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对典型案例的从严从重处理,加强治理的刚性和可持续性,从日常管理角度严格压缩“野导”的生存空间,或许对于“野导”等乱象的治理才会更显规制力。
据澎湃新闻报道,日前,青岛的海女士向媒体反映,今年国庆期间,她一家老幼11人报团到广西桂林阳朔游玩,因拒付“野导”费用,而遭到一群人殴打。10月29日,澎湃新闻从阳朔县公安局阳朔镇派出所得到证实,目前,殴打海女士一家的其中4名成员已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刑事拘留,另有2名涉案人员在逃。另外,事后她曾接到阳朔县旅游发展委员会一名官员的致歉电话,对方表达了对其一家遭遇的同情,并承诺尽快处理。
全家外出旅游本是图一乐,却不想遭遇被暴力殴打的无妄之灾,这着实让人气愤。从事后处置看,当地警方对于暴力实施者予以了刑事拘留,有关部门负责人也电话致歉,并承诺对游客医疗费用和财物损失的赔偿予以协调,处理应该还算到位。
不过,也有网友表达了不同意见,认为对于暴力实施者的处理偏轻。阳朔县公安局提供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事件系拉客的当地村民蒋某云与海女士一家发生纠纷和肢体冲突。但据海女士反映,当他们识破“野导”身份准备原路返回时,其丈夫被拉住,并被索要费用,而在拒绝对方要求后,“野导”先动手打了她丈夫,随后双方引发了冲突,对方还叫来了近10个人,“要报警时,‘野导’又将家人手机夺走摔地上;海女士在抢回自己手机时,婆婆、妈妈和5岁女儿被野导一群人踢打。”
光天化日之下,以团队导游派人为名将游客骗走已是明显的欺诈,在意图被识破后却实施暴力胁迫和殴打,更是性质恶劣。从这点来看,简单以“拉客”不成导致双方冲突来定性该案,确实显得有点轻放的味道。而该案最终因为引起县领导的重视被当做了典型案例,才对当事人由最初的行政拘留转为刑事拘留。换言之,在正常情况下,对于类似行为的处置力度很可能将更显不足,或者说处置标准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
就在最近,厦门市公安局鼓浪屿派出所先后查获两名多次从事无证导游活动的“野导”,并依法对该两名“野导”予以教育训诫并“禁足”鼓浪屿。但与鼓浪屿的“野导”可能属于外来者不同,阳朔的“野导”据说就是阳朔县城附近的村民,没有导游资格,他们的目的就是赚取导游费。那么对这类“野导”采取“禁足”的软性办法,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依法加大惩处力度很有必要。当然,相较于对典型案例的从严从重处理,加强治理的刚性和可持续性,从日常管理角度严格压缩“野导”的生存空间,或许对于“野导”等乱象的治理才会更显规制力。
“野导”欺诈、强行拉客等景区内现象,不仅破坏了游客的兴致,也严重败坏一个地方的旅游市场环境和声誉。事实上,在网上,以阳朔和“野导”进行关键词搜索,就能够找到不少游客对这方面的吐槽。这说明,阳朔的“野导”现象很可能并非个例,当地对此事的处理也应该举一反三,以常态化的方式溯及整个行业。
旅游市场的竞争,在未来将越来越体现于市场环境、游客的实际体验感等方面。游客对于“野导”、“黑导”、强制拉客、强制购物等景区现象的“容忍度”也将越来越低。相应地,旅游景区的各个方面都应该向着标准化、法治化方向看齐,给予游客稳定的服务和安全期待,不能再迷恋于某种“原生态”的市场环境,纵容各种“野生”力量的生长。(朱昌俊)返回腾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