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煮酒论史] 古诗词中的消暑文化(转)

[复制链接] 0
回复
564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20-7-18 05:4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诗词中的那些消暑文化,品评一下?
来了,来了,三伏天踏着热情的脚步登场了。今年三伏天7月16日开始,8月24日结束,足足40天超长待机。拥有空调的现代人,当然是无惧炎夏。但古代的人们又怎么办呢?其实,从历代文人创作的古诗词中便可一窥究竟。“白羽扇”“薄罗裳”“颇黎(玻璃)枕”“玉簟”“水殿”.......是不是很有诗情画意?接下来,我们就去领略一番吧!
罗衣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宋】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
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
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宋】晏殊《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避暑佳人不著妆。水晶冠子薄罗裳。
摩绵扑粉飞琼屑,滤蜜调冰结绛霜。
【宋】李之仪《鹧鸪天•避暑佳人不著妆》
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凡罗,中空小路以透风凉,其消息全在软综之中,衮头两扇打综,一软硬。”“罗衣”是质地轻薄,经纱互相绞缠后呈网状孔的丝织物。我国古代丝织业发达,轻薄透气的“罗衣”“罗裳”非常适合夏季穿着。
罗织物既轻薄,又结构坚固,不易纰裂,镂空的组织衬托出美丽图案,似飘花浮云,清丽雅致,在丝织品种家族中独树一帜,故能经历两千多年而不衰。宋罗可以用“筘”织造,这为机器生产创造了技术基础,传统方法虽然生产效率比不上机器,但整个装造、织造工艺也蕴涵了无比的机巧,凝聚着先人的聪明才智,而且有些纹样和组织用机器还难以做到,它是一项财富,需要保护、传承,幸运的是,2009年杭罗的传统生产技艺已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一项内容,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雅扇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唐】李白《夏日山中》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
云收雨过波添,
楼高水冷瓜甜,
绿树阴垂画檐。
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元】白朴《天净沙•夏》
扇子,作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暑良助,在古代有“摇风”“凉友”等别称。据《古今注》记载,早在商代就出现了羽毛制的扇子。汉代出现了用绢制成的团扇,又称罗扇、纨扇。团扇到了唐代已经相当流行,不分男女人手一扇。扇子与书画的结合最早见于古代晋代王羲之书六角竹扇的轶事,自此小小的扇面更有了其独特的人文风情,从单一的实用性而走向功用与审美的双重功能,从而变为文人雅士手中的一柄玩物:“雅扇”。因其小巧便携故而影响广远,所以又可称之为“一种能够游走的艺术”。
明清时期,折扇成为扇面书画的主要载体,因其具有实用性、工艺性和美术性多种特性,而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青睐,几乎所有的文人书画家都曾在扇面上作画。由于风格与流派的不同,扇面书画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扇面艺术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全盛时期。读到这里,你是不是也要忍不住吟诵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玉簟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凉生枕簟泪痕滋。
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
旧时天气旧时衣。
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宋】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玉簟”就是编制精美的凉席,古代称凉席为“夏簟”或“凉簟”,用藤、苇、竹等编织。其实,古时候的席和簟用途是不一样的。三国时期东吴的张纯在《席赋》中说:“席以冬设,簟为夏施”,席子性温,在冬天使用;而簟性凉,在夏天使用。夏簟祛暑降温、凉爽宜人,在宋元时更受欢迎。
宋代《槐荫消夏图》就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槐荫下凉榻上怡然自得的消夏情景。画中的赤脚大叔袒胸露怀,几案上放着书卷、茶具等物,床头立着一面绘有雪景寒林图的屏风,皆是让人舒爽之物——读书静心,喝茶解渴,雪景寒林置于床头有如身临其境。
颇黎枕
燕尔新婚方美满,愁闻萧寺疏钟。
红娘催起笑芙蓉,
巫姬雨散,宋玉枕衾空。
执手欲言容易别,新愁旧恨无穷。
素娥已返水晶宫,
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
【元】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
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唐【温庭筠】《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
好一个“一枕五更风”,用来形容瓷枕绝妙极了。形态各异的瓷枕是古人度夏的必备神器之一。瓷枕始于隋而盛于宋,内部中空,下端有孔穴可以透风,四周能透气,枕面有一层冰凉的釉面,清凉舒爽,是古人夏季首选的寝具。
竹夫人
虚堂一幅接篱巾,竹树森疏夏令新。
瓶竭重招麴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
【宋】陆游《初夏幽居》
平生长物扰天真,老去归田只此身。
留我同行木上坐,赠君无语竹夫人。
但随秋扇年年在,莫斗琼枝夜夜新。
堪笑荒唐玉川子,暮年家口若为亲。
【宋】苏轼《送竹几与谢秀才》
林下风流在,收归枕簟傍。
冰肌元本净,玉骨自然凉。
最是虚心好,由来正节刚。
炎天长作伴,昼夜不能忘。
【宋】郭印《竹夫人》
除了凉席外,古人还有一件凉爽利器——竹夫人,也叫青奴。非常有情趣的叫法。(不禁再次感叹古人起名既形象又好听,可惜现代人已大都不知晓此物)此圆柱形物用竹篾编成,长约1米,可拥抱,可搁脚。中空,四周有竹编网眼,根据“弄堂穿风”的原理,供人取凉。《红楼梦》中有一谜语:“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虽浓不到冬。”谜底就是“竹夫人”。
水殿
江果瑶池实,金盘露井冰。
甘泉将避暑,台殿晓光凝。
【唐】张仲素《杂曲歌辞•宫中乐》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
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试问夜如何?
