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标题: 给你一个战略头脑 [打印本页]

作者: 老规矩    时间: 2017-7-11 05:58
标题: 给你一个战略头脑

           给你一个战略头脑
作者:程斌
目录
1.开头的话     5
2.林妹妹和楚霸王的悲剧。 7
3.你为什么会和别人发生矛盾? 15
4.什么情况下要光明正大,什么情况下可以在背后打黑枪? 23
5.自由、爱情、生命,你追求什么? 26
6.什么情况下两点之间直线的距离反而比曲线长? 34
7.战略的首要问题。     42
8.国家元首和家庭主妇共同的基本功。     51
9.你凭什么会赢? 68
10.好事和坏事。   80
11.如果我样样不如人……   85
12.法国兵和马木路克兵。   87
13.弹性的意义。   104
14.红颜薄命的诸葛亮战略和收下女人服装的司马懿背后的真正伟大的战略家。        110
15.阿基米德的杠杆是什么?       115
16.《注意!坦克》的故事。       126
17.兵不厌诈。       129
18.为你解卦。       136
19.攻守之势异也。       138
20.宦官是怎样夺权的?       143
21.百战百胜的拿破仑为什么坐不稳江山?       146
22.如何守住江山?       150
23.战略家应该具备的个性。       154
24.曹阿瞒也有割须弃袍的时候。       157
25.战略家的思路。       159






作者: 老规矩    时间: 2017-7-11 05:58
1.开头的话
"知识就是力量",所有的知识力量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驾驭自然力的自然科学,包括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工程技术知识;另一类是驾驭社会力的社会科学及其相关学科。自然力大家都司空见惯:打雷闪电,狂风暴雨,火山地震……,人类控制住的自然力,就乖乖地为我们服务,如电力、水利等等,人类暂时控制不了的,如果能够认识,至少可以防范它的危害,如天气预报,如果连认识都不够的,只好任凭宰割,火山和地震到现在还经常夺取人们的生命财产。记得当年唐山大地震之后,一时地震预报成为时尚,到处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晚上突然神经紧张的人失控大叫起来,人们纷纷乱走,慌乱之中有人从楼上跳下逃生,摔断了腿。后来发现是虚惊一场,一些"警惕性"高的官员甚至煞有介事地抓了一气"阶级敌人破坏"。直到今天,我们还不可以说能够真正认识了地震,并且利用这种认识来帮助我们防范地震危害。你问问科学家,说了半天"板块"之类,你把科学术语翻译老百姓明白的话,无非是"板块"(=地)"移动"(=震)而已,更多的名堂就没有了,文盲基本也就是这个水平。比较一下天气预报,一般老百姓就连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稍微专业一点儿的"气压"都不太明白,更不用说"厄尔尼诺",因此,天气预报就有效的多。
自然力如此,社会力何尝不是如此?改革开放就是最好的证明,以前宣传上经常说我们解决了地球上最大的国家的人民的吃饭问题,难道中国人民除了"Survival"--活着--有煎熬的意思在里面,就不可能有别的活法吗?据说国民党逃到台湾去的时候,台湾的人均国民收入和大陆相差只有1美元,但是到我们开始"奔小康"--800美元的时候,他们已经是6,000美元以上,正在开始争取超过1万美元,其实我们如果没有以前的错误,早就可以奔1万美元去了。改革改掉了什么?开放开放了什么?其实只是一股力,一股社会力,这股社会力的名字就叫做竞争。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实行计划经济,实际上是垄断经济。一家企业垄断一种产品的一个市场,日子倒是过得舒坦,时间长了,弊端就出来了。举个例子,我国的民航机工业,最近引起一些讨论,实际上整个飞机工业都是如此:起步的时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产品,半个世纪之后,还停留在落后的水平。比较一下苏联的例子就知道了。苏联和我们国家一样实行计划经济,经济和我们改革开放前一样,处在低效率的水平,但是飞机工业为什么会先进呢?很简单,苏联主要军用产品都是竞争的产物,同时有好几种设计方案,好几家设计局,好几家工厂在竞争一笔订货。飞机方面,由著名的米格设计局、苏霍伊设计局竞争战斗机订单,由伊留辛设计局和图波列夫设计局竞争民航机和轰炸机订单……,回过头看中国,基本上是由某一家企业"承担"的项目,没有长进,进步不快,是很自然的。现在搞市场经济,就是搞竞争经济,一个市场,千百家企业来抢,抢得到,自然哈哈笑,抢不到,日子当然难过。家家企业都想过好日子,怕坏日子,因此过的就不能那么舒坦。以前老百姓心目中的国营企业领导和政府官员都是一个模式:半旧的中山装,头上扣顶解放帽,背着双手,挺着肚子踱方步--只要把头上的帽子一换,和古装戏里的七品芝麻官没什么两样,都是那种闲庭信步,悠然自得的样子--过得很舒坦的样子。但是现在怎么样呢?从时兴词汇"拼搏"你就知道他们的日子不容易了。虽然不容易,但是市场上商品越来越丰富,品质越来越好,你就知道竞争在带来艰难的同时也就带来了进步,带来了繁荣。我们虽然仍然不能对温饱问题掉以轻心,但是越来越多地谈论生活质量之类20年前比较"奢侈"的话题。
谋略是人类认识竞争这种社会力的结果,也是利用这种社会力的手段。战略是谋略当中决定全局和长远胜负的部分,凡是有竞争的地方,就有谋略存在,如果竞争不是短期的和个别的事情,那么战略就存在了。举个例子,有没有见过猴子注册结婚?人为什么要办理婚姻登记之后才能成为合法夫妻?其实不合法一样可以生儿育女,一样可以恩恩爱爱,婚姻登记和结婚仪式等等,只是排除公开竞争,实现垄断的一种法律手段。为什么需要垄断呢?垄断在这里的作用是保护弱者--"没本事"的男人相对于大款、大腕是弱者,"老"女人相对于"小"女人是弱者,如果你没有把握永远成为独一无二的强者,这种垄断对你的现状是必要的保障。这和企业注册商标、专利的道理一样。台湾领导人追求"国际承认",我们为什么不能答应--不让台湾另立门户,注册国际"户口"。阿拉法特想建立巴勒斯坦国,到处访问,以色列和谈不成,也是到处访问。怎么回事?阿拉法特到处说,现状是侵略的结果,"强扭的瓜"不甜,还是另立门户为好。以色列不得不承认当初"拐卖"得来的事实,"离婚"不是不可以,但是"财产"要留下,总不能卸门砸锅吧?


作者: 老规矩    时间: 2017-7-11 05:58
战略并不仅仅是"赳赳武夫"的事,其实"林妹妹"也有战略问题,只要你和别人发生竞争,就一定面临战略问题。
现在社会上流行起算命、看风水、看相来了,甚至邪教也有了市场,为什么呢?好像一个人不知道电这种自然力的道理,把房子建在山顶,受到电击之后,惊惶失措。想想我怎么这么倒霉?大概是昨天打死一只老鼠的缘故吧?以后他就给"鼠神"立了牌位,每天烧香磕头,祈求平安。下一次仍然受到电击,想想大概"心诚则灵",搞块木头太便宜了,"鼠神"不满意,要盖大庙,塑金身才能表现诚意……
富兰克林研究知道电的道理之后,人们在房子上装上简简单单的一根避雷针就可以平安了,法拉第研究电磁感应之后,人们发明了发电机、电动机……电从令人们顶礼膜拜的恐怖的事物变成了人们不可或缺的东西。当发生停电的时候,人们的生活受到很大影响,但是最迷信的人也不会去拜"电神"。
今天人们感到不可捉摸的命运,大部分来自对于竞争的不了解,你看看庙里求签最多的是些什么呢?通胜上面,每天该干和不该干的事情,大部分和竞争有关。比如婚姻,前面提到,如果不是垄断,不合适就换过一个,就像跳舞的舞伴一样,因为垄断,所以反而刺激了实现垄断(结婚)之前的竞争,变成了"一锤子买卖",这就麻烦了。求生孩子,如果每个男人都像中国皇帝一样,生小孩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半,只要自己有生育能力,那么多配偶让你挨个试,就象试衣服一样,这个没有孩子有下一个,这个生男孩,下个还可能生女孩……但是实行一夫一妻制度以后,把握就不那么大了,实行计划生育之后,又变成了"一锤子买卖",大家又会感觉命运作弄人了。如果有位医学专家发明了"包生丸",还分为"生男丸"和"生女丸",确有功效,人们还会去庙里祈求生孩子,祈求生男孩或者女孩吗?至于说求富贵,更加是和竞争息息相关的事情。
如果人类永远朝拜"鼠神"或者"电神",那么我们就不会有今天电气化的日子,如果不是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所真正需要我们投入的地方,不仅没有帮助,甚至还会有害,至少的一点害处是"瞎耽误工夫"。有一位朋友,做生意失败,欠账还不起,每次去他办公室,看见他的桌子都和上次不一样,掉转了一个方向,说是"转运"。你知道财神爷的脸对着哪个方向吗?万一对上了屁股,岂不麻烦?最好在地上画上360度,每天转一度,如果有一天发达了,这就是对准了,以后就永远保持下去。至于"转运"怎么能快一些,最好把空调关了,换个吊扇,转起来还要快--你说一个人的精力都往这上面放了,他还有空去读书吗?有空去市场上作市场研究吗?有时间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经营之道吗?当然不行。最要紧的是,如果因为相信这些东西而不按科学规律办事,和得病不看病,不吃药,光练"法论功"没什么差别。如果算命的人一看你就说,你是个"倒霉相",为什么?鼻子大"聚财",你是"塌鼻梁",活该一辈子受穷。如果广东人信这个邪--怪不得"番鬼佬"个个都是阔佬,鼻子是比广东人的大,今天就不会成为中国最早富裕起来的省份之一了:干不干都是穷命,不如落得清闲睡大觉;而如果俄罗斯人信这个邪,可能今天的一时落难就会变成永远贫穷:横竖有了大鼻子"聚财",别的就不操心了。
把精力从无谓的事情那里拔出来,我们才能有机会知道事情的道理,战略就是竞争的大道理,有了深谋远虑,我们才能避免近忧。
虽然林妹妹和楚霸王都有战略问题,但是传统上,林妹妹不是这样看,她去"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去了,因此战略头脑先给"楚霸王"们预备。书中的分析,很多案例都是军事方面的和政治方面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决不是说其他方面就不需要有战略的头脑,只要你是活在两个人以上的社会里,竞争就难以避免,只要你不能马上决出胜负,战略的考虑自然需要。光知道放枪,不但不能打胜仗,甚至可能只会打败仗,所谓"知兵非好战",不知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军人,不可能有正确的军事战略。同样,只知道讲价钱,不会把生意做大做好。虽然你不一定是政治家,军人,但是,战略的头脑一样有用,正如老子所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大事小事,只要是竞争引起的事,长远的事,全局的事,都是战略问题。
本书并没有系统地阐述战略原理和体系,只是把一些有用的战略现象和战略问题的心得拿出来和读者分享,在日常生活的竞争活动当中,知道利用竞争这一种社会力去为自己服务,去提高工作效率。消除对于竞争和谋略的偏见,正确地加以利用,就像我们中国人发明的火药一样,可以用来开矿修路,也可以杀人放火,不是火药本身好不好,是人使用的问题,如果我们正确认识了竞争,正确使用战略,就可以避免错误的用法


作者: 老规矩    时间: 2017-7-11 05:59
2.林妹妹和楚霸王的悲剧。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我国千古传诵的英雄美人的一曲末路悲歌。无独有偶,西方也有类似的悲剧-《安东尼与克里奥帕特拉》。当然,人物都有其民族特点:虞美人是典型的东方古典女性,忠贞不二,宁死不负夫君;克里奥帕特拉则是西方的一个"以色谋权"的淫妇,卖身投靠任何一个权势最高的男人。安东尼又是一个"天生情种",两军酣斗的决战关头,竟然舍弃三军生死于不顾,扭头追赶情人 。而楚霸王的爱情,则除了《霸王别姬》悲歌一曲之外,历史没有留下更多记载,只有任凭想象。但是,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霸王与虞姬的爱情曾经干扰了他的霸业。
司马迁在记载了霸王别姬的悲剧后,紧接着记载了项羽本人对悲剧原因的认识,又谈了自己的看法。霸王别姬后,带800骑突围逃向家乡,不幸在途中被一恶意田父所骗,陷入沼泽,被5,000汉骑包围。霸王眼看突围无望,就对部下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意思是说,我自起兵以来已经8年了,亲身经历了七十多次战斗,所有胆敢阻挡我的敌人都被我击破,所有被我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打过败仗,这样才能称霸天下。然而今天被围困在这里,这是老天爷要灭亡我,不是我不会打仗。因为是"天亡",就没有"悔棋"的必要。
------------------------------------------------------------------------------
(克里奥帕特拉是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末代女王。她利用色相诱惑凯撒,让凯撒的罗马大军压倒和自己争夺王位的弟弟,自己当上了埃及女王。凯撒因为迷恋克里奥帕特拉,久不班师,授政敌以柄,后来遭到暗杀。凯撒死后,克里奥帕特拉很快勾引凯撒军队的新统帅安东尼,安东尼留住埃及不归,和自己妻子的兄弟屋大维反目,两军在希腊的阿克兴海面决战。据说在战斗的关键时刻,克里奥帕特拉怯阵逃走,安东尼丢下三军生死不顾,只身追赶,导致全军覆没。屋大维战胜后,率领大军进入埃及,克里奥帕特拉又想迷惑屋大维,不料屋大维不吃着一套,反而扬言要把她锁到罗马游街示众。克里奥帕特拉不愿受辱,用毒蛇自杀身亡。
克里奥帕特拉像中国的西施一样,是西方传说中的第一美人,安东尼要美人不要江山的事迹是迷倒西方人的浪漫故事。不过从战略的角度看,浪漫的爱情故事只不过是一桩冷酷的政治交易而已,实际上很可能远远没有文艺家期待的那么激动人心的效果。
把统治中心从贫穷落后的西方转移到发达文明物质资源丰富的东方,这是凯撒和安东尼所要追求的战略目标,也是早先亚历山大远征成功之后所追求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标,亚历山大到处拜访神庙,争取宗教界的支持,最后还想让人们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神明。凯撒和安东尼则想通过政治联姻获得东方统治阶级的认可自己的统治地位。他们受到了家乡的同胞理所当然的妒忌和反对。亚历山大的战略在他去世之后又他的将领们实现--以东方为基地的塞留古王朝和以埃及为基地的托勒密王朝都比马其顿本土的王朝强大,证明了亚历山大的远见卓识。在凯撒之前的马略和苏拉的斗争当中,苏拉利用东方的力量战胜了马略的西方势力已经表明了东方战略的魅力。后来和凯撒共同建立罗马"前三雄"统治的克拉苏也是一个强大的对手,如果不是多亏安息人砍下了他的脑袋,恐怕凯撒很难依靠高卢的势力战胜他,因为他的基地在东方。凯撒和庞培开战之后,庞培没有恋战,赶紧逃到希腊,就是想依靠东方的资源,像苏拉反攻马略一样卷土重来,所以他据守法萨卢--一个和后来安东尼据守的阿克兴不远的地方,阻挡凯撒向东方进攻。他后来的战败和安东尼一样,被对手利用了家乡同胞的妒忌心理,瓦解了军队的士气,而自己在东方还来不及建立稳固的根基,以至一败涂地,不能东山再起。他们的东方战略在后来罗马帝国晚年可以从东罗马帝国的寿命远远长于西罗马帝国的历史事实中得到验证,是一个具有远见的战略,但是对他们本人来说,都是太有远见了,以至于不能够解决他们当时的眼前问题。
数字是根据历史学家的估计的出来的,不同的历史学家有不同的数)


作者: 老规矩    时间: 2017-7-11 05:59
司马迁则不以为然,他认为,项羽灭秦,号称"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司马迁的意思是楚霸王的地位虽然没有维持到最后,但是也是从最近的古代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丰功伟业。不过项羽自己就背信弃义,背叛楚怀王,撕毁先入关为王的协议,更加放逐义帝而取而代之,做了这么多欺上瞒下,不仁不义的事情之后,再想埋怨诸侯王背叛自己,太难了,人家不过是效法你罢了。自以为武功盖世,以为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就可以成功,完全不注意古代遗留下来的经验教训,反而说这是霸王的事业。想靠武力征服来经营天下,五年就被别人灭亡了自己的国家,死在荒郊野外,还不知道觉悟,也不做自我批评,太过分了。说什么"老天爷要灭亡我,不是我不会打仗",简直是太荒唐了!项羽以为自己之败,失在天意,不在人谋,其实不然,是他的人谋不彰,才导致别姬自刎的悲剧。
后人常有误会司马迁本意,以为楚霸王是"有勇无谋"的一介匹夫,而各种文学作品更加深了人们的这种印象。其实历史上的楚霸王并非如此,按司马迁的记载,项羽是一个很有智谋的统治者,因此说他"奋其私智而不师古"。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有智有勇,不拘俗套。他幼年时,不读诗书,不习刀剑,要学"万人敌"-兵法,后人误会项羽是武功盖世,大概是属于"武林高手"一类的角色,实际上根据记载,他主要是用兵了得,并没有在剑术一类的功夫上费多少心思。当他见到秦始皇巡游的盛大场面时,则认为:"彼可取而代之也。"足以证明他有见识,有大志。陈胜起兵反秦后,项羽家乡会稽的官员也想造反,拉他和叔父项梁入伙,他和叔父不愿为会稽守卖命,将其刺杀后自己举义旗。后来项梁统帅的义军被章邯统帅的秦军偷袭,项梁兵败身死,义军顿兵挫锐。秦军包围赵国重镇钜鹿,接替陈胜被推举为全国起义军首领的楚怀王命令宋义统帅大军救援,任命项羽为其帐下的大将。到了钜鹿附近,宋义不敢进军,坐失战机,项羽果断地杀宋义挥军救赵,创造了流传千古的著名战例"破釜沉舟",全歼秦军主力,迫降其主帅章邯,为灭秦立下了头功。在楚汉相争的战争中,他在多次战役中表现了卓越的战场统帅的才能,消灭了许多割据称雄的势力。刘邦的汉军主力也曾多次被歼。可以说,就统帅才能而言,说他是中国古代的"拿破仑"、"汉尼拔",并不过分。其中公元前205年4月的反攻彭城一战,项羽率三万精兵迂回奔袭刘邦的56万"五诸侯兵",早晨发动进攻,到中午大破汉军,挤入泗水,杀十余万。楚军又乘胜穷追,把汉军赶到睢水边上,再次击破,又把十余万汉军赶入睢水屠杀,睢水为之不流。后来只是因为风暴骤起,刘邦才得以带数十骑逃走,连家属都舍弃不顾。整个战役击败5个国王,消灭56万大军,这个战役比较拿破仑的最辉煌的杰作1805年的奥斯特利茨战役(以73000人,250门大炮对俄奥联军的86000人,350门大炮),汉尼拔于公元前216年的坎尼战役(5万人对罗马军7万人)的规模大几倍,作为以寡击众的战例,兵力对比更为悬殊 。反映了项羽并非是谋略方面的等闲之辈。在具体的战役指导上,项羽的胆略和气魄是惊人的。
公元206年,项羽大封诸侯于关中的戏这个地方,各诸侯王受封后随即启程往封地赴任。项羽在分封时顾虑到齐、秦、楚三地的诸侯可能叛乱,采用"分而治之"的办法,秦地关中分割为三块,由当地人民恨之入骨的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据守,使他们因为不得人心而不敢造反,同时让他们封锁分到巴蜀的汉王刘邦;齐地亦分为三块,由胶东王田市、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分别镇守;楚地分为四块,由他自己、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镇守;对原三晋之地也进行了分割处理。不料,因为有些诸侯王不服这个分配方案,


作者: 老规矩    时间: 2017-7-11 06:00
------------------------------------------------------------------------------
(数字是根据历史学家的估计的出来的,不同的历史学家有不同的数字,我们没有必要深究,只需要注意到所有的数字在两军对比的基本状况方面都是一样的。)
-----------------------------------------------------------------------------
内战立即开始。首先发难的是胶东王田市的大臣田荣。本来他是为田市打抱不平,要田市当整个齐地的王,恢复旧齐国,不想田市不买他的账,老老实实出发去胶东赴任。田荣一怒之下,杀田市,赶走田都、田安,割据齐地与项羽对抗。当时彭越在钜野泽(即后来北宋时期的梁山泊,这个地方大概比较适合落草为寇者选为根据地,因此很多朝代都有山大王盘踞)反秦,可能因为盗贼出身,被楚国旧贵族出身的项羽看不起,没有受封;陈余在南皮只封了三个县,他们都很不满,和田荣一拍即合。陈余进攻常山王张耳,田荣和彭越联合进攻项羽。
刘邦趁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突然袭击三秦,夺取了关中地区。项羽当时正在离开彭城到今天的山东一带进攻田荣的割据势力。张良给项羽写信:"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汉王没有得到当年约定应该得到的职位,现在要求得到关中为王,实现了当年先入关为王的约定之后,就会停止进攻,不敢东出函谷关与楚霸王争夺天下。按司马迁的说法,项羽好像是上当了,才倾全力攻打田荣。但是随后的战局表明,项羽很可能是将计就计,各个击破,避免两面作战。一方面,坚定不移地全歼田荣的势力,即使首都失陷也在所不惜;另一方面,诱敌深入,使刘邦的大军离开坚固的函谷关阵地,再进一步离开荥阳附近的敖仓基地,深入到彭城一带的水网地带,孙子兵法说:"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所以善于调动敌人的将军,巧妙地制造假象出来,敌人一定上当;他抛下的诱饵,敌人一定会来夺取;他以利益引诱敌人上钩,而以军队等待敌人进入他的圈套。这样看来项羽很可能是故意上当,假装被田荣的残兵牵制在城阳一带,把彭城作为一个诱饵暴露给刘邦。刘邦果然中计,倾全力来,一举而下彭城。其实,按照郭沫若先生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和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当时两军距离彭城(今徐州附近),刘邦比较项羽远将近一倍(刘邦军大约在荥阳、敖仓一带,今天郑州西北),而且项羽的大军就在刘邦进攻彭城的半路往北不远的城阳一带(今天的定陶以北),南下到荥阳至彭城的交通线上截击刘邦主力,保卫首都彭城是一般兵家常识。而项羽则不然,他沉住气让刘邦攻占彭城,并且派樊哙到瑕丘一带警戒。项羽继续把主力留在城阳围困田横所部,使刘邦集中注意力于此,而自己亲帅三万精锐绕过警戒的汉军,由胡陵迂回到汉军主力的后方,乘汉军"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戒备松弛之机,大举反攻。后来,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诸部的战争中也曾创造过类似的战例.铁木真统帅大军进攻塔塔儿部落,后方营地只留少数老弱守卫,企图叛变的主儿勤部落见有机可趁,便全军偷袭铁木真的大营,正在洗劫之际,不料铁木真率大军千里奔袭赶到,一下子把主儿勤人全部包围在大营中彻底歼灭。古代的首都和今天的不一样,大不了有些宫殿、"货宝美人"和粮草积蓄,并没有现代的工业基地、交通中心之类的意义,只要战争胜利,损失不会很大。楚霸王在这次进攻中又一反自己以往攻秦的"破釜沉舟"时"背水一战"的旧例,两战均把敌军驱入水中屠杀。这个战役指挥思想,和拿破仑在奥斯特利茨战役的做法非常相似,当时,拿破仑引诱敌军把主攻方向放在自己的右翼,而自己却从中间的普拉欣高地突破,把敌军集中在左翼的主力赶下特尔尼茨湖,用大炮炸开湖冰,使大批敌军淹死。无独有偶,古代迦太基名将汉尼拔的特拉美西诺湖战役的指导思想,和项羽的也类似,自己站在高高的山岗上把敌人往水里赶,在湖滨全歼罗马军队三万人,只是规模和战果远不如项羽罢了。当然,楚霸王和拿破仑、汉尼拔一样,败在大战略的失误。按照司马迁记载,基本上是文治方面的失误,因此,项羽说他的失败"非战之罪也",不是不会打仗,也有一定的道理。
楚霸王追击刘邦到荥阳成皋附近,其先头部队与韩信统帅的新锐的汉军增援部队发生遭遇战受挫,被迫停顿下来。两军相持于汉军在嵩山和黄河之间构筑的坚固防线。荥阳、成皋一带,南面是险峻的嵩山,北面是湍急的黄河,河对岸是太行山脉的上党地区,是秦当年防范六国后人暴动以及进攻中原平原和华北平原的战略基地,建设有坚固的要塞和巨大的兵站,尤其是位于黄河边上的敖仓,是当时全国的主要粮食集散地和储存转运仓库。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吴广统帅的起义军主力就在这里被秦丞相李斯的儿子李由统帅的秦军主力牵制,无法入关进攻咸阳,结果只能派周文率领先头部队乘虚偷袭,因为孤军深入,被章邯领导的秦军击败。章邯后来反攻陈胜、吴广的张楚国,进入中原战场之后,很重要的制胜因素是得到荥阳守军的呼应和敖仓粮食的供应,依靠这些因素,击败了吴广统帅的农民起义军的主力部队。这时刘邦仓促率残兵败将逃入荥阳防守,在韩信的支援下稳住阵脚。为了争取时间部署防线,刘邦一面令萧何征发关中老弱参军,一面派随何去动员楚霸王的干将九江王英布叛楚,从南面攻击项羽侧翼;派人叫彭越出锯野泽,从北面攻击项羽的后方。刘邦送随何时叮嘱道∶"公能说九江王布,使举兵叛楚,项王必留击之;得留数月,吾取天下必矣。"可见刘邦当时形势之危急。
当时,由于刘邦偷袭彭城惨败,各路诸侯纷纷叛汉附楚,特别关键的是封地在今山西西南临汾、侯马一带的魏王豹,控制山西其余地方和河北的赵王歇、陈余,都背叛了刘邦。如果项羽及时派出得力的部队支援,控制上党到临汾一带的中条山山地,并且西渡黄河进攻刘邦的关中后方,迂回荥阳防线,则刘邦必无法在荥阳立足,不得不向关中撤退。一旦控制敖仓,项羽兵精粮足,战略主动权就掌握住了。如果再占领函谷关,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可以从北方、东方、和南方三面进攻关中平原,迫使刘邦在不利的形势下接受决战,否则,只有退回汉中等死。可是当时项羽只想到派九江王英布进攻武关,沿丹水河谷进入关中,配合自己亲自统帅的由荥阳进攻的主力,构成钳形攻势,夹攻刘邦,忽视了无能的魏王豹坐镇的最关键的中条山战场。不料英布因为彭城战役的生死关头时没有积极协助项羽反攻,只派4,000人应付,此时生怕项羽怪罪下来。项羽偏偏派使者以此压迫英布出兵,英布担心楚破汉之后项羽以此为由报复自己。由于随何的努力劝说,英布杀楚使,举兵反楚归汉。与此同时,刘邦却派出最能干的韩信率军出击山西、河北战场,从根本上扭转了战略形势。
刘邦利用项羽的失策,派韩信率精锐部队连克魏国、赵国,控制了今天的山西高原和河北平原的大部分地区,巩固了关中东北的形势,并且屯兵于修武,隔黄河威胁楚军侧背。
项羽虽受彭越、英布牵制,但很快分兵击破英布,赶走彭越,复至荥阳前线,猛攻刘邦防线。刘邦以荥阳为核心据点,筑甬道通敖仓。项羽舍荥阳于不顾,全力破坏敖仓甬道,类似后来官渡之战中曹操袭击乌巢的战役指导,汉军乏食,渐渐支持不住。刘邦求和不成,派陈平使反间计离间项羽君臣,使项羽赶走范增。但是缓不济急,眼看荥阳失守在即。刘邦遂用纪信化装自己诈降,诱开楚军,然后乘乱逃走。楚军在追击中攻克成皋,刘邦逃回关中重新组织力量,出武关,机动于宛、叶一带,威胁楚军侧后。这时,彭越进攻下邳,大破楚项声、薛公军,斩薛公,迫使项羽亲自率主力回救彭城。刘邦乘机反攻,收复成皋。彭越实行类似后来工农红军的"敌进我退"的游击战略,见好就收,躲进山里。项羽打不着彭越,又回师连克荥阳、成皋。汉军退守洛阳、巩县防线。敖仓失陷,项羽再度扭转战局。刘邦北渡黄河,驰入韩信驻扎在修武的军中,尽收其主力,威胁项羽侧后。同时派一支游击部队渡白马津,配合彭越袭击楚军后方,迫使项羽再度回救后方。刘邦立即反攻成皋、荥阳防线,歼灭楚军留守部队。项羽又回到荥阳与刘邦对峙。这时,因为韩信破齐,项羽派龙且率大军救齐失败被歼灭,另外,长期消耗战也使项羽兵力不足,这一次终于不能象以往那样立即突破荥阳防线了。项羽不得不与刘邦议和,以鸿沟为界,以西属汉,以东归楚。
这时,龙且大军被韩信歼灭,楚强汉弱的形势发生根本转折。项羽派武涉说韩信叛汉附楚不成,齐人蒯通亦劝韩信独立,也不成。
议成,双方罢兵休战,各自撤退。但刘邦受张良鼓动,约彭越、韩信追击项羽,但韩、彭按兵不动,刘邦又被项羽杀了个回马枪,败回荥阳防线。    
最后,刘邦接受张良建议,分封彭越为魏王,韩信为楚王,于是,各路大军分进合击,将项羽困在垓下。
中国有句话叫"败军之将,何以言勇",但是似乎也没有几个中国人曾经怀疑过楚霸王的"勇",至于"智"方面,如前所述,只是不足,并非没有。中国人在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时,奉行的是"胜者王侯败者贼"的标准,这和西方的文化不同。迦太基名将汉尼拔的决定性败仗扎马战役和项羽的垓下战役都发生在同一年,但是汉尼拔的帅才在西方世界一直被奉为经典,流芳千古,虽败犹荣;而楚霸王则在中国遗笑后世。按照西方的标准,楚霸王在历史上,尤其是在世界军事史上的地位,至少应该和拿破仑、汉尼拔不相伯仲,甚至要高一些才合理。在他所处的历史时代,在军事上能够与他对阵的只有韩信,而且那一次对阵是在三比一的相当悬殊的兵力对比的形势下,一战定乾坤的,就象汉尼拔的扎马战役,拿破仑的滑铁卢战役,隆美尔的阿拉曼战役一样,胜负的结局是最终的,但是战场指挥员的素质却并不能由此确定是战胜者高于战败者。就象历史没有因为一时胜负就判断西庇阿优于汉尼拔,威灵顿超过拿破仑,蒙哥马利强过隆美尔一样,在战场指挥才能方面,也不能断定韩信就比楚霸王强。
后人对于楚汉相争当中,关键性的"鸿门宴"的戏剧性内容总是津津乐道,以为如果项羽按范增的意见杀掉刘邦就可以避免后来的下场。这是一种误解。项羽杀了刘邦,如果继续沿用他的错误的政略,会有另外的人来收拾他。当时有英布、彭越和许多他原来的部将追随刘邦反对他,甚至连韩信本来也是他手下的一名士兵。
他在政略上的致命错误是一反秦的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恢复西周的分封制,致使诸侯坐大;另外,他定都彭城,使自己处于"四战之地",使自己在后来形成的军阀混战中没有优越的战略形势。如果他定都在关中或者洛阳,诸侯纷起之后,他仍然可以在有利的地理位置上将对手各个击破。他实行残酷的烧杀政策和任人唯亲的政策所造成的后果,都不是他的军事天才所能挽救的。
如果楚霸王实行这样的政略,局面将大不一样∶
一、建立中央集权的统治模式,诸侯王食国而不治国。全国统一由中央政府的官僚机构治理,诸侯王集中居住在京城,任职中央政府,不任职封地。对于封地只有分配权(以封地税收的一定比例为收入)和监察权,没有行政权,当然,更没有军权。


