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新盐城乐聚社区

[其他] 毁人一生的坏习惯

[复制链接]

1421

主题

2564

帖子

8555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8555
QQ
分享到:
发表于 2016-8-11 02: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规矩 于 2016-8-12 07:28 编辑



      毁人一生的坏习惯


转帖提醒您:防微杜渐,改掉恶习须从小做起本书网络版本已经列出54个恶习。



1节:序言


  序言


  不论你是身居高位还是地位卑微,不论你是腰缠万贯还是不名一文,不论你是年岁已长还是乳臭未干,不论你是谦谦绅士还是窈窕淑女,不论你从事哪种职业,也不论你信奉何种宗教,只要你呼吸大自然的空气,只要你食用来自土地的五谷杂粮,你就有可能受到坏习惯的困扰。古往今来,多少人因为自己的坏习惯含恨终生,又有多少人因为自己的坏习惯找不到人生的幸福,更有甚者,因为自己的坏习惯葬送了最弥足珍贵的生命,三国时期的周瑜,纵使英雄气概,终究逃不过气量狭小恶习的惩罚,三气不过,一命归西。


  坏习惯无处不在,一不留神,它就会与你合二为一。说话的时候,它附在你的声带上;健身的时候,它躲在你的肌肉里;学习的时候,它流连在纸上笔端;交往的时候,它徘徊于人与人之间。它主宰你的消费,它阻碍你的升迁,它让你怀才不遇,它令你身心疲惫。因为它的存在,你可能失去你最挚爱的恋人;因为它的存在,你可能与幸福失之交臂。也许你毫无知觉,但它却如影随形般伴着你;也许你早已觉察,但它却像孙悟空的紧箍咒一样欲罢不能。你可能在苦苦思索,也可能被深深困扰,但不可否认的是,自身的坏习惯正成为现代人的一个隐形杀手,一如污浊的空气,一如残留农药的食品。


  也许有人会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算知道自己有坏习惯又拿它奈何?不!坏习惯不属于我们自身的本性,它与好习惯一样,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可以改变的。研究表明,二十一天就可以形成一个习惯,同样,二十一天也可以改掉一个习惯。古代孟母择邻而处,就是要帮助孟子养成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开始的时候由于环境不好,孟子确实已经染上了坏习惯,但孟母搬家后不久,他的这些坏习惯也都改掉了,可见坏习惯并不是不能改变的。也正是因为孟母的苦心,孟子才成为了一代鸿儒。


  也许还有人会说"做大事不拘小节",许多习惯只是小事一桩,不应过度在意。不!中国古人有一句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卡耐基也曾经说过"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就大事业"。小不忍,则乱大谋,同样,小恶习也可能会误终身。只有注意日常生活中各方面的小习惯,才能有大成就。细节决定命运的例子比比皆是,相信很多人对松下集团总裁松下幸之助的故事都不陌生,正是因为他有讲卫生的好习惯,才使他获得进入公司的资格,最终成就了一番大的事业。


  孔子的弟子曾子曾经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今天,我们同样需要像曾子一样时时反省自己:"吾身有恶习乎?吾之恶习吾能改乎?改而立善习乎?"只有勤于反省,善于反省,勤于自律,善于自律,才能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毁人一生的99个坏习惯》一书,就是针对我们经常犯却又容易忽视的坏习惯而编写的,书中大量列举了一些习惯性的动作、行为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种种坏习惯犹如蛀虫般腐蚀着我们的生活,并且提出了如何克服这些坏习惯的方法,为那些渴望获得有效信息的读者提供了翔实而实用的指导。


  编写本书的目的是帮助读者培养良好的人生习惯,从而塑造完美的自我形象,成为一个优秀的自我管理者。


                  




2节:不把休息当回事


  第1


  给日常行为习惯去污


  No.1


  不把休息当回事


  人生最值得投资的就是磨砺自己。生活与工作都要靠自己,因此自己是最值得珍爱的财富。珍爱自己,首先要从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开始。我们可以通过营养饮食、合理运动、科学用脑、有效安排时间等方式,来协调我们的身体,平衡身体的基本需要。


  然而,现在有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很多人常常因为工作或者玩乐熬夜,晚上无法入睡、早晨难以起床。我们周围的同学朋友中,不乏这样"晚不睡早不起"的人,他们自认为保证了和"早睡早起"差不多的时间,至于睡眠的质量,也就不去计较了。


  我们可以想到,睡觉很晚的人,睡眠的质量一定不会好到哪里去,因为他们往往不是自然醒来,而是因为必须起床才起来的。科学研究也表明,晚睡眠是不合乎人的身体节律的。勉强之下的晚些起床,虽然弥补了一些睡眠时间,但是没有办法弥补睡眠的质量,除非在白天的时候再适当地休息。


  人的身体、大脑只有休息好了才能高效率地工作。休息并不是浪费生命,而是为了让你在清醒的时候,做更多有效率的事。


  伊莲娜·罗斯福在白宫做第一夫人的12年里,要应付无数烦琐的事务。但她每次在接见一大群人,或是要发表一次演说之前,通常都坐在椅子或沙发上,闭上眼睛休息20分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60多岁的丘吉尔却能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他的秘诀是:每天早晨在床上工作到11点,看报告、口授命令、打电话,甚至在床上召开会议。午饭之后,他要睡1个小时,晚上8点的晚餐之前,还要睡两个小时。因为他经常休息,所以能很有精神地一直工作到半夜。


  任何一位还在学校念书的医科学生都会告诉你,疲劳会降低身体对一般疾病和感冒的抵抗力;而任何一位心理治疗家也会告诉你,疲劳同样会降低你对忧虑和恐惧感的抵抗力。


  芝加哥大学实验心理学家杰可布森医生认为,任何一种精神和情绪上的紧张状态,在完全放松之后都不可能再存在了。这就是说,如果你能放松紧张情绪,就不会再继续忧虑下去。所以,要防止疲劳和忧虑,你就要经常休息,在你感到疲倦以前就休息。


  短短的一点儿休息时间,就能使你有很强的恢复能力,即使只打5分钟的瞌睡,也有助于防止疲劳。爱迪生认为他无穷的精力和耐力,都来自于能随时入睡的习惯。"现代教育之父"何瑞斯曼,在他年事稍长之后也是这样。当他担任安提奥克大学校长的时候,他常常躺在一张长沙发上和学生谈话。


  经常休息,照你心脏工作的方法去做:在疲劳之前先休息。这样就能使你每天的清醒时间多出1个小时。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有"竭泽而渔"或是"杀鸡取卵"的愚蠢行为,以牺牲产能()为代价来提高产出()。我们往往更关心的是效率而不是效能,为了提高效率而忽视效能,这就削弱了我们取得成果的能力。而唯有产出与产能取得平衡,才能达到卓越的效能。很多人因为想多做点事而彻夜不眠,结果弄得精疲力竭,身体不适。而倘若好好睡一觉,效果则会截然相反,第二天可以精力充沛地做更多的事。产出与产能平衡是提高效率的精髓,放之四海而皆准,也是成功者养成良好习惯的基础。


  工作本身并不能给人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而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等能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有永远的经济保障,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健康的身心和坚定的意志是我们达成目标的基础,所以有规律地锻炼身心,将使我们能够接受更大的挑战。静思内省,会使人的直觉变得越来越敏锐。当我们在这两方面做到平衡时,所有习惯的效能就会增强。这样,我们将成长、变化,并最终走向成功。


  工作、财富本身并不能给人保障,良好的思考、创造能力,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而健康的身心和坚定的意志,是达成目标的基础,是接受更大挑战的前提。


                  





各位早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1

主题

2564

帖子

8555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85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02: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节:站没站相、坐无坐姿
  No.2
  站没站相、坐无坐姿
  首先来听一个关于英国女王的故事。这位80岁的伊丽莎白女王二世,虽然出身帝王之家,但她的家庭并不幸福。她26岁开始参加工作,一做就是50多年。在许多人眼里,当女王堪称世界上最舒服的职业,只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笑眯眯地向大家挥挥手,乘坐独享的飞机和政要们见面聊聊天,为船舶下水、商场开张剪彩,隔三差五地在自家豪华的客厅里开派对,既不用发表什么会招致危险的政治言论,也不用费心思去分析股价涨跌,招待客人还不用自己烤甜点!
  她是全世界握手次数最多的人,有16个国家视她为国家元首,英国所有的鱼类,甚至泰晤士河上的88只小天鹅都归她管。有人把她当做心中的信仰,有人见到她就热泪盈眶;有人每天都唱一遍《上帝保佑吾王》的歌曲,有人却质疑说,这个女人只是中了彩票才生在了帝王之家,她到底有什么资格来统治一个国家呢?
  她确实不是被选举出来的。事实上,女王的主要工作是代表英国的形象,不停地接见人和被接见,并且力保让那些人愉快地感到自己十分特殊,她并没有实权。理论上说,她可以解散议会,弹劾她不喜欢的首相,但如果这样做,便会引发难以想象的重大危机。
  女王的私人秘书爱德华•杨说,女王有一套高超的专业技巧,"她能算准时间,在恰当的时刻转向镜头,那一刻她的身后,总有挥舞着旗帜的欢乐人群作为背景"。这一切,听起来像公关或者服务行业。另外,女王的工作虽然轻松,但是非常枯燥。她得对着人群挥手微笑半小时,坐在高台上看冗长的仪仗队而不能流露困意,帽子倾斜的角度还必须总是一样,不然第二天家族不和的谣言就会上头版。她的一举一动全在众目睽睽之下,宛如被展览的珍禽异兽。女王另一方面的工作便是维护王室千百年来的高贵形象,伊丽莎白的新闻秘书佩尼•史密斯说,由于过去15年来王室年轻成员不断传出丑闻,为了挽回王室日益下滑的公众形象,要强的女王只能更卖力地工作,多多展示自己的正面形象。这就是她为什么到了80岁还不得安享晚年的原因。
  这样辛苦,却永世没有可能升职加薪,更不能辞职。这就是一个女王的职业。然而旁人始终只看到她光鲜的那一面:高贵的头衔、邮票和纸钞上的完美侧像、富丽堂皇的白金汉宫……这些被镁光灯擦亮的特权与奢侈太过耀眼,舍去这些,英国女王,也只是一份工作而已,并且是不那么好当的差使。尽管世界上每个皇家孩子都要接受高级而严格的教育,但"未来的女王陛下"经历的职业资格训练,却无疑是最有难度的。
  你可以想象,假如出现在众人面前的女王陛下,连站姿坐相都不合格,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比如在某一次重要的典礼上,我们看见的女王,虽然一眼看上去还是那个衣冠楚楚、光彩夺目的漂亮王室女子,但是不同的是,今天她站着的时候,不是缩着左腿就是歪着右腿,或者将两腿交叉。至于坐着的时候,情况也好不到哪里,或者是抖动双腿,或者是跷起了二郎腿,甚至还旁若无人地脱掉难受的高跟儿鞋,让穿着丝袜的细足出来透透气。不光是英国人自己,就是全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看到了,也一样会觉得诧异至极,因为就是这样的小动作,好像彻底暴露了女王陛下以及英国王室的许多严重的问题。我们可以作出无数种猜测,设想女王陛下是不是发疯了,英国王室或整个英国是否出现了大动荡,要么就是愚人节,否则我们将找不到合理的解释。
  以上讲述的就是英国女王维护形象的事。因为"女王职业"的特殊,女王不仅代表着自己,而且代表了英国王室的形象,女王只是改变了小小的发型,旁观者也许就要推测整个英国王室是不是将在未来的XX小时,改变自己的政策了。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女王实际上是不得已的,她要在维护自身以及英国王室整体形象方面,充当一个典范。当然我们不至于像女王一样,那样的生活实在是太累了。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到"形象认同"的存在,自己的站相坐姿,尤其是在重要的场合,也要适当注意。
  不论是谁,都需要那种被社会认同的感觉,社会又是通过"称号"(通常以职位、辈分等具体化)、举止、装扮等来体现这种认同感的。如果我们见到一个衣衫褴褛,手中还拿着一个盛着几枚硬币的破碗的人,不管他是男是女,也无论他年轻还是衰老,总之都不会妨碍我们把他看成一个乞丐。这就是"形象认同"的巨大力量。
  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形象"典型"不少,像上面假设的女王"拙劣的表现"一样不注意站相坐姿的人,更是大有人在。人们之所以发明了靠眼睛判断一个人身份、性格、命运之类的技巧,"形象认同"就是原因所在。但是生活中大多数人却还是说一套做一套的,明知道是这么回事,却还是松松垮垮,站着时歪肩绕腿、坐着时跷二郎腿或抖腿,列举下来的话真是一大景观。
  影响市容观瞻不说,还会给别人造成这人大概不会有什么好的生活作风的印象。这可不是上纲上线,要不怎么会有"由小见大"、"细节决定命运"等真理呢?生活就是由这样的细节汇集而成的,正是细节的东西组成了别人对你的评判,堆积成了你的形象。所以,要想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就要从细节开始,诸如站相坐姿,一样不可等闲视之。
  细节组成了别人对你的评判,堆积成了你的形象,站相坐姿,尤其不可等闲视之。
                  

