巢,夏王朝从此灭亡了。
       夏的“家天下”世袭王朝是由夏启开启的,而终结这个王朝的最后一个君主则是夏桀。 “启”就是开启的意思,而“桀”的谐音就是终结。这是历史的一个巧合,还是冥冥之中就已经注定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2189

帖子

8665

积分

宣威将军(从四品)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665

人气网友内测之星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00: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家分晋与三国归晋

  春秋末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三国后期,魏、蜀、吴三个政权又归于一统,而此时统一天下的,恰巧就是晋朝。
      三家分晋指的是春秋末年,五霸之一的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的事件。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周天子分封韩、赵、魏三家为侯国。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就是从这一事件开始记载的:“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家联合废掉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了。三家分晋是春秋与战国的重要分界点,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从此,韩、赵、魏都成为了中原大国,再加上原有的秦、齐、楚、燕四个大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三国时期是国家大分裂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时期,有曹魏、蜀汉、孙吴等三个政权并立。三国存在的时间非常短,只有几十年的时间,最后归于晋朝的大一统。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南平蜀汉,与蜀汉将领姜维发生拉锯战。魏军被挡于剑阁之前,邓艾避开姜维大军的锋芒,抄阴平小路直取涪城,进逼成都。汉主刘禅投降,蜀汉为魏所灭。公元265年,司马昭死后,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并开始筹备伐吴。公元279年,晋朝兵分六路,由北、西两面向东吴进发。公元280年,晋军成功攻克建业,孙皓投降,东吴灭亡,西晋成功统一了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2189

帖子

8665

积分

宣威将军(从四品)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665

人气网友内测之星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00: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盛极一时的短命王朝


  秦朝和隋朝都完成了我国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大一统,都建立了强盛的东方帝国。然而更加巧合的是,这两个统一强盛的王朝都一样的短命,都断送在了二世的手中,并且这两位二世皇帝还都是被自己的臣属害死的。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世袭王朝,它的建立者是秦王嬴政。嬴政消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局面,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千古一帝。秦始皇消灭六国之后,北击匈奴,南下百越,使得秦帝国的疆域迅速扩展,建立了强盛的东方大帝国。然而仅仅在15年之后,秦朝的第二代皇帝,就把大好江山葬送他人之手了。公元前210年,秦二世胡亥即位。他进一步增加苛捐杂税,加重徭役刑罚,以“税民深者为明吏”“杀人众者为忠臣”。广大民众的生活异常困苦艰难,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公元前207年冬天,宦官赵高杀死李斯,自己当上了丞相。后来赵高又施计谋杀了二世皇帝胡亥。
      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几年后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南北朝割据的局面。统一的隋朝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然而由于二世皇帝隋炀帝的*,如此繁荣强盛的大帝国很快就灭亡了。隋炀帝公元604年即帝位,年号大业,在位13年。在位时期,他修建长城、大运河和东都洛阳城,三征高句丽,同时对国内百姓横征暴敛,导致了北方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农民军的打击下,隋朝统治摇摇欲坠。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命令修治丹阳宫,准备迁居那里。在他所乘坐的龙船到达江都的时候,部下共谋推举宇文化及为首,发动了兵变。宇文化及逼迫缢死了隋炀帝,盛极一时的隋朝就此灭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2189

帖子

8665

积分

宣威将军(从四品)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665

人气网友内测之星

5#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00: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朝与唐朝的巧合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短暂的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和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后世史学家亦称之为两汉。西汉的创建者是汉高祖刘邦,建都长安;东汉的创建者是光武帝刘秀,建都洛阳。其间,曾有王莽篡汉自立的短暂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
       两汉是中国在世界上非常辉煌的历史时期。汉高祖至文景两帝时期的汉朝,经济呈直线上升的趋势,成为东方第一经济强国,与西罗马并称两大帝国。中亚和西域各大国都闻而惧之。而到了汉武帝时期,汉帝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匈奴战败后被迫向北逃窜。张骞出使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大通道,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直到一千多年后蒙古人发生叛乱。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远播,外族开始将中国人称为“汉人”,而汉朝人对这样的称谓也很满意,“汉”从此成为伟大的华夏民族恒久的代号。
      而多年以后,中国又出现了一个唐朝,也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控制。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称神都,史称武周,也称“大周”。“大周”国号一直延用到公元705年唐中宗李显复位。唐朝在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梁王朱温篡位灭亡。唐朝历经21位皇帝(含武则天),共289年。唐朝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这两个强盛的帝国之间有很多巧合之处:都前承一个强大而短命的王朝,都继承了其丰富的遗产,并且除名义上的改朝换代外,实质上都几乎是前朝的延续;都有一个中兴的过程,东西汉的承接与安史之乱前后的唐朝,都历尽艰险而不亡;在开国初期,都有一个女人掌握朝政大权(汉朝是吕雉,唐朝是武则天),并且在权力回归后,都有一个中兴时期(文景之治和开元之治);都面对一个北方强悍的游牧民族(匈奴、突厥),而且都在军事上处于优势地位,并最终迫使北方民族走向衰败;都大力发展西域,并统治西域广大地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2189