作者: 老规矩    时间: 2017-7-11 06:00
二、定都咸阳或者洛阳,切实控制原来秦晋的地盘,尤其是今山西陕西和河南西部。
三、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经济政策。
四、实行鼓励学术,繁荣文化的政策。
这些,都是刘邦建国初期实行的政策,这些政策是在认真检讨秦始皇和楚霸王施政的得失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儿女情长,可以说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永恒的主题,这里又是竞争的另一个"战场"-所谓的"情场"。中国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举世公认是《红楼梦》,里面故事的主要线索就是围绕着贾宝玉的爱情故事展开的。与一般的文学作品不同,书中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公主,反而有一位在情场上"所向无敌"的宝二爷。有人跟他争长辈的恩宠,却无人与他争风吃醋争夺女孩子的爱情。情场上的竞争发生在那些"至清至洁"的女子们之间。为人熟悉的是林黛玉和薛宝钗之争。她们的竞争战略是根本不同的。
林黛玉实行的是现代派战略,注重与贾宝玉的个人交往,强调情投意合。用感情和交往"保护"她的"感情俘虏",不让情敌染指。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一开头就说:"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一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把那迎春、探春、惜春三个孙女儿倒且靠后了;就是宝玉黛玉二人的亲密友爱,也较别人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止同息,真是言和意顺,似漆如胶。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纪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美丽,人人都说黛玉不及。那宝钗却又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故深得下人之心;就是小丫头们,亦多和宝钗亲近。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不忿;宝钗却是浑然不觉。"一般人以为贾宝玉喜欢林黛玉是因为林黛玉漂亮或者人品高尚,其实按照曹雪芹的原文,情况恰恰相反,林黛玉论美貌不如薛宝钗,比人品也不及薛宝钗。因此林黛玉充满危机感,整天以泪洗脸就不奇怪了。不过贾宝玉并不重视美貌和人品,倒是很在意高山流水遇知音,珍视那份和林黛玉心心相印的感觉。但是要女孩子相信这个贾宝玉独一无二的感觉,就很困难了。按照英国战略家利德尔•哈特的思想,林黛玉的战略是"直接路线"战略,薛宝钗的战略是"间接路线"战略。林黛玉在感情方面,虽然百战百胜,薛宝钗最终也没有赢得贾宝玉的爱情,但是在婚姻和人际关系上,林黛玉却和楚霸王一样,陷入了薛宝钗设下的的"十面埋伏"之中,最后"焚稿断痴情"。如果把性别颠倒过来,和"霸王别姬"一样的是"美女别情郎",不过是把"霸王别姬"当中的英雄末路换成美人迟暮罢了。
薛宝钗则和刘邦用的是近似的谋略,虽然她也用"金玉良缘"的说法,美色,才华去争取贾宝玉的爱情,但是她的更多的心思是放到了对林黛玉的"软打击"和迂回包围之上。时时处处挑引林黛玉,让她充分暴露自己的刻薄,心胸狭窄,使她结怨于贾府上下。而自己却谨遵当时社会所公认的贤淑标准做人,争取人心,尤其是争取在当时能够决定婚姻大事的长辈得人心,最后,连心痛林黛玉的贾母也愿意选薛宝钗为孙媳妇,最终在婚姻上战胜了林黛玉。高鄂在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中,把林黛玉临终前的悲剧写得不亚于霸王别姬的四面楚歌:几个贴身丫环照料着不久人世的黛玉,贾母还派人来叫紫鹃去行调包之计,丝毫不管黛玉死活;另一头则是她的情敌大事祝贺情场战胜,热闹非凡,就跟韩信的四面楚歌一样。把"世外仙寂寞林"与"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相提并论,在艺术形象上的不和谐可谓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是就谋略得失上而言,两人却是别无二致的。
现代人可能以为薛宝钗最终也没有赢得爱情,以现代的观点来看不算成功,不过《红楼梦》确实发生在古代,我们应该注意古代人的感受。贾宝玉爱林黛玉,林黛玉沐浴在爱河之中,应该很开心才对,按照现代人的说法:"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即使没有能够结婚,今生今世也没有白过。但是,我们可能没有注意,林黛玉虽然得到了爱情,但是她追求的并不是爱情,而是贾府女主人的社会地位!--天啊!不会吧?林黛玉的思想那么新潮,她可是和贾宝玉一样看不起那些只知道四书五经的书呆子的--很遗憾,林黛玉对于当时女人的事情却没有想得那么开。我们可以看看《红楼梦》中的片断:贾宝玉的奶妈李嬷嬷因为看不惯袭人得到宝玉的宠爱,对自己不够尊敬(其实当时袭人正在生病,这是一场误会),在贾宝玉的房间里面大骂。王熙凤把李嬷嬷哄走后,薛宝钗和林黛玉"都拍手笑道:'亏她这一阵风来,把个老婆子撮了去了。'"宝玉点头叹道:'这有不知是哪里的账,只拣软的欺负!又不知是那个姑娘得罪了,上在她账上了--'一句未完,晴雯在旁说道:'谁又没疯了,得罪他做什么?既得罪了他,就有本事承任,犯不着带累别人!'"
看官留意,晴雯受不了宝玉宠爱袭人,因此吃袭人的醋,看见李嬷嬷闹事骂袭人,幸灾乐祸,袖手旁观。李嬷嬷走后,犹嫌不过瘾,还要说上几句刻薄的话刺激袭人。但是薛宝钗和林黛玉完全没有这样的感觉,反而为袭人被骂终于结束感到高兴,为什么?为什么她们不在乎自己的未来丈夫和丫鬟有一手?
拿一个现代的例子来想想:如果老板娘对于老板和小秘之间的卿卿我我完全没有反应,你能说老板娘和老板之间有爱情吗?而林黛玉还是个出了名的"小心眼儿"呢!不过她只为贾宝玉和小姐们的来往生气,但是从来不在乎贾宝玉和丫鬟之间发生了什么。因为小姐才具备当贾宝玉大老婆的资格,而丫头只能够当小妾,无论如何不能和正式的妻子相提并论。因此我们知道,林黛玉、薛宝钗争夺的目标是贾宝玉的正妻的位置并不是独占的性伴侣,其次林黛玉重视贾宝玉作为思想感情上的知音--曹雪芹称之为"意淫"。这些和我们今天流行的独占的爱情和性伴侣、法定的一夫一妻制作为男女互相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因此不能认定薛宝钗没有得到贾宝玉的爱情就是失败。就像现在满街的老夫少妻,你说人家没有爱情因此失败?老夫未必不爱少妻,少妻未必不爱老夫,因此你不必为如花似玉的少女挽着两鬓斑白的老人感到遗憾。即使他们之间真的没有爱情,老人找到了护士,少女找到了饭票,未必不是各得其所。如果一个女孩子说:"爱情又不能当饭吃!",她终于如愿以偿地嫁了一个富甲一方的阔气老头,从战略上说,她是成功了。至于嫁老头好不好,除了她自己的感觉,谁能说什么呢?何况贾宝玉还不是老头,是一个英俊才子,薛宝钗能嫁给他,是那时的女孩子认为的最大的胜利。
林黛玉的母亲去世,父亲把她送到外婆家。薛宝钗的父亲早逝,跟哥哥、母亲一起到贾家。从讲究家庭背景的封建社会来说,林黛玉在一开始就占了上风,她的父亲活着,正在当大官。薛宝钗却只有孤儿寡母,相依为命,虽然财产很多,但是在权势上始终无法与林黛玉的家庭抗衡。
除了家庭背景的优势外,林黛玉与贾宝玉因为相识早,一同住在贾母房中,与贾宝玉的关系比薛宝钗与贾宝玉的关系密切。同时,林黛玉与贾母的关系也比薛宝钗与贾母的关系亲密得多。
按照现代的观念,林黛玉很早就应该伤心了:贾宝玉开始"失身"于太虚境,后来又与袭人"初试云雨情",接下来是和秦钟展开"同性恋"……不过好在林黛玉虽然小气,但是对于这等男欢女爱的事情倒是看得开,没在意。可是接下来薛宝钗的大举进攻,却让她不得不防了。
首先,薛宝钗拿出金锁来配贾宝玉的宝玉,意欲缔结"金玉良缘"。林黛玉急了,顾不得骄傲矜持,赶到薛宝钗住的房间来"搅局",不让薛姨妈有机会灌醉贾宝玉,留宿在梨香院。最后还亲自"保驾护航",把贾宝玉送回住所中。第二天,贾宝玉上学,特地来向林黛玉辞行,林黛玉开心极了,还特地问一句:"你怎么不去辞你宝姐姐来呢?"--那意思分明是庆祝粉碎了情敌薛宝钗的第一次进攻,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这一战,直比得上楚霸王彭城之战大破刘邦56万大军的辉煌战绩。不过,接下来形势逆转,林黛玉父亲病重,她不得不回家探望,但是也无力回天--父亲竟然撒手人寰。本来林家压倒薛家的形势一下子颠倒过来:薛宝钗好歹还有母亲兄长,而林家竟然只剩一个孤苦伶仃的林妹妹了。这就好比楚汉相争,韩信巧渡黄河连续攻破魏赵代三地,楚霸王陷入四面受敌的被动形势之中。回到贾府之后,担心贾宝玉变心,借着误会贾宝玉把她送的荷包转送别人,剪烂了正在织的香袋,试探贾宝玉,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第二场大会战发生在元春省亲的时候,曹雪芹这样写道:"原来黛玉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不想元妃只命一匾一咏,到不好违谕多做,只胡乱作了一首五言律应命罢了。"结果在元春那里,两人算是平手。然后战场又转移到贾宝玉身上,薛宝钗出"老千" ,帮助贾宝玉做诗,改"绿玉"为"绿蜡";林黛玉也不甘示弱,干脆帮助贾宝玉写了整整一首诗,揉成纸团仍给他。仍然打成平手,就像楚霸王和刘邦相持于荥阳-成皋之间,战况惨烈,反复拉锯,但是双方都不能获得决定性战果。
元春省亲之后,贾宝玉积极到林黛玉住处走动,虽然薛宝钗和史湘云几度骚扰,但是没有改变局势:贾宝玉已经选定林黛玉为自己的结发妻子的第一人选。不过接下来,薛宝钗生日,贾府上下庆贺,规模比去年为林黛玉祝贺生日要大,表现出贾府上下对薛宝钗的重视,林黛玉大为不快。后来,元春下谕,让贾宝玉和所有姐妹们住进大观园,黛玉葬花,和宝玉一起看《西厢记》,很开心。当贾宝玉被贾环陷害,烫伤了脸,林黛玉去探望,凤姐甚至打趣说她是贾府的媳妇,反映出似乎贾府的掌门人已经默认林黛玉的身份了。这个形势,已经相当于楚霸王在荥阳围住了刘邦的局面,不过煮熟的鸭子居然飞走了。
薛宝钗在危难时刻,坚持自己的迂回战略:
通过母亲向贾府的长辈散布"金玉良缘"的说法--古代人比较迷信,这种巧合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当然也是代表女孩子家庭委婉地求婚--从古到今,女方求婚被中国人在习惯上认为掉价,所以不好明说,只能绕弯子;
利用金钏自杀,贾宝玉母亲王夫人自责的时机,开导王夫人,帮助她推卸责任,等于在危难之中解救了王夫人的灵魂,立刻博得王夫人好感。当母亲的第一反应是将她列入未来媳妇的人选;
利用贾府为自己贺寿的机会,争取贾母好感。曹雪芹这样写道:"宝钗深知贾母年老之人,喜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物,便总依贾母素喜者说了一遍。贾母更加喜欢。次日,先送过衣服玩物去,王夫人、凤姐、黛玉等诸人皆有随分的,不须细说。"
争取史湘云的同盟,史家财雄势大,史湘云又直来直去,很多薛宝钗不方便说的话都由她代劳了;
争取袭人的同盟,袭人是和贾宝玉相处时间最多的人,而且也是思想正统的人物当中唯一获得贾宝玉好感的人,最后还是贾宝玉实际上的妾侍。从袭人的角度,主母的人选关系自己一生的幸福,自然千方百计发挥影响力,她和贾宝玉朝夕相处,拉拢她的意义就和现代人走领导夫人路线争取领导重用一样,不过薛宝钗的做法在现代看来有点儿滑稽:走小老婆路线争当大老婆,这是因为古代的小秘和老板娘的地位是铁定的,不可以颠倒的,所以薛宝钗并不在意袭人当贾宝玉的妾侍;争取其他贾府下人的好感,造舆论;让兄弟薛蟠做贾宝玉的朋友。
虽然和林黛玉是情敌,但是还是通过关心爱护和劝解,使得林黛玉放弃敌意。一方面林黛玉对贾宝玉的影响最大,不能让她在贾宝玉面前说自己不是,另外将来数女共事一夫也有很大的机会,何不未雨绸缪,搞好关系?


作者: 老规矩    时间: 2017-7-11 06:01
不能拿现代观念来解释古代人的思想。前面我们看到,甚至连林黛玉这么"小气"的女孩对于贾宝玉这个"天生情种"到处留情乃至"失身"都那么想得开,薛宝钗自然对于今后和林黛玉共同成为贾宝玉妻子有所准备,何况贾宝玉已经有袭人了,再多几个性伴侣也无所谓,只要把大老婆的位置留给自己就行了。看官留神:在这里,薛宝钗面对的并非一般女孩子所面临的爱情竞争,嫁不成贾宝玉可以嫁别人,因为家族、地位等的问题,她比现代的女博士找对象还要麻烦--除了教授和博士后,文化水平低的只有中央委员、省长、市长、大明星还可以考虑,合格的人选太少。对于薛宝钗来说,除了贾宝玉,她几乎没有选择,因为她有限的社交圈里,只有贾宝玉一个合格的男性,如果嫁不成贾宝玉,就只好胡乱委身于任何门不当,户不对的男人了,这是像她这样一个有才华又工于心计的大家闺秀所不甘心的。但是她并不是一个狠毒的女子,没有采取故意置林黛玉于死地的措施,林黛玉后来的夭折是贾府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事情,因此,她当然会想到林黛玉不放弃,贾宝玉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结果,可能将来要共同成为贾宝玉的妻子,她所争夺的,只是在名次上比林黛玉领先罢了。如果贾母能够有薛宝钗的战略眼光,应该为她的宝贝孙子安排一个"通吃"的结局,这样可以做到皆大欢喜。
从战略目标上说,薛宝钗是成功了,但是后来贾宝玉宁可出家也不愿意和她"苟合"确实是始料不及的,这和刘邦大封诸侯王后来导致后代自相残杀的结果一样,所谓"人算不如天算",我们探讨战略,只能达到"尽人事"的效果,至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只好"听天命"了。不过,这样的现象并不能作为战略头脑没用的理由,就像我们如果学习经济学并且活学活用,发了大财,但是不料孩子却因为生活太富裕而被宠坏了,和一班狐群狗党犯下强奸妇女的罪行,你能说经济学没有用吗?你只应该说经济学不够用,只能帮助你赚钱,不能帮助你教育孩子,你还需要其他方面的知识。战略学的知识也是如此,它让你克敌制胜,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至于这个东西你应不应该要,到手了之后怎么办,都是属于其他"头脑"应该操心的事情,它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人们常说,"中国人喜欢窝里斗",其实无论哪个民族都喜欢窝里斗,窝里斗并不是中国人的专利,人家甚至还要堂而皇之地到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去斗。当年伏尔泰曾经这样形容他的法国同胞:"这种闹纠纷和闹党派的劣根性从宫廷传到边远小城。连王国的村社也受其影响。因无法规可循,事事都会引起争吵。甚至在巴黎教区各教堂,也有人大打出手。各种宗教仪仗队,为了各自旗幡的荣誉而互相殴斗。巴黎圣母院的议事司铎经常与神圣教堂的议事司铎撕打。高等法院和审计法院,就在路易十三把王国置于圣母玛丽亚庇护之下那天(1638年8月15日),为了居先权在巴黎圣母院聚众斗殴。"几乎王国全部村社都有武装。几乎人人都表现出决斗的狂热。这种陈旧的野蛮习俗以前曾经得到国王本人准许,因而成了民族特性。他和内、外战争同样使国家人口锐减,田园荒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半受战争骚扰的二十年内,法国的贵族死于自己同胞之手的,比死于敌人之手的为数更多。"
似乎法国人在那个时候,比我们中国人更荒唐。听说古代文明发达的希腊人今天堕落到一方面和土耳其争夺塞浦路斯主权,另一方面直到现在还是村村堡寨,自己同胞之间经常互相大动干戈,变成一个在国际上只有美好回忆,而没有美好现实的无足轻重的小国。
为什么我们人类自己会互相斗争呢?为什么不"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如果以人类来说,谁是外--外星人?)"呢?没必要。如果一间办公室没有"办公室政治",人人下班都赶着回家买菜,上班都在喝茶看报纸等任务,"公事公办",这间办公室肯定没有生气。如果商人之间不展开"你死我活"的市场竞争,我们现在还生活在蛮荒时代,所有的产品都会是祖宗十八代以前使用的,而且以高昂的价格出售,你爱买不买。如果男女之间没有情场竞争,女人就不会打扮得花枝招展而是蓬头垢面,男人就不会发愤图强而只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只要竞争是保持在社会理性的控制之下,竞争各方就只能够靠显示自己的实力来获胜,不能靠野蛮地破坏对手的实力获胜,这样的竞争能够促使人们把资源投放到实力的建设当中去,而大多数实力要素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构成要素,竞争各方的实力增强了,文明就进步了。
给你一个战略头脑,让你去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保持清醒,不要心烦意乱,不必退隐山林,投入竞争,做一个胜利者,并且是笑到最后的胜利者。因为战略学是应用学科,实践性很强,战略运筹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重,因此本书在体例上采用大量的案例分析和逻辑推理并进,一方面不至于让读者烦闷于长篇大论,又不至于陷入个别事件而局限了自己的视野。虽然案例的选择应该照顾到各方面的读者,但是我们仍然不得不集中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很多读者感兴趣的家庭、企业等等方面的案例不多。主要的原因当然首先是国家大事,历史学界首先进行了科学的研究,所有的事情经过大概我们有了基本不错的了解,因此我们不必纠缠于细节的真实性。而"清官难断家务事"一句俗话就封锁了我们利用真实家庭案例讨论的可能,书中只是讨论了《红楼梦》当中的故事,当然因为是文学作品,虚构的成分很多,仍然不能令人满意。企业的案例虽然不少,但是局外人的心得多数只是皮毛,很多真实的情况已经被金钱折射,公布的情况不能让人明白究竟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再说,如果讨论现在的企业,不是有吹捧之嫌,就是可能损害人家的名声,这个麻烦还是不惹为好。这两方面的朋友只好自己从身边经历的事情当中慢慢品味,细细玩赏个中奥妙了。


作者: 老规矩    时间: 2017-7-11 06:01
3.你为什么会和别人发生矛盾?
战略,战略,不战要略干什么?没有竞争,就谈不上战略。现代企业家动不动就要制定企业战略规划,进行战略投资,香港甚至连污水处理的规划都叫"策略排污",也不知道他们要和谁斗法,难道是臭水沟不成?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了解什么是战略(香港和东南亚一带华人喜欢把战略这个词翻译成"策略")。如果我们只是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涉及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则我们应该用计划或者规划这两个词,例如城市发展规划,排放污水的规划等;如果我们讨论城市发展战略的时候,我们讨论的是这个城市和其他城市或者地区的竞争问题,這是战略和长期计划或者规划的区别[4]。但是人们之间为什么会发生竞争呢?数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充分必要条件,意思是说如果一定的条件满足了,某种数学关系就必然成立。我们也可以借用这个概念,表达竞争产生的条件。
一个是可争之物,一个是必争之人,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合起来就构成了竞争的充分必要条件。
可争之物是指竞争的对象,在法律上的用词叫"标的物",竞争各方所要争取的东西,可以是物质的,例如金钱、住房,也可以是精神的,例如荣誉、爱情之类。
很多人喜欢标榜自己"与世无争",如果这个世界上人人都能够做到,确实就没有竞争的立足之地了。实际上,真正能够做到"与世无争"的,几乎没有几个人。因此竞争不愁没有人添油加醋。
再仔细想清楚,原来可争之物也是有条件的:
必须有效用,没有用的东西不会钩起人们的欲望,没有欲望,自然也不会有行动。这个道理大家比较容易明白。在这里,有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别要搞清楚:政治经济学的"使用价值"和西方经济学的"效用"是不同的。使用价值是物的有用性,指的是客观的东西。中国的第一块传国玉玺据说是"和氏璧",相传"和氏璧"包藏在顽石里面,别人不知道,以为是一块没有用的石头,只有卞和知道(天晓得他为什么知道!)这是一块稀世珍宝。卞和拿去进献给楚国国王,国王和身边的大臣和仆人都不能辨认,就把卞和赶走。卞和认个死理却又说不出自己的道理,也不知变通,反复进献,后来被国王当成骗子砍掉双脚。国王的一个大臣发现卞和独自在发现"和氏壁"的荆山下哭泣,就问明情由,最后找玉石工匠打开顽石,终于发现里面的稀世珍宝,为了纪念卞和对自己国王和真理的忠诚和执著,楚王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壁"[5]。一个东西有用,我们在客观上需要它,但是自己不一定知道,这个东西对于我们有使用价值,我们对它有需要,但是因为不知道,所以不会主动追求获得它。人们在消费物品的时候,心理上得到了一种满足,这就是效用。效用产生于人们对于需要的认识,知道这个东西对我有好处,想得到这个东西,产生了欲望,促使人们采取行动。
--------------------------------------------------------------------------------------
([4]比如香港,排污规划谈不上"策略",但是最近特区政府估计"百万港人考虑移居内地","三年内有30多万港人打算到深圳置业"等等倒是真正的战略性问题,因为发生了和内地,尤其是深圳的竞争,竞争目标是香港居民的"钱包"--购买力。香港政府为了解决这类竞争所做的规划,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规划。
[5]从卞和的双脚开始,这块宝玉总是带给他的主人灾难:赵国国王赵惠文王得到之后,引起了秦国国王秦昭襄王的兴趣和挑衅,提出用15座城池来换这块珍宝,实际上是想通过强抢宝玉来破坏赵国国王的威信,打击赵国军民抵抗秦国的士气。如果不是蔺相如在廉颇武力后盾的支持下,运用妙计"完璧归赵",可能赵国就有"血光之灾"。秦统一中国之后,秦始皇变法,不法古,把传统上代表国家最高权力的"九鼎"废除了,以"和氏璧"刻就的玉玺代表皇权的至高无上和独一无二,取代表示九州联合,重视地方权力的九鼎。但是到了他的儿子,就在脖子上挂着这个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宝贝,投降了刘邦统帅的农民起义军,后来被报仇心切的项羽所杀。这块传国玉玺到了汉朝,到王莽篡汉的时候,王莽派人逼宫,孝元皇太后拿玉玺打领头的人,打崩一角。到东汉末年,在董卓挟持汉献帝逃离洛阳的时候,被孙坚所得。袁术指使刘表截击孙坚,抢夺传国玉玺,为了这块玉玺,孙坚在与刘表的战争中身亡。后来孙策以传国玉玺抵押,获得袁术的军队,恢复了孙坚在江东的基业,而最后一个获得传国玉玺的袁术,因为想当皇帝受到曹操和刘备讨伐,死在兵荒马乱之中,从此这件神奇的宝物就在历史上消失了。)


作者: 老规矩    时间: 2017-7-11 06:01
--------------------------------------------------------------------------------------
第二个条件就是这个东西还必须稀缺。人们常常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实际上便宜不便宜和东西的好坏,即效用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非常有用,不可或缺的东西大家不一定会珍惜,很有用的东西可能一钱不值。你不信?你是否曾经为空气花过一分钱?可是你有哪一分钟能够脱离空气而生存?不要以为自己可以憋住气超过一分钟,如果你真的能够全无防护地掉到真空的环境里,后果我就不用说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可是人们形容共产党好处的东西,都是不值钱的:例如阳光、雨露之类,相反如果拿钻石珠宝黄金之类的东西来形容,大家会觉得不合适--党的领导像钻石一样宝贵,党的关怀像黄金一样难得--什么话?!这样说像话吗?为什么不像话呢?钻石和黄金怎么能和阳光空气相提并论呢?黄金和钻石那些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那里比得上党的领导和关怀呢?因此,"物以稀为贵"而不是以有多大用为贵,不贵的东西未必没用,昂贵的东西未必有用。
最后就是不能共享。象公路,有用、稀缺但是别人使用不妨碍你使用,所以你不会想占领一段公路。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的理想,就是想把几千年人们为之纷争不已的财产变成公共享用的东西,以此达到消灭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目的。如果你能够使人们共同享用某种东西,那么他们就不会为这种东西你争我夺。
同样的道理,必争之人也有条件:
对于所要争夺的对象有占有欲,没有同性恋癖的女孩子不会去和男孩子争夺恋爱的对象,但是会和其他女孩子争夺男朋友。如果没有欲望,当然也没必要争什么东西。这种占有欲产生于对于竞争对象的效用的认识。
第二,还必须有"本钱",我们叫做有实力。没有实力,只好放弃。在经济学上,把有购买力支持的欲望叫做需求,光想要还不行。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里面的小女孩在节日的晚上,擦亮火柴,在火光中看见了香喷喷的烧鹅,可是最后却饿死在街头。这个可怜的孩子有欲望,却没有实力--金钱来支持自己的欲望,因此她的欲望不能转变成为需求。我们一生中放弃了的竞争何止千千万万,多数都是自己没有那份实力,所以不得不放弃,像什么国家元首、世界首富、奥运冠军之类,如果有白给的机会,大概很多人都愿意"过把瘾",因此自古以来,神话幻想总是长盛不衰,但是只有很少人认真考虑过如何争夺这些桂冠。
最后,还不愿放弃。所谓谦让,指的是自己想要又能要,但是偏偏就放弃的行为。人们可能出于很多动机要放弃不同的东西,无论如何,你放弃了,当然就退出了竞争。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东西是你不能放下的呢?你的孩子,你的老婆,你的事业,你的名誉……几乎无穷无尽。
这些条件缺一不可,只要全部具备,竞争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你想躲还躲不开呢!
这6个条件,还是我们控制驾驭竞争的主要手段。你想开汽车,自然少不了控制汽车的速度和方向,而竞争的强度和方向,就由着这6个条件决定了。
东西的效用是可以改变的,因为效用的大小取决于心理的感受,心理的感受虽然基本取决于客观的物质世界,但是人们的主管认识绝不是没有作用的。本来邮票是拿来通信的,价格低廉,后来人们发现它的收藏价值之后,身价何止百倍!过去革命战争年代,人们营养不良,如果有了什么好事,就拿"吃了肥肉"了比喻,尤其是消灭了大批敌人,就说是吃了一块大肥肉。见面问"吃饭没有",发胖叫"发福",是称赞的词汇。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肥肉的快感正在渐渐消失,营养过剩造成的负效用"痴肥"渐渐困扰越来越多的人,现在人们已经不再用"发福"这个词汇来认真地夸奖别人了。如果人们对于竞争某种东西提不起精神,我们可以通过宣传这种东西的效用来刺激竞争。如果竞争激烈到可能失控的地步,我们也可以通过贬低这种东西的效用来降低竞争的强度。另外,一个东西可能有多种用途,也就是多方面的效用,我们可以强调一些人们忽视的效用,贬低人们熟悉的效用来达到改变东西总效用的目的。因为效用和使用价值不一样,相当大程度上是心理感觉,可以通过灌输某种思想或者信念来加以改变或者调节大小。
但是光是效用的存在与否以及效用总量的大小还不足以决定人们对于东西的欲望。空气和水的用途可以说不可胜计,可是人们很少为它们展开竞争,因为它们的数量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很容易得到。改变事物的稀缺程度是人们常常用来改变竞争方向和强度的办法。
当然,具备了效用和稀缺两个条件的物品,还不能构成为竞争对象,还必须同时具备不可以共享这个条件才行。可以共享的东西,在经济学上叫做"公共物品",例如国防、公路、桥梁等等,都是公共物品。如果一个东西成为公共物品之后,人们就没有必要去为获得它而彼此竞争了。马克思主义追求的共产主义理想,就是希望把现在人们追求得最激烈的私有财产变成公共物品,以此来实现消灭阶级,消灭剥削,消灭人世间绝大部分邪恶现象的总根源的目的。但是要成为纯粹的公共物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增加消费者或者增加消费量,不会引起成本的增加;
不能妨碍或者阻止任何人使用,或者妨碍及阻止别人使用的代价太大,以至于得不偿失,没有意义。
目前我们对于私有财产还做不到这两点,对国防、公路等公共物品可以部分做到,只能对空气阳光之类完全做到[6]。也就是说,要想实现共产主义,就需要生产力有远远超越我们现在想象的发展,使得任何的占有行为就像和别人争夺空气一样可笑和没有必要[7]。
和共产主义相反,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的,是相反的做法--把本来是可以共享的公共物品变成私有物品或者小团体占有的物品。其实私有制从管理的角度来说,是一种责任制,是把对于稀缺物品的责任、权利、利益完全统一起来的管理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我们对于稀缺物品的利用效率。因此私有制本身的出现,就是人类历史上已经完成的最伟大的革命。在私有制产生之后,公有制的遗产仍然存在,在适当的条件下破除这种遗产,常常可以产生积极的效果。
商鞅变法当中的"废井田、开阡陌"的内容之一就是把当时农村存在的公有土地(如山林地、河滩地等等)让私人开发,变成私有财产,提高这部分资源的利用效率。
我们今天的住房改革,实际上是公房私有化的过程。
我们的国营企业改革,强调"打破铁饭碗、打破大锅饭",就是把本来是属于公共物品的东西变成私人物品或者小团体共有(比如企业所有)。
所有这些改革,都是把原来没有竞争的领域投入到竞争的激流当中。
控制竞争,还可以从竞争者入手。
自古以来,人们就不断提倡克己、节欲,希望人们能够对于自己的欲望加以克制。这几乎成了所有的宗教的主要教条和道德的重要规范,当然我们也可以做相反的事情。现代经济学的公认开山鼻祖亚当•斯密说过:"但是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的协助,要想仅仅依赖他人的恩惠,那时一定不行的。他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就对他有利,他还可以告诉他们,为他做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他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得多了。……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品和饮料,不是出自屠夫、酿酒师或者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私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要说唤起他们大公无私的话,而要说唤起他们自私自利的话。我们不要说我们自己有需要,而是说这样做对他们有利。"
--------------------------------------------------------------------------------------
([6]国家大了,人民多了,政府就需要养更多的兵才有足够的安全感。汽车多了,道路就显得拥挤,要增加建设才行。香港一些地方的居民,如果全部站在平地上,可能会有一部分人不得不骑到别人的脖子上才能容纳得下,尽管如此,还是觉得空气和阳光够用,只是污染大一些而已。如果不控制人口,将来在逻辑上说,应该也会发生空气和阳光不足的情况--如果不向外星移民的话。
[7]我们常常把私有制社会说成是"人剥削人的社会",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可能是"人剥削机器人的社会"也不一定。生产力发达到人们不必站到机器前面劳动,只是随心所欲地创作或者创造--这就是"各尽所能",然后让机器人去完成,机器人如此能干,以至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完全不必费心,实现了"按需分配"。)


