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母亲的精神成长与孩子一生的安全感-实录回放2

[复制链接] 1
回复
169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8

主题

114

帖子

335

积分

宣节校尉(正八品)

Rank: 4Rank: 4

积分
335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5-10-23 12:33: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养育的使命
1)我的孩子“TA是谁”?
2)信任孩子和信任自己
3)无为而为:“无为”与“顺势”的平衡

首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其实成年人也在不断的成长,也需要我们不断的成长。我自己通过跟孩子的相处,我会看到:噢,原来我是这样想的,原来我是这样的一个人啊!在我成为母亲之前,我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救赎者。当我成为母亲之后,我发现,原来自己在生命面前是那样的渺小。等到我的母亲因为要帮助我育儿而重新加入我的生活的时候,我每天去陪伴见证我的孩子,然后我又做回小孩跟我的妈妈去相处,这样的一个连环的过程,让我感觉到“养育”这件事情真的太不容易了。不论是成为母亲,还是去做小孩,我都会看到自己需要不断的去成长。在我做妈妈之前,我觉得自己已经成长的足够好,所以我决定要一个小孩对他负责。然后当我的妈妈重新加入到我的生活之后,我发现,原来我的内在小孩还有很多的空洞。我还需要继续去跟我的内在小孩工作,所以我非常需要父亲与母亲的帮助,帮助我继续成长。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成为我妈妈的小孩,然后,我成长的过程也推动了我的母亲去做进一步的成长。这其实对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来说是很不容易的,同时对于我自己来说也很不容易。我们在上有老,下有小的这样一个空间里面,要对另外一个生命负责任,同时还要继续做自己的功课,这其实是双重的巨大的挑战。在这个过程当中,我经常有一个很重要的体验就是,孩子他是灵性俱足的,天然完美的来到这个世界上,其实他不缺什么。可能只是在他成为我们的孩子之后,由于我们不太会去适应他的节奏或者去尊重他的节奏,恰恰反而去削弱了他自己内在成长的力量。所以,我会在三十多年以后,当我成为母亲的时候再去跟我的母亲去工作。去拥抱去看到我那个曾经受伤的内在小孩。因为我的母亲在她当年做我的母亲的早年的时候,那个时候,她的资源也是匮乏的,她已经尽她所能去做到能做的最好。但是当时作为孩子的我来说,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受到了伤害,有些创伤。但那个部分是属于我自己的功课,我会自己去处理,然后,邀请她来帮助我。

现在有很多身心灵的课程,一上来就帮我们“挖祖坟”,把我们成长的责任交还给父母。我不太赞成这样的观点。我更期待的是,我可以把这个责任拿回到自己身上,着眼现在,使用过去,整合未来。在这个过程里面,通过我自己的成长,我有了很多的体验,当我不知道怎么跟我的孩子相处的时候,我的选择是暂停,什么都不做,陪着他就可以了。让我的孩子来引领我。
所以,我想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的过程。我的孩子帮助我不断的去发现去寻找我是谁?当我成为母亲的时候,我也会思考,我要如何去帮助他去寻找到,他是谁呢?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个人认为,养育的使命就是唤醒孩子,帮助他找到“他是谁?”而母亲作为孩子特别重要的一个陪伴者,在孩子低龄阶段的时候,最最最重要的一个陪伴者,我会认为母亲的自我成长恰恰是可以帮助孩子给他提供一个良好的养育环境,帮助他可以安全的唤醒自己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当我可以着力于自己成长之路上的时候。我就可以理解孩子,他也需要一个开放的空间,一个温暖信任有爱的空间,给予他支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想,养育的使命是去帮助他唤醒自己,那我可以怎样去做呢?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去陪伴,尽可能少的去做一些所谓的构建或者是引领。我更希望我可以从美学的角度而不是科学和实用的角度去看待他的成长的进程。这样的话,也可以帮到我缓解我很多内在的一些焦虑。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我和他的精神都得以成长,我和他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哺育的状态。当我可以从“美学”角度相信孩子是完美的、自信的,他是可以自己判断外在的世界的。我就不会从实用的角度来说:妈妈觉得很冷,所以你要穿两件衣服。当我可以从灵魂上去相信我的孩子,相信他是天然完美的,我就不会认为,孩子把粑粑拉在裤子里,不想换裤子,孩子是有问题的。这个时候我会有一个动力去理解孩子发展的敏感期,我会更容易的相信孩子所有的行为都是正常的,合乎他自己内在成长的规律的,这样想的时候,我的焦虑也会少很多。这种焦虑的减少,也可以帮助我们的爸爸妈妈费心心力的去构建“早教”环境。

