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惩罚孩子的3个绝招,巧妙不伤感情,妈妈快收好!

[复制链接] 3
回复
578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3

主题

387

帖子

965

积分

致果校尉(正七品)

Rank: 6Rank: 6

积分
965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6-10-16 21:50: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

但是,惩罚不是目的,让孩子知错改错才是目的。

那么,什么样的惩罚才有用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387

帖子

965

积分

致果校尉(正七品)

Rank: 6Rank: 6

积分
96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6 21:51:11 | 只看该作者
有三个方法可以借鉴






01
面对一个打架的孩子,首先要查清事实,才能不冤枉他,让他心服口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中国文化中对惩罚有这样的原则:

“有心为善,其善不贷;无心为恶,其恶不惩。”

意思是说,成心做好事,不必去表扬,无知犯错误,不必去惩罚,而明知故犯者,一定要严惩。对于无知犯错的孩子来说,比惩罚更重要的是明辨是非。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当过校长。

有一天,陶行知看到一个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

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在那里等他了。陶行知先生明白教育小男孩的契机来了,他掏出一颗糖给这个同学,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陶校长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摸了摸头,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行知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陶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打他。”

陶校长于是又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说:“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男孩拿着四块糖果,带着感动离开了校长办公室。

孩子是一个“矛盾体”,他可能会成为一个有纯正品质的人,也有可能成为一个有暴力倾向的人。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就象四份爱心,让小男孩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气。

2.webp.jpg (86.41 KB, 下载次数: 0)

2.webp.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387

帖子

965

积分

致果校尉(正七品)

Rank: 6Rank: 6

积分
965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6 21:51:34 | 只看该作者
02
面对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批评是必要的,但有时宽容效果更佳。



在古代,有一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弟子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个时辰,果然听到墙外一阵响动。随后,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院落。这时,小和尚才发觉,刚才他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这事不小,顿时令小和尚惊慌失措,瞠口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候师傅的责备和处罚。

老禅师以很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吧。”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师傅并没有厉声地责备小和尚。

一句平静话语,让小和尚顿悟,内心成长了许多。从这之后,小和尚再也没有出去偷玩,从此专心致志学习佛家经典著作,领悟人生道理。

家教也是如此,家长要善于运用宽容的力量,让孩子内心深处受到触动,获得前进的力量。

宽容的力量,往往会带来一个圆满的结果。

3.webp.jpg (30.07 KB, 下载次数: 0)

3.webp.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387

帖子

965

积分

致果校尉(正七品)

Rank: 6Rank: 6

积分
965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6 21:51:53 | 只看该作者
03
让做错事的孩子,自己承担后果,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一对日本老人居住在美国。一天,一只球飞来,打碎了他家的玻璃。老人说:“可能是踢球的孩子打碎的,按照东方的习惯,此时肇事者的家长应该出来赔礼。”但是,直到天黑,都没有人出来对这件事负责,老人心里很不爽。

第二天一大早,一辆汽车停在他家门口,车上跳下来一个黑皮肤的男孩子。

“对不起,先生,昨天的玻璃是我打碎的,可是,昨晚玻璃店关门了,只好今天一早赔给您。”男孩说完,从车上搬下来一块彩色玻璃,安装上去。

老人很感动,进屋拿出一包刚刚买来未开封的糖,送给这位黑孩子,以示感谢。不一会儿,黑孩子的父母出现了,退回这包糖,客气地说:“我们的孩子犯了错误,不应该得到这样的奖励。”

日本老人十分感慨。

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多么有效的方法。不用打骂的方法,只用让孩子知错改错的行动,就足以让孩子受到教育了。

4.webp.jpg (35.84 KB, 下载次数: 0)

4.webp.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