作者: 老规矩    时间: 2017-7-11 06:02
--------------------------------------------------------------------------------------
当我们感觉到竞争激烈到可能失控的时候,我们应该鼓励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使得竞争缓和下来。如果竞争过于缓和,达不到提高效率的效果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刺激和鼓励人们,强化他们的欲望,激发他们的潜能,鼓励他们大胆投入竞争。
如果一个人没有实力,即使有强烈的愿望,也是不能够投入竞争的。当我们不能够随心所欲地控制人们的欲望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用控制他们实力的相对强弱来控制竞争的激烈程度,让竞争的各方觉得,与其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去压倒对方,还不如和平共处,这就是制造和保持均势的方法。
最近台湾海峡局势骤然紧张,我们注意到美国控制台湾海峡局势的主要手法之一就是控制海峡两岸的实力对比。如果美国置身事外,信守"三不"原则,台湾仅靠自身力量,很难在与大陆的军备竞赛当中取胜,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分裂局面。但是,如果美国对于台湾是有求必应的话,台湾的经济力量强大,很可能大量购买美国先进武器,在军事上全面压倒大陆,这样必然助长台湾独立的倾向。大陆即使在军事上暂时不能登陆,至少也要炮击金门、马祖,甚至封锁台湾,袭击进出台湾的飞机和船只,否则无法向国民交待。美国并不希望发生这种情况。最近台独势力的抬头,除了李登辉的策划外,美国在对台湾出售武器方面没有控制好数量和节奏也是重要原因。
美国认为,台湾海峡军事斗争成败的关键在于夺取制海权,而制海权又取决于制空权,因此,第一重要的因素是空中优势,第二是海上力量。对应于中国大陆最近在国防方面的发展,美国向台湾提供了F-16战斗机以对抗大陆从俄罗斯引进的SU-27战斗机,提供诺克斯级驱逐舰对抗大陆从俄罗斯引进的"基洛"级潜艇和自制的新型战舰。但是由于法国的竞争,使得台湾同时还获得了幻影-2000战斗机,"拉法耶特"驱逐舰。虽然大陆也赶紧从俄罗斯引进新型的"现代"级驱逐舰和战斗力更强的SU-30MKK战斗机,但是节奏慢了半拍--新式武器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才能形成战斗力,在我们的军舰还在半路上飘扬过海的时候,台湾的新式武器已经全面装备部队。李登辉抓紧时机抛出了"两国论",并且一手导演了台湾大选的"弃连保扁",开除宋楚瑜等丑剧。
美国人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愿意中国统一,这是肯定的,一个软弱的中国好欺负,至少不敢得罪他,但是也不希望两岸开战,因此精心策划了两岸武力均势的格局,但是被法国人搅了局,又被李登辉打了个时间差。美国人始料不及,大骂李登辉是"麻烦制造者",又在联合国驳回台湾加入联合国的申请,表明态度,但是已经难以挽回两岸紧张的局面了。
保持均势,让谁也压不倒谁,是西方人外交的主要原则,这是中国人的大一统观念不容易接受和理解的,不过巧妙地保持均势,或者是调节各方的实力对比,是我们控制竞争的重要手段。在这个方面,中国古代曾经流行的合纵外交战略以及诸葛亮的三足鼎立的战略,都有利用均势的意思,只是"中国特色"在这些战略里的表现是最终压倒对手,均势只是暂时的,并没有永久化的战略意图,而西方人却热衷于均势的永久化。你如果当领导,可能会觉得有必要在几个骨干或者"爱将"之间保持平衡的必要,如果你对某一位特别有才华的"爱将"的意见百依百顺的话,其他人可能会认为他和你一样在单位里是"说话算数的人",甚至认为比你说话还管用,因为你总是修改自己的看法,接受他的主张。如此发展下去,你对于局面就会失控。当你发号施令的时候,你的下级总是看那个你的心腹的眼神,而不大你的干着急[8]。
当然,最后一点,就是奉劝可能竞争的各方互谅互让,虽然人们常常利用这个方法,但是能否生效自己没有把握,要靠被劝的人的接受与否,因此不能抱太大的希望。
凡事都应该立足于自己的实力和行动的基础上,不能过分依赖别人,这是制定竞争战略的一个基本原则。如果我们计划战略的时候,许多关键的环节要取决于别人的意志,实际上就是把自己的命运放到了别人的手里。例如在中国统一这个问题上,不能过多地指望外国人的帮助,蒋介石在发动内战的时候就希望美国干涉,结果等到自己和自己的儿子都死了,美国人也只是袖手旁观说空话大话不动真格儿的。反过来,我们也不能指望美国或者其他国家帮助我们压迫台湾当局协助我们实现和平统一,尽管在某种情况下,这种可能性不是不会变成现实[9],但是与其等待天上掉馅饼,还不如自己动手烙饼来的爽快。
-------------------------------------------------------------------------------------
([8]洪秀全当年在冲出广西的路上一纸"诸王受东王节制"的命令,后来断送了东王的性命和太平天国的伟大事业,这恐怕是他始料不及的。
[9] 如果中国将来的国力可能超过美国,美国觉得既然不能消灭和瓦解中国,再说也没有这个必要,与中国交朋友是唯一可行的选择。那时候美国总统到北京探望"美国人民的老朋友"的时候,手里拎着一打精美的礼品盒,其中最上面的一个赫然写着"美国政府支持中国政府收复台湾的声明",里面最精彩的一段文字就是:"根据国际惯例,一个国家有权使用一切手段保证自己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在必要的时候包括适当地使用武力。美国政府支持中国政府统一祖国的一切努力,当然包括使用必要的武力在内。"当然,第二个礼盒以前曾经是给台湾的,现在送到北京来了--"对华武器销售建议"--"价钱要好好商量,利润最大化嘛。嘿!嘿!……"--美国总统对参议院和众议院如是说。
英国人在旁边说:"这下你明白我当年归还香港的苦衷了吧?"
吕秀莲满身大汗从床上惊起:"中共,发你的春秋大梦去吧!别来骚扰人家'深宫怨妇'!"
卫队长报告"总统"说,"吕前副总统"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伤了大脑,最近总是做噩梦。
"总统"说:"别烦我!我正在赶正经事,和秘书一起起草《起义通电》呢!")


作者: 老规矩    时间: 2017-7-11 06:02
人类社会包含合作和竞争两重性,这两个方面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进步和利益。一般说来,合作的利益是明显的,而弊端则是不容易看出来的,因此人类社会普遍维护合作。而竞争则相反,人们在开始的时候,不见其利,先蒙其害,因此排斥竞争。世界各国的社会道德伦理和宗教教义的最普遍的信条就是鼓励团结合作,反对竞争。
人与人之间为什么要发生竞争呢?你好我好大家好,和和气气的不是很好吗?我们常常问自己这个问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会提出更进一步的问题:争来争去,为什么呢?还会追根寻源:竞争是怎么来的呢?用数学言语,就是要确定竞争产生和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如果这些条件具备了,竞争就会产生和发展起来。
竞争在逻辑上的前提有二:
即可争之物和必争之人。
我们把竞争所要追求得到的东西,用法律术语来表达,叫做标的物。在司法竞争这个具体的竞争形式中,标的物就是指诉讼双方所要争夺的东西。我们将借用许多具体的竞争形式当中已经有了明确定义又是为大家所熟悉的术语,这样比较自己另外"生造"一些词汇,增加大家的记忆负担要好一些。但是,在使用时,要注意我们所指的并非某种具体的竞争形式,而是指一切类型的竞争所共同具有的东西。
要成为竞争标的物,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首先,竞争标的物必须具有能满足竞争者某种欲望的效用。没有用的东西当然没人想要。有什么用呢?能满足人们的某种欲望,这种欲望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我们想生活得好一点,就要消费多一点物质财富,但是这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得到别人的友谊,重视,尊敬,关心,爱情。所有能给我们这一切的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竞争标的物。工人农民多生产,商人多赚钱,学生认真读书,争取好成绩,军人渴望杀敌立功,政治家希望名垂千古,流芳百世,小孩想父母疼爱,青年追求爱情,中年想建功立业,老年想益寿延年……,这里的产品,金钱,分数,军功,历史,家长的爱惜,异性意中人的爱情,雄心壮志的实现,健康的体魄,都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欲望。但是,能满足我们的某种欲望的东西不一定会引起我们相互之间发生竞争行为。例如,老年人想长寿,他只须自己小心身体,饮食起居有规律,符合卫生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运动,就可以满足长寿的欲望,不需跟任何人竞争。空气能满足我们求生的欲望,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不用跟任何人竞争空气。因此,要成为竞争的标的物,还要满足更多的条件。除了有用外,要成为竞争标的物还必须有限。(相对竞争者的欲望而言,越稀缺则越有价值。)东西对于大家都有用,但是数量有限,你不去拿别人就拿完了。古代人把人分为"君子"和"小人","小人"唯利是图,君子则讲义字当先。但是,如果东西少得厉害,连谦谦君子也坐不稳当,要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了。这里补充一句:多与少是相对与需求而言,并不是指数量的绝对多少。人们常说:"万物生长靠太阳",但是又有"后羿射日"的传说,是说人虽然需要太阳,但是有一个足矣,多了反而是祸害。我国每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有好几万亿以上,但是大家都觉得国家穷,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努力发展生产,并没有"钱太多,不知怎么花才好!"之叹。不过仅仅是少,还不足以诱发竞争。有些东西少,但是人们也不必争夺。例如,人们常说:"大路朝天,你我各走一边。"有个笑话,说军阀韩复渠看见大群足球队员在球场上追逐一个足球,大惑不解,下令给每个球员发一个足球,"免得争了!"实际上,一场球赛,场内有一个足球就够了,球员们争的是进球破门,而不是足球本身归谁拥有。我们已经知道,可以共享的东西不会引起竞争,那么,反过来,竞争标的物的就要具有不可共享性。在原始社会,财产是部落成员共享的,因此人们对于财产并不展开竞争。私有制把财产的共享破坏了,创造了对于财产的竞争。共产主义的基本思想,就是要通过恢复人们对于财产的共享来消灭在这一方面的竞争。当然,共产主义的目的并不是一般地消灭竞争,而只是消灭那种被人们认为是弊大于利的得不偿失的竞争形式。东西好不好,客观上是一回事,人们自己怎么看又是另一回事。广东人吃蛇,吃老鼠,汉族人吃猪肉,中国人吃动物内脏……,但是,很多北方人不吃蛇、鼠,,西方人不喜欢吃内脏,回族人不吃猪肉……从营养科学的意义上讲,这些东西都可以吃,甚至连昆虫都可以吃,而且营养价值很高,但是人们出于各种原因就是有人爱,有人怕。因此,竞争的标的物,除了必须满足前面所说的客观标准之外,还要满足以下主观标准。
--竞争者对于竞争标的物的独占或多占欲。
仅仅有值得追求的东西,还不会引起追求。必须要有人有追求的欲望才行。这种欲望与我们在博物馆里欣赏陈列品的精神活动是不一样的,是一种独占或者多占的要求。一个女子看见另一个令大群青年男子仆伏在其石榴裙下的美女,也许羡慕,也许妒忌,因人而定,但是如果没有同性恋的心理,是不会加入求婚者的行列的,也就是说,她对于成为那位美人的丈夫的位置没有独占的欲望。日本的相扑大力士在国内享有殊荣,但是其他国家的男子对于与这种殊荣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大力士体态恐怕不易产生兴趣,如果现在把这个运动列入国际比赛,乐意为了这个冠军而奋斗的外国人可能会比较其它体育项目少得多。禁欲主义是传统社会用来排斥竞争的一种思想,产生于农业社会的宗教基本上都有这个内容。如果人人都做到清心寡欲,什么都不想要,自然就没有竞争,也不会受到没有正确有效地加以控制的竞争的副作用之害了。但是实际上没有任何一种意识形态曾经达到普遍的禁欲效果,因此也没有消灭竞争及其后果,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为什么?因为:
--竞争标的物的对于竞争者的重要性使得竞争者不愿意或不能够放弃争夺。
我国著名古典文学作品《警世通言》里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说的是明朝万历年间,某布政司的儿子李甲赴京在国子监读书,是太学生。李甲是个风流才子,课余结识了京华名妓杜十娘,两人相亲相爱。杜十娘遂有心从良,脱离烟花风尘。因李公子父亲为了这事发怒,使李公子的财路断绝,杜十娘就自费赎身,跟李公子双双回家。不料途中遇到家资巨万的盐商子弟孙富,见十娘国色天香,遂有不轨之心。他假情假意与李公子交朋友,利用李公子惧怕父亲不接受他娶青楼女子为妻的顾虑,提出以千金买十娘的建议,李公子竟然答应了。杜十娘非常伤心,在两个龌龊男人成交的时候,她叫李甲看看她随身带着的大箱子,里面装着许多小箱子,箱箱都是珍宝,每个箱子都远不止千金。在岸上围观群众的惊呼声中,十娘一箱箱撒入江中。撒完以后,她对后悔不已的李甲说:"妾风尘数年,私有所积,本为终身之计。自遇郎君,山盟海誓。白首不渝。我本想以此财宝敬献父母,感动其心,乞望收留,未为难事。谁知郎君浅薄,中道见异,负妾一片真心。妾箱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今众人各有耳目,共作证明,妾不负郎君,郎君自负妾矣!"围观群众无不叹息感慨。李公子羞愧难当,连连向十娘谢罪。十娘仰望苍天,叫道:"天地之大,竟不容十娘。我杜薇之真情,天地可鉴!"说罢抱起宝箱,投江自尽。最后,作者为两个龌龊小人安排了不得好死的结局:李甲疯癫终身,孙富惊吓成疾,不治而亡。 这个故事中的两个男人对于杜十娘都有独占的欲望,可以成为情场上的竞争对手。本来李公子是胜利者,已经赢得了这场竞争,但是后来又放弃了,不再是孙富的竞争对手。
推而广之,佛门弟子为了六根清静,彻底摆脱竞争带来的烦恼,干脆放弃结婚的念头,一心供奉佛祖。如果不然,儿女情长,怎么可能不卷入情场竞争的旋涡?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一度鼓励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利于政权的稳定,大家都与世无争,自然不会有人来与他争权夺利了。可是出家人多了以后,他们又发现生产打仗的人少了,甚至连传宗接代的人都难找。于是,又对于佛教的传播施加种种限制。
虽然我们常常称赞谦让的美德,但是几乎没有人是可以谦让一切的,总有些事情我们是要争一下的。就连出家人,可以不为自己争胜,总是要为了佛祖的真谛一争高下吧?看见一些电视采访队拍下的西藏喇嘛为了佛教的真意辩论得如火如荼的情景,我感到,他们脱离的只是我们凡夫俗子每天的竞争,但是又进入了他们自己圈子里的竞争,还是没有脱离竞争的纠缠。
实际上这个问题人们在实践中已经用自己的行为做出了解答:一个人无论信奉什么意识形态,不管他是认为"施比受更有福",还是极端的自私自利,都不可能绝对地谦让施予,也不可能绝对地竞争夺取,总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香港同胞赚大陆同胞的钱,可谓天下无双,但是华东大水灾的捐款也是举世无匹。近来抓获的许多唯利是图的贪官污吏,不法商人,走私贩毒的黑社会团伙,可以算得上"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可是说他们"虎毒不食儿",又是人人都不会怀疑的。尤其是一些犯错误的老干部,要他们顶着为了自己的晚年以权谋私的诱惑恐怕不是问题,可是事情一涉及到子女上学,就业,出国之类的"终身大事",也顾不得"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告诫,把为之奋斗终身的共产主义理想、道德、情操出卖干净了。
经济学把物质分为FREE GOODS和ECONOMIC GOODS两类。所谓FREE GOODS 指取用不竭的免费物品,如空气等。而ECONOMIC GOODS 就是经济物品,相对人们的欲望而言数量有限,故人们不能纵欲尽享,只能有所节制,并为获得,占有它而努力。竞争的标的物也是这种意义上的经济物品,但不止限于物质财富,而包含成为人们欲望所求的一切物质的或精神的,自然的或社会的,例如名誉,地位,权力,爱情,尊敬,关心,实现理想等等。脍炙人口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表现了这一点:"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欲望分为六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受尊重和有地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而物质财富能够满足的只是其中一部分。
占有的这种有限性和排它性使得越稀少的资源越显得有价值,越成为人们不约而同地追求的对象。当许多人共同追求一个东西,并想占有它时,他们的意图就发生了冲突。在他们之间,就发生了努力击败对手的意图,而强行实现自己的意图的活动,这种活动就叫做竞争。竞争的最极端的形式是暴力冲突。但是最普遍的形式是和平的非暴力的竞争,例如升学、求职、婚姻爱情、购物等等人人都会经历的日常活动。不要一提出谋略问题就以为是政客军人的事,更不要把谋略与欺骗害人混为一谈。谋略的目的是有效地竞争,投入比较少的资源,收获比较多的成果,或者比较有把握地收获到自己想要收获的成果。为了了解竞争的目的,我们有必要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在这里,想谈谈关于幸福公式的看法。
西方有人提出衡量人们所得到的幸福量的公式:

幸福量 = 占有量/占有欲

幸福量与占有量成正比,与占有欲成反比。世俗的人们通过增加占有量来增进幸福,而宗教却引导人们抑制进而减小分母,同样可以在心理上增加幸福感,所谓"知足者常乐"。"人往高处走",可是,真的到了高处,又会感到"高处不胜寒",还是一样多的烦恼,甚至更多的烦恼。国家元首和平民百姓,谁的烦恼更多一点?恐怕很难说清楚。以担任国家元首的著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领导人为例,列宁没有子女,斯大林的妻子自尽,子女叛逆,毛泽东的子女十个只留下三人,前后娶的三个妻子牺牲一人,病一人,感情不和一人。就他们在革命事业上的成就而言,同时代无人可及项背,但是就个人幸福而言,只能说和大部分凡夫俗子类似:有得有失,不能十全十美。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牢骚理论GRUMBLE THEORY 认为"需要的满足只能产生短暂的幸福,这种幸福又会趋于被另一种(希望是)更高级的不满所接替。人类想得到永久幸福的希望看来是永远也实现不了的。"他举一个例子:"今天,在我们的文化中,一般可以说年轻姑娘最常见的梦想,一种她自己看不透的梦想,是一位男人爱上了她,给了她一个家和一个孩子。在她的梦幻中,她会从此以后永远幸福地生活下去。但事实却是,一个人不管多么渴望有一个家,一个孩子,或者一个情人,她迟早也是会对这些福气感到厌烦的,会认为它们是理所应得的,会开始感到不安和不满,仿佛是缺了点什么,仿佛是还应该得到一些更多的东西。于是,她便经常向家庭,向孩子,向丈夫倾泄自己的怒气,认为它们全都是虚假的,或许甚至是一个陷阱,一种奴役。"
对于一般人来说,很遗憾的是,在幸福公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变动关系当中,存在着"加速原理"。什么意思呢?分子和分母的变化是同一个方向的,在一定的区间内,分母的变动的速度比较分子的快。如果分子增加的速度上升,分母增加的速度更快,如果分子减少的速度加快,则分母减少的速度更快。这个原理作用的结果,往往使人们感到意外。社会急剧贫困化时,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很快就要发生动乱了,但是实际往往是社会贫困化程度加深时,穷人反而比较容易知足。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时,统治者以为老百姓这下该知足了,实际则不然,人们得陇望蜀,反而怨声载道。历史学家在研究欧洲封建社会的历史时,出乎意料地发现,欧洲历史上最可怕的黑死病流行的时候,社会比较稳定。当灾难过去,经济恢复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时,反而不安分了。英国的瓦特.泰勒起义,就发生在"人民生活水平空前提高"的时候,严肃的历史研究都证明了从黑死病流行以来到那个时候为止,当时是古代英国的生活水平最高的时候。大家可能会联想到前些时候,社会上流传着一句话:"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相反,在文化大革命的困难岁月里,倒是听不到那么多怨言。人们常说:"吃饱了撑的!"不要不当回事,人类社会其实就是这样的。深圳市前些时候处理了一些犯经济罪行的领导干部,其中文件特别提及一位女干部,说她在以往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是一位模范的共产党员,包括有多次"昏倒在工地上"的事迹。但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却陷入了受贿的泥坑不能自拔。以前,她的分子很小的时候,分母更小,有"小私"的收入,却有"无私"的思想境界。现在,收入提前达到了"小康水平",可是思想却提前进入了"按需分配"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时代,向人民索求无度,贪得无厌。现在我们周围发生的很多党风败坏的现象,当事人的思想变化大都带有这个特点。实际上不仅是这些人如此,整个社会亦如此。乱世多僧侣,盛世多贪官,这都是人们在思想上"超前"加速的结果。因此,正确处理好分子和分母的关系,不但对于社会的改造,而且对于我们自己思想的改造,甚至对于我们的幸福生活的珍惜,都是十分重要的。
在战略运筹当中,实力和企图之间的"加速原理"对于估计竞争对手的意图,把握自己阵营的思想动态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竞争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自己能否正确地保持清醒当然很重要,但是远远不够。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就是说一个领导者被形势所迫,采取了本来知道是不理智的措施,埋下了日后失败的种子。俾斯麦首相在普法战争胜利之后,没有能够象普奥战争结束后那样,采取和平的方案,而是在军国主义者的压力下选择了割取阿尔萨斯-洛林的停战方案,从而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下了祸根。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留学美国,知道日本的国力远远不能抗衡美国,但是后来还是迫于形势,不得不亲手设计并且执行了偷袭珍珠港的计划,最后导致日本有史以来第一次被外国军队占领的结局。我们今天有两件事情受到"加速原理"的影响:贪污腐败问题,沙文主义抬头的问题。当年设计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人穷怕了,没有想到刚刚有一点钱就惹出这么大的荒唐。开始以为只是科级以下的副职犯贪污受贿,没当回事,后来发展到政治局常委、省长都卷入了贪污的漩涡。其实中国现在达到的所谓"小康"水平生活,只是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期的标准,是自封的。按照国际水平,中国依然没有脱贫,但是奢侈腐化的风气已经横扫当年蓬勃向上,意气风发的情操和境界,成为我们现在的头号敌人。中国自从八十年代奉行和平外交的战略以来,到2000年都很顺利,相继收复了香港和澳门,但是轻举妄动的思想正在抬头。目前虽然只是民间的动向,但是正在对我国的国际战略产生深远的影响。邓小平在离开我们的前夕,留下了两个时间表:"五十年不变"和"一百年不动摇",会不会变?"加速原理"是心理上最重要的致变原因,能够抵抗得住"加速原理"的诱惑,我们才能不变,才能不动摇。


作者: 老规矩    时间: 2017-7-11 06:03
4.什么情况下要光明正大,什么情况下可以在背后打黑枪?
什么话,"背后打黑枪"--还可以?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光明正大,不应该在背后搞小动作,这难道不是做人的一个基本原则吗?一般来说确实是这样,但是不是在一切情况下都完全应该是这样。有些情况下恰好应该相反:不应该光明正大,就是要背后打黑枪才好。不信?举个例子你看看:
伟大的抗日战争孕育了无数英雄豪杰,其中有一个少年英雄的故事足以告诉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打黑枪"不但可以,而且非常应该。抗日英雄王二小在鬼子要求带路去打八路军的时候,并没有向我们一向教导孩子的那样"不说假话",而是说了"假话"--假装答应敌人的要求,把敌人带入八路军的埋伏圈,最后因为说了"假话"而被敌人残酷杀害,壮烈牺牲。王二小的英雄行为有什么不妥当吗?"撒谎"难道也有对的时候?王二小的英雄行为告诉我们:正是如此。这样一个教孩子"撒谎"的故事,长期作为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课文之一,看来注重孩子品德修养的教育界,普遍接受了王二小行为的正义性。
可以说,游击战的原则就是"背后打黑枪"。什么叫"游击",就是打了就跑,如果你走大路,拿步枪当面打人家的坦克,跑得了吗?所以最好是趁敌人从坦克中探出脑袋来东张西望的时候在路边的草丛里从背后打黑枪,虽然有胜之不武之嫌,但是如果打的是国民党反动派,打的是日本帝国主义,打的是美帝国主义侵略军,以弱胜强,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纠正一句俗话带来的偏见。"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一直被认为是不正确的做法,实际上,手段是被目的决定的。如果目的是正义的,自然一切有助于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都是正确的,不正确的手段是那些妨碍我们达到目的的做法。例如在抗日战争中的"速胜论",主张对日本侵略军发动大规模的正规战,打"堂堂之阵",表面上光明正大,实际上却是亡国之路,倒不如游击战的"打黑枪"这一类的手段更正确,毛泽东在《论持久战》当中对"速胜论"有精辟的分析和批判。中国工农红军的战士干部们在早期也曾经用过一些意气用事的手法,例如活捉张辉瓒之后,红军的领导本来打算用他向他的家属交换一些部队急需的物资,谈判完成后,却不料一些同志先下手把他杀了并且把脑袋砍下来放在竹排上,顺流漂下赣江,说是"警告敌人"……因为此类做法会激发敌人的反抗,徒然增加我军的战斗伤亡,成熟之后的共产党和红军自然摒弃了这种做法,改成优待俘虏的政策。由此看来,凡是有利于达到目的的手段都是合适的手段,至于好坏与否,那就要看你的目的正义与否了。除了前面的王二小和游击战的故事之外,还有"叛国"、"通敌"也有正义的例子:有一次游击队在树林里发现了一辆满载弹药物资的日本军车,驾驶室里有一位已经死去的日本军人,他身旁留下的纸条是告诉游击队,他是一个日本共产党员,用这种方式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他的行为,在日本军国主义者看来,肯定是"叛国"、"通敌"了,但是一切反侵略的的人们都会认为他的行为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是国际主义的光辉典范。
既然竞争活动的性质是由它的目的而不是手段决定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一项竞争活动的目的,以及它的目的最终实现的状况,判断该项竞争活动的性质,以及决定我们是否应该积极参加。
理想的竞争
有人得益,无人受害(连机会损失都没有)。在这里,我们引进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叫做机会成本。什么是机会成本呢?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所付出,可能是金钱,可能是精力,也可能是时间。由于我们所付出的东西通常都有限,因此不可能什么事都做,那么当你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就不能用做这个事的时间,金钱或者精力去做其它事情。我们常常把做这个事情的代价或成本认为是我们为了这个事情而付出的东西本身,例如时间,金钱和精力等。但是经济学却不这样看。经济学认为,归根结底你是要用这些资源干点什么,你把这些资源投入一件事当中,最终损失的是做别的事给你带来的好处。你花掉一元钱买肉,你就不能用它来买菜或买米。但是,一元钱能买的东西不可胜计,我们不能说你为了一元钱的肉付出的代价是一元钱的菜加上一元钱的米再加上……这样任何人都不可能买东西了,因为付出的代价等于无穷大。那么这个一元钱的肉的代价是什么呢?只能是一元钱的别的东西。是除了肉之外的一切东西中你最想买的那一件值一元钱的东西。如果你做一件事,你付出的代价是为了做这个事情而不能做的一切别的事情当中对你好处最大或者你最想做的那个事。这个想做而不能做的事你可以把它叫做机会成本,也可以叫做机会损失。在竞争当中,运动员们都想争取拿冠军,拿到的,机会成本等于亚军,他的所得大于机会成本,我们说他有"利润"。其他的实力相当的运动员只拿到亚军或以下,他们的机会成本都是冠军,都蒙受了"亏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任何竞争,都不可能做到没有机会成本,总是有人成功,有人不成功。因此,连机会损失也没有的竞争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存在的可能性的。什么叫理想,至少有一点你不得不承认:那就是不现实。理想指引你前进的方向,但是就像夸父逐日,在地上跑的人是不可能跑到天上的太阳里头去的。你只能在想象中进入你的理想,在现实中是没有机会达到的。不信?问问你自己,一辈子到底实现了几个可以称之为理想的事情?娶了或者嫁了你的梦中情人?考上了重点中学?获得了诺贝尔奖?中了六合彩头奖?……手刃你的仇人?!不过一旦理想成为现实,你可能会发现那恐怕是一场噩梦:梦中女神可能是真正的泼妇(白马王子原来是个中看不中用的花花公子)……重点中学就像少年劳改营,繁重的功课,横眉立目的老师,苛刻的校规,冷嘲热讽的同学……奖金没有到手,打秋风的已经把你的财产扫荡了若干遍……,最后你会问自己:难道这些就是我苦苦追求的"理想"?!
因此,理想就让它停留在虚无飘渺之中好了,可以追求,但不用过分刻意追求,尤其不要走火入魔。有些西方人认为,历史上的重大灾难,往往都是理想主义者造成的,好像十字军东征、文化大革命之类,始作俑者开始都抱着自以为崇高伟大的理想发难,最终带来的都是苦难和幻灭。
现实生活中的"好的"竞争是积极的竞争。在这种竞争当中,有人得益,无人受害(有机会损失,无绝对损失),损益分配符合公平的原则(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制订的原则)。什么是绝对损失呢?在这里,我们指竞争的结果使参加竞争的人的状况比较没有参加竞争前有绝对的恶化。举例说,一个运动员参加体育比赛前的身体素质比较一般人的平均水平要强,如果体育比赛的规则没有对他的安全有足够的保障,结果体育竞争的结果使他的身体素质下降到一般人的水平之下甚至伤残,这个就是他所蒙受的绝对损失。一个好的体育竞赛的规则的评定标准,应该是在允许运动员蒙受机会损失的同时,蒙受绝对损失的机会趋于0。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每一个都要付出比其他人要多的辛苦和努力,牺牲自己的休息合作其他事情的机会去训练,最后可能因为拿不到金牌而蒙受机会成本大于所得的"亏损",但是身体素质绝对比较不参加训练和比赛要有所提高。像这种事情,我们可以说"重在参与",不是说名次不重要,而是说即使拿不到希望的名次,参与本身也是值得的。
什么叫做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呢?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占有的某种东西越多,再多给我们这些东西给我们带来的效用就越来越少。比方说一个中学生从暑期工中赚到了一百元,这是他人生当中第一次获得自己的劳动收入,这时的心情可能是他在若干年之后,每个月支取几千元工资时所无法比拟的。如果每个月有几千元收入时,可能多个一百元或者少个一百元他已经不在乎,甚至懒得去打听原因。10元钱给一个打工妹,她可能可以解决了一天的吃饭问题,但是这些钱拿给一个"大款",大概支付不了他饭后的水果盘。
市场经济在生产方面是高效率的,因为它使资源流向效率最高的地方,但是在分配方面却是低效率的,因为它使产品流向最不需要的人那里,而不顾非常需要的人嗷嗷待哺。因此市场经济按照经济学的原则来看,分配是缺乏效率的,不公平的。而平均主义在分配上确实是高效率的,但是牺牲了生产效率,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不能持久。
这里的公平原则,指的是在竞争中,各得其所,大家都得到了边际效用最大的东西。比如本世纪初登基的英国国王爱德华是个爱情至上的浪漫人物,但是命运之神却叫他治理国家,他不胜其烦。后来为了自己心爱的辛普森妇人放弃了王位,当了温莎公爵。而继位的乔治六世却对于治国很感兴趣,当上国王以后领导英国经历了历史上最严峻的考验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样的结果,爱美人的得到了美人,爱江山的得到了江山,对两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并不一定是大家得到了同样而且同量的东西才是公平。
比较积极的竞争略逊的是有益的竞争。在这种竞争里有人得益,有人受害(有机会损失,也有绝对损失,但得>失。),损益分配符合公平的原则。仍然是运动员的例子,本来是大热门,可是骄傲自满,掉以轻心,被"黑马"击败,受到球迷的嘲讽。受到别人嘲讽是任何人都不希望的损害,但是可以给自己一个教训,帮助自己在以后的比赛中提高水平,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此如果这位运动员正确对待球迷的嘲讽,也可以从中受益。
中国足球是受到体育爱好者非议和嘲讽最多的项目,很多教练员和运动员甚至为此丢了饭碗,当然心理上的损害是难以估量的。不过从中国足球事业的总体来看,这些人身攻击和心理伤害最终形成了发展中国足球运动的强大压力,使足球事业成为中国获得支持最多的运动项目,也使有才华的足球运动员和教练员成为收入最丰厚的体育工作者。当然这些进步是建立在那些因为种种原因而蒙受挫折的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损失之上的。
较有益的竞争更次一点的是可以接受的竞争。在这个类型的竞争里,有人得益,有人受害(有机会损失,也有绝对损失,但得>失。)且损益分配不符合公平的原则。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当中的竞争,就是属于这个类型。市场经济的生产效率到目前为止超过了以往的一切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但是它的弊端也很明显。一方面是经济活动中的弱肉强食,使小生产纷纷破产,与能者上同时发生的是低能者下的无情事实,而大多数人都是"低能者",所谓"能者"在任何时候都是少数;另一方面它的分配制度是"劫贫济富"──在分配领域里是低效率的,与它在生产领域里的高效率恰成对比。80年代末,北京大学一位教授到深圳教课,大受学生欢迎,学生请他吃饭,席间打开一瓶美酒。这位教授好奇地打听酒的价钱,学生不肯告诉他,只是一味敬酒,教授越发好奇,就向服务员打听。后来深有感触地说:"唉!原来我一个教授辛苦一个月都挣不来半瓶酒呵!"其实,这还不算什么,就是在大学里,一个在学术上很有造诣的文学教授,可能收入远远不及一个初出茅庐但是拥有技术专利的大学毕业生呢!像马克思、贝多芬这些人类的精神巨匠,可以说贫穷潦倒都是他们早逝的原因之一,但是他们创造的财富如果拿到拍卖行去,可以卖的多少钱?谁能说清楚?而他们确确实实"穷死了"!但是,我们在改革中还是要借助市场经济在生产领域里的高效率,同时,接受并在接受的同时改造其在分配领域里的低效率。秦始皇统一中国,仅长平一战就坑杀了40万人,害人不可不谓荼毒,然而历史学家评论起来,仍然给予"功大于过"的评论。理由是,如果中国不统一,春秋战国的诸侯混战的局面持续下来,人民的苦难更甚于统一战争,而且世世代代持续下去。在外族入侵的时候,分裂的国家软弱无力,很可能保不住文明成果,象古代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印度一样,经历一段很长的文明中断。
更差的是得失相当的竞争,这个类型与可以接受的竞争的区别是得=失。这个类型只是在理论上有意义,实际上很少有这么巧合的。
接下来的是消极的竞争,在这种类型的竞争里,有人得益,有人受害(有机会损失,也有绝对损失),但得<失且损益分配符合公平的原则。案例有:现代的"劫富济贫"、"行侠仗义"──敲个体户的"竹杠",向企业勒索各种名目的"赞助"。这些行为,理由上都是分配的效率,但是代价是生产的效率以及竞争的失控,更何况随着失控而来的,往往是连分配的效率也没有,只是便宜了那些为非作歹的坏人。因此,在改革的今天,我们如果能自觉地抵制这个类型的竞争要求,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在道德上最糟糕的是应该反对的竞争。这个类型的竞争行为一无是处,完全是少数人罔顾全社会的利益行事的结果,失>得,且损益分配不符合公平的原则。例如以权谋私,贪官污吏,奥斯威辛集中营,南京大屠杀之类。
这里强调一点,就是个人标准服从社会标准的原则。竞争本身的动机是自私的,不是利他的,因此很容易导致个人主义,以个人利益为最高的和终极的标准,当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牺牲社会利益而坚持个人利益,这是在竞争活动中,消极结果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团体利益,或者说小团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一样,会在竞争中带来同样的后果。在这个方面,应该追求个人利益、团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和谐统一,在发生矛盾的时候,必须做出妥协,追求整体的最大利益。既然是妥协,就不可能是单边有利的方案。东方人强调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常常要求个人做出牺牲,但是很多时候个人的重大牺牲,换来的是集体和社会的微不足道的改善,这就不应该了。有很多报道,说某某杰出人物因为"工作需要",妻子分娩、父母临终、儿子重病都可以"置之度外",不愿请假,现实生活当中,没有多少"工作需要"可以超过那些个人或者家庭的头等大事,除非很多人的生命急等着你解救,否则还是去看看自己的亲人为好。
总的来说,判断一个竞争活动是否正义,是否具有积极作用,主要看它最终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如果利益大于损失,基本上就是积极的,反之,就是消极的。当然,历史上的很多事情不是那么好判断。好像努尔哈赤和丰臣秀吉都对本民族的统一和崛起做出了伟大贡献,在这一步都获得了世人的肯定和赞扬,但是,当他们进攻明朝的时候,就得到了截然不同的评价。努尔哈赤作为清朝的开国皇帝永垂史册,而丰臣秀吉却被当成侵略者留下万世骂名,其实他们的目的都是想入主中原,当中国皇帝,没有什么不同。唯一的差别是运气不同,努尔哈赤遇到的明朝已经腐朽透顶,而丰臣秀吉遇到的明朝尚可一战。努尔哈赤在进攻宁远被打伤之后,气死在兵营里,但是他的后人再接再厉,终于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丰功伟绩。如果他死后后金内乱,被明朝所灭亡,努尔哈赤岂不成了"乱臣贼子",在中国历史上默默无闻了吗?相反,丰臣秀吉如果能够如愿以偿攻下朝鲜,占领中国,"定都温州"的话,不但自己当了中国皇帝,而且连带着还把朝鲜和日本变成了中国的两个省……,假如这两个假定在历史上成立了之后,那么努尔哈赤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就要由丰臣秀吉来代替了,大家可能还要这样评价:"丰臣秀吉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个把朝鲜和日本两个省并入中国版图的伟大皇帝……"或者"叛乱分子努尔哈赤的野心……"但是,丰臣秀吉的野心在中朝联军的打击下失败了,不但他的中国皇帝梦泡了汤,就连日本的将军梦也完蛋了,最后还落得给人家满门抄斩。这就是"以成败论英雄"的例子,并没有什么冤枉的:成功了,一切牺牲和损失都可以弥补回来,失败了,一切都付诸东流,所有的牺牲和损失都成了浪费。
虽然我们很多时候强调动机,强调"重在参与",但是"成者王侯败者贼"的结果标准还是让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德国人有一句成语:"Endes Gut,Alles Gut."--"结果好,一切好。"


