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时事众评] 莫让网上热点烧干思考活水

[复制链接] 0
回复
1258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8-9-18 07:07: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莫让网上热点“烧”干思考“活水”(青年观)

巨云鹏

2018年09月18日04:4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到: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警惕“烧”掉自己的时间,“烧”干学习思考的“活水”

  是生活中有了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上有生活


  朱熹的《观书有感》中有两句最出名:“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清新隽永,意蕴悠长,数百年来,勉励代代青年人求新知,求智慧。

  活水汩汩,渠因而清;正如读书不绝、新知不断,人的思想跟着澄澈,生命也因此丰厚。读书时,每每有所收获和体会,都会感慨“源头活水”这比喻的妙趣。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些年轻人“源头活水”的感觉少了。

  几个朋友聊天,说起彼此工作后的生活习惯,有人总结:小屏一方,小床一张,追着热点,刷上一天,如此这般,赛过神仙。大家捧腹,但笑过之后,却又怅然若失,的确,生活好像一直在被网络“热点”带着跑。

  热剧、“网红”、热搜、“神曲”……手机从早上拿起到夜里放下,微信朋友圈、微博、短视频、购物网站……挨个划过去,手机里的“高温”内容惹人挪不开眼。地铁上看,走路时刷,吃饭时也停不下来,躺在床上虽然头晕眼涩,可想想自己跟上了热度,没被时代抛弃,这一天也觉得值了。睡醒一觉再回首,除了昨天花钱买的“好物”显示已发货,其他的,什么也记不清。昨天看到的网络景观才刚降点温,拿起手机,新一天的热点已经迫不及待地冲到面前。

  闲暇里,青年人最有机会去学习新知识、产生新思考,才最有可能像朱熹那样“观书有感”,从而得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可当这有限的时间被网络热点塞满的时候,“源头活水”哪还有空间?

  前不久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移动互联网给人们主动获取资讯提供便利。同时我们也看到,不少互联网内容打扮成新知的模样,看上去有用、有料、有趣,涌现到人们的面前,期待着收获你的注意,收割你的时间,但热度过去,回头一想,或是空洞无物,或是千篇一律,或是无病呻吟,为的不过是利用你的好奇和情绪,完成传播轨迹,获取商业利益。而这一过程当中,作为用户的我们,有时看似是自己选择了创造和跟随热点,殊不知一直都是沿着互联网资本设计的方向走,为其添柴的同时,也在“烧”掉自己的时间,“烧”干学习思考的“活水”。

  当然,有些热点之下,也有“冰山”存在。今年亚运会,中国男篮落后16分实现大逆转,最终夺冠,一时霸屏,在男篮的小伙子们身上,人们看到了球员们顽强拼搏的精神、为国争光的气势,看到了篮球界大胆尝试、锐意改革的成果。这样的热点,值得学习值得感悟,虽然它的热度也会过去,但我们可以相信,多年之后,仍然会有人说起这段故事。

  移动互联网的世界里,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被大大拓宽了,但信息不代表知识,热度更不代表智慧,热点面前,一颗求真之心会给自己带来一份冷思考,“我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内容?”“我有必要知道这些信息吗?”警惕之中带些自省,只有如此,方能让自己的思维和智慧能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不管热与不热,网络生活还是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永葆一颗思考之心,不被热度带着跑。毕竟,是生活中有了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上有生活,而那些经过思考留下的智慧结晶,则会更好地滋润我们的生命。


  《 人民日报 》( 2018年09月18日 18 版)
(责编:袁勃)


人民日报客户端下载 手机人民网





我不是好人,一辈子没有做过坏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