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男孩变娘”,还算不上什么危机这几年,关于“男孩危机”、“男孩变娘”的担忧不时见于报端,不少人觉得中国男孩亟待拯救。“拯救论”者的论据主要是,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生,男孩已被女孩全面超越,一些男孩不仅娇气爱哭,衣着打扮还趋向女性化,阳刚之气不足。
为了拯救男孩,一些地方开始了行动,如推出“男孩班”、“父子课堂”,还有培养“男子汉”搞赤膊跑的课外班,福建省更是在2015年推出政策,只针对男生招收500名免费师范生。
然而,中国的男孩真的需要拯救吗?不一定。联合国的数据表明,女孩学业表现比男孩好,升学率高是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普遍现象。
过去的独生子女政策,让中国家长同样重视女孩的教育,职场上依然存在的性别歧视,也让中国女孩更刻苦认真,提升自己的实力。
在这种情况下,女性高校升学率自然会提升,这不是任何人的恩赐。要求男性什么阶段都轻松超过女性,才是男权社会的刻板印象。
觉得男性打扮中性柔美,就是没有担当的“娘娘腔”,更是犯了基本的逻辑错误。身心健康的男人,在外貌和气质上,无论是追求粗狂还是追求精致,都只是一种正常的选择。
一个人“娘”和有担当有能力,也不矛盾。走中性路线但是能力强有担当的人有得是,如韩国国家足球队守门员赵贤佑,他在世界杯上以一己之力坚守球门,帮助韩国队战胜了劲旅德国,可以说相当阳刚了。但这个人私底下活的很“娘”,每天坚持敷面膜,保持皮肤水嫩。
盲目的男子汉教育,反而不利于男孩的成长有人会说,无论如何,男孩当男孩养,女孩当女孩养,才是更好的教育方式。可他们却不知道,刻板的性别教育可能不利于男孩的成长。
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两性在遗传学上的生理差异虽存在但很细微,且男女的许多差异并不源于一个基因,而是许多基因的相互作用,且各种器官的可塑性很强。
人类生物学家朱迪·朱曾对四岁和五岁的男孩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研究,发现他们在理解他人情感,以及培育亲密、有意义的友谊时,是和女孩一样敏锐的。
她在《当男孩成为男孩》一书中指出,男孩们到了上一年级的时候(有时更早),就会把天生的同理心换成后天习得的沉默坚忍,并与朋友保持更大的情感距离。有趣的是,他们只会在公共场合采取这种新的行为模式,在父母身边时却不会这样。
埃默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在2017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父亲给女儿唱歌,朝她们微笑的时候更多,使用的语言比对儿子的更具“分析特点”,表现出的悲伤也多得多。他们对儿子的用词更注重成就,比如“获胜”和“骄傲”。
研究人员认为,父亲的语言中表现出的这些差异,也许是“女孩在学习成绩上胜过男孩这个一致结论”的原因之一。
家长们注重对男孩进行“男子汉”教育,是希望他们学会控制情绪,磨练意志,在残酷的竞争中获胜。
不过,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苏珊·戴维并不认同这种做法——“研究表明,抑制情绪的人适应能力和情绪健康状况都比较差。”
在一部名为《面具之内》的美国纪录片中,导演曾采访了美国不同族裔、性取向和年龄段的男性,以及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等,只为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有种种特权的情况下,男人却犯罪率更高、更容易辍学,男人究竟是怎么了?
很多时候,问题恰恰就是从“像个男子”这四个开始的。
男性和女性的相似被忽视,差异被夸大。年轻的男孩被要求必须坚强、有侵略性和阳刚,同时要隐藏自己真实的情感。这样的隐忍让人感觉孤独和痛苦,进而又可能转化为对其他人的暴力。
男人和男孩都被卡在这个恶性循环里,变得更加封闭,只能通过重复和加强男性气质来迎合社会的期待。
男孩需要有担当负责任,但不必时刻“坚强”不可否认,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要培养学生考试之外的能力,这是好事。但负责任有担当的“阳刚”气质,男女都需要。
且如前文所说,“男子汉”不是只有一种表现形式。过去,有“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一说,说的是中国女人有款有型,至少是穿着得体、容颜顺眼、双眸有光,而男人则是面皮灰黄,头发干枯,萎靡不振。现在,一些男孩不再破罐子破摔,注重个人形象,这是社会的进步。
更重要的是,即使搞“男子汉”教育,也不能简化成搞体能训练和外形设计,让没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机构乱来。
如果男子汉教育只是体能训练,而男孩内心对这些是厌恶的,那他只能学会压抑自己的情感,假装接受。这种教育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可能比杨永信治网瘾的伤害小不了多少。
其实,对育儿知识匮乏的中国家长来说,在教育孩子时,应先学会少做多听。倾听孩子的抱怨,在背后默默的支持他,让孩子学会与自己的情绪相处,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这比让孩子成为外人眼中的“男子汉”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