作者: 老规矩    时间: 2017-7-11 06:03
5.自由、爱情、生命,你追求什么?
伟大的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曾经给我们留下不朽名句: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这段诗歌告诉我们,人生并非只有一个目标;几个最主要的目标之间常常会有冲突,也就是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们不得不忍痛割爱,做出取舍。到底取什么?又舍什么呢?在具有充分可行性的时候,当然以效用作为衡量的标准,也就是说,哪个目标更有价值,对我们更有用,我们就优先选择哪个。在可行性有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排除不可行的目标,然后才能在可行的目标当中选择效用大的目标。
可行性有两个方面:首先是满足环境的限制条件,然后要满足实力的限制条件。
坊间有一种说法:"孩子都是自己的好,老婆都是别人的好。"如果你不幸被这句话言中,那么应该恭喜你有个好孩子,但是奉劝你放弃已经成为别人老婆的"美人鱼",抓稳自己老婆因为做家务而粗糙起来的"熊掌"。很显然,即使你本人具有充分的实力,无论是财也好,是才也好,都可以勾引别人的老婆,也不应该这么做,因为环境不允许,社会不能容忍这样的行为。你最好把你喜欢的这样的女人变成你的"女神",既然是"神",你作为人是不能招惹的,歌颂可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但丁就是这样做的。但丁喜欢别人的老婆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但是他努力克制自己,把自己的偶像变成了女神,并且为他的"女神"留下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不朽杰作《神曲》。你可以好好学学他。
另外的一个方面,就是实力的限制。看看比尔•盖茨吧,在个人方面,富甲天下,如果你有那么多财富,真是太棒了!不管是拿来行善积德还是留下自己享受都非常痛快;在对社会的贡献方面,在信息产业方面名垂千古,说不定以后人们会拿他当爱迪生崇拜呢!想不想试一试?听说可以开发一种生物计算机,一般地解解数学题,发个电子邮件什么的,灌碗米汤就够,玩三维动画游戏不够流畅?来喂它两勺牛奶!记得补钙,免得系统崩溃……喂!醒醒!电子学懂得多少?--正在学习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暂时搞不明白。--生物学懂了多少?--听说过生物还会放电,不知道是不是爱情的原因?--你多大了?--才八二,不是二八。八十二?!来不及了!这就是实力的限制。为什么提到年龄?因为实力并不是一个静态的指标,而是会发生变化的,特别的是在和你的竞争对手的实力变化相比较中发生变化的。如果你今年15岁,奋斗20年,可能真的来得及发明生物计算机。但是如果你的竞争对手奋斗10年就可以成功,你最好放弃,免得到时候侵犯了人家的知识产权。
当我们排除了不可行的目标之后,剩下的目标仍然太多,需要我们做进一步地分类和排列次序。
我们在竞争当中争夺的目标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本身就具有效用的目标,我们称之为价值目标。夺取这些目标,可以满足我们某些方面的欲望。例如裴多菲提到的生命、爱情、和自由,各自都可以满足诗人某些方面的欲望--生存的欲望、爱和被爱的欲望、独立自主自由自在的欲望。当然,对于这些目标而言,排序的标准也很简单:根据效用的大小进行排序。浪漫的诗人裴多菲的标准是:自由第一、爱情第二、生命第三。通常老百姓在实际生活当中的排序恰好相反:先活下来、再能够传宗接代、最后才考虑自由不自由的问题。因为老百姓显然觉得,生命是其他事情的前提,如果没有了生命,则爱情也就没有了依托和意义,自由自在对于死人来说是没有价值的,因为不可能有比死更大的"解脱"了。
这里我们实际上就带出了第二类目标:这一类目标本身的效用是为我们夺取价值目标创造条件或者提供条件,除此之外,这类目标所拥有的其他的效用是不被我们重视的。由于这一类目标通常不是竞争的终点,只是竞争的目标链上的一个环节,因此竞争者在夺取这一类目标之后,不会自动停止竞争行为。这种为了获得价值目标提供条件和前提的竞争目标,是由价值目标派生出来的,我们称之为"派生目标"。
当然,有的目标同时具备价值目标和派生目标的特点,例如前面提到的生命,本身就具有效用,但是又是其他效用得以实现的前提。效用是一种心理上的感受,如果没有生命,也就无所谓心理活动,其他一切效用都无从谈起。
由于派生目标是价值目标的前提和条件,我们在制定战略的时候,应该优先考虑如何获得派生目标,而不是先考虑价值目标本身。如果我们直截了当地追求价值目标,由于条件不具备,反而会欲速则不达。例如裴多菲很重视的爱情目标怎样获得呢?如果一个年轻小伙子看上了一个姑娘,他可以直接向女孩子表示自己的爱意。女孩子可能接受也可能拒绝--这要看小伙子"配不配"。通常是"不配",因为小伙子总是想追求最好的姑娘,也就是他自己"配不上"的那位,他"配得上"的还不爱追呢。怎么办呢?有些时候,死缠滥打地纠缠下去,也有可能使姑娘动心:"想不到爱一个人能够爱到这个份儿上,一个女人能够得到如此爱恋,也该知足了……"但是多数情况是令人反感,如果姑娘缺乏修养的话,还可能受到一番羞辱。怎么办?最好的做法是提高自己,使自己"配得上"姑娘。他可以去学习,让自己更有才华--才子和佳人是公认的"天仙配";也可以去赚钱,听说原始社会的男性在追求异性的时候往往喜欢展露强壮的肌肉,暗示自己有本事"养得起"女人和孩子,有了钱,可以表现自己的本事,也有了实际的能力,可以让自己心爱的人过上富裕的生活;当然,也可以让自己名扬四海,实行"名牌战略"……总之,如果自己追求的女孩子觉得自己"配得上"她,不需要太费力去追求,"意思意思"就可以得到芳心了。
《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就是所有书中的女孩子都觉得是最"配得上"的小伙子,因此他基本上可以随心所欲地喜欢任何女孩子而不用担心被人拒绝,但是现实生活当中几乎没有几个人有那么好的运气,因此爱情成了永恒的主题--得不到的东西才稀罕。
在战略上,没有必要隐瞒价值目标,但是通常需要隐瞒派生目标。怎么隐瞒?声东击西是一种示假隐真的方法,在东边咋咋呼呼,在西边动手动脚。还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也是类似的计谋,表面上大张旗鼓要走一条路,暗地里却悄悄走另外一条路。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开始担心项羽会进攻汉中,就把联系关中平原和汉中的栈道烧掉了。当东方的齐国开始叛乱反抗楚霸王的时候,刘邦在韩信的鼓舞下,决定进攻关中平原。但是楚霸王安排了章邯等三个秦国的降将镇守关中,此三人都是久历戎行的沙场宿将,不好对付。韩信表面上大张旗鼓地重修栈道,暗地里却选精兵强将从陈仓小道出击,偷袭敌军,很快突破敌人防御,占领关中平原的大部分地区。
前面的是派生目标的隐瞒。相对而言,派生目标比较多,选择的余地很大,因此比较容易隐瞒。价值目标就不同了,价值目标很明显,而且数量有限,不容易隐瞒,可是还真是有人成功地隐瞒了自己的价值目标。越王勾践就是难得的例子。一个被俘虏的亡国之君,自然而然的战略目标就是复辟自己的政权,恢复自己的国家,然后报仇雪恨。这在伍子胥看来是不言自明的道理,因此他千方百计要把越国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夫差开始也这么想,后来受到沽名钓誉的诱惑,想表现自己的仁慈大度,就留了勾践活口,给了勾践施展阴谋诡计的条件。勾践忍气吞声,曲意逢迎,讨好夫差,收买伯丕,甚至于尝夫差的粪便这样的事情都干得出来,终于骗取了夫差的信任,恢复了越国,最后灭亡吴国,逼死了夫差。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时也会隐瞒自己的价值目标。最常见的是自己的恋爱对象不想让别人知道,不过动机却比较简单,主要是怕丢人。恋爱是一种竞争活动,世界上不只你一个男人(或者女人),你所喜欢的对象有很多选择。你必须战胜所有的追求者,证明你是最佳人选。只有很少的人会公开宣布自己的恋爱对象,除了尊重恋爱对象本人的意愿之外,自己不想在万一被拒绝的情况下丢脸是最普遍的动机。
在企业战略的实践当中,淡化自己真实的价值目标--利润最大化--经常可以获得良好的市场营销效果。虽然一直有许多争议,但是学术界渐渐倾向于同意,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唯一的或者说根本的战略目标,是企业行动的动机所在。但是在实践当中,企业往往会强调自己本来并不应该承担的一些社会责任,特别是一些慈善事业,好像自己生来就是为了救济穷人似的。尽管不可能根本上改变社会的普遍看法,但是还是可以博得好感,促进自己的生意。不过如果我们的政府官员对此信以为真,或者就以这些似是而非的目标来要求企业,那就本末倒置了。例如有时企业赞助地方建设,支持一些公益事业,实际上出于广告的动机,但是一些地方政府或者民间团体打蛇顺杆上,向企业摊派任务,这就不是了。企业对于社会的责任,最主要是通过获得利润体现出来的生产销售了适销对路的产品,并且已比较低的成本,从而以比较低的价格卖给了消费者。另外通过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使得生产要素的提供者,例如工人、股东等等获得了比较丰厚的报酬。公益事业不是企业的责任,企业在获得经济效益之后向政府纳税,政府从财政收入里面拨款发展公益事业--在经济学里,公益事业叫做公共物品,是政府的责任。如果政府不是鼓励企业发展,然后从税收里面获得自己的财政收入,而是要求企业直接向公益事业付款,这样做就是"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行。"
一般来说,价值目标很难隐瞒,多数情况下也没有必要隐瞒。在企业管理的情况下,公开价值目标,可以使有关人士明确自己应该追求的东西,更加有利于协调很多人的行为。另外,公开强调价值目标,可以防止人们在追求派生目标是走火入魔,本末倒置。
相反,派生目标的隐瞒价值就比较大了。战略的对手是企图妨碍或者阻止我们实现自己战略目标的人,一般很容易判断出我们的价值目标--只要将心比心就够了,因为他(或者他们)也追求同样的目标。如果他能够阻止我们实现这个价值目标的条件--即阻止我们实现有关的派生目标,他的战略企图就会得以实现。派生目标并不止一个,而是像一棵大树一样:树干是价值目标,树枝是派生目标,树枝又有树枝……最后直到树叶。每一个层次都是下一个层次的条件,只要一个层次走不通,最终的价值目标就不可以实现。隐瞒自己的派生目标,使得对手防不胜防,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怎样隐瞒自己的战略目标?前面提到的"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说的是在只有两种可能性的情况下,假装选择其中一个,而实际上选择另一个的战略。在存在多种可能性的情况下,我们把这个思想加以推广,对手就更难以防范。孙子对此有经典表述:"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打仗是一种诡诈的艺术。所以你能干的事情,却要表现出不能干的样子;想干的事情却要装作不想干;想去近的地方却让人以为要去远的地方;想去远的地方却让人以为要去近的地方;用利益诱惑敌人;如果敌人发生动乱,就趁机消灭他们;如果敌人力量雄厚严整,就要小心提防;如果敌人实力强大,就要避开他;如果敌人怒气冲冲,就要故意激怒他;如果敌人谦虚谨慎,就要设法使他骄傲自满;如果敌人休息良好,就要设法让他疲于奔命;如果敌人团结亲密,就要设法挑拨离间。攻击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由敌人想象不到的地方出击。这是军事家克敌制胜的法宝,不可以事先到处张扬。
让我们完整地看一下孙子的《虚实篇》: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之所战者,寡矣。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故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之地,不知战之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
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
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应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孙子说,凡是先到达作战地点等待敌人的,休息好,精力旺盛;而后来到作战地点的军队休息不好,体力和士气都逊色。因此,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能够让敌人听从自己的安排而自己不会受敌人的摆布。能够使敌人自己找上门来,是用利益引诱的结果;能够让敌人不敢来,是让他感到威胁的结果。因此,敌人休息好的,能够让他疲于奔命;供给充足的敌人能够断绝他的供应;坚守阵地的能够引诱他脱离阵地。出击的路线是敌人没有留意的,行动的目标是敌人像想不到的。行军千里而军队不至于过分疲劳,是因为军队从没有敌人的地区走过的缘故。所攻打的地方一定可以攻下,是因为所攻击的是敌人没法防守的地方。所防守的地方一定可以牢固守住,是因为敌人不会进攻这个地方。
因此,善于进攻的将领,敌人不知道应该防守什么地方。善于防守的将领,敌人不知道应该从哪里下手进攻。
微妙呀,微妙呀!我们的军队隐蔽的无影无踪!神奇呀,神奇呀!我们的军队隐蔽的无声无息!这样隐形,才能够把敌人的生死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我军进攻而敌人无法防御,是因为攻击了敌人防御薄弱的地方;我军撤退的时候敌人追赶不上,那是因为跑得快,敌人无可奈何。所以我军要想与敌人交战,敌人就是躲藏在高高的堡垒和深深的堑壕之后,也不得不乖乖地出来应战,因为我军攻击的是敌人不得不救援的地方。我军不想和敌人交战,就算是在地上随便画个圆圈防守,敌人也不能和我军交战,因为我军防守的地方是敌人无法到达的地方。
所以让敌人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而我军无影无踪,敌人就会分散兵力,我军就可以集中兵力。敌人的兵力分散为十支,而我军兵力集中为一支,交战起来我军就可以用十倍的优势兵力打击敌人,这样我军就会在数量上占优势,敌人在数量上占劣势。我军之所以能够以多胜少,是因为我们所要对付的那支敌军在数量上比我军实施进攻的那支部队的兵力少。敌人不知道我军将要在哪里和他交战,不得不处处防备,到处部署兵力。敌人分散了他的军队,则我军在攻击敌人的地点只需要和少数军队交战。
所以,敌人集中防御前面,则他的后面就一定薄弱,集中防御后面,则前面就一定薄弱;所以防备左翼,右翼就一定空虚,防备右翼,左翼就一定空虚;到处防备,则到处兵力不足。兵力不足的军队是因为到处提防对手,兵力充足的军队是因为使对手提防自己。
所以,知道战斗的地点,知道战斗的时间,可以行军千里前去会战;不知道战斗的地点,不知道战斗的时间,则左翼不能援救右翼,右翼不能援救左翼,先锋无法救援后卫,后卫无法救援先锋,更何况在兵力部署的时候,他们之间的距离远的有几十里,近的也有好几里地那么远呢!
按照我的看法,越国的军队就是再多,对于胜负又有什么作用呢?
所以说,胜利是可以创造出来的。敌人的军队虽然众多,让他找不着要打的人就是了。
因此我们要与敌人斗智,以求了解其作战计划的得失;要佯动引诱敌人采取行动,这样知道敌人的行动对策;侦察敌人的阵地,知道什么地方有机可乘,什么地方是陷阱圈套;进行武力试探,打探敌人兵力部署的虚实。
进行军事情报斗争达到的最高境界是让敌人无法得到我们的军事情报,是他们觉得我军好像无影无踪一般;到了这种地步,就算敌人在我军内部有隐蔽很深的间谍也得不到真实的情报,就算敌人有很富于智慧的幕僚也无法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根据形势采取行动战胜了敌人的事实摆在大家面前,人们还莫名其妙。人们都知道我军打胜仗的情况,而不知道我军克敌制胜的究竟。所以打胜仗是不可以重复的,而应该根据形势采取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
军队的行动就应该像水一样,水的行动避开高地奔流而下;军队的行动,应该避开强大的敌人专拣弱小的敌人进攻。水根据地形决定自己的流向,军队根据敌情决定自己战胜敌人的战略战术。所以军队没有一成不变的作战方法,水没有固定不变的流向,能够根据敌情变化而获得胜利的人,那才算神通广大。所以五行相生相克,没有哪一个能够长盛不衰,春夏秋冬不断变化,没有哪一个季节是永恒的,日子有长短,月亮有园缺。
孙子这里有几重意思:
战争是兵力的较量。兵力的数量是有限的,因此不可能处处强大;
兵力的战斗力是可变的,因此不可能时时强大;
敌人的作战意图是可以改变的,如果受到利益引诱或者伤害威胁,敌人的作战意图就可以改变;
我们的作战意图也可以改变,应该经常变化,使得敌人无法捉摸。
与派生目标有关的内容包括隐蔽自己的派生目标,使得敌人不知道应该防范的地方,不知道应该进攻的地方,不得不处处提防,防不胜防,然后到处破绽,到处薄弱。
因此在确定战略行动的时候,应当选择能够同时威胁多个派生目标的方案,尽量避免明显的直取某个特定目标的行动;
如果内心已经确定了具体的派生目标,在行动上应该是对手感觉到别的目标受到了威胁,等到选定的目标已经无法防守或者无法进攻的时候,再让对手明白。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巴巴罗萨"计划在执行的初期,获得了战略性奇袭和战役性奇袭的双重效果:不列颠空战和南斯拉夫战役、希腊战役、克里特岛战役等等使得苏联错误地以为德国仍然以英国为主要战略目标,侵略苏联的战争应该在英国屈服之后,因此目前是苏联整军备战,将旧防线推进到新国界的大好时机;在战役目标方面,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估计,如果德国进攻苏联,最优先的战役目标应该是乌克兰,在夺取了乌克兰的战略经济资源之后,苏联的国防将受到严重破坏。但是,正如希特勒自己说的那样,"巴巴罗萨"计划在进攻英国的同时进攻苏联,使得包括苏联在内的全世界"大惊失色";而主攻方向有三个,同时向列宁格勒、莫斯科、基辅推进,又是出乎苏联红军意料之外。德国军队的战略性奇袭的效果,使得强大的苏联红军在所有三个战略方向上都蒙受惨重损失;战役性奇袭的效果,使得苏联红军在西北方和西方方向上的战略防御几乎完全崩溃,只是在西南方这个原本以为是德国军队主攻目标的方向上保持勉强的招架。在斯摩棱斯克坦克大会战之后,苏联红军已经认定莫斯科市是德国军队的首选目标,可是希特勒却虚晃一枪,在莫斯科门口附近掉头南下,全部包围并且基本上歼灭了开战以来仍然保持完好的苏联西南方面军的80万大军,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包围战役的纪录。
俄罗斯民族在军事历史上给人的印象是极端顽强,无论在坚守还是进攻方面都是如此,在静态的战争中特别能显示他们的优势。在机动战方面,德意志民族则技高一筹。德国陆空协同的闪电战则是当年机动战的登峰造极之作,苏联的统帅部和下级官兵都非常不适应,虽然红军在装备方面并不比敌人差,在军事学术方面也颇有建树。在坦克战方面,德国组建了坦克师和摩托化步兵师,苏联则组建了更大规模的坦克军和机械化军。在作战方面,苏联红军也出现了2-3个机械化军甚至4个机械化军或坦克军集团反冲击的壮观场面,但是由于缺乏协同经验,士兵和下级军官不如德国军队有欧洲大战的经验,上级军官则缺乏主动精神,因此遭到一次又一次的惨败。但是苏联国力深厚远远超出世人想象,虽然在短短的几个月中连续蒙受惨败,被俘虏的官兵超过数百万,被摧毁和缴获的坦克过万辆,但是斯大林还是能够组织源源不断的后备军开上前线。从德国军队主攻方向上的西方方面军来看,其主力在白俄罗斯保卫战中被包围,受到歼灭性打击。后来斯大林很快调来后备兵力补充,加强,在斯摩棱斯克保卫战中实际战斗力反而加强了,不过也没有改变战败的命运。接着,希特勒发动"台风"战役,在维亚兹马防线再次合围歼灭了方面军主力,但是斯大林很快又恢复了这个方面军,并且在莫斯科城下挫败了德国军队。西方方面军蒙受的这连续三次惨败的惨重损失如下:在白俄罗斯被俘虏近33万人,3,300多辆坦克,1,800多门大炮;在斯摩棱斯克战役,被俘近30万人,3,000多辆坦克,3,000多门大炮;在"台风"战役当中,被俘66万人,1,200多辆坦克,5,400多门大炮。西方方面军在这三次惨败中合计被俘人员超过120万,坦克7,000多辆,大炮上万门,时间不超过4个月。这仅仅是一个方面军的情况,在西南方面军,蒙受了两次惨败,第一次在五一城、乌曼一带被合围2个集团军,共7个军,15个步兵师,5个装甲师,10多万人被俘;后来在基辅战役中更是全军覆没,被俘66•5万人,3,000多门大炮,880多辆坦克,方面军司令和许多高级将领阵亡。加上北方方面军的溃败和其他比较小规模的战役和战斗的损失,苏联红军几乎达到每个月折兵100万,坦克2,000辆和大炮2,000门的水平,可以说当时没有任何国家能够象苏联那样在经历了那样惨重的牺牲之后仍然屹立不倒。真是国如其主,人如其名,苏联外表可能象"纸房子",可是里头确实是"钢结构",就象斯大林的名字--"钢"--一样坚强牢固,希特勒可以把他的筋肉一条条,一块块撕下来,但是却无法动摇他的钢铁骨架!
后来许多德国将领叹息,当年如果在斯摩棱斯克战役之后直扑莫斯科,而置苏联的西南方面军于不顾就好了。在攻占苏联的主要政治、军事、工业、交通、文化中心莫斯科之后,苏联可能就招架不住了。但是笔者看来未必,在军事上,拥有80万以上雄兵的西南方面军不可能坐视莫斯科危难,肯定会从侧后威胁德军进攻兵团,从而使攻克莫斯科很可能成为假设,苏联元帅朱可夫从军事角度肯定希特勒在当时的情况下选择歼灭南方方面军是正确的,他在《回忆与思考》一书当中这样写道:"我同总参作战部长B.M.兹洛宾将军、他的副手A.M.华西列夫斯基将军以及其他负责人一起讨论了当时前线的形势以后,得出了一个总结论,认为敌人未必敢冒险在近期内进攻莫斯科。敌人没有做好这一进攻战役的准备,因为他们没有具备足够数量和质量的突击兵力。
"此外,敌'中央'集团军群两翼所处的危险的战役态势也不能不影响战事进程。因为敌军占领的地区形成一条长长的斜线,从叶利尼亚一直延伸到罗加乔夫和日洛宾,而这正是我新近组建的中央方面军部署的地带。诚然,如前所述,该方面军还比较薄弱,总共只有2个集团军(第13和21集团军),但是,它的南翼与防守基辅及其接近地的西南方面军相比邻。
"我中央方面军因处于对'中央'集团军群威胁甚大的这种态势,所以可用来对该敌集团的翼侧和后方实施突击。
"敌人在基辅以南多处进逼第聂伯河,但暂时未能渡过该河。敌人主要集团正力图占领克列缅丘格地区。
"我们认真地研究了敌人在该地段可能采取的各种行动方案,得出了我们认为唯一正确的结论,即:希特勒当局看来不能也不敢置'中央'集团军群的危险地段右翼于不顾,他们将力图在短期内消灭我中央方面军。
"如果敌人得逞,他们就会进至我西南方面军的翼侧和后方,粉碎该方面军,然后占领基辅,取得在乌克兰第聂伯河左岸地区作战的主动权。因此,敌人只有在消除西南方向对其中央集团翼侧的威胁之后,才可能开始对莫斯科进攻"。
朱可夫为了向斯大林论证他的观点,丢了总参谋长的官。后来战局的发展证明朱可夫是正确的。
在其他方面,拿破仑不是曾经掏出过俄罗斯的"心脏"吗?但是后来还不是乖乖地放回去,以战败收场?从各方面来看,歼灭西南方面军近80万人的效果并不比攻克莫斯科而没有消灭这80万大军差。因为就工业来看,乌克兰及伏尔加河下游是苏联的主要工业区,高加索和乌克兰是苏联的主要能源基地,从农业方面,乌克兰还是苏联的粮仓。歼灭西南方面军虽然没有夺取高加索油田,但是整个乌克兰的工农业包括煤炭电力等能源都落入德国之手,这比夺取政治、交通中心莫斯科的意义并不差。既然这样都不能使苏联屈服,很难想象仅仅是莫斯科失守就会使斯大林屈服。毕竟库图佐夫的战略对于斯大林和苏联人民都并不生疏,他们接受莫斯科失守应该比他们的祖先更加容易。
德国将领们的这些议论,当然反映了西方军事思想的局限,包括著名的战略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在这个问题上他竟然没有施展他的"间接路线战略"的独到见解,反而附和了德国的败军之将们的意见。
中华军事文明就包含了这个战略问题的解。成吉思汗在进攻西夏和金国的时候曾经遇到了和拿破仑、希特勒在俄国遇到的同样的难题,但是他求出了难题的最优解,因此才有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武功。蒙古骑兵在越过居庸关后,发现金国把重兵囤积在大城市当中,不与蒙古骑兵在野战争锋。成吉思汗果断地把大军撤回,用于其他战场,留下木华梨经略中原。木华梨采取避开大城市,专门攻取中小城市和广大乡村的战略,可以说和后来中国共产党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有异曲同工之妙。几年之后,金国山河面目全非,大城市陷入饥谨,象熟透的水果一样落入蒙古人怀中。
德国军队以机动见长,攻坚和固守都比不上苏联人,就像蒙古军队对金国和南宋军队的优势和劣势比较一样,因此"台风"计划第二阶段直取莫斯科是舍己所长,用己所短,犯了战略大忌。当时,苏联红军各地"勤王"之师正急匆匆赶到莫斯科,进攻莫斯科本身又不可避免的要打巷战,这都是德国装甲兵团所应该避免的。考虑到冬天即将来临,如果不打莫斯科而北上攻打列宁格勒,或者切断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之间的交通在气候方面也不合适。比较可取的是一方面佯攻莫斯科,继续吸引红军向莫斯科集中,同时,主力调头向土拉或者土拉东南方向进攻,经过坦博夫-萨拉托夫铁路线,趁虚直冲伏尔加河下游,渡过伏尔加河以后,再从东面包抄斯大林格勒,在寒冷的冬天里解决相对比较暖和的顿河和伏尔加河下游和高加索地区的战事。获得丰富的高加索石油资源,并且切断苏联从伊朗获得英美援助的路线,在战略上达到和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呼应的效果。在德国军队控制黑海沿岸的条件下,德国军队可以获得一条经过黑海--顿河的水上交通线,支援德军由南向北的进攻,在当时德军由西向东的主要交通线受到几十万游击队袭扰的情况下,水上交通比较安全,而且运输效率也比较高。
估计在大军南下的开始阶段,斯大林的反应是担心德国从南面迂回莫斯科以及莫斯科以东的战略后方,肯定开始加强莫斯科的南翼防线。等到德国主力前锋远离莫斯科之后才回过味儿来,这时,他可以有三种选择:从莫斯科向斯摩棱斯克方向反攻,使战线远离莫斯科;从莫斯科向土拉方向反攻,攻击德国主力部队的后方,牵制其向南方的攻势;最后是急忙加强南方战线。估计他会依次按这三个方向反攻,在莫斯科附近的德国军队可以按机动防御逐次后撤,大量歼灭苏联红军有生力量,保障南方战役的成功,使战线保持在维亚兹马-土拉附近,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守住斯摩棱斯克-布良斯克-奥廖尔-耶列次-坦博夫一线。从后来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经过来看,苏联红军当时的兵力尚不足以突破到斯摩棱斯克附近,但是可能有能力切断维亚兹马-土拉铁路。
希特勒在整个侵苏战争期间,一直动摇于"木华梨战略"和"伯劳希契战略"之间,"巴巴罗萨计划"就反映了这种矛盾。但是希特勒本人是比较倾向于"木华梨战略"的,而德国的参谋本部却坚持克劳塞维茨的决战战略,这使得仅仅凭借直觉和天分决策而没有受过系统军事训练的希特勒对于自己比较喜欢的"木华梨战略"丧失信心,不敢过分坚持。"巴巴罗萨计划"的基础是"木华梨战略",它计划开始以西方方面军为主攻目标,待将其重创之后,分头攻击乌克兰和列宁格勒,破坏苏联国力基础,最后再由南北两个方向向莫斯科作战略大迂回。实行的结果,苏联红军后劲比预期的充足,屡败屡战,原计划的向南北分头攻击变成集中力量向南攻击,最后由西方正面攻击莫斯科。这"最后"一步棋是导致全局形势逆转的"臭手"。因此德国军队在南方得手后,回到西方进行"台风"战役第一阶段,到此为止都还可以。苏联红军当时正在把战略预备队调往南方,重建西南方面军,德国军队转向进攻西方方面军,着实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台风"战役的第一阶段只是"虚晃一枪",声东击西,最后还是回到南方战线,如果不是临近冬天,则向北切入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之间也可以,此乃"木华梨战略"的正解。
第二年夏天,德国军队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本身是回到了"木华梨战略",放弃进攻莫斯科,转向伏尔加河下游,企图切断高加索和里海到苏联腹地的交通,使强大的苏联红军装甲部队和苏联工业失去石油供应,失去经过伊朗获得的外国援助。斯大林和苏联最高统帅部仍然沉湎于莫斯科会战之中,准备再次与德国军队决战,没有料到敌人突然转变战略方向,因此在战役初期苏联红军措手不及,蒙受惨败。但是深受克劳塞维茨熏陶的德国军队没有能够坚持实行正确战略转变,后来进入斯大林格勒巷战,结果和进攻莫斯科一样失策。如果不能从行进间夺取大城市,则应该进行战略迂回,象夺取基辅那样进行深远包围。例如,由沃罗涅日向萨拉托夫进攻,包围顿河北岸的大批苏联红军的后方。在完成深远包围之后,如果苏联红军一味死守,结果和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不会有什么差别,甚至还会因为无路可退而全军覆没。即使德国军队对大城市围而不攻,在战略上都会收到良好效果。列宁格勒是很典型的例子,人们虽然看到该城悲壮的保卫战,但是没有注意到这座英雄城市在被围困期间所吸引和消费掉的资源。可以说苏联红军在保卫列宁格勒时在战略上非常被动,弃之不忍,守之不值,几十万军民饿死冻死的代价牵制的敌军还不如苏联红军自己被敌人牵制的兵力多。
在整个苏德战争期间,自己的战略目标一旦被对手识破,则往往不能实现,甚至蒙受惨重损失。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战役都是明显的例子。从苏联方面,斯大林格勒战役后,不断企图从北翼迂回德国南方集团军群,由于被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曼斯泰因识破了战役企图,每次进攻都没有达到歼灭敌人重兵集团的目的,反而在哈尔科夫受到敌人反攻,蒙受重创。
军事上如此,商业活动也如此。如果你的战略目标很明显可以盈利的,别人为什么不会加入到竞争者的行列中去呢?成功的企业往往都是在开始的时候,干一些别人以为不能赚钱的事情。例如微软公司开发软件、康柏克生产廉价PC、网景公司生产浏览器等等。等到人人都知道你的战略意图的时候,人山人海蜂拥而上,最后就算是"网络概念"之类的高科技产业,也可能变成巨大的商业泡沫。
选择战略目标,首先进行价值排队,按照价值的大小进行取舍。当然所谓大小实际上指的是眼前的判断:饿得厉害,觉得吃饭最有价值,"确实是民以食为天!"渴得厉害,觉得还是水是天底下最宝贵的东西,科学家去火星找水太对了!由于战略的视野是广阔的,我们必须能够预见比较长远的事情,包括自己的追求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会怎样变化。
其次是进行可行性排队,达到的机会大小。这里也要注意可行性的变化,现在认为是不可行的,将来未必。随着实力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对手的变化,不可能的事情将来会变成可能,我们也要把它列入自己的战略运筹之中。
最后,在综合考虑价值和可行性的基础之上,我们设计出自己的目标体系以及由一个目标集合转向下一个目标集合的路线。这样,战略方向就可以确定下来了。


