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煮酒论史] 古人避暑

[复制链接] 4
回复
442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6-7-24 09:04: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夏天烈日炎炎,燥热酷烈。虽不至让人厌恶,但因常与闷、热、躁联系在一起,古今往来的人,都想到了一个相同的词:避暑。
  古代没有诸如风扇、空调等降温电器,他们是怎么避暑的呢?自古至今,祛暑最好的方法当然是根据地理位置不同节气各异,通过移居而住来达到避暑的目的。动物界的候鸟便是采取这个办法。清代从康熙皇帝以后,历任皇帝每年夏季都会离开故宫到颐和园、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去避暑消夏。只是这样的避暑方式,非一般人可以享受到,不具普遍性。
  稍次一点的方法是用冰祛暑。据早在《诗经.七月》中,就有“凿冰冲冲”窖储度夏的记载,避暑纳凉在人们的夏季生活中由来已久。根据《大清会典》中记载:清代在紫禁城、德胜门外、正阳门外等设有专门储藏冰块的官窖计十八座。冰窖采用埋入地下一点五米的半地下形式。每年三九御河起冰后,由采冰者凿成规定尺寸的方块拉入冰窖,待转年的夏天使用。虽然冰窖有官窖、府窖和民窖之分,但因价值昂贵,寻常百姓家往往对上述的两种最好的避暑方法只能望凉兴叹。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也想出了众多避暑的好法子
到了汉朝,一种名叫“叶轮拨风”的大型纳凉器具横空出世。《西京杂记》中记载:“长安巧匠丁缓做七轮扇,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一个人运动,满屋人凉快,这又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到了唐朝,出现了一种供人消暑的凉屋。凉屋通常傍水而建,采用类似水车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将凉气徐徐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机械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帘,屋子里自然会凉快起来。
明朝时候,凉屋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明代人已经知道在消暑时巧妙利用地理优势,掘井纳凉,天然环保又清爽。
大约在3000年前的商代,冷饮也开始随着出现。富贵人家就已经开始在冬日凿冰贮藏于窖,以备来年盛夏消暑之需。发展到唐朝时,开始出现“冰商”,也就是商业性的藏冰户。冬天藏冰,入夏拿出来卖。到了宋代,冷饮有了新的突破。南宋诗人杨万里曾对一种叫“冰酪”的冷饮大加赞赏。马可·波罗来中国时,受元世祖赏赐,尝到了当时的皇家冷饮“冰酪”(由果汁、牛奶、冰块等调制而成)。后来,马可·波罗把“冰酪”的制作技术带回意大利。意大利对这一技术严加保密300年后,被法国人高价买走,此后不知怎么的又传到了英国。英国人改造后,制出了我们今天常吃的“冰激凌”。不知道他们大赚其钱时,有没有想到要感谢一下中国的忽必烈。
我不是好人,一辈子没有做过坏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7-24 09:15:34 | 只看该作者
肯定想不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09:52:24 | 只看该作者

了解、、、、、、
我不是好人,一辈子没有做过坏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7-24 19:49:58 | 只看该作者
我从前用大扇子括括,八十年代,同古人差不多。
西域恋歌,响遏行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7-25 06:52:06 | 只看该作者
西域恋歌 发表于 2016-7-24 19:49
我从前用大扇子括括,八十年代,同古人差不多。

环保、、、、、、
我不是好人,一辈子没有做过坏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