帖子

8665

积分

宣威将军(从四品)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665

人气网友内测之星

6#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18: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献”出帝位的亡国君
  东汉末年,宦官干政、外戚专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终于爆发了“党锢之争”。此后统治集团愈加腐朽,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公元184年,在各种连绵不断的小规模起义的基础上,由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爆发了。在黄巾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下,东汉王朝的统治风雨飘摇、名存实亡。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相互混战,极力扩张自己的势力。


     东汉的最后一位皇帝是汉献帝刘协。在袁绍等人诛杀宦官时,刘协和少帝被宦官张让和段圭绑架,遇到董卓。董卓与少帝谈话,少帝语无伦次,再和刘协谈话,刘协则将事情经过完整交代。董卓认为刘协贤能,且为董太后所养,又自以为与董太后同族,遂有废立之意。


       公元192年,王允与吕布袭杀董卓,汉献帝刘协又落入李傕、郭氾手中。公元195年,李傕、郭氾内讧,李傕将汉献帝刘协劫走,将长安城烧成一片废墟。公元196年,曹操控制了汉献帝刘协,并且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不甘为曹操控制,于公元200年发衣带诏密令旧臣除去曹操,结果事情败露,使多人丧命。公元214年,汉献帝想要联合刘备、孙权杀死曹操,又因事情败露而致使宗族200余人丧命。公元215年,曹操威逼汉献帝立其女为皇后。公元220年,汉献帝禅位曹丕,自己被封为山阳公,死后葬于禅陵。


      东汉的灭亡,是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其最后一位皇帝是汉献帝,而汉献帝的“献”字就是“献出”帝位的意思。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亡国的征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2189

帖子

8665

积分

宣威将军(从四品)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665

人气网友内测之星

7#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18: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雷贯耳,“备”感荣幸

  东汉末年,刘备曾经逃到许昌,暂时投奔了曹操。曹操见刘备气宇轩昂并且谈吐不凡,就非常器重他。曹操也曾听说过刘备多次战败黄巾军的英雄事迹,便与他交厚,暗地里却也提防着刘备,总想找机会试探一下他。


       有一天,曹操邀请刘备到丞相府后花园去喝酒。曹操吩咐仆役热两杯酒端来,他们一人一杯,边喝着酒,边吃着梅子。曹操想要试探刘备的野心,于是就问:“使君常年在外征战,必定知道这天下英雄,请使君试着说一下!”刘备说:“我见识少,实在不敢妄言。”曹操又说:“使君不必过于谦虚,有什么就说什么。”刘备就说道:“有一个人,他家四世三公,而他自己也雄霸一方,河北袁绍算英雄么?”曹操说:“袁绍好勇无谋,我早晚灭了他,不算英雄,使君再说。”“袁绍的弟弟袁术兵精粮足,虎踞一方,可算英雄?”“袁术只不过是继祖上之名,我以后肯定剿灭他,不算英雄。”“有一人血气方刚、年轻有为,江东孙策可是英雄?”“孙策有勇无谋,我早晚破他,不算英雄,使君再说。”刘备又说道:“荆州刘表、益州刘璋、汉中张鲁、徐州吕布这些人可算是英雄?”曹操不耐烦地说:“不是,不是,这些都是守家之鬼,我早晚兴兵灭了他们。”刘备说:“那除了这些人以外,我真的不知道了。还请丞相明示!”曹操笑着说:“你刚才说的那些人,根本算不上是英雄。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曹操两人罢了。”刘备闻言大惊失色,吓得把手中的筷子都在了地上。


       非常凑巧的是,这时候天空突然传来了打雷的声响,刘备弯腰捡起筷子,对曹操解释道:“一雷之威,乃至于此。”曹操说:“你乃是天下英雄,还怕打雷吗?”刘备说:“圣人说:‘遇到迅疾的雷鸣,猛烈的暴风,一定要改变常态,表示有所戒慎。’雷是上天发怒,怎么能不害怕呢?”


       这样刘备轻易地掩饰了自己丢掉筷子的原因和自己心中的真实意图。被蒙骗了的曹操以为刘备没有称雄天下的野心,于是放松了对他的警惕。不久之后,刘备就离开了曹操,最终建立了与曹魏抗衡的蜀汉政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2189

帖子

8665

积分

宣威将军(从四品)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665

人气网友内测之星

8#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18: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朝的军人政变

  五胡乱华十六国并起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长期分裂对峙的历史阶段,史学界称之为“南北朝时期”。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区域,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政权更迭的现象。刘裕取代东晋建立宋,萧道成取代宋建立齐,萧衍取代齐建立梁,陈霸先取代梁建立陈。这些政权更迭都是掌握军权的重臣发动政变而造成的,故事情节如出一辙。