作者: 老规矩    时间: 2017-7-11 06:04
6.什么情况下两点之间直线的距离反而比曲线长?
当我们确定了战略目标,包括价值目标和通向价值目标的一系列派生目标之后,从离我们最近的派生目标到终点的价值目标之间,形成了从一个目标走向另一个目标的路线,好象城市里的公共汽车路线一样,把我们从最开始的车站带到目的地车站,这就是战略路线。我们应该按照什么原则来确定战略路线呢?
在几何学上有一个基本原理:两点之间距离最短的是一条直线。这似乎是不言自明的普遍真理,但也不尽然。在战略上,几乎恰恰相反:从起点到目标这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往往不是直线,而是曲线。我们中国人把这种现象叫做"欲速则不达"。西方人公认的20世纪最杰出的战略理论家英国人利德尔•哈特上尉有鉴于此,把自己的战略理论称为"间接路线战略"。他认为在战略上按照一般的常识直截了当地行动,往往不能达到目的,反而要付出沉重代价,通过迂回绕道的方法,可能更快达到目标。什么道理呢?
首先,战略上的直线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是指几何意义上的直线,而是指一般人通常认为应该的做法。既然战略是解决人与人的竞争问题的,肯定要考虑竞争对手的对策,如果你选择的战略是对手可以预料得到的战略,对手必定会针对你的战略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你直截了当地冲上去,正好陷入对方预先布置好的陷阱和埋伏圈之中,即使冲杀出来,也必定伤痕累累,得不偿失。西方人公认的"战略之父"是古代迦太基共和国的名将汉尼拔,据说他行军时经常问向导的一句话是:"有没有走不通的路?"然后他就带军队经过敌人都认为无法通行的道路前进,突然出现在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把敌人打个措手不及。但是他的弟弟哈斯多路巴却没有哥哥的战略头脑,在他哥哥孤军在意大利苦斗十多年之后,他率领援军由今天的西班牙经过法国南部进入意大利增援。他哥哥是著名的战将,以少胜多的能手,但是当时的兵力实在太少,以至于如果能够得到哈斯多路巴的援军,很可能可以给与他周旋了十几年的罗马人以决定性的打击,因此哈斯多路巴统帅的援军是决定地中海世界从今往后500年霸权命运的关键。到达意大利北部之后,他派人捎信穿越敌占区给在意大利南部活动的哥哥汉尼拔。这封信在半路被敌人截获,敌人根据信中的内容在半路伏击他的军队并且全部歼灭,他的脑袋被罗马人砍下来抛到汉尼拔的军营里……迦太基和罗马这两个古代地中海地区最强大的奴隶制共和国的生死存亡就这样决定了。仔细想一想,古代的通讯条件很差,因此罗马人截获的信件里不可能有准确的行军路线和时间表,只能依靠估计,问题在于哈斯多路巴没有养成他哥哥的习惯,经常问"哪条路走不通?"而是选择了敌人认为他最有可能走的路线和时间表,当然失败是肯定的。
竞争,首先是智慧的竞争,是谋略的较量,你的对手时时刻刻在揣摩你的心思,寻求置你于死地的方法,因此,不要让对手轻易地知道你的战略,为此,就应该曲折一点,弯子多一点,让他想不到,让他知道了也想不明白。孙子要求我们达到"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的境界,就是这个道理。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有一位名将"石壁"杰克逊,据说指挥战争时,就达到这种境界,屡挫强敌。他留下来的传世名言是:"如果我能瞒过自己人,我就肯定能瞒过敌人。"但是他的作战意图,连下级和上司都难以理解,因此不能充分合作,大力支持。后来南方战败,军事历史学家在多年潜心研究之后终于理解了他的作战方案,如果当年他的上司采纳了他的意见,很有可能打下北方的首都华盛顿。不过,这也算是美国人民的运气吧,如果真的那样的话,今天在美国这块土地上,就不只是一个国家,至少有两个甚至更多的国家,美国会不会有今天那么富强呢?富裕可能相当,但是强大就未必了。
第二,竞争是实力的较量,是力量的竞赛。既然是比力气,一怕对手太强,二怕对手太多。如果你选择的战略是人人都看到,人人都选择的战略,必然会造成"堵车"的局面。这么多对手,这么多强大的对手,你怎么斗得过?即使苦战过关,代价一定不小,当然不可能是高效率的战略决策。当今之世,商业上的战略高手,非比尔•盖茨莫属[10] 。他的起家战略可以总结为在热门的行业里选择一个冷门的角落下手。当年的信息产业刚刚兴起,人们像以往的工业一样把注意力集中在主机硬件上,软件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不赚钱的部分。那个时候电脑很贵,只有专家才能使用,而专家通常都会自己编写电脑软件,因此比尔•盖茨最早的软件叫价不到100美元,而主机的价格动辄几十万。因此电脑巨人IBM才会把如此前程无限的软件生意包给他这样一个毛头小伙子做,如果早知道比尔•盖茨会发达成今天这个样子,IBM一定会在软件开发方面投入巨资,并且把它作为自己的主营业务,不让他人分享。正因为IBM这类的电脑巨人没有想到软件以后有超过硬件的一天,所以比尔•盖茨在自己事业的早期才会顺利成长起来。他认准了电脑迟早会进入寻常百姓家,而普通人很少懂得电脑编程,因此软件一定可以大有可为。坚持不懈的结果,获得了今日的辉煌成就。与比尔•盖茨同样出名的是苹果公司的乔布斯,他是"软硬兼施"的好手,在软件和硬件方面都是一流的高手,他在电脑业是以独特创意闻名于世的:硬件的鼠标、IMAC电脑,操作系统软件的图形界面,都是电脑业的划时代的创意经典。
--------------------------------------------------------------------------------------
([10]比尔•盖茨的商业战略大概包含了以下几个要点:
出其不意。在热门的行业里选择冷门的产品下手;
后人发,先人至。开始不赚钱,后来赚大钱。开始争夺IBM的DOS系统时出价就是最低的,后来成为工业标准,薄利多销。攻击网景公司,白送IE浏览器,如果不是惹上官司,确实是一步好棋--占领Internet这个时代的商业战略制高点;
乌龟挂靠兔子。开始起步时,挂靠在强者身上,让跑得快的带着自己跑,等到羽翼丰满之后再另立山头。
全胜战略。做什么都要成为行业标准,行业霸主,不满足于小打小闹。首先攻下PC软件通用平台DOS和Windows,然后挑战服务器主机的软件平台,开发Windows NT,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把PC平台和服务器平台整合起来,这就是Windows 2000战略。在牢牢吃定操作平台的基础上,利用顾客对于兼容性的追求,进入各个领域:办公领域的Office套件,移动计算的Windows CE,家用电器的"维纳斯计划",娱乐领域的多媒体和游戏……
集中优势,各个击破。比尔•盖茨野心很大,但是每次他只攻击一个对手,同时在为攻击其他对手创造条件。在攻击新对手的时候,他牢牢把握PC操作系统的主导权不放--这是他的商业根据地。在攻击的时候,选择的是脚跟没有站稳的暴发户和焦头烂额的老大帝国,前一个类型就是网景公司,后一个类型就是IBM。攻击网景公司的时候,网景公司刚刚成功,基础还不稳固。攻击IBM的时候,IBM正在陷入历时13年的反垄断官司的苦战当中。
其他美国商人的战略手段。例如资产运营,广告促销等等,因为不是他的战略特色,所以从略。)
---------------------------------------------------------------------------------------
远古时代的人们,在深山老林里游荡,周围不时传来野兽的嚎叫和阵阵阴风,人们不由自主地挤在一起,互相扶持,守望相助。当情况不明的时候,跟着大队走,这是我们从远古的祖先流传下来的生存本能。但是在商业社会里,这个本能却会误导我们,让我们在商业活动当中蒙受挫折。根据供求规律,供应商的数量越多,供应量越大,则市场价格就越低,其实是大家都熟悉的道理。如果什么商业机会被很多人看好,这种商业机会很快就会变成一个陷阱,威胁很多企业的生存。因此在商业竞争当中,精明的企业家应该让自己从远古的本能当中解放出来,寻找别人看不到的商业机会,而不要跟着别人走,尤其不要跟着大队走。应该永远追求另辟蹊径,独树一帜。
第三,"磨刀不误砍柴功",条件是达到目标的前提,只要条件具备,目标的实现就比较简单了。我们的祖先肚子饿了,动手爬上树就摘果子吃,结果还免不了常常忍饥挨饿。现在我们不着急上树,而是先制造工具,然后耕作,收获之后慢慢享用,从起点"想吃"到"吃到嘴"这个目标之间,绕了一个大弯,结果现在的粮食多到让人经常发愁的是营养过剩,不由得怀念起老祖宗的"苗条"身段来了。在自然经济的年代,人们都是直接为自己生产,结果人人都过着匮乏的生活。到了商品经济时代,人人都是直接为别人生产,间接为自己生产,结果自己却可以过上比自然经济要富足的多的生活。有句成语叫"临渊羡鱼",看着水潭里悠游自在的鱼儿,喉咙里恨不能伸出手来,怎么办?结论是你应该"退而结网",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伸手抓鱼呢?因为网比手在抓鱼方面的效率高嘛。
第四……,还有第四吗?我不知道,你呢?
既然我们知道应该选择曲线,但是并不是条条曲线都代表正确战略,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分析。所谓曲线,是相对直线而言,所谓直线是指多数人的看法,大家都觉得他们自己应该如此,或者估计你应该如此。这样说来,曲线就是人们认为你不会做的事情或者你不该做的事情。在所有你不能做和不该做的事情当中,有很多是确实不能做和不该做的,你如果选择了这样的曲线,结果只能带来灾难。但是,在可能与不可能之间,在应该与不应该之间,经常存在一些灰色地带,这些地带看似不可能实际上可能,看似不应该实际上应该,因为人们在评估一个方案的时候,经常根据对于情况了解的限度,预先给出一定的保险系数,这样就很容易把灰色地带的可行性排除在考虑之外。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国为了防止德国复仇,从瑞士边境开始,沿德国和法国边境构筑了坚固的马其诺防线,一直延伸到法国和卢森堡边境。再过去就是法国和比利时边境,比利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是法国的盟国,现在仿效瑞士实行中立,并且在比利时和德国边境上,构筑有坚固的要塞体系和防线。因此,法国人就没有继续延伸马其诺防线到英吉利海峡。法国人估计,德国人最有可能进攻的地点是马其诺防线的东北端,当年普法战争时候,普鲁士军队就是从这个方向攻入法国的;其次可能进攻的地方就是中立国比利时和荷兰。马其诺防线的西端有中立国卢森堡掩护,同时又有难以通行的阿登山林区掩护,应该没有问题。英法联军的作战计划时等待德国进攻荷兰、比利时的时候,以主力进入荷兰、比利时于德国军队决战,然后在优势海军的配合下,沿德国北部海滨地区攻击德国本土。可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突破法国的马其诺防线,突破口恰恰选择在坦克通行困难的阿登山林区,实际上这个地区经过工兵的清理之后,很快就可以通行。法国以为条条大路通巴黎,哪条大路不好走?德国人没什么理由非要选择没有大路的阿登山区作为战役突破口,因此在他们的战役应变方案当中,没有考虑德军在阿登山林区突破的可能性。等到德军一旦突破,法国人乱了手脚,随手抓到的部队零星投入堵口,结果被蜂拥而至的敌人各个击破,进入比利时的盟军主力陷入重围,大部分被歼灭,部分从敦刻尔克逃走,最后全局尽没,法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红军在收复白俄罗斯的战役当中,也曾经把坦克部队投入"不可能"通过的普里皮亚特沼泽地,突然出现在德军意想不到的地方,获得了突出的战果。如果这两个战役中,德国和苏联的统帅打算先把军队送到月球上去,然后再跳下来,虽然出乎意料,可是在那时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翻山越岭过沼泽这种事情对于军队来说,虽然有不少困难,毕竟还是可能的事。
另外,曲线的短和直线的长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如此,而是会在竞争的过程中发生不断转化的。本来,可能直线确实是短,正因为大家都看到它短,所以大家都想取捷径而选择了自己意味的直线战略,但是人多路窄,直线道路很快就水泄不通了,这时短就变成了长。而曲线道路则相反,正因为大家都以为它长,不可取,所以走的人很少,当人们拥挤在直线道路上的时候,曲线道路就成了康庄大道,变成了捷径了。直路如果拥挤还不如弯路通畅来得快,会开车的朋友一定深有体会。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企业界曾经出现的"一窝蜂"现象就是这样的情况。开始有少数企业发现了一些冷僻的"死角"当中蕴含的商机,抓住了加以开发,获得了成功,其他的企业也随之而来。当大家的产品一同上市的时候,惨烈的价格战迅速展开,经过几轮"大出血"、"跳楼价"之后,商场上惨不忍睹:到处是"缺胳膊断腿"的,奄奄一息的商人,那里还有几个躲在床底下--逃债嘛。这就是直路变弯路的例子,在金融风暴过后,到处都可以看到这类现象。
最后,战略和战术的区别在于,战术是短期行为,短期内竞争双方的实力的质量和数量都不会发生重大变化,影响竞争的各种环境要素也不会发生重大变化,因此人们在计划战术行动的时候,可以在基本静态的模式中思维,但是战略指导全局和长期的竞争活动,双方的实力,实力的各个要素,实力的质量和数量,环境的诸因素都在发生变化,因此,短期内的直线在长期当中可能变成曲线,曲线也可能变成直线。这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道理。这里的"东风",可能是环境自然发展的结果,也可能是人为努力的结果。诸葛亮的东风是自然的结果,作为竞争者来说,只能耐心等待。在奠边府战役的初期,越南军队曾经穿过深山老林"直取"敌人要塞,由于没有大炮支援,伤亡惨重,败退下来。后来根据中国军事顾问团的建议,越南军队清理奠边府周围的丛林,开辟大炮的通路,终于在大炮的支援下,攻克了法国人精心构筑的要塞。这是人为努力的结果,需要努力+耐心。一旦条件具备,原来的曲线就会变成直线,而一旦条件改变,原来的直线也会变成曲线。人们习惯于根据眼前的事情来静态地预测将来,根据局部的情况估计全局,这样,就产生了战略思维上的"盲区",正好给高明的战略家加以利用。
朱元璋打天下,请朱升出主意。朱升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当时在长江下游平原地带,诸侯纷起,战乱频繁,当务之急是生存。在战乱的平原地带要想生存下来,在古代的条件下,只有高筑墙,建立城市防御工事。城市的防御建立起来之后,工商业才能正常发展,这样,税收就有了来源。依托城市,周围的农村也可以控制起来,农村的治安恢复了,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保障,平原地带粮食生产的优势就可以发挥出来,农民安居乐业,粮食积累多,兵源就有保障。在甲兵强盛,深沟高垒完备之前,不要急于称王称帝,免得招惹诸侯的攻击。在政治上保持低姿态,就象打仗的时候匍匐前进一样,不容易挨枪子儿。
毛泽东在他的晚年借鉴了朱升的意见,把我们国家的战略改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直到现在,我们国家的总体国策还是这个战略的延伸,是它的修正版:在今天的条件下"深挖洞"就不必了,因为高科技时代的国防不能依靠防空洞,就像电影《地道战》里的一句台词:"光想法藏,不想法打,那藏是藏不住的。"但是加强国防的指导思想是没有错的。如果我们不是死抠字眼,这个意思还可以照单全收。"广积粮"也太老土,那是自然经济的观念,君不见香港虽然没有寸土种田产粮食,但是世界上从来闹粮食危机都没有香港的份,最要紧的是香港人钱多,不怕没地方买粮食。中国那么大,打起仗来想包围我们,困死我们,饿死我们?那是不可能的,只要有钱,世界上土地多的国家的农民们会抢着为我们种田呢!卡特是农民出身的美国总统,当年跟苏联过不去,想出了农民最损的一招:饿死那XXXX的!就宣布对苏联实行粮食禁运,结果其他全世界粮食出口国的农民都欢天喜地,就是把美国农民活活气死:以为你是农民出身的总统,会为我们农民着想,谁知道把我们坑成这个样子--全世界最大的顾客叫你赶跑了!接下来我们也把你赶跑吧!失去农民支持的卡特总统终于在大选中失败。继任的里根总统虽然咬牙切齿地骂苏联是"邪恶帝国",另一方面却主动地把面包奉献给"魔鬼"--宣布完全取消对苏联的粮食禁运。中国是一个那么大的国家,12亿多人口,任何国家,包括我们自己的田地都不能养活那么多人,一定要给外国农民机会挣钱。如果我们的钱多,就不怕别人挣--所有挣回来的钱都是为了要让别人挣回去,不是吗?既然美国农民想挣我们的粮食钱,我们为什么不拿挣他们的汗衫钱来支付给他们?北朝鲜之所以发生饥荒,不是因为有哪个国家封锁,而是因为没有钱进口粮食。因此"广积粮"也就因该改成"多挣钱",或者说"四个现代化"。至于最后一句"不称霸"就不用改了,现在我们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是这个意思。我们这个人口最多的大国,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国力有了明显增长,但是基本上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在加入WTO方面,在申请世界银行贷款方面,都符合贫穷落后这个不光彩的标准,就算再过20年,中国真正达到那时的国际的"小康"标准(今天我们达到的"小康标准"是"中国特色"的标准。所谓"小康"通常是指中等富裕程度,我们今天的中等富裕程度显然比发达国家的中等富裕程度差得远去了,发达国家今天的"小康"大体应该在人均年收入一万美元左右),也绝对不应该猖狂到称霸的地步[11]。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之所以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因为暴发户忍不住猖狂起来,结果给美国佬在背后"阴"了一下,三兄弟一起栽了跟头。萨达姆的遭遇就不用说了。
在这个方面,蒋介石就缺乏朱升这样的战略眼光。如果不考虑战争的正义性,仅仅从发动内战的时机来看,重庆谈判后,其实和平对国民党有利。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躲在西南大后方,日本投降后,急急忙忙抢占的都是大中城市和交通干线。这些地方如果在经济恢复之后,可以为国民党政府提供丰富的财源,但是眼下需要时间来恢复治安,收拾民心,不宜轻启战端。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一直活跃在敌人后方,解放区大部分地区的政权建设和经济生产都有稳固的基础,对于战争的支援不成问题。迅速开战,国民党的新占领区全部变成了包袱:吸收了大批机动部队转入城市治安和要地防御,造成前线兵力不足,政权建设缺乏基础,经济建设来不及恢复,不但不能提供财政收入,反而造成混乱。其实这种情形,并非国民党独有,共产党在刚刚接收东北之后也有类似的问题,因此国民党一进攻,共产党就节节败退。惨烈的四平保卫战失利,说明当时我军并不是不想坚守东北的大城市和交通线,而是实在守不住。《智取威虎山》就是反映了后来我军在东北剿匪,恢复和维护社会治安,为发展经济创造条件的历史的文艺作品。[12]美国特使马歇尔曾经估计到这种前景,他认为国民党政府如果开战在财政上最多只能维持6个月,战争如果超过6个月,经济就要崩溃,仗当然也没法打下去了。因此,他打算让蒋介石和共产党玩"民主牌",争取国际国内支持,拖延时间,利用拖延的来的这段时间巩固新占领区,恢复经济,整军备战。为了防止共产党得到大城市和工业区这张和平发展的王牌,他还敦促蒋介石不管在军事上是否有利,应该尽全力抢占全国主要的大中城市和工业区,尤其是抢占东北的主要大城市和工业区。等到经济恢复,政权巩固之后,发动战争的借口随时都可以找到。可是蒋介石独裁惯了,吞不下"民主"这颗美国"药丸",哪怕是假的,也吞不下去。最后把他的西洋"朱升"赶回了老家,发动了全面内战。其实马歇尔并不是不愿帮忙,他是真心想搞垮共产党,支持国民党打内战,但是美国政治的现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美国人民希望和平,而没有大多数选民的支持和认可,美国政治家就是很想,也不可能大规模援助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要想得到美国选民的认可,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演几场美国式的民主闹剧。闹剧演不成,自然美国佬也不付款给蒋介石买飞机大炮,在中国解放战争的全过程当中,美国政府对于蒋介石的支持实际上很少,和后来对于小小的南朝鲜和南越政府的支持相比,可以说基本上是持超然的态度。现在的文艺作品,尤其是影视作品,凡是反映国共战争的题材,国民党军队似乎清一色的美式装备,浩浩荡荡的坦克机械化纵队,赛过70年代的解放军。其实从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的纪录片来看,胡宗南的蒋介石嫡系部队的装备和军容,如果不是特别说明,好像和红军甚至北洋军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大盖帽,打绑腿,扛一条步枪的水平。黄维兵团干了一件中国军事史上很出名的奢侈勾当:用800辆汽车埋到土里,埋没到轮子,形成一条所谓的"汽车防线",阻挡我军进攻。后来这条"汽车防线"的照片被很多反映淮海战役的书籍引用。其实对于一个10多万人的兵团来说,800辆汽车根本算不了什么,美国和苏联的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个军的汽车拥有量就不止1000辆。朝鲜战争中的上甘岭战役,敌人投入2个步兵师,其中一个还是韩国师(后来美国佬给打怕了,换上韩国部队,最后变成了两个韩国师),支援的炮火达到每天24万发大口径炮弹落到我军阵地上的地步,有的时候甚至达到30万发的水平,显然国民党在三大战役中的任何一个战场上,都没有这么强大的火力支援,而这三大战役当中,国民党在每个战役中投入的兵力都在50万人以上,几十个师。根据杜聿明的回忆,蒋介石在辽沈战役中大骂锦西和葫芦岛的蒋军将领救援锦州不力时说∶"我们的将领真无用,以三个军加上优势空军炮火,把塔山都打平了,都不能攻进去,可惜我浪费了二十发二十四生的炮弹。" 看官留意,锦州守敌十五万已被全歼,加上塔山和其它战场的损失,国民党军在辽沈战役中损失兵力已有二十万之众,蒋介石不心痛,反而在乎重庆号巡洋舰主炮打出的二十发炮弹,除了说明蒋介石已经六神无主,语无伦次之外,也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元首竟然操心起几十发炮弹的窘境。而在朝鲜战场上,按照李奇微本人的说法,他要求美国政府装备南韩的军队达到火力和美国军队相当的水平,但是显然美国没有全力支持蒋介石内战,这和朝鲜战争中对南朝鲜军队的支持完全不一样。根据我军发表的资料,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歼敌718,477人,缴获坦克245辆,缴获汽车5,256辆,缴获火炮4,037门,缴获敌机11架;而在解放战争当中,相应的数字分别为:歼敌8,071,350人,缴获敌人坦克622辆,汽车22,012辆,火炮54,430门,飞机189架。我们四舍五入,取个大约数字:歼敌72万,缴获坦克250辆,比较一下,歼敌800万,缴获坦克600辆。如果美国对蒋介石政府的支持达到朝鲜战争的水平,我军应该在解放战争中缴获敌人坦克在3,000辆左右才对,实际上只是五分之一略强。而且解放战争的结局是彻底胜利,而朝鲜战争的结局是平手,解放战争的缴获应该在比例上大大高过朝鲜战争才合理。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解放战争的统计,基本上没有击毁击伤敌人装备的数字,而抗美援朝的统计就比较详细。为什么?这是因为在解放战争的年代,部队对于击毁击伤敌人装备这件事情不重视,干脆不统计,而抗美援朝战争中,敌人的装备优势太大了,部队自然就重视摧毁敌人装备了。
蒋介石后来在辽沈战役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军队在东北被解放军三面包围,只有锦州一条退路,他气得大骂:"马歇尔害死人!"其实是他自己战略失误:如果要速战速决,就不必急于抢东北,只要占领山海关到锦州,切断东北和内地的联系,先解决关内,然后再全力进攻东北。毛泽东当年把这种前景当成内战的最坏打算,他说只要保住了东北,即使全国其他解放区都失陷,中国革命也有希望。马歇尔并不是主张速战速决,因此他当然要求蒋介是尽量抢占经济潜力大的地区,增加经济实力,扩大税收的来源。蒋介石如果要急于动手,就不应该听马歇尔的,如果要听马歇尔的主意,就不要乱说什么"三个月消灭共军"之类的胡话,现在不动手,三年之后见分晓的战略方案才可以考虑。


作者: 老规矩    时间: 2017-7-11 06:04
---------------------------------------------------------------------------------------
([11]前一段时间,有人写了《中国可以说"不"》的书,引起了一场关于中国可不可以说"不"的讨论。我觉得中国人大可不必讨论如此可笑的问题。
谁会说"不"?有一个弱女子被烂仔非礼,如果还有一点儿自尊,那么就说:"不!"如果已经没有了自尊,就说:"不嘛!人家……"日本战败,被美国占领多年。美国现在虽然已经撤出大部分占领军,但是仍然不时"非礼"日本。日本人一贯心情不好,老说:"不嘛!"最近有些日本人觉得自己的国家这样做太不像话,于是写了一本书《日本可以说"不"》,主张以后不要对美国佬的非礼半推半就,对"米国"说话要去掉"嘛",只说"不!"这就是"可以说'不'"这个议题的由来。
试问1949年以来,谁敢"非礼"中国呢?美国吗?经历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之后,一想起中国下腹部就隐隐作痛;苏联吗?在珍宝岛打掉的牙齿连吞下去的机会都没有,愣是让中国人捡了便宜;至于周围那些不懂事的小混混,就不用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外交上从来就是铮铮硬汉,并没有像日本似的被人家"非礼",欺负了半个世纪。最近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挨了几颗导弹,大家也回敬了美国佬几颗石弹,砸了他在北京的大使馆,后来还逼着他不断道歉、赔偿。比比日本,美国军舰驻扎在皇宫门口,被人家占领冲绳,半夜还给美国大兵进屋强奸女学生,不是给人"非礼"是什么?当然应该说"不"。中国用得着说"不"吗?半个世纪里大部分时间一直打得人家连妈都不认得,是需要说"不"的小娘子吗?问问人家老外,觉得你有那么"楚楚可怜"吗?至于说"不"吗?个个都说你"中国威胁论"。再说了,就算想对美国人表示一下男子汉气魄,也不至于窝囊到去拾日本人的牙秽吧?
[12]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立足未稳就丢失江山的战争,一个是淝水之战,一个是昆阳之战。淝水之战是符坚在北方新统一的地区尚未安定的情况下发动的统一全国的战争,90万大军一朝战败,整个局面面目全非,江山迅速易手。昆阳之战是王莽篡汉之后,全国局面还没有稳定时爆发的战争,一朝战败,全局崩溃。曹操在赤壁之战后迅速退回北方,实际上是明智之举,不过当初勉强南征付出的代价,使得他今生今世再也没有机会完成统一中国的抱负了。)
---------------------------------------------------------------------------------------

