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个年代,物资贫乏,废品回收利用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为了一块糖,一本书,让我们在孩童时候发挥出超长的能力和智慧。各种故事在现在看来就是恶作剧或者偷窃,。当我后来看汤姆索亚历险记时候那种被认同的感觉,几乎影响一辈子。
那时的零花钱几乎没有的,看我们自己努力。大人仁慈时候,可能把今天吃过饭后的骨头让你去卖,可能让你把即将用完的牙膏挤到旁边的瓶子里,去卖你的牙膏壳。但如果你胆大,可以说一只旧的不能穿的凉鞋丢了,大人让你用另外一只鞋去换鞋底一样大的麦芽糖。(蔗糖,狗屎糖),那真的被一条街的孩子羡慕。过几天,你还能找到另外一只凉鞋。
废品收购站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之一。我熟悉的有两处,第一处就是现在的汇金大厦,应该是建军路南,太平桥北头朝东第三个门脸,第一第二是卖农药还是什么的记不得了。朝东是厕所,再朝东是利民饭店。
废品商店(我们那时称呼)一般分分类秤货,取款,仓库。
我为什么喜欢第一家。因为我的大舅妈在那仓库,我到那后,就可以钻进旧书堆,
那时大概是1975年,书店没有什么书卖的,我在那里看完了所有的文革前的语文书,还有红旗飘飘,好多。有时看得迟了。人家要下班,记得薄一些的书舅妈会让我拿回家,舅妈不是领导,但可能因为经常去看书,好像那里几个工作人员都喜欢我,她才能开口吧。
记得拿回家的书最多的是50年代的语文书,还有科普,有一本苹果梨?苏联的,还有一本一个匈牙利的富豪?不记得很清楚了。记得那时候认识了很多繁体字,在一本书里看到一张折页,是简化字繁体字对照表,我偷偷的撕下来了,后来,在课间时候看的,被一个同学抢走撕了,他家和我家一排房子,隔两个巷子。姓桑。
第二家废品商店在军分区隔壁,九如饭店这。应该在现在的剧场路口的建军路南。
高家大爷在这里做分类收货,他有一侄和我一起玩,也喜欢看书。他爸高成玉,轴承厂工人,竟然有图书馆借书证,于是,和我玩作一处,经常给我书看,我们经常一起逛新华书店,那时不是开架卖书,只能看看封面,都能背上柜台里面的书了。特然有一次,口腔医院东隔壁的书店出了一本书,叫斗熊,反特的,我们都很想看和激动,但六毛多钱当时也凑不起来,又怕过几天没有了,(大家想象不出来排队买书的年代,80年新街口新华书店我就排队买过傅雷家书)他问我,家里找到什么废铜废铁吗?我说回家看看,找了一把旧的铝合金梳子,他带我到了那个他大爷在的废品商店。默默地递上梳子,高大爷用戥子一秤,用带过蓝纸的三联单写了废铝多少,现金0.9元。他拿单子去取钱的地方取了九毛钱。我们赶紧去书店买了书,那天是中午,天还下了雨,他让我下午先看。
那是,看一本属于自己的新书真的很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