各位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1

主题

2564

帖子

8555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85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02: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节:站没站相、坐无坐姿
  No.2
  站没站相、坐无坐姿
  首先来听一个关于英国女王的故事。这位80岁的伊丽莎白女王二世,虽然出身帝王之家,但她的家庭并不幸福。她26岁开始参加工作,一做就是50多年。在许多人眼里,当女王堪称世界上最舒服的职业,只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笑眯眯地向大家挥挥手,乘坐独享的飞机和政要们见面聊聊天,为船舶下水、商场开张剪彩,隔三差五地在自家豪华的客厅里开派对,既不用发表什么会招致危险的政治言论,也不用费心思去分析股价涨跌,招待客人还不用自己烤甜点!
  她是全世界握手次数最多的人,有16个国家视她为国家元首,英国所有的鱼类,甚至泰晤士河上的88只小天鹅都归她管。有人把她当做心中的信仰,有人见到她就热泪盈眶;有人每天都唱一遍《上帝保佑吾王》的歌曲,有人却质疑说,这个女人只是中了彩票才生在了帝王之家,她到底有什么资格来统治一个国家呢?
  她确实不是被选举出来的。事实上,女王的主要工作是代表英国的形象,不停地接见人和被接见,并且力保让那些人愉快地感到自己十分特殊,她并没有实权。理论上说,她可以解散议会,弹劾她不喜欢的首相,但如果这样做,便会引发难以想象的重大危机。
  女王的私人秘书爱德华•杨说,女王有一套高超的专业技巧,"她能算准时间,在恰当的时刻转向镜头,那一刻她的身后,总有挥舞着旗帜的欢乐人群作为背景"。这一切,听起来像公关或者服务行业。另外,女王的工作虽然轻松,但是非常枯燥。她得对着人群挥手微笑半小时,坐在高台上看冗长的仪仗队而不能流露困意,帽子倾斜的角度还必须总是一样,不然第二天家族不和的谣言就会上头版。她的一举一动全在众目睽睽之下,宛如被展览的珍禽异兽。女王另一方面的工作便是维护王室千百年来的高贵形象,伊丽莎白的新闻秘书佩尼•史密斯说,由于过去15年来王室年轻成员不断传出丑闻,为了挽回王室日益下滑的公众形象,要强的女王只能更卖力地工作,多多展示自己的正面形象。这就是她为什么到了80岁还不得安享晚年的原因。
  这样辛苦,却永世没有可能升职加薪,更不能辞职。这就是一个女王的职业。然而旁人始终只看到她光鲜的那一面:高贵的头衔、邮票和纸钞上的完美侧像、富丽堂皇的白金汉宫……这些被镁光灯擦亮的特权与奢侈太过耀眼,舍去这些,英国女王,也只是一份工作而已,并且是不那么好当的差使。尽管世界上每个皇家孩子都要接受高级而严格的教育,但"未来的女王陛下"经历的职业资格训练,却无疑是最有难度的。
  你可以想象,假如出现在众人面前的女王陛下,连站姿坐相都不合格,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比如在某一次重要的典礼上,我们看见的女王,虽然一眼看上去还是那个衣冠楚楚、光彩夺目的漂亮王室女子,但是不同的是,今天她站着的时候,不是缩着左腿就是歪着右腿,或者将两腿交叉。至于坐着的时候,情况也好不到哪里,或者是抖动双腿,或者是跷起了二郎腿,甚至还旁若无人地脱掉难受的高跟儿鞋,让穿着丝袜的细足出来透透气。不光是英国人自己,就是全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看到了,也一样会觉得诧异至极,因为就是这样的小动作,好像彻底暴露了女王陛下以及英国王室的许多严重的问题。我们可以作出无数种猜测,设想女王陛下是不是发疯了,英国王室或整个英国是否出现了大动荡,要么就是愚人节,否则我们将找不到合理的解释。
  以上讲述的就是英国女王维护形象的事。因为"女王职业"的特殊,女王不仅代表着自己,而且代表了英国王室的形象,女王只是改变了小小的发型,旁观者也许就要推测整个英国王室是不是将在未来的XX小时,改变自己的政策了。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女王实际上是不得已的,她要在维护自身以及英国王室整体形象方面,充当一个典范。当然我们不至于像女王一样,那样的生活实在是太累了。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到"形象认同"的存在,自己的站相坐姿,尤其是在重要的场合,也要适当注意。
  不论是谁,都需要那种被社会认同的感觉,社会又是通过"称号"(通常以职位、辈分等具体化)、举止、装扮等来体现这种认同感的。如果我们见到一个衣衫褴褛,手中还拿着一个盛着几枚硬币的破碗的人,不管他是男是女,也无论他年轻还是衰老,总之都不会妨碍我们把他看成一个乞丐。这就是"形象认同"的巨大力量。
  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形象"典型"不少,像上面假设的女王"拙劣的表现"一样不注意站相坐姿的人,更是大有人在。人们之所以发明了靠眼睛判断一个人身份、性格、命运之类的技巧,"形象认同"就是原因所在。但是生活中大多数人却还是说一套做一套的,明知道是这么回事,却还是松松垮垮,站着时歪肩绕腿、坐着时跷二郎腿或抖腿,列举下来的话真是一大景观。
  影响市容观瞻不说,还会给别人造成这人大概不会有什么好的生活作风的印象。这可不是上纲上线,要不怎么会有"由小见大"、"细节决定命运"等真理呢?生活就是由这样的细节汇集而成的,正是细节的东西组成了别人对你的评判,堆积成了你的形象。所以,要想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就要从细节开始,诸如站相坐姿,一样不可等闲视之。
  细节组成了别人对你的评判,堆积成了你的形象,站相坐姿,尤其不可等闲视之。
                  

各位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1

主题

2564

帖子

8555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85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02: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4节:大千吃相几样糟
  No.3
  大千吃相几样糟
  据说牙签的发明和释迦牟尼有关,但这是不可能的,佛祖又不食肉,需要剔牙吗?当然这是戏说,只是追究这个戏说的根源,倒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这句话实际上是在埋怨牙签的发明,那么牙签有什么过错呢?
  牙签不过是个没有生命的东西,有过错的话,也自然是在使用人的身上。比如现实生活中,恰好一个"胃浅"的人与酒足饭饱、当桌剔牙的人撞上了,站在前者的立场,当众剔牙之类的不雅,甚至是令人厌恶的举动,就因为牙签充当了帮凶。
  餐桌上最大的不幸,是一桌美味尚未到杯盘狼藉,就有人抄起牙签当众剔牙。且不说从牙缝里出来的东西的走向,单是那龇牙咧嘴的动作,旁人再吃是绝对不可能了,更有甚者,竟顺手将筷子当牙签使。
  有报道说,考古学家曾发掘出制作年代大概在汉末的黄金牙签,看来早在公元3世纪,国人已开始剔牙了。今天的大小酒店,餐桌上和油盐酱醋、一等作料平起平坐的,必有一个牙签筒,酒店的档次越高,牙签及牙签筒的做工也就越精良,但用途一样。可做工再精良的牙签,在餐桌上就动手,总是倒胃口的举动,即使大家都吃饱喝足,在众目睽睽之下龇牙咧嘴,也难逃不雅之嫌。
  不知中餐发明牙签到底是出于何种考虑,像西餐桌上,有些中餐桌上常见的东西就没有,比如牙签、湿手巾等。西餐的餐具主要是刀、叉、匙,因为外国人把吃饭当成社交活动,湿手巾会擦掉化好的妆,没有化好妆见人是对他人不礼貌的举动。中餐则用湿巾擦汗抹油什么的。当众剔牙是一种不文明的举止,对自己来讲比较丑陋、相貌狰狞,对别人来说破坏别人食欲、倒胃口。所以在西餐桌上别找牙签,更别弄巧成拙拿刀去剔牙。
  至于狼吞虎咽的陋习,看了这样的例子,你也许会胆战心惊。
  有一则报道说:一名在高明打工的男子,一天早晨在吃面条时,由于大口猛吃,竟没有发现面条中一根长3厘米,带有12厘米长黑线的缝衣针,将其连面条一起吞进喉咙,针扎进下后咽壁软组织中。
  该男子当即使劲吞咽,想将"杂物"吞进肚子里去,不料越吞越痛,呕吐不止。放射照片显示,针已深深扎进软组织,若不是黑线拖着,可能已游走到血液中去了。医生在纤维鼻咽喉镜下用钳子钳住线将针拖出。
  于是医生提醒市民,吃东西时切忌狼吞虎咽,这样既不利于消化,还容易吃进异物。有的人一边进食,一边说话,这也不是好习惯,而应专心地细嚼慢咽,这样才能促进消化。
  其实不仅是从医学的角度讲,在生活礼仪方面,保持良好的进餐习惯,也是极为重要的。餐桌上的学问,一样是需要我们学习的。尤其是在进食有汤的食物时,许多人都会难以控制地发出很响的声音。有的人为了表现出自己对于生活的一种幸福满足感,在进食的时候,习惯性地发出声音来,而且声音越大,似乎自己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就越充分。
  这种形象生动的"有声"表达,实际是完全不顾及周围人的想法,也是一种比较幼稚的、粗鄙的方式。很多夫妻之间不和睦,竟然就是因为衣、食、住、行中这样的小毛病导致的。注意你进餐时候的表现吧,不要旁若无人,尽管我们不用像达官贵族一样,但是我们还是需要保证自己举止文明,令人赏心悦目。
  餐桌上最大的不幸与悲哀,是一桌美味尚未到杯盘狼藉,就有人抄起牙签当桌剔牙,或者咀嚼时张嘴"吧唧"。
                  