      刘裕本是东晋北府兵的将领。公元404年,刘裕平定桓玄之乱后,就牢牢地掌握了东晋政权。接着,他通过发动北伐,使自己的威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公元420年,晋恭帝被迫让位,刘裕即位称帝,建立了南朝宋政权。刘裕死后,皇族内部斗争激烈,并且相继出现了几个残酷的暴君,政局一度非常混乱。


       在混乱的局势之中,南兖州刺史萧道成逐渐坐大。公元479年,宋顺帝逊位,萧道成自立,改国号为齐,南齐政权建立,萧道成即为齐高帝。齐高帝和其子齐武帝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的措施,下令禁止大族招募佃客和占山封水,减免赋税,发展教育。齐武帝死后,他的儿子们为争夺皇位而相互残杀。齐明帝萧鸾通过流血政变登上皇位以后,大肆杀伐,先后诛杀了12位亲王。东昏侯萧宝卷更加残暴,前代皇帝的子孙被他诛杀殆尽。


       公元501年,雍州刺史萧衍起兵攻进建康,次年三月接和帝萧宝融东归,途至姑熟(今安徽当余),迫其退位;四月,萧衍在建康即帝位,改国号为梁。萧衍在位时,努力调和国内社会矛盾,遴选贤才,重视农业生产,然而与此同时,他又大力提倡佛教,不断加重刑罚。萧衍统治后期,朝政日益昏暗。公元548年八月,河南王侯景作乱,攻入建康,并在次年三月攻入梁武帝萧衍居住的台城。五月,梁武帝萧衍饿死于台城。侯景立太子为帝,即简文帝。公元551年,侯景干脆自立为帝,建国号汉,第二年被王僧辩和陈霸先等人打败。


       公元555年,陈霸先诛杀王僧辩,并把当时的皇帝萧渊明赶下台,扶植萧方智做了皇帝,陈霸先任大都督,总摄梁朝军国大事。公元557年,陈霸先废梁自立,改国号陈。陈朝刚建立时面临北方政权的入侵,形势十分危机。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率领军队一举击败敌军,使得形势有所好转。陈朝政权维持了32年,最终被隋朝灭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2189

帖子

8665

积分

宣威将军(从四品)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665

人气网友内测之星

9#
 楼主| 发表于 2015-9-11 06: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题诗破镜再团圆

  乐昌公主是南朝陈最后一位皇帝陈叔宝的妹妹,不仅貌美如花,而且才能出众。她与驸马徐德言结婚后,夫妻感情一直很好。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北方的隋军就打了过来。
       陈国危在旦夕,徐德言预感到夫妻在一起的时间不长了,于是将一面铜镜一破两半,一半给公主,一半自己拿着。他们约好一旦遭遇不幸,两人离散了,在以后每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就都拿着自己的半面铜镜到街上来卖,以便有机会见面。
       很快,隋灭掉了陈,徐德言和公主果真被冲散了,隋文帝的大臣杨素占有了乐昌公主。第二年正月十五日这一天,徐德言如约拿着半面铜镜到街上来卖。没过多久,他碰上了一个仆人也拿着半面铜镜在卖。他上前拿来,与自己的拼在一块,正是原来的铜镜。
      徐德言睹物思人,不觉泪下。他在那半面镜上题诗一首:“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仆人将题诗的半面镜子带回给乐昌公主看,公主看后,知是徐德言诗,心里非常难过,一连哭了好几天。杨素得知此事后,派人找来徐德言,把公主还给了他,并设宴祝贺他们夫妻团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2189

帖子

8665

积分

宣威将军(从四品)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665

人气网友内测之星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9-11 06: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勃与李贺的神秘相似

  王勃与李贺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并且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这些相似的地方非常惊人,下面我们就来略说一二。
      两个人都是在27岁的时候不幸身亡的,并且都是在秋季。王勃生于公元649年,于公元676年,南下探望在交趾为官的父亲,在渡海时不幸溺水,惊悸而死,年仅27岁。李贺生于公元790年,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奉礼郎这样的九品小官,就因病去世,时年也是27岁。
      两人都在年少之时因诗文而获“神童”美誉。王勃自幼聪慧好学,为时人所公认。《旧唐书》本传谓王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株树也。”杨炯《王勃集序》说:“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月,悬然天得,自符音训。时师百年之学,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李贺七岁时就已经写出了很好的诗词文章,七邻八乡都传诵他是个“神童”。诗文大家韩愈、皇甫湜找到李贺之后,要他当场作诗,并且要以他们俩人为题。李贺当即就写了一篇《高轩过》,表达了对两位大文学家的仰慕,也抒发了自己的抱负。
     除了上面详细谈到的以外,王勃与李贺还有其他许多相似的地方。两人都只做过三年的官,在求官过程中都遇到过一位皇甫侍郎的帮助,两位皇甫侍郎享年都是58岁。王勃与李贺还都迷恋神仙鬼怪的传说并且没有结婚,死后也没有留下子嗣。这两位诗人巧合的相似之处,引发着后人无尽的想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2189

帖子

8665

积分

宣威将军(从四品)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665

人气网友内测之星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9-11 06: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家江山送给“李”

