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答疑解惑] 原来学霸都这样做选择题

[复制链接] 0
回复
141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616

主题

2647

帖子

8906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8906

首届研讨会纪念勋章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6-6-8 16:01:3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来学霸都这样做选择题

解题技巧一
[size=1em]淘汰型选择题含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这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B.若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这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若两种粒子是同种元素,这两种粒子的质子数一定相同


D.若两种粒子是同种元素,这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审题与思路:本题可用淘汰法解答,解题步聚为:①审题:明确题目要知道怎样条件下的两种粒子才可能是同种元素;②淘汰:先根据两种粒子是同种元素,则这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可不一定相同。可淘汰D,因为同种元素的两种粒子其核外电子总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均可不一定相同。同时知道C应为题中答案。同种元素的两种粒子,其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
反过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两种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果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两种原子,那么,它们是同种元素,但由于粒子可能是离子、原子、分子等,故可淘汰B。同理可淘汰A,因为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的两种粒子,若一为原子,一为离子,那么它们一定不是同种元素。
解答:选C
总结: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和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比,直接淘汰不合理的选项;或通过分析,确定某一选项,进而采用对比取舍手段,根据这一确定(选项)否定其他选项。做到明辨是否,去假存真。

解题技巧二
[size=1em]分析比较型选择题含解析

选择题

向盛有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质量稀硫酸的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固体物质,使其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A.Mg         B.MgO      C.Mg(OH)2     D.MgCO3


审题与思路:此题是一道典型对比分析选择题材。由题干给定信息可知:四个反应中H2SO4的量相等,且恰好完全反应,则说明四种物质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镁(溶质)的质量也相等,所以判断得到的硫酸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的关键是:确定反应中生成水的多少。生成水越多,所得溶质量分数越小。
由化学方程式: Mg+H2SO4 === MgSO4+H2↑
MgO+H2SO4 === MgSO4+H2O
Mg(OH)2+H2SO4 === MgSO4+2H2O
MgCO3+H2SO4 === MgSO4+H2O+CO2↑
不难看出,只有Mg(OH)2与此同时H2SO4反应生成的水最多。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反应前,由于硫酸溶液的质量及溶质质量分数 是相同的,且四个选项中的物质与水都不反应,所以,原硫酸溶液中的水都成为反应后所有溶液中的水,质量也相等(不变)。因此,本题求解简捷的思路是:只要比较各种物质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镁和生成水的质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由于硫酸的质量相同,且与各物质正好完全反应,故生成的硫酸镁质量相同,通过反应方程式分析,显然Mg(OH)2与H2SO4作用生成的水最多,故C项符合题意。
解答:选C
总结:根据题意,联系和运用已学过的、已掌握的有关知识,对题目进行全面而周密的分析;将题中列出的几种答案相互对比,从而快速选择和确定正确答案。

解题技巧三筛选型选择题含解析
选择题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CuSO4、HCl、KCl ‘

B.K2SO4、BaCl2、HCl

C.Na2SO4、KCl、Na2CO3

D.FeCl3、KOH、NaCl


审题思路:此题根据筛选方法求解,思路较清楚,根据“无色”这一条可筛掉A。因为含有Cu2+的溶液是蓝色;根据“透明溶液”这一条件可筛掉B和D,因为B中的K2SO4和BaCl2反应生成白色的BaSO4沉淀,D中FeCl3和KOH反应生成红褐色的Fe(OH)3沉淀。即只有C符合题意。
解答:选C
总结:根据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对题目中给出的选项逐个进行甄别,可以做到去伪存真,排除不合题意的选项而得到正确的答案。

解题技巧四推断型选择题含解析
选择题

在等臂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铁球和铝球,这时杠杆平衡。将两球分别浸泡在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如图所示),直至两个烧杯中均没有气泡产生为止。两球的外形变化不大且无孔洞出现。下列推测中,正确是(    )

A.铁球一定是实心的

B.拿掉烧杯后,杠杆仍然平衡(金属球上附着的液体忽略不计,下同)

C.拿掉烧杯后,要想使杠杆平衡,支点应向N移动

D.拿掉烧杯后,要想使杠杆平衡,支点应向M移动


审题与思路:此题为跨学科综合性分析推断题。解答题,先根据题给条件(信息)运用物理有关①物体的密度与体积的关系,②杠杆原理等推算出铁球必为空气,因为铁的密度比铝大,既然两球同质量、同体积,且悬挂杠杆两端又平衡,则说明两球所受到的重力与浮力一样,故铁球必为空心球。继续根据题给信息,运用化学有关①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原理、②定量计算的巧妙应用推断出:消耗等质量的H2SO4需要的铁比铝多,从而进一步依据题给信息得知去掉烧杯之后,因铝球重支点必须向N端移动,故得出正确答案A、C。
解答:选A、C
总结:抓住题目中提供的前提设置和提出的问题,扣准题眼,运用规律,寻找突破口,对选项逐个分析推理,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解题技巧五直选型选择题含解析
选择题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CuSO4、HCl、KCl

B.K2SO4、BaCl2、HCl

C.Na2SO4、KCl、Na2CO3

D.FeCl3、KOH、NaCl


审题思路:此题根据筛选方法求解,思路较清楚,根据“无色”这一条可筛掉A。因为含有Cu2+的溶液是蓝色;根据“透明溶液”这一条件可筛掉B和D,因为B中的K2SO4和BaCl2反应生成白色的BaSO4沉淀,D中FeCl3和KOH反应生成红褐色的Fe(OH)3沉淀。即只有C符合题意。
解答:选C
总结:根据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对题目中给出的选项逐个进行甄别,可以做到去伪存真,排除不合题意的选项而得到正确的答案。
文章转自网络
   真诚  努力  爱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