第5节:旁若无人不是真的无人(1)
  No.4
  旁若无人不是真的无人
  经常有男性朋友谈到吸烟的问题,我们也常常会告诫人们说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不准吸烟也成了一条明文规定。在香港,目前针对在室内的公共场所,吸烟的最高罚款是5000元,但基本上很难执行。
  就算不小心违规,别人劝阻后也会停止,除非你多次触犯,或在法庭上特别嚣张,拒不认罪,搞到要传证人,否则不会被判处最高罚款。而吐痰和乱丢烟头等垃圾,街上有专人监督,大多在旺区和旅游点,他们躲在暗处或穿便衣,定额罚款是1500元,逮着了就逃不掉。
  而内地规定,在火车上吸烟要去车厢的交接处。有些烟民不遵循此规定,就在座位上吸烟。当乘务员过来时,他们就把烟藏起来,和乘务员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结果抽烟的人过瘾了,被动吸烟的人却苦不堪言。
  网上曾经开展过一个"公共场所吸烟"的讨论,网上的实况大致如下:
  碧浪银沙:我是一位女性,不会抽烟。我觉得抽烟和喝酒,很多时候似乎是一种交际的手段,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我爸从不吸烟,但当他要出去办事或者去亲戚朋友家,他总会带烟。至于戒烟,好像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我单位几个老同志经常开玩笑说:"如果让我戒烟、戒酒,那就到火葬场戒吧。"看来戒烟需要很强的自控能力。
  七彩宝宝:真的全民戒烟好像不可能,只能是请烟民自觉尊重不抽烟者。不要在公共场所抽烟,不要在家人面前抽烟。在没有相应的法规出台之前,只能靠自觉。
  遥想公瑾当年:我认为抽烟是个人生活的态度,虽然从科学角度讲它有害健康,但是我觉得也要考虑心理需要。如果抽烟能让人身心愉悦,我觉得不妨抽,如果戒烟会让人身心不快,干吗戒掉呢?
  Johnson:我是真的想戒烟。我抽烟有12年了,高中因为好玩,和同学一起抽。期间戒了好多次,每次都是想借感冒把它戒掉,也许是意志力不坚定,后来流着鼻涕还是抽上了。最长的时间有一个多星期吧。
  深蓝:第一次抽烟还是在初中,出于好奇。至于公共场所吸烟,从宽容的角度说,我倒不特别介意,但是不讲究卫生就不行。抽烟无非是一种习惯,没有谁离开烟不能活。如果有一个禁烟的环境,明白抽烟的坏处,其实烟是可以慢慢戒掉的。戒烟,不是一日之功,而是长期的过程。出现反复很正常。我的经验是,想抽的时候,就吃些小零食,减少每日的数量,慢慢也就消除了对香烟的心理依赖。
                  

各位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1

主题

2564

帖子

8555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85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02: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6节:旁若无人不是真的无人(2)
  刺猬:人们都说戒烟很难,我认为主要是持之以恒难。我有20多年的烟龄,吸烟时经常会想戒烟,但总是今天推明天,这个节日推下个节日。十余年前我患了肿瘤,手术后至今我没再抽一支烟。戒烟有利于省钱和健康,我的经验是,天天减少烟量,不带烟和打火机,药店里戒烟药的效果也很好。
  绝望生鱼片:我个人同意公共场所禁烟,以前抽的时候我也会注意场合,要是有人我就不抽。我感觉要戒烟主要是戒心瘾,多做其他的事,分散注意力。我在网上看到吃口香糖有助于戒烟,难受时就嚼口香糖,效果还真好。
  从讨论的概况可以看到,大多数人知道吸烟对于身体无益,甚至也意识到吸烟是一项花钱的行为。不吸烟的人多数还是反对在公共场所吸烟的行为的,至于戒烟,无论是吸上瘾的还是没有吸上瘾的,都是比较愿意戒除的,要不然讨论也不会逐渐转向交流戒烟经验。而在吸烟的人当中,不少人也意识到了自己吸烟的场合,但是难免还是有不自觉的人。
  在正规社交场合,其实是没有相互之间敬烟、点烟等行为的,它不像敬酒、敬茶之类,后者适度时,对于人的身体有益,并且也不会太大地影响周围人,如果别人不愿意,不至于存在难以避免的被动接受行为。所以无论是从公众道德、人的身体健康要求,还是实际环境需要的角度,在公共场所,遇到没有熟人,或者是熟人并不介意,便旁若无人地吞云吐雾,都是极端丑陋的行为。
  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与吸烟一样会受到别人的指责。的确,中国人喜欢热闹,在地铁里、商店里、学校走廊里,经常可见中国学生在一起高谈阔论,而且最糟的还是在国外,用中文大声交谈。应该说在某些场合,尤其是公共场所,大声说话是非常令人讨厌的。比如夜间的火车车厢里,一车的人都倒头睡了,却有人无拘无束地大声聊天,或者对着手机大声讲话,身旁的人被惊醒了,他也没有丝毫的歉意,这就太令人厌恶了。
  按照礼俗,人们虽然有在公共场所说话的权利,但前提是尊重他人、保持环境安静。而不在公共场所喧哗则是一种基本的礼貌。旁若无人不是真的无人,我们要注意自己在公共场所的行为。
  虽然人们有在公共场所说话的权利,但前提是尊重他人、不影响他人。旁若无人不是真的无人。
                  
第7节:最难是慎独
  No.5
  最难是慎独
  很多人都埋怨世界上的人太多了,私有空间被最大限度地侵占了。不仅如此,偷窥事件还时有发生,越是发达的地方,人们越是惶惶不可终日。也许就是因为你不小心忘记关窗、不小心将银行取款的凭据扔进了垃圾篓、乘电梯的时候穿的是超短裙……你的隐私很有可能就这样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公之于众了。
  所以,即便是你独自一人的时候,也不要以为是绝对安全的。更不要以为,就只有你一个人存在,可以为所欲为。比如在独立的厕所、昏暗的电影院、隐蔽的迪厅、人迹罕至的园林等,乱涂乱画、做过于亲密的动作、进行猥琐的展示、践踏草坪、毁坏公物等。虽然我们的世界没有像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写得那样恐怖,但是我们的生活中,确实存在着无数的"监视器"。这些"监视器",有的是有形的,有的是无形的。前者是实实在在的设备,或者是人为制定的规则;后者则是一种社会道德,或者是存在于个体心目中的人格准则。
  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也是一个比较有影响的现象,那就是所谓"厕所文学"的出现。大概是在公共厕所出现之后,"厕所文学"漫长而艰难地开始发展了。在中国,改革开放使"厕所文学"获得了新生,它的创作队伍不断扩大,题材日益广泛。与此同时,外国的所谓"厕所文学",一样有着愈来愈发达的态势,甚至有了相关方面的专门研究,学名就是"厕所文学"。
  而越来越高级的厕所,似乎并没有阻碍厕所文学的诞生和发展,相反,倒成了一剂催化剂,为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更重要的是保障了创作的充分自由。在小小的厕所里,有许多站着、坐着、蹲着等姿势的涂抹,还有一些打油诗。这些大都是粗短直白、形式单调的"创作",多停留在较低的水平。
  此外,像公共厕所这样隐秘的地方,现在还几乎是解决烟瘾的场所。一般烟民认为在这里抽烟,可以避臭、避人。刚染上烟瘾的青少年,为了躲着老师和家长,就会在厕所抽烟。但是有研究发现,抽烟本身已经非常有害,在厕所抽烟更是毒上加毒。环保部门检测,城市公共厕所空气污浊,其中除含较高浓度的氨气和硫化气等有害气体以外,还有大量的致病细菌。加上厕所内氧气含量相对不足,香烟容易熄灭,抽烟者为保持香烟不灭,连连抽吸,结果有毒气体像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等,就会连同致病的细菌一起大量地吸入肺中。
  这对处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危害更大。因为吸烟对青少年神经系统的发育极为有害,如果养成了在废气含量高、氧气含量相对不足的厕所里吸烟的恶习,对于青少年生长发育,特别是对大脑的正常发育危害更大。另外,二氧化硫和硫化氢,以及氨气,对眼结膜和呼吸道黏膜都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根据有关学者观察统计,常常在厕所里抽烟的人,比不在厕所里抽烟的人更易患结膜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及其他肺部的疾患。有人称吸烟为慢性自杀,而在厕所抽烟,就是这一过程的催化剂。
  类似公共厕所这样的隐秘场所,越是这样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这从某些方面,也暴露了人在独自一人的时候,丑恶的一面会放大,不良的习惯会更加变本加厉。所以孔子早就说过,要"慎独",这是人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也是检验一个人最为灵验的试金石。"慎独"的关键就是在自己的心目中,时刻保持有一面"镜子",比如一句"人在做,天在看",以审视自己的言行。
  即便是你独自一人,也不要以为你是绝对安全的。更不要以为,就只有你一个人存在,可以为所欲为。
                  

