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纪实中国] 创新民政让江苏发展有“温度”(转)

[复制链接] 0
回复
162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9-2-9 08:04: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创新民政让江苏发展有“温度”

2019年02月08日 07:15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作者:王敏 杨时盛








0人参与 0评论


过去一年,围绕让“发展成果有更多的民生含量”,江苏各地积极创新民政工作,破解民生难题。在一件件难事急事得到有效解决的同时,江苏百姓的民生幸福指数不断升高,江苏发展的“温度”也更暖人心。
“急诊救助”撑起困难群众“保护伞”
当群众遇到因病、因灾、因祸等急难情形时,怎样才能求助有门、及时受助呢?宿迁泗阳县创新“急诊救助”模式,将临时救助制度前置,先救急、后解难,实现补漏托底。
城厢街道龙门居委会的村民王恒根,身患肺积水多年,享受低保救助。去年7月,他的家中因电线短路失火,造成财产严重损毁。村干部第一时间为他申请临时救助,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老王说,当时村里干部都把钱送到我家门口了!泗阳县城厢街道社会福利中心副主任王业剑介绍,当时还帮着这一家购买了一些床上用品、厨房灶具等生活用品。
之后王恒根又拿到保险理赔金,修缮了家里的房子。对遭遇急难问题的困难群众,先通过临时救助予以帮扶,再根据致困原因转专项救助,确保困难群众及时获得救助,今年“急诊救助”模式将在全省推广。
江苏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副处长林莉表示,以前存在“一谈救助只认低保”的现象,但申办低保有严格的准入条件,而且需要办理周期,一些急难问题不能第一时间得到解决。现在的“急诊救助”模式,通过机制创新、流程再造、制度重组,形成完整的“救助链”,实现救助无死角、不漏底。
“喘息服务”减轻居家养老压力
2018年,江苏还以试点示范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南京市率先推出“喘息服务”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机构或居家养老服务的方式,为重度失能老人每年免费提供15天的“全托”服务,让长期照顾重度失能老人的家属得到“喘息”。自去年8月试点以来,已有600多位老人享受了这项服务。
南京市民汤小霞说,老伴住进来以后自己也全身心地放松了,每天都有人在照顾着;有了这样的“喘息服务”,对我们是真正的一种喘息!
推广惠民成果兜牢民生底线
2018年,江苏民政建设创新成果丰硕:救助实效进一步提升,无锡、苏州等地实施中低收入居民医疗自费支出救助、家庭常态性帮扶、重特大疾病托底生活救助专项保险等政策;深入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建成省级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实现“房子、车子、票子”等资产信息在线查询核对的全覆盖;连云港、淮安等地精准救助、阳光扶贫成效明显。此外,康复养老产业的集群融合发展、聚力破解因病返贫的“126”精准医疗救助等模式也兜牢了民生保障底线。今年江苏将进一步推广惠民成果,让更多人享受到创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责任编辑:潘文茜]




我不是好人,一辈子没有做过坏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