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在课堂上问大家一个问题,台下一片寂静,然后有的老师会选择“点兵点将”、有的老师则“尴尬”地继续讲解答案。
这样的场景不免让人感到疑惑,对孩子们来说,举手这件小事到底难在哪里呢?
沉默的课堂
■邱磊 举手,作为课堂的一种肢体表达,常因性格、心理和识见的差异而形式各一。在实际生态中,常见有“坐式”和“立式”,其下又可分“直臂式”与“曲臂式”,而让人印象最深的,是立凳、翘臀、挥臂的“攀岩式”。
举手的本质,是一种可视的语言符号。老师在面对各种姿态的举手时,可以在男女、胖瘦、高矮、座位等方面平衡;也可以在水平、基础、表达能力上择优。若家长来校探访,也总愿意问一问:“我家孩子上课还举手吗?”
现今,这种传统的沟通方式正随着孩子的成长渐有弱化的趋向。小学阶段还为手伸麻了无人搭理而哭得稀里哗啦,初中时就觉得以前太傻了,升入高中,举手则近乎“绝迹”。其中的根本,不仅包括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更自尊,更注重外在形象,以及勒庞所谓的“群体心理”——社交中极度“从众”,更核心的还在于教育及其背后的文化。
1871年,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中坦承“语言”是人的一种本能倾向。人的社会属性让其一刻都离不开交流。Facebook(脸书)、Twitter(推特)的流行,也根源于此。但这一本能倾向,在过度强调师道尊严和应试为王的传统思维下,让“举手”异化为挑战权威、暴露“无知”和爱出风头的负面角色。庸泛、惰化、羞拙的文化染缸,以及功利、粗暴的学业判断,让孩子们自然会选择以更加“温和”的方式来隐匿本能,潜藏天性。
当然,学校的“举手”传统并不是完全在世俗里堙灭了。当身心发展在教育、社会和文化的持续渐染下,“举手”的心理动机往往被虚拟为更高难度的眼神、脸色或者是喃喃低语的暗示上,而教师又似乎对此缺少足够的敏感度,以至于“一言堂”的授课往往成了一场集体沉默式的反讽。毫不夸张地说,在高年级的课堂,“一个人的狂欢”与“一群人的孤单”,已达成精妙统一。
2016年10月,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折桂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本世纪以来第17位得奖的日本人。这让很多人开始反思中日教育之间的差距,就课堂来说,教育者们是否把握了孩子身心发展的“机会之窗”,并将“教育以儿童为中心”从墙上请下来,将自由、平等、独立从口号和报告中请出来,成了未来破局的钥匙。
这些看似很大的烧脑题,答案却在很小的细节中。比如说,举手。
“一个人的狂欢”vs“一群人的孤单”, 多么贴切的比喻! 在那短短的几分钟沉默里, 学生们都在经历怎样的“思想斗争”呢?
学生上课不举手的原因
1、不自信。当问题提出后,很多同学总是左顾右盼,看看其他同学举手了没有,当看到别人都没有举手,就心想连优秀的同学都不会,看来这个答案大概不会是我想得这样简单吧。
2、不清晰。学生对不会的问题一般不会举手,思路不清晰的是指对老师的问题存在一定的认识,但又不知从何答起,所以不举手。
3、太自尊。有的学生怕批评和嘲笑。忧郁自尊心强,面子观点重,本来能回答的问题又怕回答错误了,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指责和同学们的嘲笑,因为他自己也曾嘲笑过回答错误的同学。
4、语言组织能力差。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有正确的理解,但口头表达能力较差,怕站起来回答不清楚被别人笑话。
5、心不在焉。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有些学生上课总是思想开小差,身在曹营心在汉,根本就没在听老师讲,更没有去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所以回答不出问题,即使能开腔,也是牛头不对马嘴。
老师可以做些什么?
1、渲染气氛,引发兴趣。课堂上,自己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要善于使用微笑教学,并辅之以风趣、幽默的语言,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中,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积极思维,大胆发言,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给学生说的机会。课堂上老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倾听学生的见解、看法,当自己的想法和学生不一致时也不要和学生抢着说,更不要打断学生的说话,可以再给其他的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谈谈听后的感受、想法。
3、给学生信心。课堂上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学生即使回答错了,也不要对学生予以批评,而要用恰当的指导语来引导他,如“听了你的回答,我知道你动脑思考了,只是希望你以后能够把问题思考得再全面一些!”;“你说得真好,如果下次站起来能够把语言表达完整就更好!”等,这些语言既能够维护学生小小的自尊心,又能够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正确对待的评价。
文章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