各位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1

主题

2564

帖子

8555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85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8-12 07: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8节:"颐指气使"代说话
  No.6
  "颐指气使"代说话
  你有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件事?有的时候一个人站在你面前,虽然什么都没说,但你却知道他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或是想说什么话。除非你是个伪装高手,或者是生活中的职业演员,否则你就一定会在不经意的时候,流露出你的真实想法,即便你当时说的不是你想的那回事,或者你根本什么都没说。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人们靠眼睛观察所获取的信息占55%,所以,人们不会单纯地从你说的话里判断是非,他们更能从你的眼神、语气、肢体语言等来分析出其他的东西。如果你的肢体语言传达的信息和你嘴里说出来的话不符合,那你无异于浪费时间,适得其反。
  通过眼神传达的信息是最多的。当你正注视着一个人的时候,表达的信息是你对他感兴趣。当你回避了对方的眼神交流的时候,对方会感觉到你根本不重视他,对他不屑一顾。看多了不好,不看更不好,所以,较好的做法,就是在整个的对话交流过程中,保证与对方眼神交流占60%的时间,这样对方既认为你对他有兴趣,又保持若即若离的感觉。但眼神不应该有强势的侵略性。
  眼神的交流不亚于口语的表达。很多中国人与人握手或交谈时,总是东张西望。与人交谈时目光恍惚,是很失礼的。还有的人,甚至是将努嘴、撇嘴、翻白眼,当成了一种随时随地的表达,不论是对陌生人还是亲人长辈,好像自己有多忙多累,对方的问题又是多么没有价值似的。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天,长春市某社区主任刘雅琴遇到了"问路哑巴",已经50岁开外的老社区主任提起问路的事,仍气愤不已:"真没想到问个路竟这么难,连问4个人都是努努嘴,连句话都懒得对我说!"
  原来那天下午,她到人民广场办事,拎着两大包东西往回走时,却找不着259路公交车站点了。她向路边一位冷饮摊主询问,这位同样50多岁的妇女,不耐烦地朝一个方向努努嘴,然后把脸扭向一边。
  刘雅琴朝努嘴方向找去,可越走越觉得不对,只好停下来又向一个中年男子问路,没等她把话说完,中年男子就用嘴朝相反的方向一努,瞧也不瞧她走开了。她只好又折回来。就这样,她绕着原地转了3个圈子,连问4个人,每个人都是冲她努努嘴,没有一个人肯停下来告诉她站点在哪里。
  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她仍没找着站点。一气之下,刘雅琴决定自己找,刚走几步就发现了259路公交车站点。更让她生气的是,这个公交站点,离她刚才问路的地方只有10多米远。
  刘雅琴说:"长春是座文明城,每个长春人都应该乐于助人,在我们社区,遇到问路的人,我们社区主任都是仔细告诉他,老人和孩子还会领着去,像这样连问路都听不着声的事,太让人伤心了,真希望以后再也不要发生了。"
  "问路冷漠"是一件应该引起重视的社会问题,在市民文明行为巡视过程中,这样"问路哑巴"竟然是经常遇到的事情。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如何对待需要帮助的人,是衡量一个城市市民素质的重要指标。对于一个个体而言,如何运用好自己的眼神、面部表情以及肢体语言,也是衡量一个人交流技能的方式。
  比如人的面部表情,一个轻轻的微笑,就会传达给人一条积极的信息,而且除了人的诞生和死亡之外,表示友好的微笑,几乎适用所有的场合。微笑会给人带来温暖和信心。如果你面带微笑地对人说话,相比之下,对方就会很容易接受你的观点,也更容易相信你所说的话,既便在你不说话的时候,人们也认为你的意见是积极的。
  还有嘴部的动作,比如撅嘴、撇嘴等等,也可以直接表现出你正在思考你所听到的东西,或者是你正在犹豫,并想收回你所说的话。嘴和眼一样都有传情达意的作用。在社交活动中,谈话时尽量少努嘴或撇嘴,因为这样的动作容易流露出不屑的意味,而显得不够有涵养。站立、静坐或握手时,嘴巴可以微闭,不要露出牙齿,如果能保持微笑状就更完美了。
  不注意这些交流技巧的人,无论是对待谁,全凭自己的心情,情绪好的时候,能够手舞足蹈、眉飞色舞,情绪糟糕的时候呢,甚至是连眼皮也不抬一下,努努嘴、撇撇嘴、晃晃脑袋之类的,都是不合适的交流方式。以这样的方式和陌生人说话,会让人感觉不知所云、心生厌恶,和熟悉的亲朋好友说话,更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这类"颐指气使"的行为,不仅仅是一个偷懒的问题,也是一个礼貌修养的问题。
  即便是我们的"颐指气使"中,不包含任何恶意的成分,有时甚至是一种亲昵的表示,但是任何事情都不能过火,一旦养成了习惯,自己又没有意识到,出现问题要改起来就困难了。
  对任何人全凭自己的情绪,好的时候手舞足蹈、眉飞色舞,糟的时候甚至连眼皮也不抬一下,努嘴、撇嘴、晃脑袋之类,都是不合适的交流方式。

各位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1

主题

2564

帖子

8555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85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8-12 07: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9节:以为别人听不到
  No.7
  以为别人听不到
  人们在交往中特别重视自己给别人的"第一印象",给人的第一印象好,大家打起交道来会心情愉快,事情也会办得更顺利。可是第一印象,并不一定是见面才会有的,在此之前通过别人的介绍等方式,也可以形成。比如出于礼貌,人们在见面前,经常会通过电话约定见面的时间、地点等细节,这样,你的第一印象就通过你的声音传给对方了,可以说你的电话形象,是你给对方的第一张"名片"。
  电话形象是人们在使用电话时的种种外在表现,是个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说的就是声音在交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通话时的表现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反映,电话交流同样可以给对方和其他在场的人,留下完整深刻的印象。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会忽略这样的细节,那就是在和别人电话交流的时候,尤其是和自己比较熟悉的朋友,边讲电话边吃东西、翻看书报以及忙些别的事情,并且发出很大的声响,让对方听得清清楚楚。我们还会认为:反正别人看不见,不会知道我在和他(她)讲话的时候,还在忙些别的事情。
  只有当我们自己遭遇同样的境遇时,我们才能体会到,自己的电话被别人心不在焉地处理掉,实在是太过分了。自己怎么能这样不被尊重呢?要是心胸狭窄一些的,朋友间的友谊大概就要产生间隙了。如果是工作关系方面的合作者,那么接下来的合作,大概也会有问题。
  可见,讲电话中的学问还是不少的,如果不以为然或者是全不知情的话,也许就会做些后悔莫及的事情。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电话形象如何,主要由他使用电话时的语言、内容、态度、表情、举止等多种因素构成。那么怎样给人一张得体的"声音名片"呢?
  首先,无论在哪里,接听电话最重要的是传达信息,所以打电话时要目的明确,不要说无关紧要的内容。语气要热诚、亲切,声音清晰,语速平缓。电话语言要准确、简洁、得体。音调要适中,说话的态度要诚恳。
  如果主动给对方打电话,要选择好通话时间,不要打扰对方的重要工作或休息。要控制好通话的时间,不要聊起来没完。如果对方当时不方便接听电话,要及时收线,等时间合适再联络。
  接听电话要及时,应对要谦和,语言要清晰明快。如果对方要留口信,一定问清楚姓名、电话等细节,并及时传达,免得耽误别人的事情。
  更不可接了电话就说"请稍等",撂下电话半天不理人家。如果确实很忙,可表示歉意,说:"对不起,请过XX分钟再打过来,好吗?"也可以记下对方的联系方式,自己有时间之后再给对方打过去。
  自报家门是一个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且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好方式。除非是特别有把握的时候,知道打电话的是谁,这样的话可以省略。但是"礼多人不怪",即便是比较熟的朋友,在不是特别有把握的情况下,我们这样说也没什么不当之处。
  接电话时应当认真听对方说话,而且不时有所表示,如"是"、"对"、"好"、"请讲"、"不客气"、"我听着呢"、"我明白了"等等,或用语气词"唔"、"嗯"、"嗨"等,让对方感到你是在认真听。漫不经心、答非所问,或者一边听一边同身边的人谈话,都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即便是需要表示挂断电话,不想继续交谈,也可以用语言委婉说出,同时找出比较稳妥的理由。
  如果使用录音电话,应事先把录音程序编好,把一些细节考虑到。不要搞得太复杂,让对方莫名其妙、不知所措。如果对方打错了电话,应当及时告之,口气要和善,不要讽刺挖苦,更不要表示出恼怒之意。
  在办公室接电话时声音不要太大。接电话声音太大会影响其他人工作,而且也会使对方感觉不舒服。如果对方没有报上自己的姓名,而直接询问上司的去向,应礼貌、客气地询问对方:"对不起,您是哪一位?"
  替他人接电话时,要询问清楚对方姓名、电话、单位名称,以便在回电话时为受话人提供便利。在不了解对方的动机、目的时,请不要随便说出指定受话人的行踪和其他个人信息,比如手机号等。
  在电话中传达有关事宜,应重复要点,对于号码、数字、日期、时间等,应再次确认,以免出错。挂断电话前的礼貌不可忽视,在先于对方挂机时要轻。
  总之,一根小小的电话线,传递出来的信息,远远超过了说出来的内容。虽然彼此没有见面,但是我们的声音、语气、语速,甚至是一个举动,如将电话夹在头和脖子之间,扭过头对旁边的人说话等,对方都能感觉得到。
  一根小小的电话线,传递的信息远超过说出的话。我们的一个小举动,电话那端也同样可以感受得到。
                  

