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父母都是十分关注的。很多父母发现,孩子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变得很叛逆,做事情总和父母的期望南辕北辙,父母说话,孩子也不愿意听,表现出厌烦的样子,甚至容易出现顶撞,辱骂父母的现象,孩子的这些变化让父母也陷入了疑惑:孩子到底怎么了?
“乖乖女”突然变化,父母疑惑:这还是从前的女儿吗
圆圆聪明乖巧,学习成绩也特别好,大家都夸她是个懂事的孩子。可她自从上了初二,仿佛变了一个人一般,学习成绩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妈妈想坐下来和她好好谈谈,可是圆圆不乐意,一把将妈妈推了出去,并锁好自己的卧室门。妈妈敲了几下门,圆圆在屋子里气愤地说:“我的事不用你管。”看到女儿如此态度,妈妈只好作罢,想着过几天圆圆情绪好了再说。
第二天,圆圆的爸爸在校门口接她回家的时候,发现圆圆搂着同学的脖子出来,嘴里还说不雅的脏话,脸上还是一副骄傲的表情。爸爸觉得这样不好,于是提醒圆圆别说脏话,没想到圆圆当着同学的面直接回怼:“说脏话怎么了,这只是表达我的真实想法,你就是太死板,什么话都不让说,你不爱听我说,你可以捂住耳朵。”圆圆的话让爸爸很生气,二话不说把圆圆拎上了车,圆圆一路上都气哼哼的,怪爸爸的行为让她在同学面前丢了面子,并且骂爸爸不尊重她。到家后,圆圆饭都没吃就回了自己的房间,把门摔得震天响,爸爸也叹气扶着额头说:“这孩子现在怎么变得这样,说脏话,骂人,和从前截然不同,是不是在学校里和一些小混混学坏了。”妈妈也表示爸爸说得对,感觉女儿变化太大了,感觉跟变了一个人一样,女儿还是从前的女儿吗?孩子突然的变化让人感觉不适,其实,是进入了“仇亲期”孩子成长过程中要经历各种各样的时期,到了青春期,身高和体重会发生明显变化,第二特征也开始出现,孩子对异性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孩子思维开始发生转变,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对父母的依恋感不再像往常那么强,但因为自己的世界观以及价值观还没有发展成熟,会通过和父母对着干的行为来体现自我。
他们希望父母把自己当成人看待,自己处理自己的问题,有自己独树一帜的想法,对于家长,老师、甚至社会都会产生抵抗的情绪。这种叛逆的时期被精神分析论学家称为“仇亲期”,持续时间大约是2-3年,多发于青少年十二三岁的时间。
“仇亲期”孩子变化大,这几点表现明显,家长深刻体会
1:你往东,我往西,就要与你“唱反调”“仇亲期”的孩子自我认同感比较强,但对于老师和父母的认同感则比较差。他们有自己的做事规则,不希望父母和老师来打扰。父母和老师要求他们怎样做,他们偏偏不那么做,而且还会觉得为什么要那样做;父母和老师禁止的事情,他们又做得很积极,觉得非要这样做不可。他们做的事通过与众不同来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认可,让别人认为他们是跟其他人不一样的人。2:骂人又顶嘴,释放自我,感觉新奇大多数孩子从小被教育要礼貌和懂事,很多孩子为了得到大人的赞许,于是尽量按照父母说的去做,有的孩子甚至压抑了自己的部分本性。到了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识”觉醒促使他们释放平时压抑的自我,顶嘴和骂人成为一种很好的发泄方式,这与一贯的教育有所冲突,孩子觉得很新奇。还有部分原因就是有些孩子觉得顶嘴和骂人可以彰显自己的权威,因为小的时候,他妈的父母就这样做过,但那时他们太小,不敢反抗,青春期的孩子觉得自己是个小大人,可以这样做。
3:道不同不相为谋,老师和父母太迂腐,自己无所不能孩子进入“仇亲期”,会产生自大的现象,他们的脑子里产生各种奇奇怪怪的想法,觉得父母和老师很迂腐,想不到他所想的东西。他们觉得跟父母和老师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自己什么事都能做,不必受制于他人。
家长这样做,容易引发孩子的“仇亲”行为,家长须谨记
NO1:不假思索地拒绝孩子提出的要求孩子对父母提出要求,必然是有某些方面的需要,纵然不合理,家长也不要不假思索地拒绝掉,要深入分析背后原因,找出合理的解释,给予孩子响应。立刻拒绝孩子,只会让孩子感觉得不到家长的重视,并且打心底对父母产生厌恶感。NO2:别打着“为你好”的旗号私自给孩子做决定,尊敬孩子的意见“为你好”这三个字无数孩子都听过,不管家长做事是否合理,孩子感觉是否舒服,一句“为你好”统统都能洗白。和孩子相关的事情,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倾听孩子的想法,不要强迫他们接受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剥夺他们自主决定的权力。长此以往,只会激发孩子的“反抗精神”,增加孩子对父母的敌视。
NO3:在外人面前揭孩子的短,杀伤力太强家长之间的讨论话题往往都是孩子,有的家长特别喜欢在外人面前揭孩子的短,大家哈哈一笑,家长觉得特有意思也特有面子,却没注意到孩子一脸的尴尬与无所适从。久而久之,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的孩子可能变得自卑,而有的孩子因此对家长积怨颇深,只要大人一揭他的短,就会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比如骂人,顶嘴,甚至有动手的倾向,这是因为孩子受伤过多寻求自保的一种“应激反应”。
孩子进入“仇亲期”,忍和打都不妥当,家长应该这样做
进入“仇亲期”的孩子让家长很头疼,任其发展,孩子叛逆成性,容易沾染不好的习惯,日后难以改正,对其学习发展,身体健康影响颇深,有的孩子还变得堕落不堪,不思进取。有的家长干脆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希望通过打骂让孩子的不良行为得到控制,但往往事与愿违,孩子只会变得越来越难灌输,叛逆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打不得也忍不得,父母关键还是要做好引导,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仇亲期”。1:给孩子“逞能”的机会,让他展现自我主动给孩子创造体现自我的机会,尊重孩子的意愿,放手让他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便是孩子做错了,也不要过分指责,而是帮助他们分析哪儿错了,下次如何改进,或者帮他们找到更好的改善方法。如果孩子的某些事情做成了,要和他们一起分享喜悦,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另外,孩子做事,父母尽量少指手画脚,可以表示关心,但不要过度,过度会引起孩子的不耐烦。
2:尊敬孩子的“隐私权”,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秘密有些父母对于孩子过度担心,尤其是对于“仇亲期”的孩子,害怕他们堕落,于是总是暗地里看他们的笔记本,或者翻他们的东西,感觉是了解孩子。还有的父母干脆觉得孩子是自己生的,哪有什么隐私,堂而皇之地窥探孩子的秘密。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感觉父母不信任自己,从而和父母产生隔阂。真的发现孩子有什么秘密,父母要做的,不是去探究秘密,而是去尊敬孩子,让他们保留自己的秘密。3:少用命令语气,多用商量口吻孩子在“仇亲期”觉得自己能够独立,也希望大人可以平等地对待他们。所以,家长在说话的时候,尽量不要用命令式的口吻,这样会让孩子感觉不公平,而且也容易激发孩子的叛逆性,多用商量的口气和孩子说话,孩子会感觉到自己被平等对待,且有一定的自主权和控制权,这样,孩子才愿意和家长继续交流。“仇亲期”几乎是很多孩子的必经之路,家长处置的方式不同,孩子以后的走向也不同,合理的引导是关键。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希望家长在对待孩子方面多一些包容和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