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渣土车运输行为,近日,由市容市政、公安等部门联合主办的苏州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安全生产培训在姑苏区开课。市区所有纳入“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运输处置企业目录”的44家渣土车企业驾驶员及主要负责人同上车辆运输、管理安全课。
据统计,目前,全市纳入动态监管的渣土车超过1700辆。为了让渣土车管理更加“耳聪目明”,今年,苏州市渣土办通过采取为渣土车加装电子专用识别卡等手段,提升网络信息监管平台系统功能,以专项整治、规范提升、智能管控这三套“组合拳”确保渣土车运输安全规范。
专项整治
打击“野蛮车”月均查处百余起违规行为
一方面是“疯狂”渣土车超载、超速、闯红灯、带病上路,另一方面是驾驶员在操作渣土车这类大型车辆时,应急处置能力跟不上,今年以来仅近期,苏州就发生了多起较为严重的渣土车交通安全事故。
6月14日晚上11时许,一辆渣土车在相城区北桥凤北公路右转弯驶入广济北路时,逆向驶入非机动车道,与一辆二轮摩托车相撞,事故致使摩托车上两人被碾压当场死亡。7月4日下午2时45许,一辆渣土车在从长江路右拐弯到金山路时,与一名骑自行车带着孩子的老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伤亡。7月25日下午,在苏州高新区竹园路和滨河路路口再次发生渣土车交通安全事故,导致一人死亡。近日,一辆渣土车在城际路与浒杨路口正常转弯时,与一辆电动车发生碰擦,路口监控录像显示,当时电动车正在逆行,且骑车者带着耳机并未察觉到车辆,而渣土车驾驶员也未发现驶来的电动车,这才造成了事故的发生。
除此以外,渣土车抛撒滴漏、偷倒乱倒、扬尘污染等情况时有发生,也对城市环卫保洁工作造成了负担。
受利益驱使,一些不规范企业无序经营,“散兵游勇”恶性竞争频频闯祸,导致渣土运输、处置过程中“顽疾”难除。记者从苏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了解到,今年以来,市容市政部门围绕“两减六治三提升”、固体废物违法转移专项行动、安全生产“百日会战”等,针对渣土车运输违法违规行为开展重点执法。截至今年8月,全市城管执法队伍共立案查处各类渣土运输违规行为848起,处罚金额达278.37万元。今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市渣土办针对渣土运输车辆密闭化作业,牵头组织开展了专项执法月行动,共检查违规车辆380台(次),涉及工地35家,约谈违规企业32家,立案查处123起,罚款43.25万元。通过多部门联合重拳整治,为“野蛮”上路的渣土车“收骨头”。
规范提升
壮大“正规军”安全课程规范操作提技能
提升治理能力,就要帮助行业补齐短板。为了进一步对渣土运输车辆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苏州专门针对渣土车的外形、运输行为等,设置一系列标准。比如,渣土运输车车身颜色均为“苹果绿”;车辆驾驶室顶部要装印有公司名称和车牌号的顶灯;为避免运输途中抛撒滴漏,每辆车在运输工程渣土时必须密闭。
在此基础上,市渣土办通过设置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运输处置企业目录,将大批渣土运输企业的车辆升级成“正规军”规范管理。去年上半年,市容市政部门对被列入《苏州市区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运输处置目录》中的运输企业进行了资质再审核,将一批存在问题且多次督促仍未整改到位的企业从目录中清除,并对新申报的企业资格、车辆标准、驾驶员资质等作了新要求,同时进一步完善诚信考核机制,采取失信企业惩戒等措施。今年,列入目录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运输处置企业从35家增加到44家,车辆也从1064辆增加到1700多辆。这些车辆均统一更换与其他工程车辆有所区别的渣土车专用号牌接受统一管理。
苏州还通过组建市渣土处置协会进一步强化渣土行业管理,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共同规范苏州渣土运输、处置行为。
从去年开始,为了让相关人员切实提高安全意识、规范行为操作、提升技能水平,市容市政、公安等部门以及市渣土处置协会等组织连续两年组织开展苏州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安全生产培训课程。邀请相关专家对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相关事故案例分析及渣土运输审批与执法等方面开展指导,对如何优化渣土运输企业管理、规避安全事故风险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在实践中有效提升整个渣土行业形象。
智能监管
依托“黑科技”渣土车管理进入智能时代
单单依靠人力进行巡查、蹲点、值守,难免会出现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而搭建信息化平台,不仅能够精准定位到每一辆车,管理工作也将事半功倍。
每天从早到晚在城市里忙碌的渣土运输车,都连结着确保其规范、安全上路的智能“心脏”。这颗“心脏”就是位于桐泾北路500号的苏州市建筑垃圾智能化监管平台指挥中心。在这里,监管人员登录平台运输过程监管子系统,所有正在作业的渣土运输车动态轨迹在地图上一览无余。一旦有车辆出现超速、未密闭运输等违规操作,平台会发出警报,监管人员锁定车牌后立即上报给处置部门。“今年,每辆渣土运输车上加装电子专用识别卡,经过每一处交通卡口时,都将接受全方位监控。”平台工作人员介绍。
苏州市环卫处建筑垃圾管理科科长王愐敏告诉记者,平台在完成二次升级后,现有基础数据库、资质审批、产生源监管、终端监管、视频监管、渣土供需等8个子系统和近40个信息模块,在对不规范行为进行实时监控的同时,还具备运输企业、车辆资质线上申报等行政管理服务功能,相关管理工作基本实现了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的全链条覆盖。
王愐敏介绍,今年,市渣土办对还列入目录中的每辆渣土运输车辆推行“一卡制”。每辆渣土运输车辆都有一张信息卡,这是一张印有专属二维码的白绿底色卡片,其中包含了车辆、公司、处置证以及执法考评等信息,这些内容统一上传至智能化监管平台,路面执法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使用装有相关App软件的手持端扫描卡面,车辆信息内容便会全部呈现,帮助管理部门进行及时有效的核查和考核,也便于企业查询和自我管理。有“黑科技”助力,渣土车监管正全面进入智能时代。(肖辛)
(责编:黄竹岩、张鑫)
人民日报客户端下载
手机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