去看到孩子真实的样子,感觉孩子自身的发展节奏,是非常重要的。而发现自我,唤醒自我,那是归属于他自己生命的功课。就比如说,我现在花很多很多的时间去做心灵成长的工作,帮助家庭、个人获得成长,但其实我更多的工作是在做我自己内在的成长。当我有很多很多我自己的体验和我对生命有更深入的理解的时候,我才能更好的去陪伴和见证他人。
同样,这样的思维我也会运用在我的养育环境当中。我不太去干涉我的孩子,他是怎么想的,他想要怎么去做。我们家有一个九字育儿方针,叫做:我选择、我做主、我负责。这背后,我们比较期望孩子他可以为自己的行为去负责任,同时相信他有能力去做出选择,我们也相信他值得拥有这些自由。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他应该会有一条长长的路要他自己去走,要他自己慢慢去发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是什么。而这个部分,我觉得不是爸爸妈妈可以给的。因此,我经常会跟新生儿的家庭去聊:爸爸妈妈如果生活的有活力,可以提供美好的力量,那么你们的孩子就会很茁壮的成长。

“养育的使命”是为了唤醒孩子,帮助他找到他是谁。在这个之外,我们要信任小孩,也信任自己。我们可以在“做”与“不做”之间寻找到一种平衡。更多的去使用“美学”的态度,美感的态度陪伴孩子,赋予他精神成长的一种力量。
做到这样可能非常的不容易。这源于我们中的大部分,从小是在父母那种比较紧缩、焦虑的爱下面成长的。因为我们的父母经历过非常艰难的年代,从生存最基本的吃不饱穿不暖,到后来进入文革。他们的精神层面获得了巨大的焦虑和匮乏,所以当他们在养育我们的时候,他们的那种不安全感,慌张感,急于想弥补过去生命所丢失的那部分的感受,可能有意无意的通过潜意识或者无意识传递到我们这里。而我们会承接这个部分,这个部分会影响我们的育儿,我们也会很关注我们的小孩。(理解我们的父母)

而我们现在的孩子就处在一个非常不一样的时代。每一个小孩身后,都有六个大人的关注。我们自己可以假设一下。当你做一件事的时候,你在你的后脖子上插上六把扇子。然后这扇子上面写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你做每一件事情,后面都有六个人在看着你,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呢?(理解我们的孩子)
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可以更好的去理解我们的孩子。现在,“二胎”放开可能会好一些。在过去的几年,我们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其实有很多很多的焦虑,这个焦虑是孤独的,而且也是很难被我们这一代成人和上一代成人所接纳的。所以,在这个部分里面,我们去养育小孩的时候,比较容易带着非常实用的态度去养育他们,而这个态度会放大和加剧孩子内在的焦虑。所以,在关于“养育的使命”这个部分,我可能会多说两句:当我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时候,我不做可能对孩子就是一种放松。就好像从脖子上面拿掉一把扇子,这个时候,孩子的压力也会小很多。当然,不是要让我们放弃养育的责任。只是说我们可以怎么样去寻找到一个“无为”和“顺势”之间的一个平衡。怎么样可以通过去做一些“无用”的事,一些有美感的事,一些不那么科学的事,去陪伴小孩。给他们在他们的生命当中注入更多的美感和有关精神层面的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主题

114

帖子

335

积分

宣节校尉(正八品)

Rank: 4Rank: 4

积分
33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3 12:34: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跟自己精神的链接,是我可以最直接带给自己和孩子安全感的方式。回到“精神哺育”这个概念,与精神的链接也是带给孩子安全感的方式。当我可以在繁忙的生活里面,不断的回到自己的精神里,不断的自我管理,充实自我,滋养自我,我就可以建立一种氛围和环境,从人、地点、日常行为和习惯这四个方面给孩子非常稳定的地基。有一句古话说:攘外必先安内。我把它放到育儿的环境里面来说,如果我们经常在亲子关系里面感到不自在,难受,这个是“外”,那么“内”就是爸爸妈妈内在的精神世界。如何让这个内在的精神世界安宁,就是我一直想跟大家探讨的部分。  谈到养育者的自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