  我国古代历史上,杨氏建立的王朝总是被李氏取代。杨隋被李唐取代,五代十国中的杨吴也被李氏的南唐取代。
      公元617年,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孙子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杨侑即为隋恭帝,李渊任大丞相,进封唐王。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大臣宇文化及缢死。同年五月,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废杨侑为希国公,闲居长安,次年五月又把他杀害。杨坚建立的隋朝存在了38年之后,就这样灭亡了。李渊称帝后,改元武德,都城仍然定在长安,李渊即是唐高祖。
      到了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天下大乱。其中,杨吴是江南较有实力的割据势力之一。吴国在杨隆演嗣位后,政治混乱,人心不稳,大权旁落于大将徐温之手。徐温的养子徐知诰借助徐温的势力,逐渐掌握了吴国的政权。经过20年的苦心经营,徐知诰不仅大大缓和了杨氏旧臣对他的敌对情绪,而且还拉拢起北方和江南的两股势力。吴天祚三年(公元937年),徐知诰终于废黜吴帝杨溥,登上皇位,改国号为大齐,年号昪元。第二年,徐知诰改姓名为李昪,改国号为唐。就这样,李氏建立的政权再一次取代了杨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2189

帖子

8665

积分

宣威将军(从四品)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665

人气网友内测之星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9-11 06: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灭唐朱温被唐灭

  朱温夺取唐朝政权,建立了后梁政权,可是灭掉后梁的就是后唐,而且这个后唐的政权也姓李。
      朱温出生于唐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朱温幼时,随母在萧县刘崇家当佣工,后来参加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随军进入长安。唐中和二年(公元882年)正月,黄巢以朱温为同州(今陕西大荔)防御使。同年九月朱温叛变,降于唐河中(今山西永济西)节度使王重荣,又被僖宗任命为金吾卫大将军,充河中行营副招讨使,赐名全忠。第二年,朱温改任宣武(今河南开封)军节度使,加东北面都招讨使。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朱温与李克用等联兵*黄巢起义军。同年,宰相崔胤召朱温入关,杀死劫迁昭宗的宦官,送昭宗出城。
      昭宗回到长安以后,朱温尽诛宦官,废神策军,从此昭宗便处于朱温的掌控之下,成为傀儡。天佑元年(公元904年),朱温逼迫昭宗迁都洛阳,随即遣人杀之,立其子哀帝,后又贬杀宰相独孤损等朝官三十余人。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四月,朱温由唐宰相张文蔚率百官劝进,正式称帝,更名为朱晃,庙号太祖,改元开平,国号大梁,史称后梁,升汴州为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建为东都,而以唐东都洛阳为西都。
      后来,朱温与据有太原的沙陀贵族李克用、李存勖父子连年征战,损耗了大量的人力和财物,并且逐渐丧了失军事上的优势。晚年,因皇位继承人未定,皇室内部矛盾尖锐。乾化二年(公元912年),朱温被次子朱友珪杀死。龙德三年(公元923年)四月,李存勖称帝于魏州,就是庄宗,改元同光,国号唐,史称后唐。同年十月,后唐灭后梁,十二月,迁都洛阳。就这样,朱温在灭掉了李家唐朝仅仅16年之后,其政权就被另一个李姓的后唐灭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2189

帖子

8665

积分

宣威将军(从四品)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665

人气网友内测之星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08: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检做天子

   赵匡胤生于公元927年3月21日,是宋朝的第一个皇帝。他的父亲赵弘殷,曾是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代王朝的禁军将领。少年时的赵匡胤,《宋史》评之为“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
      21岁时,赵匡胤告别父母妻子,开始浪迹四方,希望建立一番功业。他漫游了华北、中原、西北等不少地方,到公元949年,终于遇到了机会。在四处浪迹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当时正担任后汉枢密使的郭威。郭威此时正领兵在河中(今山西永济)平叛,身强力壮精通武艺的赵匡胤于是就投到了郭威的旗下。
      郭威即位(即后周太祖)时,赵匡胤任禁卫军长,甚得当时开封府尹柴荣(即周世宗)的赏识,成了柴荣的亲密部属。周世宗即位后,赵匡胤在跟随世宗的南征北讨中战功卓著,深得世宗的信任和重用,成为屈指可数的禁军高级将领之一。
      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北征燕云,势如破竹。正当这个时候,世宗不幸染上重病,不得不返回汴京。回军途中,周世宗带病批阅文件,忽然发现一个韦编袋子,里面有一块三尺长的木板,上有“点检做天子”五个字。古人迷信,周世宗以为这是上天的旨意,于是马上想到自己的姐夫——时任禁军统帅的殿前都点检张永德。周世宗想,前代后晋的石敬瑭就是后唐的驸马,后来篡唐立晋,自称天子。张永德现在的地位和石敬瑭多么相似啊,于是周世宗立即下诏免去张姐夫的点检一职,改任平时看上去老实厚道又曾立战功的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周世宗这么做的原因是担心自己的姐夫张永德在禁军内外党羽众多,可能在将来危及儿子的帝位,而赵匡胤寒门行伍出身,应该没有纂位的可能。然而非常凑巧的是,第二年的春天,赵匡胤就发动了陈桥兵变,篡夺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宋朝,最终还是点检做了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2189

