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两天,我带女儿去了一家DIY手作体验店。
陪女儿选好材料后,我就坐在一旁看她制作。
这时,邻桌的一对母女吸引了我的注意。
小女孩拿着一串做了一半的手链,兴致勃勃地问妈妈:“妈妈,你看我这样搭配好看吗?”
妈妈正专心地看着手机,手指在屏幕上点得飞快,面对女儿的询问,她似乎没有听见。
女孩低头不语,过了一会,又满怀期待地凑到妈妈身边:“妈妈,我做的手链好看吗?”
妈妈敷衍地点了点头,可是视线一直没离开过手机。
小女孩一脸失落,手里的动作也慢了下来。
几分钟后,她再次把穿好的手链递到妈妈跟前,小声地问:“妈妈,你看看喜欢吗?”
妈妈漫不经心地抬起头,有些不耐烦:“妈妈有事,你自己玩吧!”
小女孩愣了一下,瞬间红了眼眶,然后突然把手链往桌子上一甩,大声喊道:“我不想玩了!”
妈妈终于回过神来,却没有注意到女儿的委屈,反而觉得她不可理喻:“不好好玩就回家!”
说完一把扯过女儿,向门口走去。
看着小女孩因哭泣而抽动的背影,我莫名觉得心疼:
自始至终,她的妈妈都不明白,女儿的脾气和眼泪,是从何而来。
也许,她只是需要妈妈的一点关注和肯定;也许,她不过是想把自己认为美好的东西,和最爱的妈妈一起分享。
可是,妈妈一次又一次的忽视和冷落,像一盆冷水,一点一点地浇灭了她心中的渴望,那些失落、委屈和无助,最终使她的情绪崩塌。
2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太多了。
“等一下”、“我在忙”、“别烦我”、“自己玩去”……
忙碌的时候,不顺心的时候,生气的时候,这些话语,都是我们最常对孩子说的。
心理学有一个词叫“存在性焦虑”,是指当孩子无论说什么做什么,父母都是一种冷漠和敷衍的态度,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没有存在感的,是不被爱的。
一次两次或许没关系,但次数多了,那种被无视、被遗弃的感觉,足以摧毁一个孩子。
前不久,南京一位10岁男孩离家出走,在地铁口徘徊被民警发现。
经询问后得知,他已经出走不只十次,而原因竟是因为爸妈整天只管工作或玩手机,没人理睬他。
在男孩眼里,父母甚至不如民警关心他。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经常被父母忽视是一种什么体验?
有一位答主说:
这种感觉太熟悉,因为从小一直感受,每次回想起来都不寒而栗,就像是有一把很钝的刀,在身上不停地划,不会流血,但是痛感很真实。
她回忆说:
妈妈每次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会自动切换到无视她的状态。
跟她说话,不理;给她买东西,不要;向她献殷勤,直接走掉……
久而久之,她形成了讨好型人格,并且伴随着思想极端、爱钻牛角尖、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害怕犯错、懦弱等很负面的性格。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曾经对1511名儿童做了一个问卷调查,
结果发现:在身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和忽视这四大暴力行为中,“忽视”导致儿童抑郁焦虑的可能性最大。
武志红说:“没有回应,家也是绝境。”
也许孩子无法理解父母的表现,但父母的漠视会让孩子觉得:原来,我并不那么重要。
这种“冷暴力”,比打骂孩子更可怕,它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有可能是一辈子的。
3
每个人天生都渴望被关注,尤其是孩子。
如果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时候,你没有及时回应,次数多了,失望攒够了,他也就不再需要你了。
电影《狗十三》里,李玩的爸爸曾经许诺要带她去看天文展,却在当天带她去了饭局。
眼看时间越拖越晚,爸爸却丝毫不理睬女儿的焦灼和央求,还不以为意地在众人面前调侃:“人的事儿还没弄明白呢,还看天文展?”
李玩生气极了,独自跑去天文馆,却发现早已闭馆。
也许,她对爸爸的失望,从那一刻起,就已经攒下了吧?
因为被忽视,她把所有的情感都寄托在她的狗“爱因斯坦”身上。
后来爱狗丢失,所有的失落和失望统统被点燃,她也在瞬间崩溃。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打扰”只是想要得到父母简单的回应,因为这代表着关爱和重视。
歌手陈美玲,是三个斯坦福大学高材生的妈妈,在她的教育秘籍里,有两点尤为重要:
一、不因工作忽略孩子
无论多忙,每天睡前她都会陪孩子玩钓鱼游戏,哪怕只有5分钟,对孩子来说也是天堂。
二、孩子发问时,永远不会让他“等一等”
即使她正在烧菜,当孩子来问她“妈妈,天为什么是蓝色的?”
她也会第一时间把火关掉,回应孩子:“问得真好,我们一起去找答案吧!”
父母的及时回应,既保护了孩子的求知欲,也给予了孩子满满的安全感:我是被重视的,我是被爱的。
马伊琍也曾发文反思自己没有给予孩子充分的情感回应:
“我在愚蠢的独立育儿理念下,坚持在她睡着后,哪怕自己睡着了也会半夜醒来把她抱回小床……
那时的育儿理念多是从小训练独立啊延迟满足啊挫折教育啊,现在看全是胡扯!
分明越是满足依赖感,越是婴儿时期就得到充分情感回应的孩子,长大才会有安全感才真正独立!”
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遗忘和忽略。
父母的看见和回应,能让孩子充分享受到爱的滋养,给予孩子独立和勇敢的底气。
4
对待孩子,最忌“无关回应”。
比如孩子心爱的宠物丢了、死了,孩子明明很伤心,你却无关痛痒地说:“没事,我们再买一只。”
及时回应,也并不意味着:孩子想要什么,我就马上给他什么。
“无关回应”让孩子觉得,他的感受不被接纳和理解,从此不愿敞开心扉;
对孩子的需求不分情况地照单全收,会让孩子难辨是非、漠视规则。
正确的回应,应该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倾听他的心声,肯定他的情绪,然后用温和平等的姿态,引导他遵守规则、学会等待。
在这一点上,胡可的“我知道”句式一直为人所称道:
当儿子想要把不属于自己的玩具带走时,胡可说:
“我知道你很想要这个玩具,现在拿不回家,你心里有点难过,但这是规则。”
当儿子从水堡里出来因为害怕哭泣时,胡可仍然第一时间拥抱儿子:
“我知道你有点害怕,但是你表现很好、很勇敢,你坚持下来了对不对?”
一句“我知道”,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妈妈的理解和关切。
一句“但是”,让孩子明白不是所有的要求,都可以得到别人的满足。
更重要的是,妈妈及时的关注和温和的回应,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什么,妈妈一直和他在一起。
《少有人走的路》中说:
充满爱的教育带来幸运,缺乏爱的教育只能导致不幸。
富有爱心的父母,善于审视孩子的需求,做出理性、客观的判断。
回应孩子,真的没有那么难。
只要我们愿意蹲下来,用孩子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花足够的心思去了解孩子的心声。
当孩子的存在感、安全感得到满足,他就不会一直缠着父母索要。
所以,无论何时,当孩子需要你的时候,请不要漠视他。
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父母的回应,永远是最动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