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腊月,又到了每家每户蒸包子灌香肠的时候了。 现在过年蒸包子,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了,自己做些喜欢的馅,提到街头的摊点上加工就是了。可是回溯到八十年代,那可是一件大事。 那时粮食紧张,一家人穷不穷,富不富,从用来蒸包子面的分量就可以看出来。蒸包子前一天,就会准备馅儿,我们俗称为“心”。那时农村穷,一般人家都是用渍菜和萝卜做“心”,还有的是用小豆煮烂了做“心”。 那时蒸包子都是用的土灶,火力要大,都是用树棍子烧的。蒸包子前,要把存放在草堆一边的枝枝杈杈的树棍子拿出来,用斧头剁成一截截的,那样才能放进锅灶里烧。 这些都准备好了,就准备发面了。发面这样的体力活一般都是由男同志完成的,把面粉放在大脚盆里,放水揉搓,待面揉搓得差不多的时候,再放“酵子”揉匀,不见生面了,就放在笆斗里,上面铺上一层塑料纸,然后放在床上,上面再用棉被盖好,由它们“涨”。 包子包好 “上灶”了,是最高兴的时候了,小朋友们从大屋到厨房跑来跑去的。不过厨房是大家呆得最多的地方。因为这时锅底下的木材火烧得更旺了,笼里散发出大量的蒸气。大家一边嗅着包子的香味,一边感受那种雾气腾腾的神秘。家里的奶奶在烧火,看小孩冷了,鼻涕挂在脸上,就会把小孩拉过去贴在灶门前暖暖身子。 蒸包子过后,厨房里的气温明显地高了,吃完包子,把锅里蒸包子的热水舀出来倒进一个大脚盆里,就关好门窗,家里人一个接着一个,开始洗澡。洗完澡了,赶紧换上干净的内衣,披上外套,走到正房里,钻进被窝。此时的人们感到无比地舒坦,幸福地等待新年的到来。 时代变迁,往事难忘。最难忘的是,从前蒸包子时洋溢着的喜庆,浓郁的亲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