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都喜欢喝酸奶,而给孩子喝酸奶能促消化、益肠道,基本每个家长都不会拒绝。“几岁的孩子才适合喝酸奶?”“把酸奶加热后再给孩子喝,是不是就没那么寒了?”“如果自制酸奶,纯天然不含添加剂,再加些温性水果调和性味,是不是就能给孩子喝呢?”......今天就一次性来讲讲孩子喝酸奶的话题。
孩子究竟能不能喝酸奶?
家长给孩子喝酸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酸奶味道好,孩子喜欢喝,可以开胃;酸奶有营养,孩子应该多喝;酸奶能促进肠道蠕动,用来缓解孩子便秘。
接触中医育儿不多的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爱喝酸奶、常喝酸奶是好事。但从中医角度来讲,酸奶性味寒凉,每天喝酸奶,和给孩子每天喝冷饮、吃雪糕差不多——孩子虚弱的脾胃肯定是受不了的。
孩子饮食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不知节制”。喜欢吃的就多吃、猛吃,所以家长更要替孩子把好“喂养关”。有的家长把酸奶等同于益生菌,想培养孩子天天喝酸奶的“好习惯”,这也是不正确的。想要益生菌在孩子肠道内起作用 ,条件其实很严苛:水温稍高、冲服时间稍长,都会让益生菌失去活性。酸奶的环境,其实并没有更适合益生菌生长存活;酸奶的益处,其实也并没有广告上说的那样“立竿见影”。因此,通过进食大量寒凉物、损害脾胃的方法,换一个“不知道是否起效”的功能,相当不划算。
还有家长反映:不管怎么说,孩子便秘喝点酸奶,好像确实有改善。这种“改善”,基本等同于给孩子食用凉茶、冷饮、雪糕、西瓜、香蕉等。大便短暂“通畅”,很大程度上是肠道受刺激后加速蠕动造成的,短期可能起效,长期反而更伤肠胃。
还有的家长想用酸奶的酸甜口感给孩子开开胃,且慢!孩子胃口不好、食纳差,有时候是脾胃虚弱受损的自我调节。这时就更不要再用寒凉的酸奶“雪上加霜”了。相比之下,秋柠饮、小儿安秋方,哪个都比酸奶更适合孩子。
当然,孩子也不是不能喝酸奶。建议在宝宝身体健康、没有积食、无病痛的情况下,少喝怡情,一周一两次就可以了。
还有一些情况也不适合喝酸奶:2岁以下的婴幼儿;脾胃虚寒十分明显的孩子;有肠胃疾病、日常须清淡饮食的孩子;天气一凉就容易着凉感冒或已经感冒的孩子。
还有家长问,对牛奶过敏的孩子,能不能喝酸奶呢?如果只是单纯的乳糖不耐受,喝酸奶是没问题的;但如果对牛奶中的某些蛋白过敏,就不建议喝酸奶了。
不过,我的建议是,即使只是乳糖不耐受,也还是少喝酸奶为好。因为对某类食物不耐受,或有鼻炎、鼻窦炎、过敏性哮喘等慢性病,通常意味着体质较差,脾胃也比较虚寒,所以不太适合喝酸奶。
怎么帮孩子选择好酸奶?
你以为孩子喜欢吃的是酸奶本身?其实,孩子喜欢的主要是酸奶中的甜味。大量喝酸奶,也在无形中摄入了大量糖份,孩子就容易不爱吃饭、易积食。更严重的,像乳饮料、优酸乳这类本质上是饮料的“假酸奶”,偶尔解馋可以,不建议给孩子常喝,更不要指望用它们来增加营养。
真正的酸奶,现在市面上通常分4种:酸乳、发酵乳、风味酸乳、风味发酵乳。
给孩子选酸奶,首先要学会避开“风味”二字。所谓“风味”,就是让酸奶更好喝,一般添加了大量白砂糖、添加剂、营养强化剂。更建议给孩子选择“酸乳”“发酵乳”。这类酸奶的配方表往往短小精悍,不添加任何添加剂。
具体如何看配方表,主要重点看3点:比起复合乳,更建议选生牛乳/鲜牛奶为原料的酸奶;如果标明是无糖酸奶,会更健康;当然,想用酸奶补充营养的家长,一定要看准酸奶中的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不低于2.9g/100g的酸奶,才称得上“真酸奶”。蛋白质含量越高,营养价值也越高。
总结给孩子选酸奶的方法:避开“风味”选酸乳、发酵乳;配方表越短越好;优先选生牛乳为原料,无糖更佳;蛋白质不低于2.9g/100g。
怎样让酸奶不那么寒凉?
给孩子喝酸奶,一般要放至常温再饮用,可以搭配平性偏温的水果,中和一些酸奶的寒凉。也有家长问,能不能把酸奶加热了喝,其实是可以的。把盛酸奶的杯子放入40℃左右的水中,加热过程中不时搅拌一下酸奶即可。切记不要把酸奶倒入锅中直接加热,或用微波炉加热。需要注意,这种隔水加热的方法,也可能会降低酸奶中益生菌的活性。
那么,比起低温酸奶,常温酸奶是不是没那么寒凉呢?常温酸奶在经过乳酸菌发酵后,都会经过热处理,杀灭酸奶中的活性益生菌,这样酸奶其实也失去了通过活菌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
有家长喜欢自制酸奶,常温下即制即饮。这种自制酸奶,确实比低温酸奶要少些寒凉,但也不太建议给孩子食用。自制酸奶的过程中,有太多不确定因素!最让人担忧的是自制酸奶容易被杂菌污染。操作不当、发酵温度控制不好,都可能造成杂菌繁殖。孩子吃了容易腹泻患病。
酸奶含有蛋白质和钙质,如果喝对了方法,还是可以补充一些营养的。至于提高孩子免疫力、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等功效,可能还不如每周一碗顾护消化的三星汤来得有效。
如果孩子体质不适合喝酸奶,那么在平时注意顾护好消化,注意营养均衡,酸奶中附带的营养,日常饮食中就能充分获取。硬要找一些方法给孩子喝酸奶,其实没有什么必要。与其乱喝酸奶,不如用温和、安全的食疗给孩子顺时调理、补益。
(责编:李慧博、董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