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简政放权、政府职能和作风转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已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这在城市表现更为明显。然而,在一些地方,面对农村基层群众,上述现象仍然存在。
历时两个月,共计8趟,往返近千公里后,老李终于顺利通过了政府部门审核,拿到了“一事一议”财政补贴。
“基层干部干点事怎么这么难呢?”近日,笔者在山东某市下乡时偶遇当了20年村支书的老李,听他一吐满腹苦水。
这趟“被折腾”之旅得先从村里筹资修路的事说起。
村里一条主路年久失修,作为村民受惠的公益事业,经村委会决定,修路被纳入了“一事一议”的范畴,然后,经过村民代表会议、征求村民意见、村民全体大会等程序,最终获得通过。
修路预算近60万元。先议后筹、先筹后补,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全村自筹加上以劳折资十几万元后,尚需政府财政补贴几十万元。由此,老李带着全村400户村民的400个表示“同意”的手印(按照规定,一户摁一个手印即可),以及相关审批材料,前往区农业局办理审批事宜。
出乎老李意料的是,他为这套手续竟跑了整整8趟。
第一趟,材料中出现了几个错别字。打回,重填,挨家挨户找村民重新摁手印。
第二趟,一两处数据不准。打回,重填,挨家挨户找村民重新摁手印。
第三趟,村民摁的手印和签的字出了问题,工作人员质疑,为什么会出现一些完全相同的签字和手印?是不是造假?
签字和手印的事真让老李有苦说不出:“一些上了岁数的村民根本不识字,只能让别人代签。还有十几户村民全家常年在市里住,不方便专门跑回来一趟,只好给他们打电话,手印都是给他们打电话经他们同意的。”
在工作人员面前一番好说歹说的解释,老李终于过了关,不用再让村民们签字摁手印了。
第四趟,某处内容不详细。打回,重填。
第五趟,被告知必须由村委会写一份保证书,内容大致是“保证不因此项目让村集体负债,否则一旦出现债务,由村支书、村主任个人垫付”。
这份保证书让老李哭笑不得:“如果政府拨付的是我们申请的全款,肯定不会负债,但要是只拨一部分款,就真的难说了。”
第六趟差不多可以办齐了吧?老李咬咬牙,回去由村委出具了保证书,又“吭哧吭哧”跑了过去。
结果,镇领导的签字不合格。理由是只写了名字,但没有写“同意”还是“不同意”,对方工作人员表示,签字也可以代表“不同意”。
第七趟,还是有几个数据差错。
第八趟,终于到了第八趟,工作人员又从审批材料中找出几处术语不规范的地方。这下老李说什么都不走了,他死缠硬磨了半天,终于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改正了所有出错的地方,总算是通过了审查。
村子地处偏远山区,每次往返市区100多公里,老李算了算,两个月里,他足足跑了近千公里。这一遍遍折腾下来,老李委实“生气得慌”:“哪里不规范,缺啥少啥,为啥不能一次性说清楚?”
被折腾的不只村支书老李一人,全村400户村民前后摁了三次手印,有村民不解地问,不是已经摁过了么?怎么又摁?老李担心,这会不会降低村民对基层政府的信任度?
老李的遭遇还真不是个案。周边五六个村庄的村支书,也有同样的遭遇,他们去上面审批,跑三趟的不在少数。有的村支书实在跑烦了,最后索性撂了挑子,却被相关政府部门告知:“必须申报,政府给的钱必须花。”不得已,又得重新一遍遍跑审批,可这旷日持久的“审批工程”啥时候是个头?
“都是修路、架桥、安路灯这些让老百姓得实惠的项目,让村干部这样跑不对!”老李直言,“政府是服务型政府,应该具体指导我们如何尽快通过审批,而不是一次次折腾我们”。
近几年,随着简政放权、政府职能和作风转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已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这在城市表现更为明显。然而,不可否认,在一些地方,面对农村基层群众,上述现象仍然存在,不仅折腾基层干部,让他们无所适从,也在无形中令基层政府权威和百姓的认可度大打折扣。
究竟是作风转变不彻底,还是监管不到位,抑或是心中为民服务的意识不够扎实?
老李在苦苦思索着答案,笔者亦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