各位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1

主题

2564

帖子

8555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85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8-12 07: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0节:你想让垃圾满天飞
  No.8
  你想让垃圾满天飞
  不止一次听说,在不少国家的旅游景点和主要街道,都有中文"不许随地吐痰"的告示。中文并非世界通用语,用中文意味着为了给中国人看,中国人的陋习可以说是"遍地开花"了。
  而随地吐痰的陋习,更是遭到方方面面的口诛笔伐。但是,"嗬--呸!"等令人作呕的声音依然不时出现。当温情脉脉的说教失去作用的时候,就须用"重罚"对付。上海对随地吐痰者处以200元的重罚,上海干净了;香港规定随地吐痰一口罚款2000港元,不管是本地人还是游客,没有一个人愿意掏这份冤枉钱;近期北京也出台了相应的处罚标准,但是由于处罚者稀少,难见陋习有所收敛。甚至在北京吐一口痰罚款5元,竟然还出现过拿出10元,"不用找了,再吐一口"的现象。
  澳大利亚饮料工业环境委员会最近出版了《丢弃行为研究报告》,这份广泛翔实的报告表明,乱扔垃圾行为很复杂:各个年龄层和具有各种社会背景的人,都有过乱扔垃圾的行为,但又都有过到垃圾箱倒垃圾的正确行为。大多数人意识到乱扔垃圾不光彩,因而会选择在僻静之处丢垃圾,从而使很多角落成了"卫生死角"。 
  该报告还说:乱扔垃圾行为与年龄有关。乱扔垃圾最多的是15岁以下的孩子。而15~25岁的年轻人,则趋向于群体活动时丢弃垃圾。老年人则比较"自重",他们多在没有旁人时,才乱扔垃圾。而且女人和男人同样爱乱扔垃圾。不同的是,由于女性通常在家,她们只在居所附近丢弃垃圾;而男人活动范围广,其丢弃垃圾的范围也相应扩大了许多。有意思的是,在遇到清理垃圾的社区公益劳动时,女人比男人更乐于参与。 
  中小学生以及下岗人士,乱扔垃圾的次数比平均水平要高。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乱扔垃圾的次数比平均水平要低。值得注意的是,乱扔垃圾的行为与垃圾箱数目没有太大关系,因为很多乱扔垃圾的行为,都发生在垃圾箱附近5米以内。   
  相比较而言,在承认乱扔垃圾行为上,年轻人比成年人更坦荡,女人比男人更诚实。这也许是成年人和男人更需要"自尊"的缘故吧。被观察到的那些乱扔垃圾的人中,有75%的人在接受采访时,还对工作人员大谈环境意识的重要性。在工作人员回收的调查问卷中,有75%的被调查者说他们对乱扔垃圾的行为很反感。但有迹象表明,这些人中的80%曾在其一生中的某一时刻,乱扔过垃圾。 
  以往,有很多人呼吁有关部门投资,增加垃圾箱数量,以减少乱扔垃圾的现象。但澳大利亚饮料工业环境委员会的研究结果,已证明这一方法并不十分有效。环境专家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大罚款额;家长要以身作则并加强对孩子的监控力度;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加强环境教育,使学生们从小就具有对他人和社区的责任感。
  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既不文明、不道德、不卫生,也是愚昧和落后的表现。随地吐痰破坏公共卫生,散布传染病的病原体,危害他人健康。因此,去公共场所、乘公交车或出租车一定要戴好口罩;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手纸)掩住口鼻,并及时洗手。

各位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1

主题

2564

帖子

8555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85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8-12 21: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1节:大丈夫不拘小节
  而乱扔垃圾的恶习,除了影响公共卫生外,还容易滋生苍蝇、蚊虫,危害人们健康。同时还存在安全隐患。试想,如果住在楼上的人往下随意扔垃圾,西瓜皮还好说,只是弄脏了行人,如果是重物那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了,这种案例也曾经发生过。有这种不良习惯的人图的是自己的方便,却给别人和社会制造麻烦,这是自私自利的行为,是令人生厌和不受欢迎的。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做人的行为准则。我们要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从点滴做起,对自己乱扔垃圾的行为记过,一天天改善自己的行为,尤其是在没有人看得见的地方。对于周围人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行为,我们应该进行监督。只有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建立起公德心,城市公共卫生、市民健康才能得到保障。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做人的行为准则。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既不文明、不道德、不卫生,也是愚昧粗俗的表现。

各位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1

主题

2564

帖子

8555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85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8-12 21: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No.9
  大丈夫不拘小节
  中国有句俗话说:大丈夫不拘小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一些鸡毛蒜皮小事的忽略,好像显得一个人心胸开阔、包容度强,有君子之风。这些被看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实在是不胜枚举,比如:用过的东西随手乱扔、不爱干家务、花钱心中没有谱等等。
  曾经有过一个辩论,题目就叫"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与"扫天下何须扫一屋",针对的就是这种不注意个人小节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爱整理自己房间、办公桌等私人空间的人,我们习惯说这个人比较"邋遢"。
  单位里有一位著名才子,他的办公桌和他的才华一样"冒尖":在他的办公桌上,书本、零食、新买的枕头,甚至装满酒的玻璃瓶,居然都能"和平共处"。因为桌子空间有限,才子把走道也发展成了他的仓库,可怜坐在隔壁的女同事,不得不成天踮着脚尖、蹦蹦跳跳地进出,还要遭受被那些吃了一半的零食招来的蟑螂的骚扰。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好心帮他收拾,还招来一顿数落:"你收拾整齐,我倒找不到东西了。"才子还特地在他的书堆上贴了张纸条:他人东西请勿乱动。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邋遢"者和所谓的"不拘小节的人"。对于大多数男人来说,像这种类似"家务活"的事,好像本来就和自己没关系。从小有自己的母亲帮着收拾,独立生活一段时间之后,又有了女朋友或者是妻子。反正社会上对于男人的要求也没那么高,能在出门的时候将自己收拾利落,也就及格了。反倒是和女孩子一样在乎这类"家务活"的男人,被人认为有"娘娘腔"或者是"洁癖",总之是不正常的。
  于是在一个男人的屋子里,如果卫生间洗发水的瓶子斜倒着,瓶身和瓶盖儿身首异处;香皂盒里泡满了水,香皂大大方方地躺在玻璃台面上;毛巾乱七八糟地搭在架子边,湿漉漉地滴得出水来;浴巾揉成一团,蜷手蜷脚地缩在洗衣机上;塞在鞋里的脏袜子、和睡衣混挂在一起的外套……一般人看了最多只能是皱皱鼻子,但是内心还是体谅,甚至同情男人。
  或者是自己用过的东西随手乱扔,每次要用时就只会问:"我的那件白格子衬衣呢?""我刚用过的笔呢?""我今天带回家的CD呢?"……仿佛母亲(妻子)是他的"超级失物大管家"。有些东西他明明刚才还拿过的,转眼就不知被随手丢到哪儿了。母亲(妻子)帮着收拾了或者是做了"善后工作",在他的眼中是"犯错误",他会说:你不收拾我还知道在哪儿,你收拾完就什么都找不着了!"
  这种"脏乱差"之类的习惯,还有贪玩、淘气、哥们儿义气,早已经是一个"大"男人的标志了。但是时代的变化,使得女人们不再能够无限度地容忍这样的"大"男人,随着女人自己经济的独立,对于男性依赖程度的降低,女人对男人的标准,开始由"大"男人向"好"男人转变。为了迎合社会的这种转变,西班牙甚至在新法律中强制男人做家务。
  我们当然也不主张这种极端做法,但是针对这样过分的"大"男人,我们还是需要一些相应的对策,而不是一味地容忍。比如:
  适当袖手旁观并多备几个储物箱。把他的衣服、袜子、用品之类单独放置,柜门一关,这样尽管他仍然乱摆乱放,但至少省得满地乱扔。
  订个劳动周期。向他说明,最近你工作比较忙,所以家务就由他多承担些。这段时间过去后,可适当让他放松。然后在下一个周期里,再找个借口让他体会到做家务的辛苦。
  当然,不光是男人会这样,有的女性也经常做些确实弱智的事情,比如衣服积堆、书报杂志铺地、厨房杯盘狼藉、化妆品摆得乱七八糟……这样的生活方式,的确很个性,但是如果影响到日常生活,(比如经常丢三落四找不到需要的东西;为找某个东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浪费无数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和工作;在大家的印象中留下一个办事不牢靠、毛手毛脚的判断等。)就是一种懒惰、邋遢的坏习惯了。
  试想,一个连自己都管理不好的人,别人又怎么能放心将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办?更不要说承担重要的管理职责,即便一时担当也终究会因为自己的"不拘小节",丧失他人的信任。
  你连自己都管理不好,别人又怎么能放心交给你重要的事?到头来,吃亏的还是你自己。
                  

各位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1

主题

2564

帖子

8555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85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8-13 07: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2节:自助餐检验你的贪婪(1)
  No.10
  自助餐检验你的贪婪
  祸莫大于贪欲,福莫大于知足。"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常乐矣"。人有贪欲,为人处事就不能恪守原则,秉持公道。贪欲多,心术就不正,就会被贪欲所困,就难免违背道德、法律原则,损人利己、假公济私、贪赃枉法、无恶不作,然后企图瞒天过海……就这样越陷越深,一直到锒铛入狱,方才觉醒,那时再抱头痛哭,说什么"一失足成千古恨"已晚矣。
  世界上的一切恶人恶事全都起于贪,贪权则附贵,贪利则忘义,贪财弄不好就要去抢,去害命。贪的对立面是廉,廉可以养德,也可以奉公,不为个人利益而侵犯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为官的需要培养自己廉洁的作风,严格要求自己,贪心、贪欲永远不可有,这样才可能以身作则、功成身退。
  现实生活中,贪官的例子不少,甚至有人还发明了一个新的词汇--全民腐败,大致上可以想到,如今的社会风气,对于金钱、权势、美色、饮食等的贪婪,已经到了一个怎样的地步。在金钱、权势、色欲方面,让自己的贪婪之心,没有约束而大肆放纵,最终难逃制裁。而生活之中诸如嘴馋、爱占小便宜这样的小贪婪,虽然没有前者那样厉害,但是一样要不得。
  在20年前就有人意识到,自助餐是个有国际性危害的餐饮方式。自助餐桌上一些人狼吞虎咽,根本不怕伤脾胃,有道是"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因为面对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你不必有任何的顾虑,只要有足够的胃口,就能随心所欲地敞开肚皮吃个够。就像孙猴子进了花果山、老鼠掉进了米库里,尤其是初次领教自助餐的人,心想天下还有这等好事,花几个钱就能随便吃一顿。真是不吃白不吃。
  随便吃,尽管吃,是那个物质还不够丰富的时代的人们所不敢想象的。有人总结出吃自助餐的"四境界":第一盘试探地吃,哪样都来点儿,就像侦察兵,先了解敌情;第二盘有重点地吃,哪样顺口来哪样,就像睿智而又偏心眼儿的领导;第三盘拼命地吃,就像即将冲刺、满脑子金牌的运动员;第四盘垂死挣扎地吃,就像经典著作里所说的帝国主义。
  当前,国内的自助餐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随之也带来了不少危害。首当其冲的是助长了贪欲,促进了脂肪无节制地生长,还有难以容忍的浪费现象。更有甚者,有些人莫名其妙地有了"吃冤家"的念头。挑着价格贵的食品点、超长时间进餐、趁服务员不注意夹带走食物等,可以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在自助餐的餐桌旁,一个人的贪欲,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而自助餐下的贪婪,其害无穷:损害身体、浪费金钱和时间、浪费国家的资源等等。
                  
