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中考高考] 高招录取省控线是如何产生的?

[复制链接] 1
回复
544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616

主题

2647

帖子

8906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8906

首届研讨会纪念勋章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5-6-19 16:49: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约本月26号左右,江苏将划定并公布今年高招录取第一阶段各批次最低录取控制线,就是通常说的本一线、本二线,同时还会划定一条该阶段填报志愿的资格线。

获悉省控线之前,考生已经拿到了本人高考成绩及其排名位次,而本人成绩与省控线的分差,是选报志愿的重要参考依据。

为什么这么说呢?本号先来解释省控线是如何划定的。



划定各省区高考录取各批次最低录取控制线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各省各批次院校的当年招生计划,全省考生的成绩分布(江苏还要加上选科及其等级情况),划线比例等技术数据。简单说,就是根据当年招生总量和考生成绩分布、按一定比例划出一部分生源以供高校选择。这个比例最大可放到1:1.2。




举例来说:假定普通类本科第一批、第二批总计招生10万人,选科等级标准为2B。那么按照1:1.2的划线比例,总数上就应该划出12万人。具体说,假定本一批次招生5万人,按照1:1.2的比例,应该划出6万人。全省2B达标的考生按其总分高低排序,从第一名数到第6万名,其成绩“基本上”就是本一省控线。之所以说“基本上”,因为还有一些影响因素,如提前批次落下来的符合条件的考生,也应该算作本一有效生源。




按照1:1.2的比例划出的本一线,院校按其招生计划录取后,理论上应该有20%的考生落榜,因此在划定本二批次省控线的时候,还必须考虑本一上线的落榜者人数,须纳入本二划线因素考虑。从实际录取结果看,由于院校增加招生计划等因素,实际录取人数有时会大于计划招生数。

再考虑到在划出来的这12万考生中,会有人由于种种原因(主要是个人总分、选科等条件与期望的地区、院校、专业不匹配)放弃选报,因此还必须为这10万名的招生指标预先准备后备生源以作补充,因此就有了“资格线”。资格线上、省控线下的考生群实际上就是预备生源。



院校投档线的划定基本上与省控线一个道理。

在选科符合其招生章程公布的选科及等级要求、总分按照高低排序的生源链上,高校事先提出调档比例(不超过1:1.2),由省教育考试院根据其招生计划、按设定比例投档,满足了比例的这个成绩就是该校的最低投档线。

假设某校招生计划1000人,调档比例1.1.2,则从选科及其等级符合该校要求、填有该校志愿的考生中排序到第1200名,该生成绩就是该校投档线。



弄懂了省控线和院校投档线的测定原理,在借鉴既往数据的基础上,“考生成绩”与“省控线”之分差就有了一定意义。在省控线公布之后、考生填报志愿之前,每个考生在选择批次时,都可以明确知晓“我比省控线高多少、低多少”。比如比本一省控线高60分或高20分,两者多半不会是一个选项;若“恰巧站在省控线上”和“高出省控线25分”,选择起来把握就不同。



纵观江苏高校历年招生录取的资讯,可见在计划总量相当、高考模式框架无重大变化的前提下,招生院校与省控线的分值差相对处在稳定状态。具体表现为有的院校投档线基本上是在省控线上50分甚至更高,有的院校则稳定在省控线上20分上下,有的基本上省控线就是本校投档线,有的则需要按照政策降分录取。这些资料数据都是公开的,考生和家长做做功课就可以找到,分门别类搜集、分析这些资料的过程,本身就对选择志愿、准确定位非常有用,但也要避免生搬硬套地将其绝对化。


转自老戚在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659

帖子

1724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1724
沙发
发表于 2015-6-20 15:14: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