战略经典研究:"战略之父"与战略失误。
  
  汉尼拔是西方古代最负盛名的军事家,他以寡敌众,横行敌后16年,屡战屡胜,威震敌胆,被西方军事学界誉为"战略之父"。但是,"战略之父"的失败正是在战略之上。依笔者的看法,汉尼拔和拿破仑、楚霸王项羽一样,都是在战略、战役和战术上很有天份的伟人,输在运气不佳:自己的失误未必很大,但却是致命的;对手的失误未必很小,但却不是致命的。
  公元前221年汉尼拔接掌迦太基西班牙驻军的军权时,年仅28岁。他花了两年时间,彻底征服了西班牙地区反抗迦太基的各个部落和城邦。到第三年,即公元218年5月,他率8万7千大军由陆路远征罗马。这年冬天,他击败罗马军队的阻挠,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波河平原。到这里为止,虽然表面上他出其不意,取得了战略和战役上的巨大胜利,但是也许是年纪尚轻之故,把绝大部分导致他后来败亡的错误都犯完了:
  ⑴、庙算不胜。
  迦太基国家没有战斗意志,对于汉尼拔的远征持袖手旁观的态度,自始至终没有对汉尼拔提供过任何有效的支援。汉尼拔实际上是迦太基国内的一个军阀,因此他用来对抗罗马的力量只有比利牛斯半岛上他控制的地盘的力量,而不是迦太基全国的力量,因此进攻罗马是以卵击石。
  ⑵、没有建设好稳固的后方。
  汉尼拔既然是迦太基的驻西班牙军阀,在他远征之前,应该全力建设好西班牙这个战略后方基地。但是很遗憾他没有这样做,以至后来罗马人很快就把西班牙攻下了。他的主要问题是在西班牙没有建立统一的行政、军事指挥权,而是留下互不统属的三个统帅,后来被罗马人各个击破。  
  ⑶、没有拔除敌人的前进基地,也没有建立自己的前进基地。
  从西班牙经陆路进攻罗马,必然要经过今天的法国南部的马赛一带,当时叫马西利亚,是罗马人在高卢地区建立的一个行省。汉尼拔在进军罗马的途中没有占领马西利亚,为后来罗马人反攻西班牙留下了跳板,也使西班牙很难发挥战略后方的作用。在汉尼拔纵横意大利16年的岁月里,来自西班牙的援军只有他弟弟哈斯德路巴的失败的一次,可见他的后方并不通畅。进入意大利以后,汉尼拔没有试图在波河平原的山南高卢建立据点,而是深入到南意大利,也是因为在山南高卢因为马西利亚之故,无法获得西班牙支援,不得不到南意大利以接近迦太基本土。在这里,马西利亚发挥了马耳他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对于北非战局的战略性作用,把一支百战百胜的钢铁之师的后方切断,最后困死了这支军队。
  如果汉尼拔用他带出西班牙的8万7千大军攻下马西利亚,罗马人的反应很可能是派大军反攻。汉尼拔以逸待劳,可以稳操胜券。后来,罗马人在坎尼战役中投入了到那时为止最大的一支野战军,根据记载,大约只有8万3千人左右。在坎尼战役时,汉尼拔已经屡战屡胜,并且深入意大利腹地,罗马倾国之力,也不过这点兵力。根据常识,人们不会用比对付心腹之患更大的力气来对付肘腋之患,因此,我们可以假设罗马人反攻马西利亚的军队总数不大于8万人,加上当地驻军和同盟国军队,顶多在兵力上与汉尼拔相当。根据汉尼拔在后来形势恶劣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将才,可以认为,罗马人反攻马西利亚成功的概率很小。罗马人在马西利亚既不能取胜,接下来的战略可能是不断反攻,并且巩固山南高卢。汉尼拔在控制马西利亚之后,进仍然可以进攻意大利,退亦可保住马西利亚及西班牙。符合孙子:"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之形。
  假如罗马人反攻马西利亚失败,汉尼拔进攻山南高卢亦失败,僵持局面形成,则可能:
  罗马人由海路远征西班牙。因为罗马人拥有海上霸权,这是很可能的事。
  考虑到历史上,罗马人在马西利亚基地的支援下反攻西班牙开始曾经一度滨临全军覆没的境地,两个主帅双双战死这样的实际,估计在没有马西利亚的情况下形势会更加恶劣。即使出现罗马人占优势的形势,将主力集结在马西利亚的汉尼拔也可以及时回救驰援,不至于象历史实际那样在意大利眼睁睁看着老巢西班牙落入自己的手下败将之手。
  罗马人由海路远征迦太基。
  因为汉尼拔实际上是西班牙军阀,因此迦太基本土的得失对于他的关系是不大的。相反,迦太基被卷入战争,或多或少都可以消耗罗马人的战争资源。不管迦太基战胜还是战败,对汉尼拔都有益无害,至少比历史实际中迦太基人对汉尼拔远征始终抱袖手旁观的态度强。
  其他还有可能发生的事件有:
  罗马人控制山南高卢失败,汉尼拔顺利进军北意大利;
  迦太基本土出兵参战,反攻西西里或者南意大利;
  意大利北部山南高卢诸部起兵反抗罗马;
  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诸城市起兵反抗罗马;
  西班牙或马西利亚土著起兵反抗汉尼拔;
  北非土著起兵反抗迦太基;
  马其顿国王进攻罗马。
  所有这些事件中,只有西班牙或马西利亚的动乱,北非土著起兵反抗迦太基两类事情对汉尼拔有真正的妨碍,其他都是对他有利的。可见,先攻马西利亚之有利有理。
  ⑷、没有从海路进军。
  汉尼拔既没有攻马西利亚,就应该从海上迂回到北意大利登陆,而不应该经陆路翻越阿尔卑斯山。根据记载,汉尼拔到波河平原时,大军只剩下2万6千人。军队减员巨大的原因有:
  因为给养而裁员,估计有1万7千人左右;
  留守西班牙的驻军,估计有1万1千人左右;
  扣除上述正常减员,在征途中减员人数高达3万4千人。在古代的条件下,因为自然条件的恶劣和沿途土著的袭扰,陆路行军的损失是巨大的,如果走海路,除了遇上大风暴外,一般损失比较小。迦太基本来掌握了地中海的制海权,在第一次布匿战争时被罗马人夺取,但航海经验和舰队还是存在的。在古代的条件,舰船的速度、续航力和搜索范围及其有限,以汉尼拔进军罗马的国际形势,罗马人不可能不在迦太基所在的北非布置强大的海军主力,而把海军主力放在高卢附近。因此,汉尼拔从海上运兵突然在北部意大利登陆的客观条件还是存在的。当然,由于汉尼拔的舰队规模所限,可能一次运输的兵力有限,但是至少不少于3万人,因为迦太基在西班牙的军队本来就是从北非海运到西班牙的。如果剩下的兵力强大,由于罗马人的海军北上而无法继续经海路进军,也可以经陆路攻击马西利亚,打通支援远征军的通道。
  汉尼拔之所以把自己在意大利的势力范围建立在南部,一方面是因为马西利亚仍在罗马人手里,另外可能也希望从迦太基本土获得比较西班牙更多的援助。结果事实证明他失算了,迦太基没有给他一兵一卒的增援,由于他远在半岛南部,西班牙来的援军在穿过敌国的领土时被歼灭了。  


作者: 老规矩    时间: 2017-7-11 06:04
 2、通讯的失败:
  哈斯德路巴――用骑兵明码传递行军路线情报,结果全军遇伏覆灭。
  汉尼拔的弟弟哈斯德路巴能够统帅2万人到达意大利北部,因为马西利亚仍在罗马人手中的缘故,根据汉尼拔的经验,在半路必定已经损失惨重,但也不失为证明哈斯德路巴统兵才能的证明。可惜他犯了明码通讯的错误。他把自己的进军路线和计划写成文书,派通信兵穿过敌国送给汉尼拔,可惜半路被罗马人截获,导致自己被伏击,全军覆没。
马其顿国王腓力――派人传递盟约被截。
  汉尼拔在无法从西班牙和迦太基获得援助的同时,试图向马其顿国王腓力求救,建立军事同盟。但是汉尼拔派回的使者被罗马人俘虏,致使联盟功败垂成。后来马其顿终于没有攻击意大利。是因为罗马人在海上加强防备,同时挑动马其顿周围的国家和民族共同攻击腓力的结果。如果汉尼拔在山南高卢建立根据地,与腓力的通讯和军事合作可以通过达尔马提亚,经波河下游进行。
  3、为汉尼拔设计战略:
  ⑴、占领马西利亚,使西班牙到意大利的陆路交通保持畅顺;
  ⑵、扫清从西班牙到山南高卢的罗马势力,在山南高卢建立自己的前进基地;
  ⑶、联合马其顿国王腓力,从东面海上进攻意大利,并经波河下游沿亚平宁半岛东岸进攻罗马;
  ⑷、联合迦太基本土的军队,反攻西西里和撒丁岛,得手后在南意大利登陆;
  ⑸、在上述战略包围完成后,三支盟军主力进军到罗马城附近与罗马军队决战;
  ⑹、围攻罗马。
  历史实际当中,汉尼拔曾经率领8万7千大军离开西班牙,而罗马人在坎尼调集的最大的一支部队不过8-9万人,而且不是汉尼拔对手,由此可以证明⑴、⑵两个战略步骤是可行的。在历史实际上,汉尼拔确实从山南高卢得到了大量援助,使他得以从翻越阿尔卑斯山的损失中恢复元气,并且多次击败罗马人。可惜他因为高卢人经济文化发展落后,所能提供的援助有限,马西利亚仍在罗马人手里,无法从西班牙获得援助,不得不进入南意大利,试图依靠那里的富裕的城邦,并且从迦太基本土获得援助。
  马其顿国王腓力曾经派使者要求与汉尼拔结盟,并且实际进攻了罗马在希腊地区的盟国。由于汉尼拔在意大利南部陷入困境,腓力没有采取更积极的行动。如果汉尼拔在山南高卢建立前进基地,并且与腓力取得陆路联系,马其顿积极参加反对罗马的战争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迦太基本土的军队虽然没有直接支援汉尼拔,但是却趁罗马人进攻西班牙时进入了西班牙。由于没有与汉尼拔留下的军队取得协调,因此被罗马人各个击破。迦太基的军队还策动叙拉古反叛罗马,并且在西西里展开了与罗马军队的长期战争。
  如果罗马人没有马西利亚作为跳板,直接入侵西班牙的可能性就小得多,即使入侵了,并且击败了留守的汉尼拔军队,汉尼拔经马西利亚回援并全歼入侵的罗马军队也容易的多。迦太基本土就没有借口向西班牙派兵。如果汉尼拔完成了战略的⑴、⑵步骤,吸引了罗马的主力北上,迦太基本土的军队反攻西西里、萨丁、科西嘉诸岛进而登陆南意大利都会是十分诱人的选择。
  至此,本战略⑴、⑵、⑶、⑷步骤均可完成,⑸、⑹是战局推移的必然,无需证明。

7.战略的首要问题。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可是有多少共产党员可以说得出《毛泽东选集》里第一句话说的是什么?让我来告诉你:
《毛泽东选集》的第一句话是:"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革命是竞争的一种形式,因此我们也可以把这句话的意思推论到普遍的竞争活动当中去:谁是我们的对手,谁是我们的盟友,这个问题是竞争的首要问题,当然也就是战略的首要问题。
毛泽东利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确定中国革命的敌友,但是我们从事的很多类型的竞争活动并不是你死我活的革命斗争,因此我们确定一般竞争对手和同盟者的时候,就不能简单地套用毛泽东的专门用于指导革命斗争方法,不过道理是类似的。
有两个判断竞争对手和盟友的标准:目标和实力。
先看目标:凡是对于我们追求的目标抱有同样欲望的个人或者团体,都是我们潜在的竞争对手。做生意的人常说:同行是冤家,就是这个道理。你的顾客人数有限,每个顾客不可能不吃饭把所有的钱都拿来买你的货,因此你可以做的生意就是顾客的人数乘上每个人能够花在购买你的产品上的钱,如果顾客的人数和价格水平都不变的话,对于你的商品的购买力是一个固定的数额。如果别人做和你一样的生意,必然要瓜分有限的市场,不管人家瓜分掉多少,人家做成功一笔就是一笔,这一笔生意的利润就没有你的份了。因此说,"同行是冤家"。不过,我要告诉你,不同行不一定就不是冤家:香港发生禽流感,卖肉的和卖鱼的生意红火起来了--为什么?肉和鱼是家禽的替代品,如果因为家禽有病不敢消费,消费者自然要多消费肉和鱼。所以,平时卖家禽的人采取任何促销措施,例如降价、赠送小礼品之类,都会抢走卖肉的和卖鱼的人的生意,我们说他们之间也是竞争对手。
相反,凡是有助于我们实现自己目标的个人或者组织,都是我们的潜在盟友。比如卖汽车的人就是卖汽油的人的盟友,汽车卖得越多,汽油的需求量就越大,卖汽油的人就日子好过。
在这里,我们可以把经济学的一个原理普遍化,帮助我们判断竞争当中的对手和盟友。这个原理叫交叉弹性。交叉弹性的公式是这样的:
         自己产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交叉弹性系数=-----------------------------------
         别人产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一般情况下,如果其他条件不发生变化,降价会使自己产品的需求量增加,而涨价则恰恰相反,会使自己产品的需求量减少。对于商人来说,需求量增加总是一件好事,但是降价就不是那么心甘情愿。如果别人降价,你的需求量增加,岂不是喜事一桩?你的需求量的变化和他的需求量的变化是同一个方向的,那么你们就是同盟者。分母减少,分子增加,分数应该取负值。也就是说,交叉弹性系数如果是负数,你们就是盟友。
反过来说,别人产品降价,拖累到你的产品需求量下降,显然你下降的需求量跑到别人那里去了,变成了他增加的需求量。你的需求量的变动方向和他的需求量变动的方向正好相反,在这种情况下,你们是生意场上的竞争对手。因此,你应该采取措施,阻止你的对手牺牲你的利益来增进他的利益。
简单一点,任何人采取接近自己的目标的行动都会妨碍你接近自己的目标,或者说他好你就倒霉的,他是你的竞争对手;反之,任何人采取接近自己目标的行动都会帮助你接近自己的目标,或者说他好你就好,他是你的竞争盟友。
从这一点看,毛泽东的阶级分析方法和我们的交叉弹性的方法是一致的:剥削阶级要改善自己的状况,就要强化剥削制度,增加剥削,这样就侵犯了被剥削阶级的利益,因此他们和被剥削阶级之间就是竞争对手,在革命这种竞争活动中,竞争对手就叫做阶级敌人。所有被剥削阶级的解放道路都是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因此他们之间就是朋友,是盟友。工人和农民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
在这里,我们可以把上面的交叉弹性公式改成以下的样子:
         自己在竞争当中获得的标的物数量变动的百分比
交叉弹性系数=---------------------------------------------------
         (别人投入实力量变动的百分比)
前面公式分母中的价格实际上是企业之间竞争的主要实力要素成本的指标,成本低的企业可以把东西卖的便宜,因此可以抢到比较多的市场份额。在这个公式当中,我们改成了投入实力量的指标。因为价格作为企业投入降低成本的实力量的指标的表现是向相反的方向变化的,即你为了降低成本而下的功夫越多,你的成本,从而你可以接受的价格就越少,为了和前面的需求量的价格交叉弹性的公式相吻合,我们令分母为负数。
但是,仅仅有交叉弹性的方法,还不能够精确地确定我们的竞争对手和盟友。"有一个姑娘,她有一些任性,她还有一些嚣张",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长大成人了,该嫁人了。看上了一个"白马王子",再看看周围:怎么,满世界竟然有一半都是女人!如果她任性起来,再嚣张起来,岂不是所有的女人都要遭殃?等等,那里来了一个女人,"老人家,这么大岁数了身体还硬朗呵?""哪里,人过七十,一年不如一年啦!"听听,这位像是抢你"白马王子"的人选吗?哦,这里过来了一个女人,嘴里还塞着奶嘴呢?长大以后可能是个绝色美人,准没错!不过到那时我的"白马王子"就和廉颇当年一样,已经到了吃一餐饭就上三次卫生间的岁数了。
这就是实力的标准。想跟我抢?凭什么?如果没有实力,我们就说,某某人"不是对手",因为他根本不能对你构成任何威胁。同样,太差劲的人也不应该成为盟友,因为帮不上忙还不算,很可能会拖累你。
这里,我们注意一下竞争的"全息原理",要解决一个弱小的对手,并不一定是容易的事情。首先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多少有那么些实力;其次,以强凌弱,总是"失道寡助",社会自然同情弱者,对强者群起而攻之。很多人就是这样,吃柿子拣软的掐,以为容易得手,结果失败的很惨:萨达姆侵略科威特,美国侵略越南,苏联侵略阿富汗。费了很大劲,即使赢了,也赢得不光彩,赢得不值(不划算)。何必呢?大企业跟小企业打价格战,几乎总是大企业吃亏。小企业降价,损失一点点,大企业降价,损失一大片。大企业如果想靠降价把小企业挤垮,可能付出的代价比小企业的全部资产本身的市场价值还大。
如果在失控的竞争活动里面,比如说战争,你可以干脆利落地把弱小的对手"干掉",消灭他的实力,甚至生命,就像美国人打格林纳达、抓巴拿马的诺列加将军一样。在受控的竞争里面,讲明是不能破坏对手实力的。假设单位里的一位同事"阴"了你一把,把本来应该属于你的职位给抢了,就算你恨得牙痒痒,也不能动手打人。由于不能直接消灭对手的实力,因此在大多数场合下,军事斗争的原则就要做一些修改,不能够到处都把消灭小的竞争者作为加强自己的办法。我们在前面把受控制的竞争和失控的竞争加以区别,是因为这两种类型的竞争中的战略原则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最经常引起人们误解的就是消灭对手实力的军事原则不能用在受到控制的竞争里面,但是很多人在很多本应该属于受控竞争的情况之下都滥用了这个原则,结果反而对自己不利。
在受到控制的竞争活动当中,由于我们不能直接破坏对手的实力,因此对于小的竞争者下大力气去围剿,却又剿而不灭,甚至惹出一身麻烦,就很不值得。我们对他们或者干脆就视而不见,当他是透明的,好像根本没有这个人一样,或者就收编他,使他化敌为友,成为自己人。所以,西方的企业界时兴收购企业,其中一个动机就是把竞争对手转化。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最近惹上的麻烦,其中一个导火索就是他打垮网景公司,犯了众怒。当年网景公司的老板曾经出价10亿零1块美元,愿意卖给比尔•盖茨,但是他嫌贵,不愿买。后来网景发达了,比尔•盖茨付出了几百亿美元(包括本来可以卖钱的IE浏览器,白送给顾客,卷入官司的花费,原来盟友的倒戈,业内的抵制和反感带来的损失等等)的代价,穷追猛打,网景公司倒是一蹶不振了,但是微软也没有讨着什么便宜,如果官司最终以宰割微软结局,比尔•盖茨算是碰上了他的滑铁卢了。想当初,花个10亿多点不就干手净脚解决掉的竞争对手,何以惹出这么大的麻烦来?真是的,现在搞到辞去第一把手的职务,转入"地下""垂帘听政"进行幕后指挥的地步,何苦呢?和他同名的另一个比尔--克林顿就成熟的多,虽然惹上了莱温斯基案,但是他没有像中国的黑社会大佬惯常所做的那样,雇个杀手"解决"有关的人物,而是选择了勤奋工作,修补家庭关系的策略,最后闹了半天,他的对手也没有把他搞垮。相比之下,不少第三世界的政治领导人都有涉嫌谋杀政敌的丑闻,手段就太过于低劣了。
那么,对于那些太强大,太有实力的竞争对手呢,我们是不是应该把他们当作现实的对手甚至是主要对手呢?未必。虽然人类历史上不乏以弱胜强的例子,不过弱者挑战太强者终究是危险的事情。我们可以挑战比我们强大一些的对手,但是通常不应该挑战太强大的对手。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应该成为他们的盟友,利用他们的强大,发展自己的实力。
在这个方面,我们要注意有两种太强大,一种是兴盛的太强大,一种是衰败的太强大。
对于衰败的强大者,不但不应该以他为主要竞争对手,反而应该利用他作为抗衡新兴竞争者的盟友,甚至还应该为此拉他一把,延缓他的衰老。一个竞争对手在强大之后走向衰败,往往有一些无法扭转的原因,就像人的衰老一样。随着他的衰败,他原来掌握的一些宝贝都会逐渐散落出来,被其他人拣走。这些宝贝当中的实力部分,很可能会在重新分配中改变整个竞争形势,使得一些得道的获益者突然强盛起来。这时候要小心对待,最好保证自己是最主要的获益者,如果自己不能成为宰割衰败的太强者的主要获利者,还不如帮助那个老不死的东西藏好他的宝贝,别让人家偷走了[13] 。有的人只看到自己可能从宰割庞然大物中获得一点点利益,就忘记了前面可能存在的威胁,结果连命都丢了。
--------------------------------------------------------------------------------------
[13]英国在历史上曾经积极维护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美国曾经反对列强瓜分中国,现在我们建立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都有维护衰败的老大帝国,不让别人染指的意图。
--------------------------------------------------------------------------------------


作者: 老规矩    时间: 2017-7-11 06:05
在中国历史上,宋朝政权曾经两次犯同样的战略错误,结果导致了自己的灭亡。北宋曾经和辽国交战多年,对辽国深恶痛绝,但是自己窝囊,打不过人家,又无可奈何。后来辽国后院起火,金人造反,派人来约宋朝夹攻辽国,宋朝没有仔细考虑就答应了金国的要求。不料前门驱狼,后门进虎,金国在灭辽之后突然袭击宋朝,而且比辽国更厉害。北宋在首都失陷后终于灭亡。
北宋灭亡后,南宋偏安江南,心灰意冷,已经渐渐失去了收复失地的愿望。好不容易熬到金国开始衰败,两个庞大的弱国好一段时间相安无事。突然间,蒙古人又崛起在金国北方,派人约宋夹攻金国。金国派人向宋朝陈述利害,要求联合抗蒙,宋朝不听,想想半壁江山,想想"百年国耻",还是做出了联合蒙古,夹攻金国的战略决策。结果蒙古人灭亡金国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南宋。真是"自作孽,不可活",这一次,连小命都玩完了。
一般人的心态总是希望能够在变化当中拣点便宜,但是不要忘记,人之所以比动物活得要好,是因为人的理智可以帮助他趋利避害。动物为了眼前小利,咬了诱饵,踩了陷阱,人就不应该这么目光短浅。

对于兴盛的太强大者,假如他的兴盛很长久,自己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都不具备向他挑战的条件,其他人也威胁不了他,则可以安心追随他,不必胡思乱想。这一点,中国人的历史观非常典型:当游牧民族刚刚开始入侵农业地区的时候,抵抗侵略就被描绘成正义的事业,当游牧民族夺取了中央政权之后,继续抵抗就变成了"地方割据"了。明朝灭亡前后,有两起投降事件,分别被历史学家下达了不同的判决:负责防守山海关的吴三桂投降被认为是卖国投敌,但是郑成功的孙子坚守台湾,拒绝投降,又被认为是"封建割据"。历史学家的判决标准是什么呢?就是中央政权。如果中央政权在明朝手里,则保卫明朝江山,抵抗满清入关就是正义的。如果中央政权到了李自成手里,吴三桂就应该投降李自成,为李自成的大顺朝抵抗满清,保卫山海关。但是满清统一中国之后,吴三桂再造反就不应该了,这就叫"三藩之乱"。不但吴三桂不应该造反,一切继续抵抗满清的势力都应该放下武器,包括坚守在台湾的郑成功的后人,这时,投降主义成了爱国主义。在这里,爱国主义的标准不是民族主义,不是哪一个民族当家作主,而是服从中央政权,维护祖国统一就好。
如果这种兴盛不稳固,在适当的时机,就可以联合其他人,倒戈相向。刘备就是这样对待曹操的,孙策是这样对付袁术的,比尔•盖茨也是这样对付IBM的。
刘备养虎伤身,被吕布夺了徐州,寄居在"乱世奸雄"曹操篱下,整天提心吊胆,假装种菜。后来和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时候,给曹操称赞为"天下英雄",吓得连筷子都掉了,他反而借打雷掩饰,说是给雷声吓掉的,骗过了曹操。曹操失去警惕之后,被刘备借口打袁术,拐跑了几千人马,另立山头,后来成为曹操最头痛的敌人。看官留意:曹操人称"一代奸雄",竟然给刘备骗倒,可见世事难料如此!如果你是"上级首长"、"大老板"之类的角色,可要留意:现在到处都是刘玄德那样的"枭雄",看紧你的公章大印,盯紧你的银行账户,很多人都在绞尽脑汁打它们的主意哟!尤其要小心刘备的眼泪,堂堂男子汉,一个不小心就"感动得"涕泪交加,别给他们的"多情"蒙倒,特别是在人家像勾践那样俯下身子吃你的屎的时候,正是算计怎样割掉你的脑袋呢!
孙策在父亲遇害后,寄居在袁术那里,后来利用传国玉玺抵押,向袁术借了几千人马,挺进江南,重新开创了父亲失去的事业。
比尔•盖茨本来是靠IBM这个电脑巨人起家,羽翼丰满之后,抓住IBM在大型电脑和个人电脑这两个主营业务上举棋不定的时机,联合IBM个人电脑的CPU供应商英特尔、整机生产商康柏,一下子就从根本上掀翻了IBM在个人电脑方面的江山,同时也把这个电脑行业的"皇帝"拉下了马。几年之后,比尔•盖茨就凭着他的战略运筹坐上了电脑业的头把交椅,君临整个行业。
既然我们不应该选择太强大和太弱小的竞争对手作为我们现实的主要对手,我们应该怎样解决主要对手这个竞争的主要问题呢?
第一、具备潜在对手的条件,也就是说,对我们想要的东西也有占有欲,或者说交叉弹性是正值。他好我们坏,他坏我们好。
第二、门当户对--这里的意思是实力相当,差别不是很大,可以一战。
第三、实力增长的速度最快。
具备前两条,可以是我们的现实的对手,加上第三条,才能成为主要对手。
前面两条很好理解,但是第三条的意思就多一点周折了。
实力增长快,必然强大得快,所以放任他强大起来以后就特别难斗了,应该趁他羽翼丰满之前打倒他。这是很容易看出的道理,不言自明。但是为什么增长得快呢?各个竞争者的情况不一样,不好一概而论,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就是这样的竞争者的上升形势已成,正在趁势兴起。不论势头是来自环境有利,还是实力成长,总之是形势对他有利。
如果他是竞争者,因为形势好,或者是实力强大,自然要求扩大他在竞争目标分配当中的份额,因此具有进攻性。又根据前面提到的"加速原理",人逢喜事精神爽,自信心强到很容易过头的地步,野心膨胀,在精神上也特别富有进取性。在竞争活动中,勇于挑战,富于进取精神,当然就意味着对其他的对手有较大的威胁。你作为他的竞争对手,当然受到他的严重威胁,因此你还不能不重视他的扩张野心。把威胁性最大作为判断主要竞争对手的条件,不难理解吧?
但是另一方面,这样的对手往往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对你的威胁最大,对别人的威胁可能也最大。至少他改变了整个竞争格局,而且在这种改变当中,人们认为他可能是最大的获利者,他的获利自然意味着别人的失利。因此大家都为了防止自己的失利而起来防止他的获利,就造成了群起而攻之的局面。比尔•盖茨现在就是这样陷入困境的。我们中国人自古就对这种现象有着深刻认识,像"树大招风"、"人怕出名猪怕壮"、"满招损,谦受益"、"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之类的成语都是针对这种现象的,在谋略方面也有不少心得。毛泽东生前曾经引用过《三国演义》里面的一个例子,说明古人在这方面的认识和研究已经达到相当高明的水平。他引用的例子是孙权劝曹操当皇帝的例子映射当年林彪称呼他的"四个伟大"的险恶用心。曹操看破孙权的居心,讽刺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这小子想拿我到炉火上烤啊!"因此,对手迅速强盛,可能具有重大威胁,但是也为他的覆亡准备了条件。
最后,并不是最不重要的因素是,迅速强大往往使人忘乎所以,轻举妄动,追求不应该追求的目标,挑战不应该挑战的对手,在战略上,在行动上都不那么谨慎,然后就倒持太阿,授人以柄,给了对手以打击的机会。实际上,迅速扩张的同义词是基础不扎实,根基不稳固,他夺取的江山最容易易手。因此以这样的竞争对手作为竞争的主要对手,并不是最难斗,因为他的破绽百出,如果打了胜仗,也容易收获战果,因为他抓得太多,太快,结果什么都抓不稳。把他一脚踢翻,金银财宝准保撒了一地。暴发户不但对别人危险,自己也不安全,因为他的根基不牢,做事太狂。
所以,当你选择对手的时候,首先应该选择那些暴发户,一是为了自身的安全,二也是看准了他们好打。毛泽东曾经引用过《水浒传》当中林冲的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林冲到柴进的家,遇到柴进的武术教头洪教头,洪教头不满意自己的徒弟柴进夸奖林冲武艺好,向林冲挑战,一连三个"来,来,来!"冲上来攻击林冲,然后被林冲借力发力,一下子击倒。这个洪教头很有点儿暴发户的架势:暴发户往前冲,气势汹汹,重心总是不在两腿中间的,而是倾向前进的方向,只要你闪过他的突击,在他的背后或者侧面来一下,他很容易失去平衡,栽倒在地。
当年希特勒羽翼未丰的时候,英国首相张伯伦没有及时动手把他掐死--西班牙内战、德国重新武装、德国进军莱因区……等等,都是很好的动武借口,反而把他扶上台,还要送一程,搞了个慕尼黑协定,断送了整个"日不落帝国"的命运。
记住:暴发户危险,但是好打。用"太极拳"的道理来打。
不过如果你就是暴发户,那怎么办?是不是就该一定要冲上去找死?那也未必。暴发户也有暴发户立于不败之地的战略秘诀。
暴发的原因有两种:
环境造成的暴发,这是外因造就的;
实力造成的暴发,这是内因成就的。
其实应该准确地说,没有单一原因所引起的暴发,这里的划分只是强调起主要作用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等环境因素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少人趁势而起,变成了暴发户,变成了先富起来的一群,他们确实是干了不少事情,但是如果没有大环境支持,可能都会因为"犯错误"而被关进"牛棚"。这是我们在现在社会当中见到的最多的环境造成的暴发。所谓"时势造英雄"就是这种英雄。
另外就是自己的实力突然获得了爆发性增长而成为的暴发户。英国的工业革命成就了"日不落帝国"的丰功伟业,希腊的城邦民主政治使得几十个小小城市的文明成为西方文化的经典范例,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得以富强,中国得以统一……
今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突然崛起,改革开放20年,平均增长速度接近10%,这么长时间,这么高的速度持续增长的经济奇迹发生在一个如此泱泱大国,解决了这么多人的温饱问题,并且共同富裕起来,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当然,我们也被老外们看成是"暴发户",也应该做事情稳重一些,想对我们使绊子的人并不在少数。
比较一下,我们自然知道实力造成的暴发比环境造成的暴发持久得多,也坚实得多。
列宁在分析武装起义的战略时指出,起义者应该趁敌人慌乱,"不停顿地进攻"。暴发户就象起义者一样,要趁对手不知所措的时候迅猛进攻,向对手的致命要害下狠手,如果一击不能致命,就要连续进攻,不停顿地进攻,全力以赴,直到把你的对手打翻在地为止。这是暴发户克敌制胜战略的第一要决。如果你在无论什么类型的竞争中突然崛起,你的对手总是有一个不知所措的过程,你要抓紧时机,尽可能地收获你的成果,不要犹豫不决。古代军事家吴起把这种情形形容得很贴切:"凡兵战之场,立尸之地,必死则生,幸生则死。其善将者,如坐漏船之中,伏烧屋之下,使智者不及谋,勇者不及怒,受敌可也。故曰,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凡是军队打仗的场所,都是决定一个人是站着离开还是倒下成为尸体给人抬走的地方,抱着必死的心情上战场的人才能活着离开战场,如果想侥幸在战场上活下来的人,肯定会被敌人杀死。所以善于指挥战争的将领,你好像是在一条破漏的船上,或者是在燃烧的房子里一样,赶快行动,快点划,快点跑,不要犹豫拖延!这样,使得聪明的人来不及精打细算,勇猛的人来不及发火恼怒,打起来就行了,哪还有那么多罗嗦事儿啊!所以说,打仗指挥的最大祸害就是犹豫不决。你指挥的三军所遭遇到的灾难一定是狐疑所带来的。吴起说的是军事指挥的一般原则,在暴发兴起的竞争者来说,更加重要。一旦你觉得机会来了,势头到了,赶快行动,你是在一条破烂漏水的船上,快划!你是在熊熊燃烧的房子里面,四周纷纷落下火球和崩塌的建筑材料,还胡思乱想什么?跑吧!冲上去,世界就是你的了!
如果你碰到钉子了,很可能是你的对手已经清醒过来,开始对付你了,这时猛冲猛打可能会给对手以可乘之机对你使绊子,赶紧停一下。你要做的事情有:
恢复平衡,收回重心。包括几个方面:
巩固内部。抓好自己人的利益分配,暴发户失败的起点往往是分配问题引起的内部矛盾侵蚀了自己的竞争力。建立相应的适合现在需要的内部竞争的控制体制或者机制,以便提高对外的竞争力和同盟的稳定性。[14]
落实实力的增长条件,保证实力的增长能够保证守住新获得的成果。
---------------------------------------------------------------------------------------
[14]从这个角度来说,能否解决贪官污吏的问题,是我们中国人能否抓住当前的千古机遇的生死存亡的战略关键。如果解决得好,中国在21世纪就可以重新恢复祖先的光荣,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之一。如果我们不认真对待,企图蒙混过关,必将成为下一次动乱的导火索。现在有的人在网络上讨论,到底那个国家是中国的潜在敌国,日本、美国还是印度?其实,应该是中国自己,一个贪官污吏横行的中国才是富强的现代化的中国的最大敌人。历史给了我们充分的时间,但是不会给我们太多的时间。
---------------------------------------------------------------------------------------