帖子

8665

积分

宣威将军(从四品)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665

人气网友内测之星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08: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宋皇位继承人
   北宋王朝的第一代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而从第二代皇帝起就开始是他的弟弟赵光义及其子孙了;然而南宋王朝的第一代皇帝是赵光义的子孙,从第二代皇帝起就又重新回到了赵匡胤的子孙这一脉上。赵匡胤一脉的子孙从失去帝位到重新登上帝位,时间相隔长达186年。


       赵匡胤通过发动陈桥兵变登上了帝位,建立了北宋王朝,不仅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而且因为治国方略得当,使得北宋王朝的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
       公元976年,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离世,正史中没有他患病的记载,野史中的记载又说法不一。他的死因,从此成了历史上一宗离奇的悬案。后世许多人认为,赵匡胤的猝然死亡与其弟赵光义有很大的关系。宋太祖的死亡蹊跷离奇,但赵光义抢在太祖之子赵德芳之前登极却是事实。太宗的继位也就留下了许多令人不解的疑团,因此,历来便有太宗毒杀太祖的说法。
       赵光义在位21年,死后将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赵恒,即宋真宗。以后北宋又历经了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等六帝,他们都是太宗赵光义一脉的子孙。
       北宋被金国灭亡以后,徽宗第九子、钦宗的弟弟赵构逃至应天即帝位,建立南宋。高宗赵构在位初期,起用抗战派李纲为相,以宗泽为东京留守,发动军民抗金。不久,他罢免了李纲,启用投降派黄潜善、汪伯彦,把宋军防线由黄河一线南移至淮、汉、长江一线,从而使抗金形势逆转。使得金军分兵三路轻易地渡过了黄河,并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之内就占领了西自秦州、东至青州一线的广大领土。从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到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的十余年间,高宗一直辗转在东南沿海各地,躲避金军。他否定了张浚“权都建康,渐图恢复”的建议,南逃至临安(今杭州市)定都。东京留守宗泽欲渡河北伐,力劝高宗回汴京坐镇,高宗置之不理,沉迷于偏安一隅。
       虽然赵构纵情享乐,在政治上昏庸无能,但他却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在死之前将帝位传给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赵昚,即宋孝宗。孝宗之后又有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宋度宗赵祺、宋恭帝赵显、宋端宗赵惇和卫王赵惇等,他们都是太祖赵匡胤一脉。
       赵构为什么要将帝位还给太祖的后代呢?即使自己无子,也可以传给太宗一脉的其他子孙呀。究竟是他自愿的,还是仅仅是个巧合呢,这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2189

帖子

8665

积分

宣威将军(从四品)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665

人气网友内测之星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09: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亡于异族叹两宋

  宋朝(公元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值得注意的是,北宋和南宋都是被异族所灭,投降后,皇帝和皇族都被掳往北方。
      北宋是由后周将领赵匡胤建立的。赵匡胤本来是后周的殿前都点检,由于战功卓著,成为了后周世宗的左膀右臂。周世宗死后,继位的周恭帝年幼,赵匡胤于是有了称帝的野心。显德七年春天,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做了大宋的皇帝。后来,北宋经太宗、真宗、仁宗、英宗至神宗,这一时期社会趋于稳定,经济规模空前,文化更是盛极一时。
      公元1126年,金国灭辽后,决定向北宋发动大规模进攻。金军很快打到了宋朝京城开封。宋徽宗非常恐慌,赶忙退位,让太子赵桓继位,自己则逃到南方的镇江去了。宋钦宗即帝位,年号“靖康”。抗战派主将李纲主持开封事务,得到军民的支持,士气高涨,打退了金兵。金兵北撤后,北宋统治者以为万事大吉,又过起了醉生梦死的生活。
      金军在经过一个夏天的休整后,再次南侵。这时,控制朝政的是主和派,他们根本不组织力量进行抵抗,一心只想求和。没过多久,开封陷落,宋徽宗与宋钦宗皆被金兵俘虏。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正月,金军将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宗贵戚等3000人全都掳往北方。当时的开封城中几乎被劫掠一空,北宋王朝也至此灭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的“靖康之变”。
      金朝在靖康之变中俘虏了众多的宋朝宗室,康王赵构却是其中的一个漏网之鱼。靖康二年(1127年),他从今天的河北南下到陪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为南宋高宗,改元建炎。南宋偏安于淮水以南,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达、科技文化水平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但军事软弱、外交无能的一个王朝。南宋在宋孝宗、宋宁宗时期比较安定。宋宁宗以后,国势日衰。
      蒙古汗国灭金后,又相继灭亡了西夏、畏兀儿、吐蕃和大理等政权,威胁着南宋的安全。公元1271年,蒙古定国号为元,并于当年攻占南宋都城临安。6岁的宋恭帝和太皇太后等人被掳往北方。公元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中,消灭了南宋最后的抵抗力量。陆秀夫背着9岁的小皇帝赵昺投海而死,至此南宋灭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2189

