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时事众评] 未出场比赛就成一级运动员 如何堵住内鬼的“后门”(转)

[复制链接] 0
回复
88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9-1-14 08:4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未出场比赛就成一级运动员 如何堵住内鬼的“后门”
2012年,祝某以全国羽毛球冠军赛混合团体第八名的成绩,申请取得一级运动员称号。随后,他借助这一身份,参加武汉大学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并被录取。今年1月2日,湖北省体育局发布公告,撤销祝某一级运动员称号。公告称,经调查,2012年的全国羽毛球冠军赛,祝某“并未出场比赛”,不符合“全国冠军赛团体第四至八名的出场运动员可申报一级运动员”的规定。
由于各重点高校在高水平运动员招录中,文化课分数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借助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取得某些名校的入学资格,就成为某些考生绕过高考独木桥的“捷径”。若相应的监管没有跟上,特殊类型招生的确容易沦为某些考生骗取入学资格的“后门”。
考试走过场、决策权过于集中、公示和复核不力等都有可能导致高校特殊类招生舞弊。特殊类型招生本是为了探索人才多元评价和选拔模式,不拘一格地给某一领域有专长人才以成长空间,但由于招考各阶段监管不力,频出舞弊现象,沉重打击了社会和公众对此类考试的信心。
要保障特殊类型招生的公平公正,需要多措并举。高水平运动员的申报有多级部门盖章审核、审批,但由于掌握的材料多寡不均,一旦第一道审核出现“内鬼”,监管防线就容易崩溃。所以,仅靠层层审批式的盖章认证难以防范考生舞弊。
要杜绝招生乱象,就应该尽可能从政策层面上挖掘可改进空间。除了严防考试走过场、蒙混过的现象,还要把紧事前政策制定关、事后监察和公示关。
为堵住舞弊频出的制度漏洞,要以良性的制度设计,挤压特殊招生灰色空间,对相关考生大幅度提高文化课要求即属此列。实际上,这点在教育部最新颁布的《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的基本要求》中已有体现。
事后,则需要强化公示力度,不仅要在考生招考单位官网进行公布,还应将公示范围延伸至考生身边的同学。竞争对手是天然的监督者,也更知根知底,如果这部分人无法知悉相关信息,官网公示几乎形同虚设。
在事后监管中,相关高校强化入学后的复核也至关重要,但最好是经由第三方,以最大程度保障复核团队的独立性。此外,还可以效仿基建领域的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建立并完善招考终身责任制,对经举报查实出现问题,确属核查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相应惩戒,以“终身负责”来强化相关单位的责任意识。
相关部门应该多措并举,打好考试公平的保卫战,给每个考生公平入场的机会。只要坚持公平公正,特殊类型招生就能成为改善人才选拔“唯分数论”的重要抓手,但如果滋生舞弊乱象,反而会辜负公众的信任。
撰文/韩中锋







我不是好人,一辈子没有做过坏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