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一衣带水,毗邻而居,我市与韩国更是隔海相望,多年来,合作发展紧密相连…… 6月1日,中韩自贸协定签订时,正式明确盐城为中韩产业园合作城市;7月2日,省委领导来我市调研中韩产业园,肯定了我市在建设中韩产业园方面“见事早、定位准、工作实”;7月15日,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中韩盐城产业园规划编制工作,致力将中韩盐城产业园打造成江苏开放型经济新名片,成为江苏呼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新的重要支点和平台。 盐城经济开发区是中韩盐城产业园的核心区,规划区域100平方公里。周晨阳 摄 隔海相望 两地合作更加紧密 多年以来,我市坚持把韩国作为扩大开放的重点区域和友好交往的优先方向,目前韩国已成为我市第一贸易伙伴国和第一外资来源国,我市也成为全省韩资大企业最集中的城市,去年被省商务厅认定为省级韩资密集区。 盐城晚报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盐城与韩国隔海相望,经贸合作非常紧密。从上世纪90年代初第一家韩资企业落户我市至今,已累计成立667家韩资企业,总投资51亿美元,注册韩资24.7亿美元,在盐韩资企业年销售已突破1000亿元。 其中,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20个,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自2001年落户盐城以来,先后建成三个工厂,累计投资17.6亿美元,成为江苏省规模最大的乘用车生产企业和全国主流汽车制造企业之一。 在市商务局招商处处长沈伟看来,我市抓住了中韩扩大开放的新一轮机遇。“江苏是韩国在华投资最多的省份,盐城又是江苏韩资最为密集的城市,”沈伟认为,建设中韩盐城产业园,将我市推向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前沿,成为江苏乃至全国对韩交流合作的新的重要通道和基地,成为影响和促进江苏沿海开放发展的重要窗口和纽带,“也是我市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体现。” 省委领导在盐调研时强调,中韩盐城产业园产业定位要坚持巩固发展并重,发展动力要坚持创新创业并举,特色塑造要坚持软件硬件并施,体制机制要坚持先行先试探索,着力打造成为江苏开放性经济新名片。 联动发展 “一园三区”格局基本形成 目前,中韩盐城产业园“一园三区”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一园”即中韩盐城产业园,“三区”即盐城经济开发区、盐城城南新区和大丰港经济区,总规划面积为210平方公里,启动区45平方公里。其中,盐城经济开发区是中韩盐城产业园的核心区,规划区域100平方公里。 “‘一园三区’的规划体现了联动发展的模式,”沈伟解释,随着中韩盐城产业园的建设、规模的扩大,不仅能辐射全市县(市、区),还能与上海、杭州、南京等周边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长三角经济带形成错位发展、协调发展、联动发展的格局。 中韩盐城产业园将根据“一园三区”、“十大功能”、“十大产业”的总体布局,创新“两国双园”合作模式,与韩国大邱庆北经济自由区合作共建为纽带,以韩国现代等大集团战略合作为突破,建设韩国在华投资发展产业集聚基地、韩国对华贸易重大物流集散基地、中韩友好交往窗口城市、韩国游客首选目的地城市,建成国际一流的低碳生态园区、中韩文化交流的新平台、宜商宜居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园区、对韩开放体制机制新园区。 产城融合 建设第四代产业园区 今年以来,中韩盐城产业园建设被列入市委、市政府工作要点,作为全市“三重”项目和“双十”工程的首要任务,全面加快推进。 中韩盐城产业园将全面升级,建设成为国内第四代中外合作园区,坚持高点定位,提升标杆,高水平规划建设,致力打造中韩经贸投资合作新载体,建设高起点、智能化、生态型、可持续的国际化新兴产业园。 盐城晚报记者了解到,第四代园区的显著特征为“产城一体”,宜居宜业,高端、智慧、生态,园区即城市,城市即园区,融为一体不可分割,产业聚集类偏重于科技、研发类企业,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的特点。 “第四代产业园区发展的核心内容和特点是,具有田园风格的生态环境,以低碳环保为核心的,适宜公交、步行的绿色生活方式,以高新产业为龙头、有充分的就业岗位、适宜创业、充满活力的城市经济,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模式建设的安全、舒适、宜居的紧凑新城镇。”沈伟补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