作者: 老规矩    时间: 2017-7-11 06:05
巩固新占领的地盘。英国人的殖民政策比较成功的要点是,基本保持殖民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不动,尤其是利益分配关系不变,只是把最高统治者取而代之,甚至只是把对方控制起来,变成傀儡。这样当地社会经历了一阵骚动之后,很快平静下来,接受了新的统治者。而日本和德国的殖民主义者就比较多事,企图对当地做比较多的改变,因此他们的殖民地和占领区的反抗比较激烈,也比较持久。
建立和巩固自己的同盟体系,瓦解对手的同盟体系。一般来说,如果你的进攻势头衰减下来,对手同盟的向心力自然减弱,所以适当地停顿,可以为巩固战果提供条件。
最后还要建立新的竞争控制模式。西方列强在大战之后,战胜国总是喜欢搞些"建立新的世界秩序"之类的事情,就是这个意思,要把胜利成果稳稳当当地慢慢享用。

战略经典研究:这样的盟友不可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意大利是德国的最糟糕的战略盟友,志大才疏,眼高手低,逢打必败。如果不是意大利参战,发动北非战役,德国可以把隆美尔和非洲军团的实力用在进攻苏联方面,打败苏联的机会就大一些。
意大利人在古代是一个文武兼备的民族,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不仅武功强大,而且文化繁荣。进入中世纪以后,两者在罗马人身上都消失了,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的蛮族国家,武不能安邦,文不能治国,乱哄哄过了几百年,教会的统治应运而生。从文艺复兴时代开始,意大利人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再次令世界瞩目。不过意大利这次的兴起已经与古代罗马不同,这次是"君子动口不动手",重文轻武。非但如此,意大利整个民族的特点都因此变得文艺化和"非军事化",一般老百姓用商鞅使用过的语言来说,是"勇于私斗,怯于公战"。牧师、政客、文化人、黑手党、游侠、剑客横行,平日里自相残杀,个个好汉,真正国家有难,大家都各自散走。在国家政治生活当中,虽然不乏加里波第和最近被黑手党谋杀的司法、执法界的要人那样的谋国者,但是奈何谋私者众,奸诈狡猾者得势,正气不彰,加上政治制度本身存在问题,因此社会总是动荡不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意大利本来属于德奥阵营,但是战争一开,就两头卖乖,投机取巧。当时意大利对巴尔干半岛特别感兴趣,一方面土地接壤,另一方面意大利侨民多,更重要的是,当地的多数民族并没有组织自己的国家,而且各民族互相之间有着许多历史恩怨,不容易团结对敌,给异族统治以可趁之机。再说,意大利人总忘不了地中海曾经是罗马帝国的内海这一历史的骄傲,作为伟大罗马帝国的正宗传人,有个亚德里亚海作为内海,也算不辱没祖宗。但是当时的奥匈帝国也就那一点点海岸线,让给意大利后自己不是变成了内陆国家了吗?所以万难答应。英法两国慷敌人之慨,何乐而不为?因此答应了意大利战后可以在巴尔干半岛获得所希望的"特殊利益",意大利很快就上钩,同意加入协约国阵线参战了。
  意大利人的祖先凯撒曾经形容法国人的祖先高卢人意气用事,听到风就是雨,办大事欠考虑,好冲动。当年的罗马人自己是否也如此很难说,但是今天的意大利人确实就是如此,行为办事比较情绪化。当时,意大利人奉行的投机战略与美国人奉行的类似,但是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就沉着,稳重得多,耐心等到战争的最后一年才参战。意大利就等不及,匆匆忙忙参战,结果,眼高手低,志大才疏,军队的战争准备根本适应不了政客们的勃勃野心。参战的时机也选得很糟糕∶西线陷入僵局,东线俄国战线刚刚失利,狼狈退出奥匈帝国的加里西亚地区,巴尔干半岛上的塞尔维亚已经招架不住,保加利亚加入了德奥阵营。在奥匈帝国已经稳住阵脚,德国有余勇可贾,而俄、英、法自顾不暇的情况下,意大利参战的形势相当严峻。很快,依崇佐河战役,意大利军队以2-3倍兵力猛攻奥匈阵地,损失惨重,几乎没有什么进展。后来奥匈军队从阿尔卑斯山上的提罗尔呼啸着猛冲下来,切断意大利军队后路,意大利军队几乎全线崩溃,靠俄国发动进攻牵制,才使奥匈军队停止推进。由于意大利想占领奥匈的领土没有成功,自己的领土倒被奥匈占去了不少,结果全国舆论大哗,主张参加协约国的萨兰德拉内阁倒台。可是新上台的博利泽内阁还要麻烦,德国感觉到意大利人不屈不挠的斗志确实牵制了奥匈帝国不少兵力,于是决定改变不介入意大利战事的初衷,调兵遣将,配合奥匈帝国军队大举反攻,在卡波莱托大破意大利军队,前锋逼近威尼斯。于是博利泽内阁下台,奥兰多出任首相,并且军队首脑卡多尔纳也被撤换,由阿芒多•迪亚斯将军接任。英法军队还进入意大利,帮助稳定军事形势,如此勉强支撑到战争结束。
  本来,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到了墨索里尼执政的时候,本应该吸取教训,在"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方面多"察"一点,但是不然,墨索里尼的荒唐要远远超过决定参加协约国的前政府首脑。当时,法西斯阵营里除了德国、意大利之外,还有日本、西班牙。最狡猾的是西班牙的佛朗哥,虽然他夺取全国政权时利用了德国、意大利的援助,但是德国、意大利有难时,他却装聋作哑,搪塞过去了事。甚至在德国击败法国,法西斯事业如日中天,最为辉煌的时候,即使希特勒亲自出马,也没能说服佛朗哥参战。其次是日本,开始进攻中国,向苏联挑衅,吃亏之后,自觉不敌苏联,赶紧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躲到一边看热闹。德国进攻苏联,歼灭了数百万苏联红军,兵临莫斯科城下的时候,日本依然沉得住气,没有对苏联动手。等到日本参战的时候,是根据自身的利益,并且做好了充分准备,在自己最具备优势的海军领域里参战的,而且在德国响应日本对美国宣战后,日本依然没有对苏联宣战,也没有采取任何有助于德国改善苏德战场形势的重大军事行动。只有墨索里尼,战争准备比谁都差,但是投入战争比谁都冒失,当然所得的战果比谁都小,而吃的亏比谁都大。
  意大利的军队的装备基本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代的遗物,算得上现代化的很少,军队的训练,素质都很差,只能对付非洲的土著军队。意大利的将军们怯于"公战",完全不想打仗。宣战几个月后,除了对法国趁火打劫小打小闹在边界上搞了一些实效不大的小动作之外,对英国基本上无所作为。墨索里尼对将军们说,完全用不着打仗,英国很快会投降的。等到确认英国是决心战斗到底之后,墨索里尼才开始赶他的将军们向英国在东非和北非的殖民地进攻。当时,英国在埃及和肯尼亚等地驻军5万人,由韦维尔将军统帅,意大利在非洲却有50万大军。这50万大军分别驻扎在利比亚(北非)和阿比西尼亚、索马里(东非)等两处,无所作为。在墨索里尼一再催逼下,统帅两支大军的格拉齐亚尼元帅和奥斯塔公爵不得不在边界上采取了一些细小的军事行动,占领了一些哨所、居民点,然后就算交差了。他们万万想不到,对方的"老虎屁股摸不得",英国人就连这点小小的不恭敬也不能容忍,一个反扑,整个意大利非洲殖民帝国立刻土崩瓦解。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对英法宣战,9月13日,意大利军队越过利比亚埃及边界,推进不远,到西迪巴拉尼就安营扎寨不动了。12月7日晚,英军开始反攻,以3万人,275辆坦克进攻意大利军队的8万人,120辆坦克。12月11日,意大利军队全线崩溃,被俘虏近4万官兵(比全部英国进攻者还多1万人!),400门大炮。由于英国统帅部想不到意大利军队如此不堪一击,遂下令按原计划撤出一半部队回防埃及,增援苏丹前线。战场上一度出现意大利人往西跑,英国人往东跑的荒唐局面。过了3个星期,英国统帅部发现意大利人真是垮了(没有比俘虏人数更准确说明战斗结果的了),才从巴勒斯坦派兵过来支援向利比亚进攻的英军。1941年1月3日,得到增援的北非英军越过边界进入利比亚,进攻意大利的巴尔迪亚边界防御地带,3天的战斗之后,英国人又是一场漂亮的歼灭战∶俘虏意大利官兵四万五千余,大炮462门,坦克129辆。1月21日,英军推进到东利比亚主要的港口要塞托卜鲁克,第二天冲进去,抓了3万意大利军人,缴获大炮236门,坦克87辆。但是狂热地关注巴尔干半岛局势的邱吉尔完全忽视了迅速全歼意大利驻北非的东非全部军队,并且夺取其全部殖民地的机会,下令不得增援在利比亚的英军,所有机动兵力都集中在希腊登陆,企图重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希腊战线的旧梦。但是尽管如此,剩下的弱小的英军又一次痛歼庞大的意大利军队。1941年2月3日,英国侦察机发现意大利人有逃出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的迹象,原本准备等到12日援军到后发动进攻的英军提前行动,直趋意大利军队逃跑的路线。英军出动兵力三千人不到,2月6日夜在班加西以南的贝达富姆地区全歼意大利军队,俘虏两万人(平均每一个英国兵俘虏8~9个意大利兵),216门大炮,120辆坦克。当时的英国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得意洋洋地引用邱吉尔的名言来形容这次歼灭战∶"从来没有这么多的人向这么少的人献出这么多的贡品。"
  在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由总司令奥斯塔公爵统帅的驻在索马里的意大利军队有30万人,而在战争爆发前,英军在相临的苏丹有9,000人,肯尼亚有8,500人。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军队按兵不动,1个月后,进入苏丹,占领了几个边界哨所之后,又没有动静了。8月份认真一点,占领了英属索马里。到了11月,10万多英军开始从苏丹,肯尼亚分头反攻,在阿比西尼亚北部的厄利特里亚山区的崇山峻岭之中遇到了意大利军队自开战以来最顽强的抵抗,但是在索马里,英军轻易就攻克了主要城市基斯马尤和摩加迪沙,然后转而与北路英军夹攻阿比西尼亚。5月19日,意大利"名将"(据说是以骁勇善战出名?!)奥斯塔公爵率领23万多意大利官兵投降。意大利的东非殖民帝国就此宣告灭亡。
  意大利在非洲之所以没有被全部扫地出门,是因为邱吉尔犯了与希特勒在敦刻尔克附近犯的同样的叫停的毛病。他命令英军在攻克班加西之后,将主力调去希腊登陆,其余部队在意大利军队的阿盖拉防线附近监视并且休整,没有乘胜直取的黎波里,把意大利人彻底赶出非洲。这一下可好,隆美尔带领德国装甲师来到了非洲,一个反攻,大败英军,连领导反攻利比亚的英军名将奥康纳也俘虏了,一同被俘的还有他的继任人,英国第八集团军新任总司令尼姆将军。丢盔弃甲的英军一路沿着当初追击意大利军队的路线向相反方向逃跑。以后,直到阿拉曼战役以前,基本上轮到英国军队向隆美尔指挥下的德国意大利联军"这么多的人向这么少的人献出这么多的贡品"了。后来英国军队倾全国之力来攻打隆美尔统帅的一支"偏师",几乎每次战役都在兵力兵器上享有巨大的优势,但是结果几乎都一样∶"沙漠之鼠"给"沙漠之狐"追得满沙漠乱窜。当时在隆美尔指挥下的意大利军队,尽管武器装备被隆美尔称之为"破铜烂铁",但是作战还是不乏英雄事迹。可见意大利军队主要的问题的指挥领导的问题,其次是士气问题,再次是装备问题,另外训练不足也是失败的原因。
  意大利的海军也是败多胜少。本来意大利海军实力不算弱,国土在地中海的正中的位置,可以切断东西两头英国的殖民地的海上联系。但是意大利人在军事学术方面的成就,反而耽误了其军事实践,真是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意大利的朱里奥•杜黑首先提出"空中优势""制空权"和"战略轰炸"等现在空军学术界普遍接受的概念,对于世界空军的学术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意大利方面也因为杜黑的理论,空军受到重视,飞机发展到3,200架(虽然性能比较落后,多数也比较陈旧),并且其在军事方面的利用,基本上可以自作主张,受到政界和其他军兵种的干预比较少。可是由于意大利本身是一个工业落后的国家,没有能力发展大量的重型轰炸机,实现杜黑战略轰炸的梦想。
  杜黑主张限制陆海军的发展,集中经济资源发展空军战略轰炸机群。战争一爆发,仅仅由空军进攻,陆海军防御。由于空军逐个夷平敌人的城市,交通枢纽,工业中心和军事基地,敌人必然因为继续进行战争的代价太大而屈服。这个理论后来被英美接受,意大利和德国、日本一道成了受害者,给敌人的战略轰炸机炸得稀烂,这是杜黑始料不及的。
在意大利,陆军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力,对国家国防政策发挥主导作用,是不可能限制住的;意大利又是一个边界以海岸线为主的国家,海运事业发达,限制海军发展也不合适。空军不仅在意大利,在全世界都是一个新的军种,即使政府大力支持,也办不到仅仅靠轰炸就迫使敌人屈服的目的。只是做到空军在国防上取得了独特的优越地位,海军和陆军都没有自己能够支配的航空兵种。意大利空军既没有战略轰炸的实力,又不重视战术轰炸,高不成,低不就,对于其他军种的战斗带来及其有害的后果。
  意大利当时在地中海的战略形势非常好,其殖民地从东西两面包围着英国的重要殖民地埃及,如果空军的海上攻击能力比较强的话,英国既不能从地中海增援,也不能从红海增援,埃及就成了意大利的瓮中之鳖。但是意大利空军既没有去"夷平"英国的或者埃及的城市和基地,也没有对于英国与埃及之间的海上交通造成严重妨碍。英国从埃及运兵到希腊登陆,经过爱琴海的克里特岛到土耳其之间的入口,那里有意大利占领的罗德岛和莱罗斯岛,那里的意大利空军没有积极干扰。在英国从直布罗陀经过马尔他到埃及的航线上,散布有撒丁岛、西西里岛、班泰雷利亚岛、配拉杰群岛、利比亚、克里特岛,包括意大利本土,这些地方的机场都分布在航线的两侧,如果意大利空军有当时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对海攻击能力,这条航线早就不能使用了。同样,在阿比西尼亚的意大利空军可以从索马里开始突击企图从印度洋进入红海的英国运输船,然后在厄利特里亚沿红海狭长的水道再加以攻击,这条航线也无法使用。但是意大利空军什么也做不来,埃及成了英国主要屯兵场,东克阿比西尼亚,西击利比亚,使意大利的非洲帝国之梦幻灭于一旦。意大利的空军不但攻击无能,甚至连侦察也十分差劲,结果英国舰队横行地中海,意大利舰队却被迫逃到撒丁岛和比较靠北的基地去躲避英国航空母舰飞机的袭击。
  总之,战争过程表明,意大利三军都没有适当的战争准备,根本就不应该参加战争。意大利当时刚刚攻下阿比西尼亚,本来最合适的国策是消化掉刚刚吃下的战利品。从今天看来,利比亚是石油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但是在当时意大利根本就没有开发。从德国的战略来看,也没有要求意大利参战的必要。希特勒一直忽视北非战场,就是不希望在那里惹麻烦。如果意大利保持中立,反而可以帮助德国破坏英国的海上封锁。意大利不参战,英国没有开辟地中海战线的需要,当时意大利舰队虽然战斗力有限,但是毕竟在战舰的数量上超过英国的地中海舰队。英国正苦于德国的潜艇战,护航兵力严重不足,没有在意大利愿意中立的情况下主动挑衅的道理,正像西班牙虽然也是法西斯国家,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能从始至终保持中立一样。战争进行到后来,意大利人虽然投降倒戈反抗德国,但是其在非洲、巴尔干、爱琴海上的殖民地全部丢失了,国家蒙受巨大的灾难和损失。所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8.国家元首和家庭主妇共同的基本功。
要说竞争的哲理,最玄妙的莫过于道家的学说了。老子曾经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话,让我很久回不过味儿来。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什么是"小鲜"?需要"烹"的东西,又要新鲜,老子那个时代没有冰箱,他老人家生活在南方,因为气候潮湿炎热,食品容易变质霉坏,南方人特别讲究食品的鲜活,大概是小菜一碟那么个意思吧[15]?治理一个大国就像炒一碟小菜那么简单?又或者倒过来说,炒一碟小菜和治理一个大国一样复杂?那岂不是说国家元首=或者≈家庭主妇?!至少本事差不太多吧?
你说是不是吓你一跳?
--------------------------------------------------------------------------------------
[15]老子在这里的意思,有的书解释为"煎小鱼儿",大概是不好乱翻动,否则小鱼儿就破碎了。老子是不是把"小鲜"就是指我们今天人理解的"小鱼儿",就像北京人流行的"盖帽"的口头禅是不是来源于警察的"大盖帽",可能连北京人都未必知道。如果500年后的《北京古话辞典》要这么说,你也没办法。去做一道小菜的意思比较宽一些,即使老子不是指"煎小鱼儿",也差不太远。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老子在这里主张"道法自然"来治理国家,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意思,只要放手按照客观规律去做,别的就不要多事。好像我们今天说政府对企业行为要少干预一样,因为市场机制这个"看不见的手"会"自然"地引导企业活动一样。我国历史上搞"大跃进"想一下子"超英赶美",结果反而把国民经济搞糟了,这就是违背"无为而治"的道理遭到失败的例子。我觉得老子的意思是用"道"来治理国家,在做事情上,大事小事都一样要服从"道理",只要根据道理去做,没有做不好的事情。"烹小鲜"的结果就是做出来味道好(或者说色香味俱全),怎样做得到,这里的道理和治理一个大的国家一样。"无为"不是"不做事",而是指"不乱来","从小事情做起,从小处做起","从最基本,最基层做起"到不能乱来,事情自然可以做好了的意思,就像学生打好基础,不是说不读书一样,而是不必三岁看懂《红楼梦》。这个道理在数学上和微积分的原理是一样的:积小胜为大胜,积小变为大变。"小"则是"调味法","大"则是"看火候",请看官细细品味。
--------------------------------------------------------------------------------------


作者: 老规矩    时间: 2017-7-11 06:05
到底治大国和烹小鲜如何"若"呢?"若"在哪里呢?老子没有明说--看来在竹简上写字相当麻烦,给他老人家省略掉了,我只好放胆乱猜:"治大国"太复杂,没几个人有机会尝试,不好理解。"烹小鲜"简单一些,家家户户都有经验,就从炒小菜的功夫往回推导到治理国家的道理吧。
烹小鲜最主要的功夫在哪里?如果不考虑材料的话,一看火候,二看调味,其他的都在其次。火候和调味有一个道理是共同的:恰到好处为之好。火候不够,菜不熟;火候过了,烧焦了。山珍海味,无盐无味,但是盐多了太咸,盐少了太淡。因此火候和调味,都要达到恰到好处,才显出厨师的才能。改革开放以来,从一些流行的语言当中,可以看出其中之"若":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要"两手抓",否则味道要么淡了,要么咸了--"若"烹小鲜当中的调味;"抓住机遇"--火候到了,还不下菜猛炒?!--"若"烹小鲜的看火候差不多吧?
战略决策也是这个道理。一方面是资源分配,实力部署,一方面是把握时机,果断行动,都要掌握到恰到好处。决心采取防御态势的方向,投入的实力太少了,一旦对手突破,我方将可能蒙受重大损失。投入防御的实力太多了,势必削弱我方的进攻力量。在竞争的过程中,双方的实力对比和环境要素都在变化,最有利于我方的时机不是经常存在的,因此一旦这种时机来临,要当机立断,果断行动。
如何分配资源,部署自己的竞争实力,应该掌握两个方法:
第一个是"调味法"。"调味法"就是像我们平时炒菜调味那样来掌握各种实力要素投放的比例和数量。我们平时怎样调味呢?拿放盐来看,我们先试着放少量盐,然后尝尝味道看有什么改进,通常我们都掌握在差一点儿的程度上,然后再加少许,再尝尝……直到味道合适为止。这也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这个方法在经济学上叫"边际分析",在数学上叫"微积分"。当我们反复试验,认定盐已经加够了,我们就转向另外的调味品,例如酱油、醋、糖等等,最后美味佳肴就出来了。只不过我们反复多次之后,熟练了,可能只需一两次试验就可以成功。调味法的基础是边际效果递减规律。边际这个词是经济学界对英文Margin的翻译,很多中国人对此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为何。其实我们用中国的一句成语来解释是最合适不过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是增加量的意思。那么边际效果递减规律呢,它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把资源连续用在某个方面,后面投入的一个单位的资源取得的效果比前面投入的一个单位资源取得的效果要小,呈递减趋势。
如果你能够回答我的IQ测试题,你就可以理解这个规律了:
你任何时候吃饭,哪一口饭最香,哪一口饭最难吃?
很显然,肚子越饿,饭越香。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好了,很多时候并不是饿了才去吃饭,但是相对而言,吃第一口饭的时候总是比较饿的,而最后一口饭即使没有吃饱,也是相对不那么饿的时候吃的,因此我们吃饭的时候总是开始吃的时候比较香,然后越吃越不想吃,最后是实在吃不下了,才把碗筷放下。如果我们能够吃饱,往往最后那一口在感觉上是可有可无的,多吃一口也可以,少吃一口也不饿。所以,我们家庭里日常吃饭之后,常常有些剩饭,有时候剩饭不多,留下来麻烦,倒掉浪费,总是要某人吃掉。这个事情绝对不是美差,负责吃剩饭的,通常是最富有牺牲精神的家庭成员,例如男性家长或者健康老人,很少有人逼孩子吃剩饭的,因为吃剩饭有点儿"痛苦",是一种"牺牲"。
因为边际效果递减规律,所以我们不应该连续不断地将资源投放到某个方面而不考虑其他方面的需要。应该像我们通常吃饭的时候那样,一口饭,一口菜,轮着吃,这样吃饭才会比先吃完饭再吃菜,或者先吃完菜再吃饭要香。
要想把味道调到最好,首先要看我们有多少资源可以用来调味,然后是怎样调。引申开去,我们可以达到使用一定数量的资源,获得最佳效果的目的。下面有两个公式,只要满足了公式要求,我们就可以达到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限度的效果的目的:
P1Q1+P2Q2+……PnQn=TR    ………………………………(1)
  MR1/P1=MR2/P2=……=MRn/Pn   ………………………………(2)
其中:
P--某种资源的价格;
Q--某种资源的数量;
TR--资源总量;
MR--边际效果,即总效果的增加量;
第一个公式当中,PnQn 表示投入在某种用途上的资源的价格乘于数量,合计相当于投放在这个用途上的资源成本。公式的总概念是我们的资源总量都分配到各种用途上了,没有因为盗窃、浪费等等蒙受的损失。我们全家外出的时候,总要把门锁上,这一把锁,就是为了满足第一个公式而锁上的。所以,我们也可以把第一个公式叫做"一把锁公式"。
第二个公式当中,MRn/Pn 表示每单位货币资源成本所造成的边际效果或者说总效果的增加量。比如说,每一元钱成本所引起的效果的增加量。
打个比方,我们有20元钱,打算买一些苹果,小贩告诉我们,每个苹果1元钱,任我们挑选。我们怎样花完这20元,可以给我们带来最大的利益呢?
进一步仔细考虑:第一个苹果应该根据什么原则选取,对我们的利益最大?
--哪还用问?肯定是最大的那一个!
没错。每花一元钱,就在剩下的苹果堆中挑选最大的那一个。花到最后一元钱的时候,我们刚好买到了从第一大到第二十大的苹果,留给小贩的是第二十一大的以及更小的苹果。这样,我们掏的20元钱就买到了最多的苹果--不是个数多,而是重量多。如果我们把这个例子里面的苹果替换成边际效果(总效果的增加量),把金钱替换成投入的资源数量(如果需要,可以仍旧用金钱来表示),调味法就可以掌握了:
好像打扑克时分牌一样,我们把资源一个一个单位地分发到不同的用途上去。每分发一张扑克牌(一个单位的资源),我们不是像实际打牌那样按次序轮流分发,而是根据哪一个用途获得这一张牌对我们追求的效果的增加量最大,我们就把下一张牌发给那一个用途的原则来分发。由于存在边际效果递减规律,因此得到牌越多的用途,再多发一张牌所可能给我们的边际效果肯定比上一张牌要少,就像我们吃饭越吃越不想吃一样。这样,我们就应该把牌发给其他相对而言边际效果比较高的用途。因此,我们把第二个公式可以叫做"最大增量公式"。最后的一连串等号表示"选无可选"的意思,如果还存在某个MRx/Px大于MRy/Py则意味着我们还可以通过选择把资源投入MRx/Px来增加效果,如果没有选择的机会了,就意味着已经达到了最好的效果。这种情形,几乎人人都有经历:当你走出商店门口的时候,就是满足了这个条件--如果你觉得什么东西买少了,那是因为这种东西的MR/P比较别的商品大的缘故,那么你就不会走出商店。我们有时候看到人们在超级市场的收银台前放弃了自己刚才挑选的一些商品,这里留个IQ题给你:
为什么人们挑选出来的商品自己并不一定买?
调味过程中,我们放盐增加咸味,觉得差不多了,我们又转向增加菜肴的酸味、甜味、辣味等等,最后得到了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
其他事情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一个白领丽人早上起来化妆,刚刚完成眼睛的化妆,丈夫就催她说时间到了,今天有重要会议需要她提前做准备,她只好赶紧停止化妆,出发上路。你说她在路上会怎么办呢?会不会想:"至少化好了眼睛,总好过一点儿都没有化妆!"
大概她或者是补妆,完成其他部分的化妆;或者全部擦掉,干脆全部不化妆:"光化眼睛,其他地方没化妆,不伦不类的,像只'国宝'大熊猫,还不如没有化妆!"
打仗以坦克为陆战之王,如果军队全部装备坦克,战斗力岂不是天下无敌?但是这样的军队缺乏后勤保障,缺乏对空掩护,缺乏在崎岖地形作战的能力,缺乏对付零散步兵袭扰的能力,缺乏……因此,现代化的军队都实行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的编制,保证军队有全面的作战能力。
第二个原则恰好相反,是突破有效的原则。
调味法可以说是面面俱到的原则,如果我们在竞争里使用这个原则,就会犯平均使用力量的错误。正如孙子批评的:"无所不备,无所不寡"。你企图应付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结果什么情况都应付不来,因为你的资源太分散,解决什么情况都不够。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留意过我们身边发生过的事情:当你刚刚进入小学的时候,天真烂漫,小朋友之间本来的那一点点儿天生的差别算不了什么。但是,学期结束,总要评出个什么什么"少年"来吧?有一个幸运的小朋友仅仅因为运气好,比其他小朋友好那么一丁点儿,就评上了个"什么什么少年"。第二个学期,他受到鼓舞,再好上那么一点儿,……直到高中,从"什么什么少年"升级成为"什么什么青年",而其他同学,从"什么也不是少年"变成了"什么也不是青年",所有的荣誉和称号都被那个幸运同学垄断了,而且这种垄断的时间越是长久,就越是不可动摇。是不是他就那么厉害呢?不然,出到社会以后,才发现那些好像"什么也不是青年"原来也是那么杰出,富有才华,甚至不少人还超过了那位"什么什么青年"。不是吗?为什么有这种现象呢?这可以归功于那位幸运小朋友当年第一次的突破成功,成就了十几年的荣誉垄断。
现代管理学里面,有一个所谓"满意"的决策原则,意思是说我们决策不一定要求最大的效果,只要满意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我可以明确地知道结果,那么我为什么要对第二好的结果满意呢?因此,"满意"的决策原则只能是在对于结果不确定的情况下采用,尤其是对那种风险和利益的概率同比例变化的结果适用。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面对的情况是可能的利润越大,风险就越大,我们追求高额利润,但是有不愿承担太大的风险,因此权衡利弊,选择一些利润虽然不那么大,但是风险可以承受的决策,这就是"满意"的决策。但是在实际多数情况下,最好的结果不一定和最大的风险联系在一起,至少不是那么明显的联系在一起。比如你在时装店你挑选衣服,好的衣服一般都比较贵,既然是明码实价,就不是风险。如果有两套衣服在同样价码的条件下,买下不是第一的那一套,你怎么可能满意呢?也许第一和第二原来的差别并不大,甚至只有最挑剔的专家才能分辨,但是只要消费者认定某个商品是第一了,第二就没人理睬了。因此必须取得突破,在某个地方压倒对手,成为第一,否则你就注定是个"什么也不是"的人物。但是,你只要赢了一点点,哪怕是一丁点儿,就足以压倒所有对手而集"三千宠爱在一身"了。
人类追求尽善尽美的本性,使得人类竞争当中必然要求突破有效。根据突破有效的原理,我们不能够四平八稳的配置我们的实力,必须有所侧重,追求突破的效果。
突破原则首先在军事上有效。最典型的例子是古希腊的埃帕米农达斯的底比斯方阵战胜斯巴达方阵的战例,恩格斯称赞说:"埃帕米农达斯第一个创立了直到今天仍然解决几乎一切决战的伟大的战术原则:不要沿正面平分兵力,而把兵力集中在决定性的地段进行主攻。"当时希腊的方阵一般纵深8~16列,而埃帕米农达斯把精锐武士集中在左翼,排成纵深五十列的梯形方阵,左厚右薄,首先在左翼突破,然后卷击右翼,打破了曾经威震希腊的斯巴达重装甲步兵的方阵。斯巴达人再能征惯战,在古代肉搏的战斗条件下,一个人受体力限制,是不可能连续战胜5~7个战士的,何况底比斯最精锐的武士全部集中在这里呢?
最伟大的成功是成吉思汗的蒙古轻骑兵的战略机动性。现代军事上讲究火力、防护力和机动力的统一,古代军队应该是杀伤力、防护力和机动力的统一。古代的中国中央政府的正规军队,因为手工业发达,所以在杀伤力和防护力方面领先一些,因此能够称雄各国。成吉思汗在中国军队的传统上,结合蒙古游牧民族的特点,着重发展了轻骑兵的战略机动性。金国主力骑兵重甲连环,侧重防护力和杀伤力的结合,其"铁浮屠"所向无敌[16]。可是蒙古轻骑兵一人数马,轮流乘骑,保持马力和速度,饥渴的时候甚至以马奶充饥,结果获得了古代军事历史上的超级战略机动性:蒙古军队曾经从太行山迂回金朝军队的南口防线,逼近中都(今天的北京)。在金朝大军云集中都(北京)准备决战的时候,一支蒙古轻骑却悄然飞过万重关山,直取东京(辽阳)。然而敌人早有防范,指挥这支轻骑兵的将领哲别命令全军撤退500里,待敌人以为危险过去,疏忽大意的时候,一夜奔袭,攻破东京。蒙古轻骑兵的战略机动性在古代是绝无仅有的,因此蒙古军队总是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突击敌人以为安全的地方。他们的军队很少,但是每次战斗都能够迅速集中,突击敌人的要害。在与金国的战略决战野狐岭战役当中,金国集中50多万大军,浩浩荡荡,鼓行前来。结果蒙古全军突击金国军队前锋,前锋崩溃,全军崩溃。因为蒙古军队快速,就算是距离几里地的军队,也来不及互相救援,而一支军队溃散,就会动摇其他军队的士气。后来南宋的文天祥,诗歌写的不错,可是一看他的戎马生涯,就不敢恭维他的军事才能:军队稀里糊涂就给敌人打散了,自己当了俘虏。这也难怪文天祥,全世界当时的军队和统帅都没有适应成吉思汗的军队和战略战术。
--------------------------------------------------------------------------------------
[16]金国也有一兵二马的轻骑兵,因此采取了很有特色的穷追战术对付战败的敌人。从相当于今天沈阳的地方穷追辽国皇帝,一直追到内蒙古的河套地区,终于抓住了。后来又从河南穷追南宋的皇帝,直到浙江南部,把皇帝赶下大海,实在没法追了,这才班师回朝。但是入主中原之后,利用中原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发展起来重装骑兵集团和大规模步兵集团,轻骑兵反而没落了。
--------------------------------------------------------------------------------------