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
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宋】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
碧藕花开水殿凉。万年枝外转红阳。
升平歌管随天仗,祥瑞封章满御床。
金掌露,玉炉香。岁华方共圣恩长。
皇州又奏圜扉静,十样宫眉捧寿觞。
【宋】晏几道《鹧鸪天•碧藕花开水殿凉》
现代人过夏天不可或缺的空调房,其实古代也有。唐朝宫廷中就建有专门用于夏季避暑的凉殿。史书记载,凉殿内和四周安装了水力转动的风扇,通过扇轮传动产生的风力,将冷气送入殿中。后来,随着技术的成熟,可利用机械将冷水传送到屋顶,顺屋檐流下,形成人造水帘,以实现消暑的目的。去年夏天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里的自雨亭就是这类凉屋。
到了宋代,凉屋出现了豪华版配置,在蓄水池和大厅四周摆满各类鲜花,让人们在享受凉风的同时还能闻见扑鼻的芬芳。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提到“翠寒堂”时这样描述:“长松修竹,浓翠蔽日,层峦奇岫,静窈萦深,寒瀑飞空,下注大池可十亩。池中红白菡萏万柄,盖园丁以瓦盎别种,分列水底,时易新者,庶几美观。又置茉莉、素馨、建兰、麝香藤、朱槿、玉桂、红蕉、阇(dū)婆、薝(zhān)葡等南花数百盆于广庭,鼓以风轮,清芬满殿。御笐(hàng)两旁,各设金盆数十架,积雪如山。纱橱后先皆悬挂伽兰木、真腊龙涎等香珠百斛。蔗浆金碗,珍果玉壶,初不知人间有尘暑也。”
当然,以上所述凉屋属王公大臣的专属纳凉之地,平民百姓只能去凉亭避暑,凉屋并不普及。
避暑会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宋】秦观《桥南纳凉》
晴云轻漾,熏风无浪,
开樽避暑争相向。
映湖光,逞新妆。
笙歌鼎沸南湖荡,今夜且休回画舫。
风,满座凉;莲,入梦香。
【元】薛昂夫《西湖杂咏·夏》
古时民间有“纳凉”的说法,寻找或搭建遮阴的去处,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相对王公大臣的专属凉屋,此类避暑场所更有人气,更受百姓欢迎。纳凉的人多了,便慢慢形成了“避暑会”。明代高濂《四时幽赏录》中记载了不少古人纳凉的场景:“长安人每至暑月,以锦结为凉棚,设坐具为避暑会。”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了六月初六到西湖边集体纳凉的风俗:“是日湖中画舫,俱舣堤边,纳凉避暑。”
更高级的避暑会当属赏荷、泛舟、垂钓、登高赏景。赏荷是古人喜好的避暑活动,民间更是有“大暑赏荷”的习俗,这一天泛舟赏荷最为壮观。清代苏州文士顾禄撰写的《清嘉录》中记载:“画船箫鼓,竞于葑门外荷花荡,观荷纳凉。”《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京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鲊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
宋代宫廷画家苏汉臣的《荷塘消夏图》描绘了荷塘纳凉的景象。两位仕女衣着素雅,凭栏观荷,塘中荷叶田田,岸边垂柳依依,给人清幽舒爽的观感。
心静自然凉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唐】白居易《消暑》
前林夏雨歇,为我生凉风。
一室烦暑外,众山清景中。
忘归亲野水,适性许云鸿。
萧散都曹吏,还将静者同。
【唐】皎然《夏日集裴录事北亭避暑》
想必小伙伴们打小就听大人们爱念叨“心静自然凉”。古人认为,暑热难耐令人心情烦躁,更容易产生燥热。《黄帝内经》谓夏季养生之道为“使志勿怒”,元代养生家丘处机在《摄生消息论》中称夏季“更宜调息净心”,都是在表达“心静自然凉”。康熙**教育皇子留下的训言编录成《庭训格言》,其中一则训文就是《心静自然凉》,意思就是要做到内心平静,身上才会不热,并且还指出,“且夏月不贪风凉,于身亦大有益”,可见古人如此境界并非一般人所能达到的。
“心静自然凉”在文人雅士的追求下上升为修身养性、超然脱俗的人生境界。白居易还有一诗《苦热题恒寂师禅室》:“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通过诗人平白通俗的语言,人们体会到参禅能静心凉身。北宋诗人梅尧臣《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觉寺避暑》一诗中写道:“绀宇迎凉日,方床御绤衣。清淡停玉麈,雅曲弄金徽。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在清幽寂静的佛寺中,品上一杯清茗,让人忘却尘世纷扰,暑气自消,乐而忘返。
小伙伴们,
看完了古诗词中的消暑描写,
是不是感觉一股唯美的清凉扑面而来?
也留言分享一下你最喜欢的避暑妙招吧!
最后记得不要贪凉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
END
来源:中国文艺网




我不是好人,一辈子没有做过坏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