帖子

8665

积分

宣威将军(从四品)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665

人气网友内测之星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09: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清两朝的巧合之处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专制王朝,一共有16位皇帝。明朝的疆域除囊括清朝时期所谓内地十八行省之外,还包括今天的东北地区、新疆东部、西藏、缅甸北部、西伯利亚东部和越南北部等地,并曾在东南亚的安南、旧港等地设有管理机构,势力远及印度洋和中亚。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专制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国全境的中央政权,统治者是满族人。这两个君主专制王朝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值得讨论。


      它们都是在打败异族政权后,建立的自己的王朝。1356年到1359年,起义军朱元璋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占领了江南的半壁江山。1367年,朱元璋开始北伐,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率领下,于1368年八月攻陷元大都,元惠宗北逃,元朝结束在全国的统治。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王朝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定都于赫图阿拉,1625年迁都沈阳,改称盛京。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改族名为满洲。1644年,统治中原的明朝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所灭。原明朝将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打败李自成的大顺军。随后,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迁都北京,清朝从此取代明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专制王朝。


      两个王朝都有三位皇帝没有后代。明朝的建文帝、明武宗和明光宗三位皇帝没有子女;清朝的同治帝、光绪帝和宣统帝三位皇帝,同样在死后没有子嗣。


       明朝和清朝开创之初,皇权都受到过叔父的威胁。明朝建文帝被叔叔朱棣赶下了台。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建文帝的叔叔即当时的燕王朱棣起兵“靖难”,于1402年攻克南京,夺取帝位,并且杀害了方孝孺等人。清朝顺治皇帝一直生活在叔叔多尔衮的阴影之下。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十一月,多尔衮凭借自己的权力,改皇叔父摄政王为皇父摄政王,用皇帝的口气批文降旨。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七月二十五日,他操纵追封自己的生母、努尔哈赤的大妃纳喇氏为太皇太后,他自己完全以皇帝的面目出现。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福临对诸王大臣回忆当时的事说:“那时墨尔根王摄政,朕只是拱手做点祭祀的事,凡是国家的大事,朕都不能参与,也没有人向朕报告。”


      王朝快要灭亡的时候,明清两朝都遇上了皇帝无子兄弟相传的情况。明熹宗是明朝第十五个皇帝,在位七年,因为嬉乐过度成病,死于1627年,终年23岁,葬于德陵(今北京市十三陵,是明朝营建的最后一座皇陵)。明熹宗有三男两女,无一长成,最终遗诏只好立五弟信王朱由检为皇帝。同治帝是清朝第十代皇帝,1862~1875年在位,死时年仅19岁,无子女,其帝位只好传给了堂弟光绪。


      明清两个王朝都亡于内忧外患。明朝在李自成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和满清的打击下,走向了最终的灭亡,可谓内忧外患。清朝末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列强纷纷争夺势力范围。孙中山、黄兴等人同时发起了*革命,最终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2189

帖子

8665

积分

宣威将军(从四品)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665

人气网友内测之星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09: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花带来的祸与福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专制的全国统一政权,也是留下了许多故事和传说的王朝。清朝初年开疆拓土,鼎盛时期的领土面积达到1300多万平方公里。清朝的人口规模也是我国古代王朝中最大的,在王朝末期甚至超过了四亿。晚清时候,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并且遭到了西方列强的入侵。鸦片战争以后,曾经强盛的清王朝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


清朝前期的皇帝都是一些有为的君主,在这些皇帝当中,与天花有深厚渊源的就有二位——顺治和康熙。


顺治皇帝是皇太极的第九子,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二月十六日承袭帝位,时年六岁,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及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1644年,清军入关,改元顺治,九月从盛京迁都至北京。顺治皇帝十四岁(公元1651年)亲政,打理朝政、主持军国大事十年,政绩颇多。1661年,顺治感染天花病毒,不久因病死去。


康熙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康熙早年的生活就一直笼罩在天花的阴影之下,出生不久,就赶上了天花大流行,不得已之下,由其乳母抱出紫禁城,寄住在西华门外的一座宅邸中“避痘”。两岁那年,他仍然没有躲过痘魔的侵害,还是感染了天花病毒。好在有乳母的悉心照料,康熙硬是从天花的魔掌中挣脱出来,只是脸上留下了一些麻子。因为康熙感染过天花,最不容易夭折,于是被顺治帝选为继承人。1661年,康熙继位,年仅8岁。1669年,康熙铲除了威胁政权的的顾命大臣鳌拜,开始亲政。康熙执政期间,削除三藩势力,统一台湾,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叛乱,并且抵抗了当时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


