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我们身边,不少孩子都被家长逼着一路“抢跑”,比如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学习小学知识,小学还没毕业家长就把初中课本准备好了。
陈宝生部长在“部长通道”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到:“学生的一张白纸,交给老师,老师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在这之前,左一道右一道,把孩子画得五花八道,这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所以,我们要严禁这种事发生。”
今天的两会伴读,中教君就跟您聊聊“超前教育”给孩子带来的那些危害,在中小学阶段,有哪些习惯的培养比学习成绩还重要呢?
1
“超前教育”导致孩子厌学
这位妈妈后悔不已
中教君身边有这样一位当妈的朋友,她自己的性格本来就很要强,这不,又听信所谓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出了不少难题。3年内花了快10万,给孩子报了七、八个培训班,在孩子5岁的时候便学完了小学二年级的课程。
朋友跟我聊天时说,刚开始上一年级的时候孩子成绩非常优秀,觉得老师讲的都很简单,到了二、三年级,成绩却慢慢下滑了,孩子从班里的尖子生变成了中等生,渐渐地开始厌学、不写作业、上课走神了。
找老师沟通的过程中,她才逐渐意识到,原来孩子在刚上一年级时,因为学过这些知识所以在成绩上比别的孩子优秀,但恰恰因为这些内容他已经掌握了,上课更容易走神,对学习也缺乏兴趣,逐渐养成不注意听课的坏习惯。
上了二年级,孩子的“老本”吃完了,由于学习欲望不强,学习习惯不好,感觉越来越吃力。这位朋友跟我说,真后悔当初的决定,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让孩子上小学再跟着老师的授课进度,按部就班地学。
2
有“超前”意愿的家长
还真不少
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家长还真不在少数。去年11月,上海一位5岁小男孩的入学简历上了热搜,让很多成年人自叹不如。他读过“万卷书”,小小年纪认识几千字;他也行“万里路”,踏遍全国各地,也曾出国旅行。
除了这些,他更是爱好广泛,文史、艺术、数理、运动等才能样样兼备,据了解,孩子的父母都是复旦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孩子从小就被要求一定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教育方式见仁见智,我们暂且不谈,但是近年来,“让孩子赢起跑线上”这一教育观念被不少家长接受,让孩子1岁背诗、2岁弹琴,4岁学编程,6岁学奥数,急切要把孩子培养成“神童”,恨不得一眨眼孩子就变成超级天才。然而父母们却不知道,这样的教育方式,不见得有效。
3
对“神童”的追求
让他们忘记“拔苗助长”的后果
儿童发展有自身规律,打破这一规律往往会适得其反。
孩子还处于儿童时期,就让他们过早地学习几年以后才能接触的内容,并不能促进孩子身心的发展,反而会导致孩子进入小学后丧失对知识的新鲜感,产生厌学情绪,直接影响孩子一生的学习兴趣。
有专家表示,培养“天才”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起跑线上早别人一步的行为,原因大多出自父母们的焦虑。
在一次记者采访中,一位小朋友就说:“是爸爸妈妈希望我去美国,所以给我报了英语课程。”或许孩子还没到学英语的年龄,或许还没培养出兴趣,但盲目攀比的父母们,根本不管这些。
表姐家小侄子最近就多了一个象棋兴趣班,而原因只是,班里有个小朋友报了象棋班而已。用表姐的话说就是:“别人家孩子都在学习,自己家孩子无所事事,那可不行!”
在教育孩子上,无数父母都是被推着走的,“别人家孩子”成为了他们焦虑的源头。但他们却忘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需要因材施教,更需要因时施教。
有位作家说过,学习这件事不只是刻苦就可以,走得远的孩子多是因为热爱。遵循孩子的天性,什么年龄学习什么知识,孩子自会成材。
教育家陈鹤琴说:“让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
是啊,强塞进孩子嘴里的东西,他不会,也根本咽不下去。天底下没有父母不爱孩子,没有父母不想让孩子健康快乐,但千万别让错误的教育方法,剥夺了孩子的快乐,摧毁着孩子的健康。
4
让孩子拥有这些习惯
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其实呀,在儿童时期,让孩子拥有这些习惯、能力可比学习成绩重要多了。
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对一个人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儿童时期应努力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包括作息习惯、卫生习惯、文明礼貌习惯等。孩子在早期养成了正确的生活习惯,后面的学习和生活就会简单不少。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还小,忽视了对这些良好习惯的培养,认为这些都是小事情,孩子长大后再要求也不迟。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见到有孩子已经上初中了还是丢三落四,不会收拾学习用具,桌面乱糟糟的......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长大后很难纠正,这些不良习惯甚至会伴随孩子一生。
从小就乐于读书的好习惯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认同学习应该是一件终身的事情。终身学习的基础就是要有阅读习惯,自发地从各种书籍里汲取营养。
现在的童书市场比以前繁荣很多,各种好书层出不穷,亲子阅读的理念也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得到很多父母的赞同,不少父母已经开始在育儿之路上践行起来。
在儿童时期就开始培养起阅读的习惯,会比成年后再来培养容易得多,也会更容易在无功利性的阅读中发现阅读的乐趣。当一件事是有乐趣的,那么离成为一种习惯就不远了。
良好的抗挫折习惯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遇到困难与挫折,对此孩子通常会用哭、闹、耍脾气的方式来面对,作为父母,应该通过积极的引导来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挫折,让孩子们明白: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事,只要我们勇敢面对,一切困难都会烟消云散。
父母可以用讲故事、看视频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抗挫折培养,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励志”小故事,使孩子能够正确看待挫折,从而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抗挫折习惯。
旺盛的求知欲和学习习惯
求知欲和上进心,就是对知识的学习具有一种内在的渴望,按照我们的话说,就是“爱学”。孩子只有“爱学”,才可能“学好”,并持续地保持好成绩。
作为父母亲,在孩子成长的儿童阶段,注重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具有一定独立生存的好习惯
很多孩子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下成长,对父母产生过强的依赖心,一旦离开了父母这个保护伞,便不知所措。
如何才能让孩子学习独立生活呢?父母应从吃喝拉撒睡玩运动等作息规律培养;也要学会照顾自己、整理内务,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更要培养孩子在学校、自然、社会、公共场所中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各位家长,人生是漫漫旅途,教育是慢慢浇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记住龙应台的一句话——孩子,你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