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纪实中国] 盐城南部居住习俗(1)

[复制链接] 1
回复
206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73

主题

2189

帖子

8665

积分

宣威将军(从四品)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665

人气网友内测之星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5-6-14 13:28: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盐城南部居住习俗(1)
      盐城南部民居大多较为分散,成满天星式。串场河以东、沿海地区由于20世纪初垦牧公司先有规划,故民居是横向成排的。
        古时,先民在河塘边建住宅,称为园基。随着人丁增加,便在附近续建一些住房,每个园基三五家不等,多为同姓同宗。人口再增加,老园基容纳不下了,有人便迁出另建新宅,称为“新园”,而原有住地则称为“老园”、“老庄”。范公堤东地区不少地方地势低洼。为防水淹,在建房前先要挑土堆墩,称为“杠屋基”(亦称“富地基”)。如果人口多,房也建得多,杠屋基范围也较大,所形成的园基就称为圩子。旧时,不少园基四面环水,中间仅有一码头为进出通道。宅旁水面俗称园沟。有些园沟乃取土杠屋基所致。在地广人稀、苇草丛生之地建房,先民们就地取材,搭起简易草棚栖身。后来,人们将芦苇编织成板块状的芦笆帐,用两块芦笆帐支搭成人字形窝棚,上铺茅草,再将用草绳编结而成的网络(俗称“笆络”)覆罩其上。绷紧蒙牢后亦用芦笆帐遮挡严实,在芦笆帐着地处用泥土壅高压实。门也是用芦笆帐编成的。这种简陋的茅草棚儿直至清末民初,仍是许多沿海的灶民、渔民以及刚迁徙而来的拓荒者的栖身之处。比草棚稍好一些的是“环筒舍”。先民们将芦柴儿一把一把用草绳连续扎成手臂粗的柴把儿(俗称“把护”),将其弯成弓形,两端插入地下,用泥土壅实。这些一个挨一个的芦柴把儿形成半月形的窝棚,上面覆以茅草,蒙以笆络,棚子背后亦用芦柴把儿堵严。门则为茅草帘或芦笆帐。这种简易民居一般宽约五六尺,长可丈余,一人高。俗称“滚地龙”,又称“环筒舍”、圈棚儿。比“环筒舍”进一步的是“丁字屋”。人们用泥土和麦稳子揉和在一起,捶打后迭成一两尺高的土墙,树立木柱,架上横梁,再在其上用芦笆帐支搭成人字形屋顶。两面山墙为一面向北一面朝南,北面用芦笆帐遮挡,朝南的一面亦以其作门。这种草房俗称为“丁字屋”。还有不少人家在丁字屋南山墙西侧再接一间低矮的厨房,老远看去活象有柄的斧头,故名“斧头屋”。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建起了较为像样的土墙草房。这种草房通常两三间连为一体。土墙更为厚实,架以竹木柱梁,通常为三架或五架梁,梁上用钉固定竹梢或木棍做成的椽子,在椽子上盖苇帘或芦笆帐,然后糊上泥土,覆以稻草或茅草,最后蒙上笆络、镶上把护。这种草房取材方便,隔热保温。为了抵御风暴同时也为省工省料,这种草房一般建得较为低矮。屋顶为圆形,四面低垂,俗称“元宝屋”。  
       考究的草屋是“扑屋”。这种草屋的两面山墙是含麦稳子的土墙。屋面材料是小麦秸或獐茅草。铺屋面之前,由扑屋匠将一个个草把扑成根部一端平整状如斜面的预制件,然后将其依次迭盖在糊有泥巴的芦笆帐或苇帘的屋面上,接着以专用的扑屋板将小麦秸或獐茅草的根端仔细拍打,将屋面拍紧压实、整齐如刷。屋面小麦秸厚可盈尺。扑屋屋面紧实,一般不用笆络。考究的屋脊是先用芦苇或竹篾做成龙骨,再嵌以挤压严实的乱草,不仅能有效地防风挡雨,也无形中增加了房屋的高度,显得美观齐整。扑屋的山脊关系到避风防渗漏,因此宽裕之户用小瓦做山墙之脊,称为“瓦封山”。扑屋大多三开间,以芦笆帐隔开,向阳面开窗洞。有条件的人家安上窗棂格子,糊上窗户纸。殷实的人家则安装玻璃窗。门扇亦为木质制成。扑屋屋面结构严实,小麦秸盖的一般三五年,獐茅草盖的一般七八年可不需维修。扑屋墙壁和屋面厚实,冬暖夏凉是其一大优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6-14 13:51:17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