顺治与康熙,一个死于天花,一个因天花而继位。这对父子跟天花的关系是一祸一福,两父子都可称得上是兴国皇帝。


200年后,清王朝已由辉煌走向了没落,这时候又出现了两位与天花相关的皇帝——咸丰与同治。咸丰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即位,时年20岁,在位11年。咸丰也生过天花,为此也留下了一脸麻子。他的儿子同治也是死于天花。这两人又是一对父子皇帝,可在他们统治期间中国却经受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国内太平天国的战争,也可称得上是一对亡国父子皇帝了。


大清朝患过天花病的四位皇帝,一前一后两对父子皇帝,时间跨度整整200年。跨越200年的两对父子皇帝,有开国兴邦的明主,也有丧权辱国的昏君,这对于大清王朝也是一福一祸。只是不知这里的一福一祸,是不是也是天花带来的。或者,这是天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2189

帖子

8665

积分

宣威将军(从四品)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665

人气网友内测之星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09: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奇的“胡说”
  一个人酒后的胡言乱语竟然还能成真,不是巧合,又怎样来解释呢?


       清朝文人魏息园在他的《不用刑审判书》一书中,记载了他当时亲眼所见的一个胡说成真的故事:


        湖北的一个小县城,有一个叫胡成的人和冯安是邻居。两人心胸都很狭窄,常为一些小事争吵,互相之间很有意见。虽然两人常在一起喝酒吃饭,但暗地里却一直没把对方当朋友。


        一天,胡成和冯安又凑在一起喝酒,胡成吹牛说:“搞到百把两银子,对我来说一点都不困难。”冯安素知胡成家穷,所以对他的话嗤之以鼻。胡成一看冯安不信,还摆出一副鄙夷的面孔,顿时怒火中烧,瞪圆一双醉眼,酒气冲天地说:“老实告诉你,昨天我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带着许多金银财宝的富商,我把他杀了,尸体扔到南山的枯井中去了。”冯安当然不相信,胡成就拿出几百两银子向冯安炫耀,说这些银两就是证明。其实这些银两是胡成的妹夫托他介绍购置田产而寄存在胡家的。没想到这下冯安信以为真了,把胡成的酒话当成了他酒后吐真言,第二天偷偷报告了官府。


       当地知县得知发生了命案,一面派人将胡成抓到牢里来审问,一面遣人去南山的枯井查证。胡成认为自己没做亏心事,不需要害怕什么,在牢里静静等着无罪释放呢。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恰好在此之前,附近发生了一起凶杀案,当时凶手就是将死者扔进了南山的枯井之中。衙役在枯井之中果然发现了一具无头男尸,就将尸体运回官府,并向知县报告了情况。胡成得知这一消息,吓得差点晕了过去,后悔自己口无遮拦,如今看来是百口难辩了。最可恶的是那个冯安,竟然把自己给告发了,害得自己如今落了个牢狱之灾,永无天日了。


       所幸的是,当地的这个知县及时查明了真相,抓住了真正的凶手,胡成才得以释放。


       胡成没想到自己信口胡说的事,竟然和现实中的真事给碰上了。打那以后,他再也不敢乱说胡话了,和冯安交往自然也是愈发谨慎,唯恐再有什么把柄落入他的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2189

帖子

8665

积分

宣威将军(从四品)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665

人气网友内测之星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9-15 10: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霉运缠身的舰船

   “夏仑霍斯特”号巡洋舰被称为倒霉的死亡船,尽管它是二战时期德国最先进、战斗力最强的巡洋舰。它的出现,象征了死亡的到来,所有与它有关的人都无可避免。
       二战时期,德国陆军所向披靡,无往不利,可是海军实力一直落后于英国,甚至还在法国之后。为了争取对英国海战的优势,希特勒下令建造“夏仑霍斯特”号巡洋舰,它号称有四万吨的排水量,超过了当时最大的航母(希特勒一直看不起航空母舰,认为传统的大型战舰才是未来海军的统治者)。
       为了建造这艘巡洋舰,希特勒征召了大批科学家,全力投入。巡洋舰上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电子设备,可以迅捷地跟基地联系。它的最大航速可达32节,超过了当时所有大型船只的航速。配置火炮98门,主炮口径达到230毫米,战斗力无船可及,建成后被誉为“海中之王”。
       就是这样一艘巨无霸,从它建造到最后沉没,倒霉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光临。比如为“夏仑霍斯特”号运送原料的汽车,到达建造基地基尔港的时候,总是会无缘无故地相撞。当该舰工事完成大部分时,船体则突然断裂,致使在场的61人死亡,110人受伤。工人们只得重新建造,为此浪费了近半年的时间。当终于重新修造完毕,计划将要举行下水典礼时,这艘倒霉的“夏仑霍斯特”号巡洋舰,在前一天的晚上却神不知鬼不觉地自己离港了,撞伤了两艘浮船和船上的乘员。
      下水后,“夏仑霍斯待”号开始参加对盟军的海战。它的第一战是与英国海军的“但吉”号一对一地对射。其时,“但吉”号已经被击伤,基本没有反击的能力。可是当“夏仑霍斯待”号炮轰对手时,舰炮炮门却突然破裂了,造成9名水兵死亡,11名炮手因炮塔的换气装置发生故障而全部丧生。
      在大海战中,“夏仑霍斯待”号同英国海军交战,遭到英军“奥斯陆”号巡洋舰的猛烈炮击,官兵死伤惨重。同时,舰内又严重失火,几乎沉没。最后在盟友军舰“达奈杰纳”号的协助下,才退出战斗。可是停泊在耶鲁贝港时,不幸的事情再次发生:它被在黑夜中走错航线的“布莱蒙”号军舰撞个正着。“布莱蒙”号沉没,“夏仑霍斯特”号受重创。
       因为有着庞大的身躯和超快的航速,英国海军对“夏仑霍斯特”号倍加注意。在海战后,英军就派出飞机搜寻,最终在耶鲁贝港找到了它。随后,英国海军派出强大的舰载机对“夏仑霍斯特”进行疯狂的轰炸,“夏仑霍斯特”彻底沉没。舰上仅有两人乘橡皮艇逃离,其他所有的官兵全部阵亡在冰冷的北海上。数月后,人们发现了逃离的两个人,可惜他们都已经死在漂浮的皮艇上了。
      非常强大,又如此不幸,使得“夏仑霍斯特”号成为德国海军最忌讳的字眼,它也因此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倒霉的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2189