第13节:自助餐检验你的贪婪(2)
  人类的这种贪欲,通俗的说法,就是贪便宜、爱揩油。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人类的贪欲这样达到极致呢?除了食客自身的心理原因外,还与自助餐馆的不合理制度有关。一般说来,在自助餐馆消费,一餐的价格普遍要比平时一次就餐的消费高,但是提供的食物质量未必好,主要是量上有优势。许多去吃自助餐的人,在接受这样的规定的同时,也在心里想好了,那就是花多少钱就要尽可能吃回来。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时候,追求"物美价廉"的心理,这个时候,就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出来了。正是消费者的这种心理,使得商家在经营的实践中,不得不提高一次自助餐消费的价格水平。这也是商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天性使然。总之,就是在这样一种矛盾对立之下,贪婪的食客们,将自己丑陋的一面暴露无遗。而且,这对儿矛盾在进行着恶性循环,结果是"两虎相斗",彼此都难免不受伤害。
  如果不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比如一家公司,遇到些爱揩油的人,无疑等于养了小偷。他们占便宜的方式一样是五花八门:用公司的快递送点私人物品;利用晚上加班时间偷打长途电话;拽一把卫生间的擦手纸回家擦玻璃;把公司订阅的报纸、杂志带回家卖废纸;甚至用公司的机器、纸张打印私人的文件;用饮水机里的热水泡脚……
  对于这样的行为,要是被公司的负责人看到,一定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要是被别的同事看到了,不是引发一场争相效仿的浪潮,就是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长久下去,一样会影响到自己今后的发展。这个时候,贪便宜的心理,可以说是一种鼠目寸光的短视行为,只顾眼前而忽视了长远,只顾自己的私利而忘记了周围团体。
  所以,保持健康的心态,不要毫无约束。虽然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承受的压力已经够大了,受到的约束已经不计其数了,但是没有任何约束的自由是不存在的。我们要给自己的行为设定一个合适的界限,有所超越但是更要有所遵循。
  一个人的贪欲,在自助餐的餐桌旁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殊不知自助餐前的贪婪,其害无穷。

各位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1

主题

2564

帖子

8555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85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8-13 07: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4节:马桶上的书呆子
  No.11
  马桶上的书呆子
  生活中,有许多零碎的时间无法充分运用,只能眼睁睁地浪费。像上下班的等车、坐车时间,出差时等火车、等飞机,约会时等人的时间,就餐时等上菜,还有就是每天上洗手间的时候等等。作好时间管理,将零碎的时间捡回来好好运用,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所以,从利用零碎时间的角度来看,不少人有喜欢久坐马桶看书看报的习惯,也似乎正常了。
  第一次参观苏州明基的人,都会对该公司的洗手间特别有好感。除了干净、清香,布置得很雅致之外,最吸引人注意的,就是贴在各个如厕位置的剪报。这些剪报,都是从报刊杂志和书籍当中精选出来的,或是一段格言,或是一篇散文,或是一篇心情故事,或是一个生活小常识,或是一种生活感悟,或是幽默的笑话。剪辑后贴在每一个如厕位置前方,让人在方便之余,还可以利用时间,读一篇好文章。
  由于文章选得好,这种举动广受大家的好评。洗手间的文章,可以让你在不经意当中,捡回一段段零碎的时光。原来洗手间应该是最脏的地方,但在明基却变成最干净的地方。文章,让洗手间有内涵;内涵,让洗手间有趣味。于是可以看到,同仁们上洗手间的时候,会刻意地选择不同的位置,以便欣赏不同的文章。上厕所的时候,为了要仔细阅读文章,身体会靠近便器,如此一来避免了尿液溅在便器之外;看到一篇好文章的时候,人们会跟旁边的熟人分享,这也使得洗手间成为知识与心得交流的地方。
  这种"厕所文学"的做法,是从明基台北总部传过来的。但台北总部所剪贴的文章,比苏州这边水准高。苏州这边的厕所文学,是由公司内刊编辑负责的,由于负责人平时编内刊很忙,而厕所更换文章的速度过快,负担很重,所以她就买了些励志的书,直接从书上连载到洗手间里。后来的结果,便是上洗手间看到的总是一些讲大道理的文章。励志性文章一多,压力就大,上起厕所来也不太通畅。
  台北的厕所文章,由总台负责。台北总部将总台职务定义成:对外是明基品牌守护神,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传递明基的形象;对内是明基品牌大使,负责传递公司的品牌精神。在这种定义之下,台北总部的"厕所文学",也成了企业文化落实的角落之一。
  无独有偶,在德国,喜欢在上厕所时阅读的人,可以不带报纸、杂志进厕所了,因为德国的一家出版社推出了印有诗歌和小说的卫生纸,让大家在厕所里读个痛快。但是后来的结果是公众厕所被占用的时间过长,不得不取消了这种卫生纸。
  这样挖空心思利用"厕所文学",不仅不符合人们的生理规律,而且从医学的角度来看,久坐马桶也是不良的卫生习惯,对男性生理健康影响尤其大。
  由于排便动作是机体反射动作,是人体大脑和排便中枢协调参与的全身性动作,而久坐马桶读书读报,会忽略便意,使全身的排便动作不协调,出现制止便意的感觉。从而使直肠对粪便压力刺激失去敏感性,造成排便困难,进而大便干燥,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习惯性便秘。对于男性而言,这种不良习惯对前列腺的危害尤其大。由于久坐马桶使排便时间延长,下腹部和盆腔容易淤血,使直肠和肛门处静脉曲张成团形成痔疮;同时长期便秘,粪便压迫会造成前列腺血液运行受阻,加重前列腺炎的症状。
  尽管我们需要牢固树立节约时间的意识,需要尽可能地发挥创意,利用尽可能的条件,追求目标的实现,但是所有的前提条件都应该以人为本。很显然,这种利用个人节约时间或者打发无聊时间的心理来把握商机的人,违背了人的天性。而那些如此争分夺秒的人,无疑也是过度榨取了生活的汁液。我们生活的本来目的,不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填充时间,而是在遵循社会基本要求的条件下,按照自己的想法规划自己的生活,追求快乐和幸福。
  不要做马桶上的书呆子,那样对于你的生理、心理来说都是不利的,生活也需要享受,而不是盲目地填充时间。
  久坐马桶看书看报,无疑是过度榨取生活的汁液。人生的细节也需要慢慢来体会,我们生活的本来目的,不是一味地填充时间。
                  

各位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1

主题

2564

帖子

8555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85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09: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5节:"小资"的半瓶子性格
  第2章
  修身养性解烦忧
  No.12
  "小资"的半瓶子性格
  正如衣服可以分为大、中、小码一样,人群其实也可以按照大、中、小的结构来划分,比如目前的城市就存在着这样三种社会群体:大款、中产阶级、小资。其中,大款自然是比较有资格炫耀的一群。依次向下,应该说"小资"阶层没有什么资格表露自己的优越感。
  但由于中国人向来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传统观念,所以小资产阶级,倒成了最有优越感的一群。好像比压力,大款没其轻松;比自然,中产阶级没其接近大众。和普通人群相比,那就更数不清了:有钱、有闲,犹如人间神仙。人类爱好炫耀自身优越感的顽疾,在"小资"的身上,如今是发扬光大了。
  恩格斯在对当时的"小资"评价时说这个阶级的性格,缺乏魄力和进取心,它在政治上也自然具有这个特点。而今天"小资"的概念,只是一种时尚话语。实际的情况通常是:他们虽然像中产阶级一样追求品位、讲究格调,但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通常是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不可能像中产阶级那样从容、体面。"小资"具有缺乏魄力和进取心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品位与格调,注定经常是尴尬地处于"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水平。
  但是,只要更换一下概念,这些时尚的制造者,就能将自己的劣势,转变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比如"小资"十分向往欧陆风情的生态园林住宅,广告上说,那里有"夏威夷的沙滩""加勒比海的阳光""巴厘岛的热带风情""富士山的樱花味道"……但是以"小资"目前的购买能力来看,恐怕最多也只够买三室两厅中的一个阳台,或者半个卫生间。可是"小资"又不甘心像打工仔那样租房子,于是就搞出了"异性同租"的新概念,并且美名曰"新同居时代"。
  "小资"没有条件承办"周末派对"、"音乐沙龙"之类的家庭社交活动,但又嫌"AA制"太俗了,于是便搞起了"起源于澳洲、风靡于美国"的"六人晚餐",多一个人不行,少一个人也不行。
  小资对中产阶级的"上海别克"或者"广州雅阁"望尘莫及,不过他们从环保的角度认为:买家庭轿车是中国人的一大恶俗。但小资又不肯坐公共汽车,所以他们特别喜欢坐地铁,并且还常常会自作多情,进入《巴黎最后一班地铁》那种角色。
  有人在"宜家"家具店门口,听到这样的对话:"你看,这东西太大了,我的'奥迪'放不下,你的'高尔夫'也不行……"顾客很可能是中产阶级。因为对于坐地铁而来的"小资"来说,他们不会买大件,"小资"的情趣和购买力,决定了他们只会买一些百儿八十块的小摆设,像花瓶、果盘、相框、CD架、香皂盒、浴帘、杯垫……这些小巧玲珑的"宜家"小摆设,已经足够他们自娱自乐了。对于相当一部分"小资"来说,他们买一套阿曼尼西装也比较吃力,所以他们对那些身穿阿曼尼的中产阶级嘲笑道:"不打领带像民工,打上领带像推销员。"
  在"小资"眼里,大款土,中产阶级俗,只有自己最懂格调、最有品味。事实上,中产阶级对"小资"也没什么好感。比如在广州,中产阶级现在就管"小资"叫"小鸡",一则因为粤语"资"与"鸡"正好同音,二则表示对"小资"的蔑视。不管这些纷争多么热闹,其实都不过是人群之间,相互显示优越感的闹剧。
  在这个物质化、欲望化、消费主义的时代,人们逃脱不掉攀比的陷阱、诱惑和刺激,这使得每个人都不甘心处于低人一等的地位,因而为了进行脆弱的自我保护,人们往往会暴露出很多恶习。
  其实,只要有自己的生活标准,根本没有必要和谁比较。每个人都有闪光点,都有比别人突出的地方,完全没有必要进行攀比,打肿脸充胖子。
  人世间最难以衡量的,莫过于人的个性。但是可以肯定地说,虚妄的攀比炫耀,最多是一时冲动发泄,舒缓一下神经而已,不是治本的方法。

