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对物质有欲求,这是件正常的事。满足与否?怎么满足?这个尺度把握在父母手中。
“买什么买,整天就知道玩,也不好好学习!”
孩子体验到的是,对自己欲望的羞耻感,对自己达不到父母要求的羞愧感,对自己价值的否定,对父母爱的怀疑。有多少小时候好好学习长大好好工作的人,却不知道怎么合理的表达和满足自己的欲求?
“这个太贵了,别买了。要买就买这个吧,这个便宜。”
请不要这样和孩子讲道理,即使这句话可能在理。以物品的贵贱来决定孩子是否能够拥有,等同于用商品的价格来定义孩子的价值。这才是“我不值得拥有”的罪魁祸首!
“你好好学琴,这次考级过了,就给你买这个。”
用物质奖励来鼓励学习,这是很多父母最常用的方法。孩子达到父母预期,即使得到了想要的东西,父母的爱却因此打折了,因为这样的爱不是无条件的。
如果孩子达不到父母预期,孩子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不但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弄的不好,会使孩子失去对学习原本的兴趣。
如何把握孩子“想要”的这个教育时机,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呢?
按需购买,而不是按欲购买!
如果一件物品是孩子需要的,比如一个崭新的书包,只要价格能承受,就可以买。但如果是孩子不需要的,只是她想要的,就不要买。
这个观念传达给孩子,家长又能身体力行地坚持去做,孩子慢慢就会把这个观念内化成自己的,从而指导自己的消费行为。
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从孩子上小学开始,按月给孩子发零花钱,数量由家长和孩子商量定。这笔钱可以由孩子自己支配,比如给同学或者朋友买生日礼物,比如给自己买心仪的一个玩具。
前提是,孩子和家长都同意,以后爸妈就不负责这一部分的消费。这样既让孩子有自主的独立感,也让他们从一些小额消费中对金钱有了更真实的理解,从而开始对理财有概念。
在延迟满足中得到满足。
当我们偶尔不得不满足孩子的一些消费需求时,我们该怎么办?
爸爸妈妈可以鼓励孩子等待,比如把这件东西加在生日愿望单里,等到孩子生日的时候买。这样孩子既觉得被重视,也能接受不能被即时满足的事实。能够等待的孩子,更懂得感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