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每一次作业或每一次考试,总存在着一批学生因为算错、看错丢失一些分数。面对这些问题,很多老师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当面和学生谈心交流、罚抄、甚至发火,但是下一次作业、考试,学生还是犯同样的错误。造成这样的局面是学生不在乎成绩吗?显然不是,究其原因是很多学生觉得看错、算错是小问题,是一时运气不好而已,下次注意就可以。 有句老话:犯错并不可怕,就怕一错再错,不知改正。我们的学生对于粗心的毛病,没有及时吸取教训,继续犯同样的错,就相当于一错再错,犯重复错误,时间长久对学生危害是非常大的。那我们教师怎么样才能帮助学生有效杜绝这些错误的发生,断绝他们这种“无所谓”的想法呢? 一些处理青少年犯罪案件的法官得出一些经验,当一个人犯很大错误时,不需要多大开导,当事者已经相当内疚,很多在一定程度不敢再犯相同错误;相反一些人犯的错误不是很大,如果我们的态度不是很严厉,当事者可能觉得无关大碍,甚至有恃无恐,继续犯同样的错误。 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粗心毛病对学习的影响是可有可无的,加上教师面对这些问题时候更多是通过口头警告、简单交流,甚至“无视”而过,让我们的学生造成一种错觉,认为这样“不小心错误”一种可以忽略不计的错误,在粗心的毛病中越陷越深。 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惩罚”,让学生及时反思和觉醒,以便他们可以痛下决心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思想和错误认识。 为了克服学生粗心毛病,我们采取很多适当“惩罚”,一些人认为让学生知道惩罚的“厉害”,粗心毛病自然就会改。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大错误认识,如很多时候教师采用罚抄、罚站等手段,过后这些学生可能依然调皮,粗心的学生依然粗心,因为他们没有感受错误本身的“利害”关系。 我们可以举一些实际例子,来说明粗心毛病带来的可能严重后果,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20世纪末曾发射过一个火星探测器,但它由于靠火星过近,结果因温度过高而起火,并脱离轨道坠入火星的大气层.航空航天局调查事故原因时发现:原来探测器的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计算加速度时使用了英制单位,而喷气推动实验室的工程师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提供的数据是以国际单位制算出来的,并把这些数据直接输入电脑。从这次事故的原因上,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小小的单位看似简单,却可以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以此为契机展开讨论,让学生认识到粗心毛病带来的“利害”关系。 再看下面这幅图:
上面这幅图中,1.02只比1.01多了0.01,但经过365次方后就相差非常大。这也就告诉我们,今天你不在意的一个小毛病,长时间积累下来最终会影响你的成长。同样,今天一份努力,经过365天后就收获一份成果。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很多时候仅仅把惩罚当做一种强制手段,希望通过一定惩罚来限制学生某种不正当行为,而没有进一步深化和挖掘惩罚不正当行为背后的教育价值。应把惩罚手段转化成学生内部动力,认识不正当行为的“利害”关系,激发学生内在的自我反思、自我鞭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的毛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