各位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1

主题

2564

帖子

8555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85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09: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No.13
  情绪冲动
  女人是感性的,男人是理性的。这话虽然有些绝对,但也不无道理。似乎大多数的女人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情场中,感性总是多于理性的。有时,就是因为女人的感性,所以获得了与男人不一样的灵感和收获。然而,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不合时宜地表现出过分感性时,亦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旭是一家大型企业的高级职员,她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文字水平,均是单位一流水平的,这一点上司也是充分肯定的。平时,旭的热情大方、率真很受同事欢迎。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像旭这样的率直和不加掩饰的性格,在职场中有时却是个大忌。
  前不久,单位提拔了一个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和业绩都不如她的女同事。旭很生气,平时上司就对这位女同事特别关照,什么提职、加薪等好机会都想着她,好事几乎都让她承包了,眼看着处处不如自己的同事,一年之内竟然被"破格"提拔了三次,可自己的业绩明明高出她好几筹,上司却视而不见,只是一个劲儿地让她好好工作却与好机会无缘。这次,旭真的恼了,她义愤填膺地跑到上司的办公室去"质问",并义正词严地与上司"理论"起来,可上司那儿早已准备了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
                  

各位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1

主题

2564

帖子

8555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85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09: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6节:情绪冲动
  旭犯了职场中的大忌--太情绪化了。
  旭也想让自己"老练"和"成熟"起来,然而一碰到让人恼火的事情,她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碰到问题不想为什么,只凭着感觉和情绪办事,只想干好工作,用业绩说话,在为人处世上太缺乏技巧,常常费力不讨好。尽管事后觉得不值,但当时就是不能冷静下来。
  遇到像旭这样的情况,就要好好调节了。首先遇到事情和问题先别急,要冷静思考,领导之所以信任和提拔这位同事,她一定有让领导认可的方面。尤其是碰到恼人的事情,先不要发火,拼命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再作决定。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有些事情一旦爆发,事后是无法弥补的。还有就是不要苛求什么,学会缓解和释放压力,调整好心态,心平气和地做人做事。
  女人是感性的,男人是理性的。然而,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不合时宜地表现出过分感性,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各位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1

主题

2564

帖子

8555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85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12: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7节: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
  No.14
  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
  大哲学家叔本华曾经说过,一切的真理,都得经历这样三个阶段,才会为世人接受:第一阶段,觉得可笑而不加理会。第二阶段,视为邪说而强烈抗拒。第三阶段,未加思索就欣然接受。所以,一旦你接受了别人的信念,就如神经系统被下了一道紧箍咒,你的现在和未来,都会受到它的影响。
  一个人如果想主宰自己的人生,就必须好好掌握自己的信念。按照通俗的说法,就是在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意见之间,有一个坚定的判断。否则,我们很可能会失去自我。
  去年大学毕业的小李,是家里的独生子,喜欢周杰伦那种桀骜不驯的味道。但是工作一年后,小李发现事情并不是他想的那样。他的运气不错,在一家外企人力资源部做助理。上班第二天就遇到了一个尴尬的问题。那天,急忙冲进电梯的小李,发现后面站着的正是昨天刚见过的公司副总,即人力资源部的主管。
  小李开始犹豫要不要回过头打招呼,但是他怕自己显得太巴结,又担心人家不一定能记住他,还要当着电梯里所有人作自我介绍。于是他下定决心,就当没看见。没想到后来给副总的秘书送报告,刚巧副总从办公室里出来,却像没看见他一样,目光飘得很远。他开始后悔电梯里的行为,心想副总一定在电梯里看见他了。
  没过多久,更倒霉的事情来了。上司带着小李,一起陪着副总和客户吃饭。因为上次的事情,小李很想借这个机会与副总搞好关系。但是整个过程中,他几乎没有任何表现,仅仅是在内心进行了无数次的挣扎。他被自己太多的想法搅得像个傻子。
  在去酒店的途中,刚开始上司和副总说公司的事情。他想,公司的事情,我这个新人不好插嘴,就一直保持沉默。中间副总咳嗽了一阵,他很想趁机问问,副总你生病了吗?但是这个念头一出,他自己都觉得害臊,"谄媚"这个词一下子就冒出来了。倒是他的上司开口了:"最近身体不好?"副总叹了口气说,老毛病,一到秋天就犯。于是,他们又聊到生活。中间小李几次想参与到话题中,又想,人家关系熟悉才谈这么亲近的话题,你有什么资格参与?不要搞得像隔着我的上司巴结副总一样。所以,整个途中,他都是沉默的。
  下了车,小李发现副总手上提着一个大大的电脑包,臂弯上还有一件风衣,就想,我是不是应该把他的包和风衣拿过来拎在手上?可是,如果我那样做了,我不就成了跟班的?"小丑"的形象又开始在他的脑子里徘徊了。就在他犹豫的时候,副总已经走到了酒店里边,对方公司的人也刚好迎了出来。双方握手时,小李明显看到副总很别扭,似乎还横了他一眼。他越发紧张起来。
  吃饭的时候,他简直不知所措了。因为觉得自己地位低下,所以敬酒这种场面上的事情自然应该沉默。与对方公司交流、谈天这种事情,他似乎也不知道从何说起,他的主管事先完全没有对他交待过。小李觉得自己就像空气一样,干坐在一边。主管后来要他表现一下新人的风范,去给对方的副总敬杯酒。他立刻说自己不会喝酒,敬果汁可以吗?轻松的气氛一下子又没了……
  这个故事,看上去好像是因为主人公不会圆滑处事,内心有太多的个人想法。实际上,任何人不会天生就有自己的想法,而是在后天成长的过程中养成得的。一个人的看法,有时候往往并不是他的真实想法。
  小李的犹豫不决,其实就是因为被有形的、无形的许多看法所左右了,比如同事们的以及主管副总的,社会道德的身份观念等也深深影响着他,于是他最后做的,反倒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其实这些都是很细节的东西,如果觉得可以做的,没有必要犹豫那么多。
  人最大的弱点,就是像故事中的这个人,太看重别人的看法和反映,顾虑重重,将本来挺简单的事情倒办得复杂化了。
  要知道考虑事情,首先要从大局出发,对上不卑不亢,对下恩威并重,并敢于有技巧地说"不"。同时培养自信和综合能力,化复杂为简单。
  如果一个人想主宰自己的人生,就必须好好掌握自己的信念。一旦你接受了别人的信念,你的现在和未来,都会受到它的影响。
                  

各位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1

主题

2564

帖子

8555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85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12: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8节:自我展示过度
  No.15
  自我展示过度
  人生在世,有如白驹过隙,在短暂而操劳的一生中,人们所拼命追求的是些什么东西呢?毫无疑问,人们在追求快乐,逃避痛苦。其中一个常见的表现,就是人与生俱来渴望被尊重和赞美,强烈反感被批评和恶意中伤。这也是人追求自我实现的动力。
  一代霸王项羽有言:"富贵不还乡,犹锦衣夜行",就是说:一个人功成名就了,如果不回家乡去展示一番,就好比穿着华丽的衣服在黑夜里行走一样。这是一种很普遍的自我展示心理,深层的原因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成就感。这些朴素的语言都道明了一个事实:在很大程度上,人活着是要为一个体面的位置而拼命奋斗,努力做到不被别人看不起。
  但是怎样才能够不被别人看不起呢?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身怀"珍宝",即便是身怀"珍宝",也还需要有人知道。如果不是别人替你宣传,你自己就需要进行一番展示。
  人们获得自我实现时,就能获取一种高人一等、受人尊重和羡慕的感觉,任何一个成功者,都将在别人仰慕的目光中沉醉不已。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展示是分不开的,而前者本质上是一个进行自我展示的过程。展示过度就滑进了炫耀的极端,不仅得不到快乐幸福,还会苦恼无比。
  小慧是幸运的宠儿,美丽聪明的她一直是异性追逐的对象。也许是从小就被宠坏的原因,她天生就有一种优越感。的确,无论在相貌上还是业务上她都是佼佼者。但她却很少有朋友,特别是在单位,同事们表面上对她笑脸相迎,但实际上都敬而远之。
  偏偏小慧也自恃有才有貌,一股从内心里透出来的优越感,使她说话时都有种盛气凌人的样子,而且她还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这让人感到格外的不舒服。
  也许在不知不觉间,具备优越条件的你,一不小心就将自己的优越感展示无遗,但是却没有想到,这种展示会使得周围的人很不舒服,进而对你产生反感。当这种反感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再有优越感的人,也将失去展示自我的舞台。
  过犹不及,任何事情都要有个限度的。再有条件进行自我展示的人,再有资格获得别人夸耀赞美的人,都不应该将自己的优势,毫无节制地暴露在别人面前。也许仅仅就是一个卖弄的姿势、一种炫耀的语气、一个傲慢的眼神,积累起来就会成为一种令人无法容忍的恶习。
  正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所指出的那样,自我实现欲乃是人最高层次的欲望,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要出人头地、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这种自我实现欲望的极端也就是虚荣欲的畸形状态。事实上,人的虚荣欲是构成人生追求的主要成分,不可缺少而且最有决定性作用,是一种终级欲望。但是表现过了头,就有百害而无一利了。
  人类的欲望是无穷的,在种类上是多样的,但它们通常是有限的并能满足的。我们的内心,其实就是这样,为有限度的自我展示、"虚荣欲望"等提供了满足的空间,留有余地,适度的时候,幸福和快乐会接踵而来。但是不能过分,否则就是痛苦和伤害了。
  每个人都渴望被尊重和赞美,而强烈反感被批评和恶意中伤。但过犹不及,再有资格获得别人夸耀赞美的人,也不应该没有节制地自我展示。

