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离沭阳县钱集镇区6公里的槽坊村集中居住小区建设现场,热火朝天,远远地便能听到一阵阵铿锵动听的打夯号子声。
65岁村民柳永财一脸开心地邀请记者到他家看看。他家的房子已经装潢好并入住,上下两层共157平方米。老柳说,自家原来住的地方距离现在房子五六百米,三间主房、两间配房,拆了6万多元,盖起来共花了12万元。“镇村这次完全按照我们的想法,由我们自己组织建房,6家一排一个单元,我们这几家都姓柳,一大家子,原来就住在一起,现在还是邻居,真的好!”
钱集镇党委书记陆周介绍,镇里集中居住采取多种模式,根据农民意愿,采取政府代建、自建及货币安置等多种途径,由政府负责统一规划、配套等。像槽坊村居住区就是自建模式,一期共70户,小区规划设计单位是南京城乡规划院,户型设计是沭阳东都设计院,有157平方米、103平方米和50平方米三种套型,满足不同农民需要。
在周集乡中心小学西侧,由政府代建的老街村创新型农村安置区已经开工建设,这里将集中安置189户,60至160平方米6种房型随农民选择。周集乡乡长冯朝阳说,目前全乡共有合兴、周楼、老街、周集4个村开展“土地增减挂钩”整村推进工作,计划搬迁2329户,农民搬迁积极,仅两周时间,就拆除房屋1221户。
“让农村群众按照城镇化规律集中居住,既有利于乡村振兴,也符合群众意愿。”沭阳县委书记卞建军说,县里立足实际,科学规划,高标准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确保质量高、配套优、品质好,切实把这项民生工程办成群众认可、百姓满意的民心工程。
科学规划,尊重农民意愿,有序推进村庄建设。沭阳将全县34个乡镇(场)的2899个自然村庄分为733个重点村、17个特色村和2149个一般村,并将重点村和特色村列为规划发展村庄予以重点打造,一般村实施规划控制,逐步引导农民进城入镇,无法进城入镇的,向规划发展村庄有序集聚。目前,全县共建成各类农民集中居住区334个,建成区占地面积2.1万亩,建设住房总数7.7万套,已入住6.9万户。
走进耿圩镇淮西村,一排排整齐的二层小楼映入眼帘,白墙灰瓦、绿树成荫,整洁的道路,尽收眼底。刚搬来不久的张柱光正在自家的院子附近溜达。老张今年60岁,原来住的老房子是上世纪60年代建的,阴暗潮湿,还漏雨,现在住进202平方米的两层小楼。“政府考虑得很周全,你们看每家后面都有个10多平方米的小菜园,种些葱、青菜、辣椒、大蒜之类,不用上街买了。”
在推进集中居住过程中,沭阳县对特困农户给予特殊关心。在钱集镇效佐新村,染坊组低保户朱金华,全家五口人原住的主屋是三间平房,另有三间偏房,十分破旧,这次没花一分钱,住上133平方米的房子。像他家这样的特殊群体,村里有3户。沭阳住建局局长徐爱军说,全县所有农村集中居住区,都有这样的安置房。政府兜底妥善安置,确保一户不落。
集中居住区建设,既要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实现安居,同时还要有业可就,实现乐业。沭阳县委副书记、县长彭伟说,通过集中居住,改善村庄环境,加快土地流转促进产业兴旺,实现资源整合,从而促进壮村富民。
行走在钱集镇农田里,仿佛置身于“大花园”。生态农业示范园内的各种蔬菜,达之康生态示范基地内的各种彩色花卉苗木,绿植(电商)扶贫产业园内的各种多肉植物,江苏雅威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内的九品莲花、玫瑰等经济作物,争奇斗艳。近年来该镇先后整理流转了14600余亩农田,就地用工1500余人,人均日增收入50元—80元,为村集体经济创收50万元。全县今年仅村庄复垦土地就达2400多亩,用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千人就业。(郑 焱 徐明泽 吕述谡 刘 畅)
(责编:唐璐璐、张鑫)
人民日报客户端下载
手机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