帖子

8665

积分

宣威将军(从四品)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665

人气网友内测之星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9-15 10: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卖真情报得假钞

  在战争中,情报的价值是巨大的。二战时期,盟军与德国的间谍为了获得对方的情报不惜一切代价。双方通过各种方式,或者直接派人打入敌方内部,或者买通敌方的间谍归为己用,此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利用第三方提供有价值的情报。这个第三方是指那些保持中立的国家,这些国家受到双方的拉拢,会得到一些双方的秘密。土耳其就是这样一个国家。


      二战期间,西塞罗在英国驻土耳其大使馆当男仆。他由于擅长唱歌剧,尤其对意大利古典歌剧十分熟悉,并且慷慨地将自己收藏的意大利歌剧唱片送给英国大使,所以受到特殊的对待,可以与英国大使一起喝酒、欣赏音乐,后来更是当了大使的侍从。不过他的父亲是被英国人杀的,所以他很想给英国人点颜色看看。他在大使喝醉之后偷配了一把保险柜钥匙,可以自由拿到英国驻土耳其大使的秘密文件。西塞罗知道把这些情报卖给德国人,会得到很多钱。于是,他立刻联系上德国在土耳其的情报人员。


      1943年10月28日深夜,西塞罗找到了德国驻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大使馆,见到了大使馆的参赞齐什。西塞罗将他拍到的关于德黑兰会议的部分内容,给齐什过目。果不出他所料,齐什对这些东西十分感兴趣,而且愿意出高价收买。两天后,西塞罗又秘密见到了齐什,并拿到巨额的款项。齐什将胶卷复印后,发现照片上的文件,有英国派往土耳其的间谍名单以及美国向苏联提供武器等重要内容。此后,西塞罗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跟齐什约见一次,进行秘密交换。从开始到最后,西塞罗一共获得了德国付给的150多万英镑。德国还获得了像德黑兰会议和开罗会议报告这样的重要材料,甚至在诺曼底登陆前就已经知道了美英准备开辟第二战场。


      当时,美英等国正在动员土耳其加入同盟国。这一绝密消息被西塞罗探得后,立刻以高价卖给齐什。德国大使随后会见土耳其外长,对土耳其进行暗示,告诫土耳其不要轻易加入同盟国,否则将会有严重的后果。德国大使在无意中用到了英国大使的情报,让土耳其外长十分吃惊。会后,土耳其外长立刻告知英国大使,德国间谍掌握了非常准确的情报。


     为此,英国政府特地派来专家在大使的保险柜里安装了警报系统,如果有人意外打开,就会弄响警铃。不幸的是,这个警铃的安装工作就是由西塞罗完成的。因此,情报依然不停地泄露出去,这让英国大使十分头疼。


      巧合的是,在德国大使馆里担任秘书的女人,竟然是英国间谍。经过多次的侦查和探访,她知道了英国大使身旁的男仆西塞罗就是泄密者。不过,英国大使并没有立即揭破他,而是利用他向德国传送了许多假情报。


      后来,土耳其完全倒向了英美等同盟国,西塞罗也没有利用的价值了,英国大使就将他赶出大使馆。不过,西塞罗并未因此而懊恼,因为他已经有了一大笔钱,足够他快活一辈子。他离开了土耳其,到了远离战争的南美。但是,他并没有幸福太长时间,因为德国收买他的钱全是德国自己印刷的假英镑。


      这真是骗子遇到了老千,巧合中的巧合。西塞罗作为一个聪明的骗子,利用自己有利职位,骗得了上百万的钱财。可是,这些德国情报人员向来都是刻薄的老千,用一堆假币换得了许多有用的情报,但是后来也因假情报吃了很多亏。两边可谓是机关算尽太聪明,终究捉弄了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