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国际观察] 颠覆了以往所有科幻剧,这是要上天!(转)

[复制链接] 0
回复
803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8-10-1 07:38: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颠覆了以往所有科幻剧,这是要上天!
最近,美国政府放出一个大瓜——
时隔 46 年之后,重启登月计划。
炸出了很多网友,对此表示质疑和不解。
因为人类明明在半个世纪前就已经成功登月了,随后阿波罗计划(1961年-1972年)被强行中止,如今再次宣布登月计划,这是玩的哪出?
上个世纪的太空竞赛,始于政治又终于政治。
在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美国失去了大力发展航天科技的动力,人类探索外太空的脚步也随之慢了下来。
而「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以一句「地球不配我死」,创立了太空科技公司Space X,并于近日和日本亿万富翁前泽友作,签署了私人绕月飞行协议。
使得太空旅行不再是梦。
不过说到底,月球只是「人类的一小步」,早在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之后,科学家就已经意识到,「人类的一大步」是火星。
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也是太阳系内与地球环境最为相似的星球,承载着人类太空移民的希望。
为配合宣传即将到来的各项太空计划,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制作了一部科幻大作。
鱼叔这就来介绍这部被誉为「火星移民指南」的——
《火星时代》
Mars Season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对这个作品,十分用心。
请来《美丽心灵》的导演朗·霍华德,和好莱坞王牌制作人布莱恩·格雷泽联手打造。
两人早前就合作过《阿波罗13号》,对太空题材本就驾轻就熟。
豆瓣9.0的超高评分,也证明了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神作。
有趣的是,《火星时代》并不是《火星救援》那样的商业科幻大片。
《火星救援》
也不是BBC或探索频道拍摄的科教纪录片。
BBC太空纪录片《宇宙的奇迹》
而是采用了一种前所未见的叙事手法,将纪实和虚构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六集科幻短剧。
诠释了人类从筹备火星计划,到登陆火星,最终成功在火星建立聚居区的全过程。
本剧有两条时间线——
一条始于2016年,以真实的新闻、采访画面,展现火星计划初期、航天科学家们的研究历程。
一条始于2033年,畅想六位太空先锋前往火星,建立前哨站的情景。
也就是说,2016 年是一部纪录片;2033 年是一部科幻片。
这种叙事手法的好处在于,当 2033 年的登陆计划遇到挫折时,剧情就可以及时切回到 2016 年,让现实中的科研工作者为观众解读各类学术性问题。
相当于一部硬核科幻片,给你配置了专业的「影评人」。
其中就包括前面提到的Space 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
而解读的过程可不是无聊的一对一采访,而是会利用历史画面,为我们科普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
虚实两条故事线齐头并进,相辅相成,令本剧的节奏张弛有度。
而关于剧集最重要的内容——火星探索,简直是拍成了一部细致入微的《火星漫游指南》。
如果你认为「科教味」太浓,那就大错特错了。
故事非常精彩,一点也不乏味。
飞船一登陆火星,就遭遇了难以预料的系统故障。
船长在修复系统的过程中不幸遇险,生命垂危,急需医治;
而飞船上并没有相关医疗设备,救援人员也要很久才能抵达火星。
更糟糕的是,由于推进系统的Bug,他们的实际降落地点,比预定地点偏离了七十公里!
怎么办,重启飞船,矫正降落点?
可是,飞船燃料已消耗殆尽,根本不够重启。
地面指挥部当机立断,命令飞船放弃原定计划,向多年前俄罗斯设置的实验性观测站进发,在当地开辟新的基地。
整个团队没有做任何犹豫,立即赶往新目标。
正如马特·呆萌在《火星救援》中所说,「这里是太空,它不会配合你,你要自己开始行动。」
通过乘坐火星车、步行等多种方式,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然而当晚,船长还是没能撑下来。
谁也不曾想到,登陆火星的第一天,船长就牺牲了。
一切来得太突然,连遗言都没有留下。
本剧主角是一对孪生姐妹。
妹妹俊,是火星计划总署的高层,把控整个登陆计划的走向。
姐姐汉娜,是火星登陆队伍的核心之一。
在船长去世之后,她强忍悲痛,肩负起代理船长的职责,带领团队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继续完成任务。
这是先驱者必须要承担的痛苦。
不论怎样,总算是到达了前哨站,安葬了逝者。
接着,整支登陆队伍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是,水源。
虽然已有证据证明,火星上存在水源,但星球表面频繁的风沙,决定了水源注定无法贮藏在地表。
他们只得化身洞穴探险家,深入火星的地下溶洞,寻找可能存在的水源。
幸运的是,在一道断崖下方,找到了一条冰河。
水在哪家就在哪,他们便在溶洞内部,建立了人类第一座火星殖民地——奥林波斯。
这个名字在古希腊神话里,是众神聚居地的意思。
别以为这就大团圆结局了,宏大的火星计划,才刚刚开始……
在成功登陆火星后的五年里,又陆续有两批航天员来到了奥林波斯。
他们在这里铺设电力线路,安置核能设备,并搭建了一个温室,以种植农作物。
在水源、能源与食物稳定产出的情况下,奥林波斯成了一座能够自给自足的火星小镇。
天时地利俱备,只欠人和。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会有冲突,这个道理在火星上也依旧适用。
火星的生活枯燥无趣,部分航天员,常常因为一些小摩擦而起争执。
更严重的是,由于长期处在封闭环境中,很多航天员都罹患了抑郁症。
有一位植物学家甚至出现了幻觉症状,将减压门外的火星戈壁,当作一片美丽的麦田。
在对植物的向往中,他打开了减压门,导致整个温室区域被吸出基地,暴露在零下一百度的火星大气中。
最终致使数名宇航员因此牺牲。
在以往的科幻片中,我们很少看到这种不经意的细节而引发的灾难,《火星时代》无疑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最真实,同时也是最可怕的火星探索历程。
美中不足的是,剧集中的场景设计比较老派。
可能是由于制作组美工人员的「直男审美」,导致所有未来飞行器的操作界面,看上去像是冷战时期的产物。
满墙的黄色按键像极了前苏联的控制台
而出于成本的限制,视觉效果不是很突出,可能也是出于接近纪录片质感的考量。
瑕不掩瑜,《火星时代》依旧是近年来最棒的太空探索题材剧集之一。
而且能将科幻与纪实完美融合在一起的,全世界大概也仅此一部吧。
短短六集,就全方位、多角度的诠释与科普了火星殖民;
使得观众仿佛也成为了这项伟大计划的亲历者,为航天员的每一次遇险而揪心,也会任何一点点的进展而宽慰。
剧集结尾,奥林波斯的所有系统均已搭建完成。
更重要的是,航天员终于找到了火星上存在生命的证据!
这一发现点燃了所有人对于未来的希望,宣告了人类对生命探索的新阶段。
而隐藏苦痛,远离家乡,勇敢踏上星辰大海的征途,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生呢?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



THE END







我不是好人,一辈子没有做过坏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