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天时间,儿子借口用手机拍作业,从他和妻子的微信账户转账7.7万余元,买手机游戏里的一个个人物、一层层皮肤和一件件武器,徐先生却一直被蒙在鼓里。
陌生电话提醒:你儿子打游戏,充值1万多元
徐先生做建筑装修生意,家住西安市浐河东路。家里的小儿子新欣(化名)今年13岁,上初二,平时就很顽皮。
11月5日,徐先生接到一个来电显示为长沙的电话,“他跟我说儿子打游戏充值1万多块钱,提醒我注意儿子的消费。”徐先生以为是恶作剧,便将其拉黑。随后跟自己公司的财务打电话核对账目时才发现,银行卡居然已被刷走了59500元。
自己的银行卡虽然绑定了微信,但是微信支付需要指纹或密码,这些儿子是绝不可能知道的,那他是通过什么途径完成支付的呢?徐先生一头雾水。
当晚,徐先生带着满腹疑问回到家中。“打游戏这些钱哪来的?指纹支付怎么弄的?谁教你的?”面对爸爸的质疑,新欣和盘托出。
观看网络视频
解锁爸妈手机
事情要从9月徐先生换了新手机说起。
9月的一天,新欣用父亲的旧手机看视频,无意中滑到了一个“破解苹果手机指纹支付教程”的视频,“视频里教了一些方法,我挺好奇的,不知道管不管用,就抱着玩玩的心态试了一下。”新欣说。他以“用爸爸的新手机拍作业”为借口,拿到了已经解锁的手机,按照视频教程录入自己的指纹,成功保存。
10月7日晚10时许,打游戏受挫的新欣产生了充值的想法,便又以“拍作业”为名借来爸爸的手机,通过微信给自己转了1500元,全部用来充值游戏,随后删除转账记录。
新欣觉得一切都挺顺利,好像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从此一发不可收拾。10月14日,他又以同样的方法用爸爸的微信转账为游戏充了2000元,16日6000元,17日12000元,20日13000元,22日12000元,25日13000元。加上用同样方式从妈妈微信两次转账合计17693.13元,短短20天,新欣转走了父母77193.13元,全部充值游戏。
孩子手机上有数十款游戏
昨日,徐先生联系华商报寻求帮助。下午2时,记者来到徐先生家中。
在新欣使用的手机中,记者看到数十款游戏,其中充值的有4款,分别是“时空猎人”、“灵魂撕裂”、“王者荣耀”和“球球大作战”。
说起游戏,新欣很内行:“时空猎人”是最贵的,充钱也最多。“那个游戏好多装备都是600元起步的,6个装备才能凑齐一整套。‘球球大作战’也是几百元充的那种,‘王者荣耀’就是买皮肤,‘灵魂撕裂’也是买装备,升级方便。”
徐先生说,作为男子汉,犯了错误,就要承担责任,他希望儿子能认识到这点。
记者问新欣有没有认识到错误时,他低着头,缓缓地说出了三个字:“我错了。”
律师:消费行为无效
应当全额退款
昨日下午,记者联系了“球球大作战”巨人网络客服,对方表示可以在家长提供监护人身份证明信息、被监护人信息(包含被监护人所玩游戏相关信息)、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申请书、保证书(签字)、公安机关出示的监护关系证明书之后,向家长退款。
“灵魂撕裂”九游公司的客服人员也表示可以退款,需要家长提供订单截图。
记者试图联系另外两家游戏公司,但未接通客服电话。
昨日,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西安分所焦瑛律师表示,13岁的孩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消费金额较大又未经其监护人即父母同意或追认,这一消费行为应当属于无效,游戏公司应当把游戏款全部退还。
>>记者说话
网络环境庞杂
我们需为孩子筑起“绿盾”
近年来,类似13岁男孩新欣的这种“沉迷手游”、“偷偷充值”的现象屡见不鲜。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可能与家长疏于管教有关,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认,现在孩子们接触到的网络世界非常庞杂,在网上,他们不仅能学到知识,也可能堕入游戏无法自拔,甚至可能学到类似解锁父母手机的“技术”。
这样的网络环境对于一个13岁的孩子来说,是很不安全的。13岁,正处在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刻,而这起事件不禁让我们忧心,网络世界带给孩子更多的是负面的、阴暗的——挥金如土的消费、算计家人的技术、个人信息的泄漏,还有来自陌生人的恶意。
面对这些,我想我们应该给孩子筑起网络世界的“绿盾”。家长应该懂得“疏堵结合”,加强对孩子的合理管制,多与孩子沟通,发现不对劲,要及时制止,同时,为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概念,了解钱的价值和付出与收获之间的关系。而作为互联网游戏公司,也不能仅仅是在事后才关注到这些对游戏没有“抵抗力”的孩子,对他们最好的保护,就是网游公司面对利益时的“自律”——游戏授权、登录、支付页面层层识别,游戏时间过长强制下线,确保青少年不沉迷于游戏。只有多方共治,才能为孩子们建起一片绿色的网络世界。(实习编辑 刘汶宗 )
每天为您推送新鲜资讯、生活优惠、同城活动信息!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新浪江苏官方微信(xinlangjiang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