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健康漫谈] 孩子口腔内的白膜是怎么回事?

[复制链接] 0
回复
381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51

主题

3328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14299

首届研讨会纪念勋章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6-7-14 07:5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豆豆出生一周了,吃奶睡觉倒也还让人省心,但一天妈妈在喂完奶之后,无意中发现豆豆嘴巴里有一个白白的斑块,一开始以为是刚喂完奶的奶汁还留在那,但用小手帕轻轻擦拭后,发现这个白斑并没有掉,依旧还安安静静地“躺”在那儿,后来带去医院看时,才知道,原来豆豆嘴巴里的这块白斑并不是奶汁残留,而是鹅口疮。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而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常见于婴幼儿。新生儿发病多源于产道感染,或因哺乳奶头不洁,喂养者不注意卫生而致病。也有少部分患儿可因滥用抗生素、腹泻等引起菌群失调,或由营养不良、抵抗力低下所致。
  鹅口疮可发生于口腔的任何部位,其中唇、舌、牙龈及口腔黏膜受累较为多见。当受到白色念珠菌感染时,在这些部位可见到一层乳白色的乳凝状物,略高于黏膜,边界清楚。家长很容易将其与奶汁残留形成的奶瓣相混淆,其区别在于,奶瓣可用清水较易擦掉,而鹅口疮则较难。若用力擦拭,还可见到有出血损伤,但不久后白膜又会迅速复原。
  由于这种病原菌只是侵袭到黏膜表层,所以一般感染较轻的患儿可无明显不适症状。若感染严重,白斑周围出现充血、水肿,患儿因疼痛可出现烦躁不安、啼哭、拒食等反应。还有少数患儿甚至可因白色念珠菌侵袭到食管或支气管而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所以,婴幼儿的鹅口疮也应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
  当怀疑婴幼儿感染鹅口疮时,要及时到医院请专业医生诊治。一旦确诊,需遵医嘱用药,并注意以下问题以防止复发:
  1.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对于婴幼儿,给孩子喂奶后,建议家长用干净的小手帕蘸点清水给宝宝擦拭口腔。对于年龄较大可自己漱口的幼儿,需要在家长的指导下养成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
  2.注意可接触口腔的物品的清洁卫生:白色念珠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若奶嘴、奶瓶或其他餐具消毒不到位,可将这种病菌带入口腔而致病。所以要对所有接触婴幼儿口腔的物品进行严格的消毒除菌。另外,母乳喂养时,也应注意乳头、乳晕部位的清洁,每次喂奶前需清洗双手并用干净的热毛巾擦洗乳房。
  3.坚持母乳喂养,提高宝宝免疫力:白色念珠菌是条件致病菌,研究表明,接受母乳喂养的宝宝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几率较低。这可能是与母乳清洁卫生,含有非特异性抗菌物质有关。因此建议妈妈们,有条件的话,尽量坚持母乳喂养。
  4.切忌滥用抗生素: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会造成菌群失调而导致霉菌趁虚而入。所以,切忌给孩子滥用抗生素,必要时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5.如果患儿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以便确认是否为白色念珠菌侵袭至食管或支气管,以防出现意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