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成功的教育,就是30%的启发再加上70%的等待!

[复制链接] 0
回复
2595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9-4-10 17:5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常常感受到的不是等待的美好,而是煎熬。曾经我们叮嘱孩子的口头禅是“慢慢走,小心摔倒”、“慢慢喝,小心呛着”,现在取而代之的是“快点吃饭”“快点做作业”“快点弹琴”“快点睡觉”……


我们好像渐渐失去了最初无条件的耐心,很小的事也容易发火,会不停地催促,习惯性忘记等待。


诱惑那么多,才显得坚持更珍贵

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米歇尔曾做过一个糖果实验。


他在一所幼儿园里找来数十名4岁左右的孩子,然后把他们分别带到一个房间,那个房间里除了一张桌子、一张椅子、一个盘子以外,什么都没有。


教授把一块棉花糖放到了盘子里,然后告诉孩子:“我有事要离开15分钟,如果等我回来的时候,你没有吃掉盘子里的棉花糖,我就再奖励你一块;但如果你偷吃了,就没有奖励了”。


接下来的场景十分有趣,有个小女孩完全不顾实验规则,当着教授的面就把棉花糖吃了;有的小孩眼睛盯着棉花糖大约坚持了1分多钟,还是忍不住抓起来吃了;有的孩子为了分散糖果的诱惑,在房间里不停地敲桌子、唱歌、走来走去……


最后,只有1/3的孩子成功地坚持过了15分钟,得到了奖励。

不可否认,孩子在学习生活中,有太多像那颗“棉花糖”一样的诱惑了做作业的时候,电视上的动画片,书架上的漫画书,手机里的游戏等都让他们很难抗拒,让他们有无数个念头想要放弃,这是人的本能。


作为父母,应该要让他们知道,顺从本能没什么错,但是激发潜能是一件更酷事,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再等等,就撑过去了




别让孩子成为一个没关系的人


但问题是,虽然我们嘴上要让孩子学会坚持,却常常做一些打断他们的举动。


孩子在认真玩积木的时候,你总是一会儿给他拿瓶牛奶、一会儿给他削个苹果,你觉得打断孩子玩积木没关系;出门的时候,孩子在仔细的挑选着出行的衣服,你看时间来不及了,穿什么出门也无所谓,于是就粗暴地带他离开;无数次,你都用“没关系”、“多大点事儿啊”这样的话,让他屡次放弃手头上的事。

大人的世界有计划,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甚至会察言观色,然而不巧,孩子不懂这些。现在让他一次次放弃,慢慢地,他就会对所有事情都无所谓,那时候他一定会是一个无所谓的人。


有研究说,专注力是天生,但需要花时间来细心的呵护和维系。即使有太多的原因打断他做完一件事,我们也要创造机会让他们继续完成。




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中国台湾地区著名作家龙应台的作品《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开篇文,一度很打动我。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卢梭曾说过:“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浪费是什么?是用眼观察、用心体会,只有充分的体验和思考,才能让心智发展得更完善。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消费着焦虑——时间来不及,得到的比别人少,各种眼前看不到答案的未知,都会引发我们的焦虑,补习班、抓紧时间、填鸭式的教学扑面而来。


而在我们眼前的,那个小小的闪光点,却一再被忽略——我的孩子正在认真地做一件他希望完成的事情,无论那是什么。


确实,在任何事情上我们都需要争分夺秒,但唯独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有人说过:所谓教育,就是30%的启发加上70%的等待”。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早年间需要的鼓励,几乎都来自于家长的信心。


信心不是得到眼前的答案,而是一场无尽的等待。



其实这世上还有很多事情是需要等待的:过马路要等,看电影要等,就连泡面都需要等上三分钟,等待原本就是生命的一部分。


我们大可不必总是活在焦虑中,总是感觉时间来不及了,于是替孩子疯狂的报补习班,买辅导书,填鸭式教学也接踵而至。慢一点,就像爬山一样,时间不过是一个过程,不到山顶,你永远也不知道风景究竟如何,如果最后都是成功,那么晚一点又何妨?


你要相信,养育是一场“静待花开”的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