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来就是独立的个体,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是不把他当成孩子看,愿每个孩子能够被父母平等对待,成为他自己期待的样子。
当孩子放学后跑过来告诉你失恋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
很多人都不会在意: 一个小屁孩,什么都不懂,还说是失恋了,不就是孩子们间闹着玩吗?!
或者略带生气: 你一个小屁孩哪懂什么心疼,作业写完没有,复习了吗?别整天就知道玩,要好好学习,那么辛苦赚钱养你,你不好好读书将来怎么回报?你别一脸不高兴,说你都是为了你好!”
可是国外的一个爸爸并未将他当成小孩,而是认真地听他讲被小女朋友甩了的感受,“就像心撕开,就是从中心这样“噗”的一声”,形象化的描述,还真的让人感受到孩子难过的心情。
爸爸也一直在引导他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情绪: “那你分手之后是什么感觉呢?” “哇,那你之后你怎么做的呢?”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网友在下面纷纷评论:有这样的爸爸和孩子可真的太有趣了。
孩子在3到6岁的时候会经历一个“婚姻敏感期”的阶段,对恋爱、结婚产生兴趣。在失恋这件事上,爸爸并没有把他当孩子看,而是把他当成大人,倾听孩子。
前不久黄磊的女儿多多因为染了紫色的头发上了热搜,获赞无数。
黄磊在《我向往的生活》节目里曾经说过:“我从未把她当作孩子,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
她不属于我,我们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个体,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她,我们像朋友一样相处。”
孩子和父母本来就是彼此独立的个体,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是从未把她当成孩子看, 让孩子遵循自己的想法,是父母给孩子的自由和尊重。
不把孩子当孩子看,让他学会承担
母婴育儿博主佟画曾经分享过一个故事。
她的朋友在法国时曾经和房东太太一起去给孙女Anaelle买鞋,Anaelle自己选择了一双不好看但是价格中等的鞋子,朋友想提醒Anaelle换一双好看的鞋子时,房东太太笑着说,她自己决定就好。
没想到一周不到,Anaelle就跑过去说后悔买这双鞋子了,不仅不够舒服,而且配很多裙子都不好看。
房东太太告诉孙女:“亲爱的,这是你自己决定的,你要为这个决定负责。”
听到这话的Anaelle很沮丧,用鞋子不停地踢着地板,房东太太接着说:“不过你现在可以整理一下你的衣柜,看看这双鞋搭配什么好看,剩下的衣服需要搭配什么鞋,两个月后你可以买双新鞋。”听完这句话,小姑娘立马开心起来,奔向衣柜去搭配衣服。
房东太太从小就培养孩子对事负责的态度,即使是小孩也要为自己做出的决定负责,哪怕这个决定让孩子难过,也要学会承担。
不要剥夺孩子的决定权,孩子通过不断去试错,寻找自己,这样平等的伙伴关系才会让孩子建立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成为我们选择的工具。
尹建莉的女儿圆圆有段时间特别沉迷游戏,可是尹建莉并没有直接禁止圆圆玩游戏。
当圆圆玩游戏忘记吃饭时,她对孩子说厨房留着剩饭给你;当圆圆因为玩游戏导致二胡水平下降,老师批评时,尹建莉只是轻描淡写告诉孩子要多练习。
尝到苦果的圆圆自己主动减少玩游戏的时间,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
尹建莉的培养下,16岁的圆圆凭着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
尹建莉在自己的书里写道:把信任还给孩子,让孩子获得自我管理的权利。这种权利的下放,必然会唤起孩子内心的自尊感和责任感。
不把孩子当孩子看,是要孩子学会自己要为每一个决定的结果负责的,把选择权交还给孩子,承受了失败的选择,那么下一次孩子迎来的必定是成功的选择。
永远把孩子当孩子看,培养出巨婴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巨婴国》中写道:“巨婴,即成年婴儿。身体上,是成年人了,而心理发展水平,却还是婴儿水准。”
永远把孩子当成孩子看的教育方式,看似是父母对孩子的无限宠爱,可实际上是陷阱,让孩子无法独立面对生活。
最近广东顺德的交警查到一名男子伪造驾驶证,根据相关规定,使用伪造驾驶证将被处以罚款5000元、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
旁边的父母听到这个处罚,立马情绪激动起来,向交警求情,“你们太过分了,他还是个孩子,才31岁!你们为什么罚那么重?”
31岁还被认为是孩子,这样的教育方式里,法律都成了儿戏,一句“他还是个孩子”就能逃避违法这一事实吗?
人生路上,不会因为“他还是个孩子”就百般呵护,那些以“他还是个孩子”逃避的责任,还会让孩子摔个大跟头,尝到苦果。
学者周国平说,真爱孩子就应该从长计议,使孩子离得开父母,离了父母仍有能力生活得好,这乃是常识。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无法永远为孩子遮风挡雨,过度的爱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温室里的花无法经受生活的磨难。永远把孩子当成孩子,巨婴式教育是以爱之名,行伤害之实。
不把孩子当成孩子看,让他做自己
真正的教育,是要想办法让每一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杭州有个六年级的男生就是喜欢做饭,从三年级开始,他就承包了全家人的晚餐。
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钻进厨房做晚饭;周末的时候,别的同学要么学习要么出去玩,他却在家研究菜谱;有了零花钱不去买零食,就买食材做实验。
这样的男孩太暖了,按照常理, 自己家的孩子勤劳积极,喜欢做家务,当家长的应该欣喜万分才对啊,这个妈妈又为什么感到焦急呢?
“他数学才考一分!”这位妈妈头疼死了,“他对读书一点都没有兴趣,每天回来不做作业,就捣鼓烧菜!学习上一窍不通,成绩连年垫底。补习班上了不少,但数学考试居然还得1分。”
但网友和妈妈的意见截然相反,“12岁就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坚持下去,是令人羡慕的天赋了。”
是啊,有些人穷尽一生都找不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而那些从小时候就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的孩子,父母给孩子做自己的自由,又是那么幸福的一件事呀!
吴晓波曾经问过女儿长大后要做什么,女儿说想做歌手。听到这个回答的吴晓波理性提醒女儿,“如果按现在的成绩,你两年后考进排名全球前一百位的大学,大概有超过七成把握。
但是,流行歌手是一个与天赋和运气关系太大的不确定行业,你日后成为一名二流歌手的概率大概也只有百分之十,你得想清楚了。”
女儿给他的回答是“我不为出名,就为喜欢。”
其实吴晓波并不知道孩子是否有当明星的潜质,但他知道这个选择对孩子来说是快乐的,才愿意支持女儿去做喜欢想做的事情,给孩子做自己的自由。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真正的教育不是让孩子成为父母期待的样子,而是让孩子成为自己期待的样子。
孩子生来就是独立的个体,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是不把他当成孩子看,愿每个孩子能够被父母平等对待,成为他自己期待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