作者: 老规矩    时间: 2017-7-11 06:06
美国的麦克阿瑟是成吉思汗的现代崇拜者,他模仿成吉思汗,在太平洋战争中设计了"蛙跳"战略,在朝鲜战争中策划了仁川登陆,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但是后来遇到了成吉思汗的正宗传人--中国人民志愿军,他的军事生涯就打上句号了--很落魄的那种句号。美国军队现在还再根据成吉思汗的军队来设计21世纪的美国军队,其中用轻骑兵了代替重骑兵的思想就用到了坦克设计上。现代主战坦克的重量达到50~60吨,走不远,走不快,一旦有事,靠火车或者轮船运输,好几个星期也赶不到地方。美国人计划开发一种轻便到能够空运的大威力坦克,一旦有事,可以迅速空运到出事地点。军队现在的重型师的编制也要相应改造成轻型师。这实际上是"盗版"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作战思想。
商业活动的原则其实也在突破上,做生意必须与众不同,至少在某个方面压倒对手,才能获得成功。市场只认识第一,不认识第二。你起码在某个方面能够获得第一,才有可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否则只是混口饭吃而已。
总的来说,调味必须面面俱到,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同时我们还必须时刻记住我们是在和别人抢饭吃,必须要有所突破,才能战胜对手。你不能只看着自己的炒菜锅,还要留心别人的锅头。所以四川的菜在麻辣上有所突破,广东的菜在鲜活上有所突破……,有没有最好的味道呢?恐怕没有,只有各具特色的菜肴,各种菜肴都有自己忠实的拥护者。突破才能赢得顾客,才能赢得自己的拥护者。
做生意最害人的思想是"别人能活,我为什么不能活?"然后照抄别人的生意。殊不知别人已经经历了一段"如入无人之境"的大好时光,投资已经全部或者大部分收回,在生意方面已经是驾轻就熟,正在准备用价格战或者品牌战伏击你这个"初哥"呢。而你却是刚刚入行,投资债务背了一身,做生意还是"找不着北"的时候,给人家兜头打了一个闷棍,真是"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不败何待?
烹小鲜的第二要诀就是掌握火候。什么是战略的"火候"呢?就是时下时髦的词汇"机遇",指的是环境变化和实力变化的最佳配合的时候,也就是形势最好的时候。
什么是形势呢?形势是竞争交锋前的综合局面,这种局面由竞争各方的实力,各方实力之间的结盟和矛盾,竞争各方对环境的改造和利用,实力与环境的结合,所有这种情形所造成的一种竞争力的相互作用和互相抵消的均衡局面,这种局面对于竞争的结果将会产生重大的,有时是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是谋略设计的依据。形势是由竞争各方的实力对比状况,以及所处的特定环境所构成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隐约地向人们指示出竞争最有可能的发展方向,各方成败的概率以及获胜的方向和机会所在。形势对于竞争的意义,就象物理学中的势能一样,本身并不意味着竞争的结果。在物理学上,势能越大,转化出的动能就越大,如果加以利用,做功也就越多。例如我们在人行道的边上放一块砖头,砖头向马路上伸出半截来,你感到害怕吗?大概你把脚掌放到砖头下面也不担心会被掉下来的砖头砸伤。可是这块砖头如果放在150米高的摩天大楼顶的边上,即使没有伸出来,你也会感到不安:万一风大,把它吹下来了怎么办?这么高,掉下来可能把小轿车顶都打穿!别提人脑袋了。竞争也类似,如果竞争各方的实力对比越悬殊,环境越有利于占优势的一方,则竞争结果就越有可能是优势者获胜。因此,战略的第一要务就是制造这种优势差,扩大这种优势差。这种优势差就是包含于形势中的势能。孙子说:"如转木石,木石之胜,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好像我们转动木头和石头那样,木头和石头的性质是,放在平稳的地方则老老实实,放在不平稳的地方则会滚动,如果把它们切割成方形,它们就不容易滚动,如果打磨成圆形就很容易滚动。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创造的形势,就好像在千仞高山上向下滚动园园的石头那样,势不可挡。《孙子兵法》在体系上,<军形第四>讲的,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形势,或者战略势能,即指这种优势差,是相对静止的东西。而接下来的<兵势第五>,指的是变动中的战略形势所产生的一种冲击力,即所谓的战略动能,在形势迅速变化中,竞争双方的优势差迅速变化,从而导致成败概率急剧变化的过程。由于变化过于迅速,处于不利的一方来不及采取反措施,以致处境急剧恶化,甚至于迅速溃败。"势如破竹","兵败如山倒","崩溃"这些成语词汇都是用来形容这种动能发生作用的情况的。然后的<虚实第六>则着重指出这种冲击力所应作用的对象,即对手的实力和环境结合的弱点。孙子的这三篇正是我们现在所要探讨的。
势能公式:
W = PS
其中:
W:势能;
P:实力的总体优势系数;
S:环境的总体有利系数。
比如一个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成功与否,固然取决于他的形象、表演才华、名声等实力要素是否强大,也取决于和观众的关系。我国演艺界过去重视与评判的关系,轻视与观众以及传媒的关系,最近不少当红明星在这方面吃了亏,渐渐注意了这方面的改进。
一支军队要想战胜对手当然必须有强大的实力:众多的兵员、训练有素、武器先进、指挥上乘……,这些实力要素还必须和环境要素相结合才能成功。比如抗美援朝当中的上甘岭战役,我志愿军的胜利依靠:参战部队的英勇善战,包括炮兵、防空兵、装甲兵在内的特种兵部队装备和技术战术水平的提高,指挥员的坚守防御的指挥水平,上甘岭的山地条件以及我军在战前修建的巨大的地下工事体系。
实力,实力要素在特定环境中的部署,和环境的结合,对于环境的利用,改造,然后和对手、盟友的同样情况加以比较,胜负的态势就已经可以明显看出来了。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战略分析的方法:形势--谋略空间分析法。
形势-谋略空间[17]是在实力和环境的比较优势分析分析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形势判断和谋略分析空间方法。该空间可以帮助竞争参加者判断总的竞争形势的绝对优劣,以及局部竞争形势的相对优劣,并进一步指出了谋略在改造形势和利用形势时努力的方向和任务。
形势-谋略空间是一个三维空间,包括实力维,环境维和时间维。在坐标系上,X轴标示实力诸要素,按相对于对手的强弱次序排列,靠近原点一端表示己方相对较强的实力要素,远离原点的表示己方相对较弱的实力要素。各实力按其对于竞争影响的关联度大小划分,关联度表示每个实力要素对最终结果的贡献,Y轴表示环境。我们规定,越靠近原点的一端,就是对我方越有利的环境要素。向远离原点的方向依次为基地;我方控制环境;对手的基地。Z轴则可以用来表示时间。先看X轴表示实力值的对比。同一种实力要素,以我方该要素的值为分子,以对手的实力要素值为分母,计算优势系数,公式:
             我方实力要素值
单项实力要素优势系数 = ---------
             对手实力要素值
优势系数 > 1,表明我方在该实力要素方面占优势。
优势系数 = 1,表明均势。
优势系数 < 1,表明对手在该实力要素方面占优势。
总体优势系数的计算,通常要把各种不同实力要素值都折算成同一单位的值。例如,在商业竞争中用金钱来统一各种实力要素的计算。其他的情况,可以选择一种最有代表性,最易折算的要素值来统一计算不同的实力要素,或者,人为地构思一种竞争力值来统一计算。例如,在军事斗争中,人们常用"战斗力"来统一计算各种实力要素的值。在谋略学中,我们一般地把它统称为"竞争力"。在这种统一值确定后,分别算出各种实力要素的值以后,就可以代入下式,算出总体实力优势系数:
           我方各实力要素竞争力值之和
总体实力优势系数 = ---------------
           对手各实力要素竞争力值之和
优势系数 > 1,表明我方总体上占优势。
优势系数 = 1,表明双方总体上处于均势。
优势系数 < 1,表明我方总体上居劣势。
在X轴上,优势系数越大,越接近原点,反之,越远离原点。
同样的,我们可以为各种不同的环境要素统计计算出有利度。单项环境要素的有利系数用以下公式计算:
                     对我方实力要素的加强倍数
某项环境因素对某项实力要素影响的有利系数=------------
                     对对手实力要素的加强倍数
有利系数 > 1, 表明该环境因素对我有利,是有利环境。
有利系数 = 1, 表明该环境因素对双方有同样的影响,是中立环境。
有利系数 < 1, 表明该环境因素对我不利,是不利环境。
--------------------------------------------------------------------------------------
[17]形势-谋略空间的设计方法:
--作正方形1个。
水平双轴表示实力值,垂直双轴表示环境的有利度(环境乘数)。
实力轴左表示强,依次向右减弱;上为己方,下为对手。
环境轴上表示对己方有利,依次向下减为不利。
轴刻度均为1,表示100%。
--按比例标上数值。
确定决定竞争形势的主要环境、实力要素以及各自在竞争中作用的百分比。
依强弱及比例标于图上。
--画出势能分布及求出谋略集合。
确定图上势能的分布,标出优势、均势、劣势三空间。
寻求使交锋发生在势能最强空间的途径--交锋性谋略集合。
从实力和环境两轴上寻求推进己方优势空间的途径--战略性谋略集合。
---------------------------------------------------------------------------------------
环境对竞争的作用,是通过对实力的竞争效能的影响进行的。人们在形容一些雄关险隘时,常常形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说此关隘使得兵力的战斗效能增加了万倍以上。类似的例子,在经济决策中,投资环境常常是投资决策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一个考虑中的投资地点缺乏基础设施,投资者势必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加以建设,结果资金利润率会下降。亦即投资者的实力-资本的竞争效率将减弱。反之,投资在有良好环境的地方,资本将受益于基础设施的规模经济效益,其赢利的潜力将大为增加。在旧式的社会环境中,青年男女缺乏接触的机会,主要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亲。他们本人所具有的实力,如相貌,才华,个性,谈吐在成婚前对于择偶的作用大大降低,而他们家庭的实力,才是决定他们婚事成功的主力。这是贾宝玉,林黛玉式的封建婚姻悲剧的原因所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后,这种情况就颠倒过来了。但是在不同的环境里,不同的实力要素对竞争的作用还是有差别的。例如,在农村,体格健壮,能干体力活,勤快等要素,就比在城市里重要,而住房,相对就不如城市那么重要。
环境对实力的加强倍数值可以为正值,也可以为负值,即削弱值,正如实力要素有正负之一样。一般而言,人口稠密的居民点,通常投资环境比较好。但是对于排污量大的企业,在这种地方生产相应地要提高三废处理的标准。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要使三废排放值下降一个百分点,投资有递增的趋势。因此,这些类型的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往往宁可选择基础设施差一点的乡村,而不选择城市。因为城市那里的环境对其资本的赢利能力有削弱的作用。
同样的环境,可能对竞争双方的同一种实力要素有着同样的影响,但是程度不同。天气冷暖,对于马拉松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当然会有影响,但对于不同国度的运动员影响不同。一般而言,炎热的气候对热带地区长大的肯尼亚运动员的不利程度不及对寒冷地区的挪威运动员那么严重。因此,我们在评估一种环境要素的作用时,别忘了对于形势有意义的,是对竞争双方实力的相对作用。工农红军在深山老林里打游击,自然少不了跋山涉水,餐风露宿的辛劳,但是相对人数众多,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而言,又是有利的环境,因为可以减小敌人的优势。
仅仅知道形势对比的优劣,还不足以定计。须知优势的大小只是表明胜算的多少,是一种概率的概念。很多情况下,占优势的一方贸然发动进攻,结果却意外地遭到失败。例如美国对朝鲜、越南的用兵,苏联入侵阿富汗,都是如此。竞争者还必须从形势中看出竞争发展的最可能的趋势,预见未来。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明确形势的变化主要依赖两股动力-实力的变动和环境的变动,特别是这种变动所造成的差异对于形势变化的方向有什么作用。这就是Z轴的作用。
《孙子兵法》当中有"治气、治心、治力、治变"一说: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因此三军的士气可以打掉,将帅的意志也可以打掉。因为早上的军队士气旺盛,中午的军队疲劳懒惰,傍晚的军队准备撤退返回营地,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就要避免在敌人士气旺盛的早上与他交战,而要攻击中午懒惰傍晚想回军营无心恋战的敌人,这就叫做"治气"的战法。以严整对付散乱,以沉着对付喧哗,这就是"治心"的战法。走比较少的路等待远道来战的敌人,休息好等待疲劳的敌人,吃饱饭对付饿肚子的敌人,这就是"治力"的战法。不要袭击旗帜鲜明的敌人,不要攻击阵势严整的敌人,这就是"治变"的战法。
其中"治气"就是利用敌人的实力要素的竞争力在一天不同时候的变化而制定的战法。
战略家的主要任务就是造势、蓄势与用势。
由于形势的优劣近似于竞争胜负的概率大小,而"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古代人所说的善战的将领,所打败的是容易被人打败的敌人。所以善于指挥打仗的将领所获得的胜利,没有足智多谋的名声,没有勇武盖世的功业。正因如此他们的胜利才是毫无疑问的胜利。之所以是毫无疑问的胜利,是因为他们为胜利采取的措施是必然胜利的措施,就是保证他们能够战胜一个已经失败了的敌人。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首先要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但是不要放过打败敌人的机会。所以必胜的军队实现创造获胜的条件然后再向敌人挑战,而必败的军队却是先向敌人挑战然后再在战斗中碰运气。孙子在这里的意思和他曾经提到过的:"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是引导出的结论又进了一步。孙子在当时,已经产生了构成今天的概率论的一些基本思想,猜到了一些原理,如数学期望,大数定理,中心极限定理等等,这在充斥着迷信的古代是难能可贵的。根据这些原理,孙子否定了侥幸取胜的心理,而把胜负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因此,他要求多算才战,即获胜的概率比较大的时候,才向敌人挑战,并且要在战前就"所措必胜"。这就提出了造就有利形势的问题。
竞争者能不能造势?首先是一个哲学问题。中国民间把这个问题表述为: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表述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奴隶创造历史。结论似乎都是一样的:形势比人强。从整个人类社会来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确实如此。但是在竞争的局部来看,就不一定要听天由命。强者决定形势,弱者被形势决定。明智的战略家设计并且创造形势,而缺乏战略头脑的竞争者却被形势前者鼻子走。
战略家的首要任务是"造势",什么叫"造势"呢?就是孙子说的:"上兵伐谋"的意思。
伐谋的主要内容特别指在竞争中把主要精力放在使实力的增长具有比较优势,并且使之竞争力在交锋时能达到巅峰状态;同时改造环境,使之与实力有最优的配合。在战略上,扩大优势空间,在战术上,只在优势空间内与对手周旋。凭借优势,力争在击破实力型竞争中"不战而屈人之兵";在达标型竞争中夺取所争夺的目标如"探囊取物",手到擒来。
除了伐谋之外,伐交也是造势的主要手段。
伐交就是同盟争夺战。自己的实力不足,靠盟友的支援补足。对手建立了强大的同盟,通过瓦解对手的同盟来削弱对手的竞争力。
怎样伐交呢?最根本的原则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因此中国古代军事家非常推崇"义兵"的思想,中国现代军事家依然崇尚"正义战争"的概念。因此,战略的水平到达一定的高度之后,自然而然的和社会的道德规范融合在一起了。合乎道义才能得到最广泛的支持和同情。
另外在手法上,毛泽东的"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方针和统一战线的思想,堪称经典。什么是矛盾,差异就是矛盾,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只要超过两个人,差异就会产生,矛盾就会出现,就可以加以利用。人数超过三个,就会出现多数和少数的问题,就有争取多数的机会和各个击破的机会。当年成吉思汗粉碎俄罗斯王公的联军就是用的这种战略分裂了联军,最后全部加以毁灭。
造成了有利形势之后,就可以着手收拾你的对手了。毛泽东说过:"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伐兵就是扫灭对手的行动。伐兵就是交锋。就是竞争双方直接以实力进行较量。如果"伐谋","伐交"成功,则交锋只不过是收获果实而已,反之,只能靠碰运气了。
孙子说:"其下攻城"。
指放任对手集中实力,并与环境取得最佳配合后,在对手的优势空间的纵深处与之交锋。一般人们把这种做法称之为"蛮干"。
"蛮干"当然降低了成功的机会,但是提供了检验实力的最严格的条件,因此我们在良性竞争活动规则制订过程中应该遵循"攻城原则"。给竞争双方以同等的环境条件,让他们仅仅依靠实力交锋,不能借助环境的帮助,这样才能检验出双方实力的真正优劣。[18]
在竞争中对于形势的适应、利用、控制和创造是战略规划的全部任务。
当我们在进行战略规划的时候,首先应该从环境、竞争各方的实力及其对比等方面把形势认识清楚,并且把适应形势生存下来作为战略的第一要务。我们从两方面来进行适应:第一,使我们的实力和环境互相适应;第二,使我们的实力与对手互相适应。
现代海军陆战队员和空降兵、侦察兵等有机会到敌人后方执行任务的兵种成员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求生训练,比如在孤岛或者深山密林当中生存,这些就是适应性训练。环境当中的一些要素可能会对我们的实力构成削弱和破坏,适应就是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使自己的竞争力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不会显著削弱。企业的适应性表现在应付经济波动尤其是经济衰退的能力上。
另外,遇到具有特殊实力要素的和采用特殊竞争方法的对手,我们还应该能够适应对手,不至于遭受致命打击。古代罗马人在遇到汉尼拔的战象时,惊慌失措,狼狈逃窜。后来仔细研究了战象的特点,设计出应付的方法:当敌人的战象冲过来的时候,让开一条路,不要让战象撞倒,同时发射火箭,大喊大叫,惊吓战象。在决定迦太基命运的扎马战役当中,汉尼拔的战象不但没有冲乱罗马军队,反而受到惊吓,回头冲乱了迦太基自己的阵脚。德国军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第一次看见坦克这样的庞然大物,虽然那时的坦克战斗力有限,但是已经吓坏了德国人,使他们弃阵而逃。到了英国军队第二次使用坦克的时候,德国人已经知道自己可以怎样对付这些庞然大物了。清朝军队骑射打天下,倚重骑兵的集团冲锋。第二次鸦片战争当中,在白河口附近冲击英法联军步炮兵方阵,全军覆没。后来到了抗日战争,中国人已经知道怎样利用落后的武器对付装备先进的外国侵略者,到了抗美援朝,英雄的志愿军更是把最强大的美国佬打得丢盔弃甲,成为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队最辉煌的战史。
当我们在竞争当中适应了形势之后,就站住了脚跟,至少不会被对手一击致命。
在完成了适应形势的战略任务之后,下一个就是利用形势。这个任务也分为利用环境和利用实力两个方面。
利用环境包括利用环境加强自己的实力和削弱对手实力两个方面。环境对于实力的加强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提供实力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保护实力在竞争当中不容易受到对手的损害。西方古代有个神话故事,说的是希腊大力士赫丘力和巨人安泰决斗。安泰的母亲是大地之神,任何时候只要安泰一接触地面,他所受到的伤害和消耗的力量马上可以得到恢复,所以很难对付。后来赫丘力把安泰举起来,不让他接触地面,在空中把他打败了。军事上的包围正是这样的战略,切断敌人利用环境的机会,削弱他们的实力。康熙皇帝命令黑龙江将军萨布素进攻侵占雅克萨的沙俄军队,让他带上大炮,轰击雅克萨城墙。如果敌人火力强大,不容易攻克,就采取围困的方法,困死敌人。最后,如果连围困也不能战胜,在撤退之前要把雅克萨周围田野的庄稼全部割掉或者破坏。为了完成包围任务,萨布素特地调动黑龙江水师参加封锁,使得俄国军队无法从水陆两方面补给雅克萨守军。800多俄国士兵被清军围困达11个月之久,最后只有66人侥幸生存,被迫求和撤退。
---------------------------------------------------------------------------------------
[18]由李登辉提出"两国论"开始,台湾问题再度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台湾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我国在50年代到70年代之间"伐谋"不胜,整个大陆在经济建设方面与台湾的差距越拉越大,自己国内的老百姓尚且千方百计往外跑,甚至不惜重金偷渡,客死他乡,好像最近在欧洲闷死在货柜车里的几十个偷渡客一样。台湾人已经跑出去了,虽然现在很多人不愿独立,但是你再叫他回来,确实也不那么容易。
我国过去虽然"伐谋"不胜,但是"伐交"却卓有成效,美国当年为了从越南脱身,实际上是抛弃了台湾当局这个"老朋友"。可是当时我国"伐谋"不胜的后果,无力"攻城",错失良机。
既然我们知道了历史,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战略就是现成的了:
"上兵伐谋",还是要缩小在发展上和台湾的差距,好像现在的广东,成为很多香港人考虑置业定居的选择,而内地人对于移民香港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狂热了。如果没有发达的社会现实,台湾人民肯定担心12亿大陆同胞跟他分家产,当然不愿意接受我们中央政府的管治。
"伐谋"成功之后,"伐交"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中国越富强,外国就越重视中国中央政府而轻视台湾当局,就越不愿为台湾问题与中国翻脸。
如果没有"伐谋"和"伐交"的胜利作为前提,勉强"伐兵"和"攻城"显然都是下策,是不得已的选择。如果在战略上走到了"不得已而为之"的地步,则应该算是"臭棋"。
---------------------------------------------------------------------------------------
利用自己和对手的实力,首先就是发挥自己的长处,攻击对手的短处。如果我的东西便宜,我就和对手打价格战,如果我的东西比对手贵,我就打品牌战或者品质战。美国人打算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上有自己的小算盘:"中国虽然有世界上第三大的国土面积,但是扣除了青藏高原整个第三级阶梯大多不合适发展农业之外,第二级阶梯只有四川盆地比较好用,其他地方荒漠多过甘泉,最好的第一级阶梯东部地区,虽然耕地不少而且质量不错,但是拥挤着11亿多人口,盖房子修马路就用掉不少耕地,实际上中国耕地面积总体上不如美国,人均计算就更不用说了。因此中国一定是美国农产品的最大买主:12亿人口,12亿张嘴--太棒了!"实际上怎样呢?中美刚刚达成世贸协议,美国就以"反倾销"罪名起诉中国的果汁制造商--显然著名的"华盛顿苹果"斗不过中国苹果。中国的猪肉估计很快就会进军美国--以每公斤6~7元的成本对付10~11元的成本,又是中国人的压倒优势。
中国确实是耕地少,因此大量使用耕地的产品最终比美国贵,但是中国人比美国人穷得厉害,本来是不好意思的事情,但是在经济上坏事却变成了好事,成了中国最大的王牌--劳动力成本低廉。所以凡是大量使用劳动力的产品,中国通常都占有优势。但是需要大量土地生产的产品,尤其是粮食,中国相对美国来说并不占优势。
不过从长远来看,中国人贫穷的优势不可能维持很久,毕竟我们的发展速度持续十多年世界第一,而我们的目标正是摆脱贫穷。一旦中国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再贫穷,中国的劳动成本必然上升,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就不复存在,而被其他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所压倒。现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已经在劳动密集型的典型行业纺织业方面到处排挤中国的产品,在不少国家把头把交椅从中国人的手中抢走了。因此中国人必须发挥人多的另一个优势:这就是头脑多,用智力密集型的来代替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这就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出发点。中国自古重视教育,问题在于我们需要给头脑一个自由发挥自由想象的空间,并且给知识产品化提供必要的土壤--保护知识产权和提供风险投资的机制。目前,我们重视科教投资,忽视知识产权保护,更不敢给头脑以自由想象的空间。当然,我们目前还是吃"穷饭",这些都无所谓,但是等到我们富裕起来之后,这些就成为基本的立国条件了。
另外,一般人不容易注意到的,是实力有正负之分。使自己的负实力转化为正实力,使对手的正实力转化为负实力,是战略运筹上更加高明的地方。所谓缺点,就是负的实力要素,如果我们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就是把负的实力要素转化成了正的实力要素,因而增强了自己的竞争力。对于竞争对手,却要设法把他的正的实力要素转变成为负的,削弱他的竞争力。相传是姜太公所作的《六韬》有一段话:"夫攻强必养之使强,益之使张,太强必折,太张必缺。"意思是说,如果我们要进攻强大的敌人,必须要设法让敌人强大起来,让他野心勃勃到处扩张,太强大必然不可能持久,扩张太快必然破绽百出。当然,敌人强大之后,不一定不能够持久,关键在于他的强大是冰山一角,还是勉为其难。同样,敌人的扩张能否破绽百出,为我所用,要看敌人是否厚积薄发,还是强弩之末。另外自己能不能利用敌人的失误或者破绽,也是问题。勾践鼓励夫差大兴土木,建筑宫殿,实际上是设法使吴国荒废农业这个古代社会的根本;鼓励夫差争霸中原,正是要是吴国军队主力集中到北方,并且在与强大的齐国争霸战中消耗掉,为越国从南方偷袭吴国创造条件。相反,韩国派郑国去给秦始皇修建水利工程,以为可以消耗秦国国力,因为短期内韩国不能利用秦国国力削弱的机会,反而在长期当中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苏联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死伤惨重,几乎灭国,心有余悸,因此在战后过分追求军事强大,最后反而走上了灭亡的道路。
接下来就是控制形势,控制形势包括软硬控制和对环境的控制以及对实力的控制三个方面。所谓"软控制"指的是掌握主动权,使形势按照自己的战略发展,主要取决于战略家的战略运筹水平。所谓"硬控制"指的是利用强大的实力对于竞争的环境实行可靠的控制,并且将竞争各方的实力都处于自己的牢固控制之下,一般是指竞争获胜之后的战略。在秦始皇之前,孔夫子的"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一直是春秋战国诸侯的道德标准,秦始皇改变了这个标准,所灭的国家从此成为郡县,成为皇帝管辖下的地方政府机构。在市场竞争当中,收购了竞争对手的企业,就是在"肉体"上消灭了"敌人",完成了对于竞争形势的"硬控制"。在情场竞争当中呢,当然是完成结婚仪式之后,竞争才能算告一个段落。
软硬控制的目标,一个是环境,另一个是实力。
控制环境的手段是实力。我们用金钱买下了本来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使用权,我们就"占领"了这块土地,实现了对这块土地的控制。如果商家大作广告,使得某个地方的消费者忠实地购买它的产品,也可以说控制了某个市场。当然,前面的控制比较实在,我们就说是"硬控制",后面的控制不够实在,很容易丧失,我们就称之为"软控制"。
控制实力的手段是其他的实力以及实力本身的控制机制和管理体系。一家股份公司的最大比例的股份如果被新股东购买,引起控股权的转移,这家公司就易手了。如果老股东企图保住自己控股权,就必须动用资金进行反收购。这是"硬控制"方面的问题。"软控制"就是原来实力的主人能不能继续对实力进行有效控制的问题,我们在前面的"宦官现象"的内容里面讨论了这个问题,这里从略。
控制形势之后,还要对形势进行改造,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每战必胜。我们经常说的一句套话"进一步发展大好形势"就是这个意思。
形成了有利形势之后,我们"势能"在手,如何"破敌"的问题就提上议事日程了。在这个方面,日本人有很好的心得可以供我们参考。我们在电影上得到的日本人的"大将风度"的印象是怎么样的呢?大概是这样吧:盘腿坐在榻榻米上,身板挺直,好像在闭目养神,周围的一切好像都听不见,看不见……突然瞪大眼睛,发出命令……!……!!……!!!他们总是准备的很好,不声不响,而后时机成熟时突然猛烈喷发,一击致敌死命。著名的珍珠港事变就是一个典型范例。不过发明权还是我们中国人。我们中国人有"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九年不飞,一飞冲天。"的说法。孙子兵法说:"势险节短"。"势险"就是形势包含的"势能"很大,很险峻。"节短"就是节奏要短,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势能"释放出来,这样才能获得强大的"动能"去冲垮对手。一把几公斤重的铁锤,挥动起来可以轻易地打碎一个人的脑袋,但是静静地放在地上的几十公斤重的杠铃,却可以被人轻易举起。如果我们不注重动态运用我们的优势,我们只能形成静压强,要压垮对手需要非常大的势能做后盾才行,这与我们谋略所讲究的效率目的相违背。根据前面介绍的边际效果递减规律,我们形成在某些领域里的优势是以牺牲其他领域的发展为代价的,如果虽然优势很大而持久不决,最终可能会在其他领域里被拖垮。苏联的瓦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苏联在崩溃之前,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军事优势,由于不能释放出来,最后在经济方面拖跨了自己。当时,很多军事专家都认为,苏联军队可以在3个月甚至1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占领整个西欧。如果苏联当真动手占领了西欧,获得了西方的财富和资源,这个国家可能不至于迅速垮掉。但是在核时代,核大国之间如果要动手,就要冒全人类同归于尽的风险,实际上大打是不可能的。既然短期内不能够用军事优势解决问题,军事均势才是更好的选择。可以把资源转用于其他更有意义的领域。
总的来说,战略可以分为两大类:交锋战略和发展战略。交锋战略指导我们怎样使用自己的实力在特定的形势下去战胜对手,这类战略的指导方向是指向形势--谋略空间左上角的原点,也就是设法使交锋发生在我方势能最强的地方。用我方的最强攻击对方的最弱,利用环境增强我方的强大,增加对方的弱点。比如抗美援朝时期,我军刚刚建立空军,怎败敌人老牌的强大空军呢?我军使用战斗机集中攻击敌人的轰炸机和战斗轰炸机,尽量避免和敌人的战斗几个都,因为我们的飞行员的经验和训练都远远不如敌人,格斗不占上风,但使用专门为空战设计的战斗机攻击专门为轰炸设计的轰炸机,飞机性能就占了很大优势,总的来说,我们年轻的空军打赢了。在战役战术指挥上,尽量组织大规模空战,避免少数飞机之间"单挑",好比打群架,个人的技能相对就不重要,协同和纪律更重要。就像法国兵打马木鲁克兵一样,人少打不赢,因为人家武功好,"单挑"打不过,人多反而打赢了,因为我们协同和纪律好。在作战地点上,尽量靠近我国边界,一则出击时间短,我军飞行员以逸待劳,二则留空时间长,不必担心油料不足,三则万一失利,飞回我国境内就可以摆脱敌人,当时美国空军还不敢明目张胆侵犯我国领空。有一首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据说取材于长城抗战。当年日本鬼子装备精良,训练有素,飞机大炮加坦克,一轰一冲,中国军队就垮了。后来中国军队就找日本鬼子的弱点,找来找去,发现日本人晚上睡起觉来跟死猪一样,因为老打胜仗,看不起中国人,晚上也缺乏警戒。结果中国军队半夜摸上敌人阵地,抡起大刀,一刀一个脑袋,砍了个痛快!后来这首歌就传遍了全国抗日军民。发展战略是在竞争的过程当中,把握和引导形势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包括选择最能增强自己竞争的实力要素优先发展,各种要素之间的均衡发展,实力要素和环境的结合,环境的控制和改造,基地的选择和建设等等。发展战略的指导方向是指向形势--谋略空间的右下角的原点,也就是扩大我方的优势空间,压缩我方的劣势空间(即对手的优势空间)。所谓发展形势,指的就是发展战略的任务。
战略经典研究:民以食为天。






欢迎光临 新盐城乐聚社区 (http://xycs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