各位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1

主题

2564

帖子

8555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85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12: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No.16
  超级自信
  富兰克林说:"自信、自大、轻信是人生的三大暗礁。"人都是需要自信的,没有自信的人始终惶惶不可终日,干什么事情都不会成功。自信满满的人神采奕奕,干什么事情都挥洒自如。自信可以是自己给的,也可以是别人给的。因为自信与否,是在和别人的对照中显现的。人类社会说到底,就是人与人相互比较竞争的过程,如果你和别人比较,你具有明显的优势,那么在竞争的过程之中,你明显就会觉得自己的困难比别人小,自己的信心比别人足。
  但是自信过了头,不仅办不好事,而且还会显得缺乏涵养。尤其是一个超级自信的人,面对一件许多人确实办不来的事情时,自己夸下海口:一切不过是小事一桩,难不倒我!那么事情办成功了,自然能够增添别人对你由衷的佩服,但是如果办不成呢?那就只能显得你自负透顶、缺乏足够的自知之明。
  所以,一定的自信,是帮助我们战胜困难的动力,但是自信过了头,将会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在高中就很优秀的张华,长得好看,性格又开朗,人缘很好。大学里什么CS、动漫、网聊、网游他都精通,MP3、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填充着他的信心。在学习上,他更加不会将那些从农村考进城的穷小子们放在眼里。
  一直以来,他也是一个很少失败的人。因为大多数情况下,那些困难并不能难倒他,而他眼中的困难,其实并不多。即便是真正遇到了,他也会背水一战,不给自己留退路。结果往往不出所料地符合他的预期。这样下来的结果,就是他绝对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只要付出,就一定可以将要得到的攥在手中。
  张华并不知道别人是这样评价他的,直到那次感情上的波折发生之后。那是他第一次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子,于是他毫无顾忌地向她表白。开始的时候,对方也没有表示强烈反对,但是只答应做普通朋友。是否成为男女朋友,要看以后两个人的相处。
  张华将此事毫不放在心上,从来没有尝过失败滋味的他,心想自己还能被这样一点儿事情难倒吗?和人打交道已经这么多年了,没有吃过猪肉难道还没看过猪跑吗?于是并不在意这是女孩在考验他。三个月之后,他以为女孩会答应做他的女朋友了,但是那天晚上,他得到的竟然是完全相反的答案!
  一时间,他真不相信结果会是这样,于是他非要知道原因不可。结果女孩告诉他,原因是他太自信了,仿佛整个宇宙都是因为他而存在,从不会去注意细节,更不会在意别人的感受。
  超级自信,还会蔑视他人、看不起人、出口伤害别人的自尊、漠视领导权威、不甘身居人下、急躁易怒等。"自大狂"、"法西斯狂热分子",就是用来称呼这类人的。严重的时候,人们会觉得这类人虽然很有能力,但是品德好像有问题;或者这类人如果不是傻子,就是神经有问题。
  要克服超级自信,避免走向自负甚至更加恶劣的极端,就要知道,生活中没有什么是万能的,任何人、任何事物,都要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即便一个人能够克服许多困难,他也会遇到力所不及的事情,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放下自己的臭架子,倾听别人的意见,寻求帮助。
  一定的自信,是帮助我们战胜困难的动力,但是自信过了头,无疑是有害无利的。

各位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1

主题

2564

帖子

8555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85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8-16 07: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9节:缺乏合作、助人精神
  No.17
  缺乏合作、助人精神
  当你建立"66档案"后,你就能够在你的客户最需要的时候,给他们以满足和惊喜。这不是心计,而是出色地完成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当你想着别人的时候,他们会感激你,在你需要的时候,他们也会帮助你。
  美国人际关系学专家麦凯,在他60多岁的时候,他的工作仍然是卖信封。可是,他就是通过卖信封,结交了美国政界、新闻界、体育界的知名人物。从小他的父亲就教育他说:麦凯,假如你要想成功的话,从现在开始,你要关心自己所见到的每一个人。从那以后,见到一个人,他先把名字记下来,然后再了解他的其他情况。对方过生日,他就寄张贺卡,对方过结婚纪念日,他就送去一束玫瑰花道贺。
  后来,他干脆设计了一个系统,叫做"麦凯66档案",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有66个空格问题,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生日、星座、血型、嗜好,在哪里上小学、中学、大学,在哪里工作,以及他爱人的姓名、生日、星座、血型、嗜好……还有他小孩的姓名、性别、生日、星座、血型、嗜好……
  麦凯靠他的"麦凯66档案",改变了一个两年都不肯买他信封的大企业老板,事情的转机是老板的儿子出了车祸。他翻开"麦凯66档案"看到,老板的儿子11岁,崇拜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麦凯正好认识迈克尔•乔丹所在公牛队的教练,所以很顺利地将一个有乔丹和其队友签名的篮球,寄到了医院。
  小孩很高兴,身体也恢复得很快。他爸爸发现了儿子的篮球,就问是从哪里来的,孩子告诉他是麦凯叔叔送的。他爸爸听后说:"麦凯,不就是卖信封的那个人吗?卖了我两年,我都没有跟他买。"儿子这时候说:"爸爸,你应该买麦凯叔叔的信封才对,他这么关心我,你也应该关心他才对呀!"
  第二天,老板就找到了麦凯向他道谢,并向他订购了大量的信封。
  在工作中,跟客户、同事交往,要让他对你产生一种惊讶、新奇、不得了、佩服的感觉。麦凯说,这叫做攻心。所以他想认识谁,就研究这个人的一切,然后给人家来一个出其不意。
  了解和关爱别人,首先应该从你的家人开始。多一分关爱给你的孩子,你的另一半,然后是你的邻居……让每个接近你的人都有如沐春风的感觉。给别人一个关怀的眼神,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温暖的拥抱,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人是需要关怀和帮助的,尤其是自己在困境中得到的关怀和帮助,人们会把它看成是"雪中送炭",视帮助者为真正的、最好的朋友。帮助别人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帮助,简单的举手之劳或关怀的话语,就能让别人产生久久的激动。如果你能做到帮助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不但能显示出你的博大胸怀,而且还有助于"化敌为友",为自己营造一个更为宽松的工作环境。
  现代管理工作,已逐渐重视"管理艺术"。因为环境变迁之下,对人的了解及尊重,需要极大的细心、信心、爱心及耐心,才能使管理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而另一方面,现代人由于强调个性化发展,导致个人主义下的自由会损害到他人的自由,甚至伤害到别人的自尊。

各位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1

主题

2564

帖子

8555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85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8-16 07: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0节:优柔寡断
  身为组织的一分子,面对这种"艺术化"管理,上班族更应该讲求人际艺术。这种艺术,适用于员工个人在职业生涯上的不同阶段。这种艺术,就是最大限度、最多可能地发挥"团队"精神,将与人相处这项原则,细化到你工作生活的每一处。这样,你就会渐渐地形成自己的"团体网络",在你的网络里,相互之间关心帮助,想不一帆风顺都困难!
  相反,如果个人色彩过度浓厚,或过度放任,使人有"格格不入"的感觉,认为你浑身长刺,难以接近,冷漠不顾忌他人等,这样你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其实,人际艺术的第一法则是"融"字。你要与周围的人及"组织团体"融为一体,融洽相处,和乐融融,像关心自己一样关心别人,在你的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建立你自己的"66档案",为你的成功之路创造条件。
  了解并关爱别人,为你的成功之路创造条件吧!
  No.18
  优柔寡断
  许多人经常处于惶惶不可终日之中,他们每天不是担心工作,就是担心家庭,简直是没有一件事不担心的。这样的结果,就是作任何决定,都优柔寡断,不知取舍。
  人生要想有真正的保障,就得每天在各方面有所改进,争取每天都有进步。但是进步并不是完全不需要付出代价,事实上就是因为你犯了错,才有机会去改进,也才有机会获得更多,并拥有更大的保障。
  一个人优柔寡断,实际上是因为他对所拥有的东西太在乎,信心不足,进取心又不强。
  现实生活中,行动的快与慢,是决定成功的关键。快速的行动是对积极心态的实践。如果只有积极的心态而没有积极的行动,那么积极的心态也只能止于心态,不会有任何效果和作为。
  起步稍慢的结果,就是会增加很多遗憾。现实生活中有三种人:一种是潮流者,能引领新生事物的发生;另一种是跟随者,是仿效前者生存;后一种是顽固者,不愿放弃原来的东西,结果只能是空留遗憾。
  两个猎人去打猎,路上遇到了一只大雁,于是两个猎人同时拉弓搭箭,准备射杀大雁。这时猎人甲突然说:"喂,我们射下来后该怎么吃?是煮了吃,还是蒸了吃?"猎人乙说:"当然是煮了吃。"猎人甲不同意煮,说还是蒸了吃好。
  两个人争来争去,虽然明知彼此建议的优缺点,但就是作不了决定,一直没有达成一致。终于,前面来了一个砍柴的村夫,于是两个人征询村夫的意见,村夫听完说,这个很好办,一半拿来煮,一半拿来蒸,不就可以了。两个猎人感觉这个主意不错,决定就这么办。于是再次拉弓搭箭,可是大雁早已飞走了。
  猎人犯了议而不决、拖沓等待的错误,在如何吃的问题上,花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最终失去了猎杀大雁的最佳时机。没有了猎杀的过程,当然就没有了怎么吃的结果;没有快速地行动,当然就没有最后的成功。
  这里,快速制订计划是前提,而迅速地行动才是检验计划和实施计划的根本,快速行动应该是一个追求有所收获的人必备的素质。要克服决断依赖症,在需要作出决断的时候,不会无谓地拖延,就要明确行动的重要性,不在计划上耗掉太多的时间。有的时候,优柔寡断的人,往往就是因为将计划的重要性强调得太厉害了,所以迟迟作不了决定。
  管理学大师汤姆•彼得斯说:快速制订计划并迅速行动是一种修养。拿破仑•希尔说:不要等到万事俱备以后才去做,永远没有绝对完美的事。如果要等所有条件都具备以后才去做,那就只能永远等待下去。
  优柔寡断的人,就像一个贪婪而不自量力的家伙,显得可爱而又愚蠢,可恨而又可怜。他必须要将"人生就是有得必有失"的道理,明确到他的具体行动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每一个方面都做到最好。而最明智的方法就是不要优柔寡断,要快速作出决定。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放开优柔寡断的双手,你会收获更多。

各位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