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资料分享] 老师,孩子搞题海战术有用吗?

[复制链接] 0
回复
215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616

主题

2647

帖子

8906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8906

首届研讨会纪念勋章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6-12-10 18:00:5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学生的问题引发的思考
  如题,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无数次的从学生口中听到这样的疑问。多数时候,可能老师或者家长给予的答复就是为了提升学习成绩。但我们的学生们听到了这样的答案,真的会认同么?我们的家长在给出这样回答的同时,是否真的知道,做题的意义,学习的意义呢?在此,我希望我们可以明确数学学习的特点。通过对特点的了解,进而就可以明确孩子可以从中获取的能力。
  1、数学的概念都是抽象概括的,它使用了各种形式化,符号化的语言,所以需要孩子们积极地思考、主动探究,深入理解问题。我们在小升初的衔接中,数学上就非常重视孩子们思维模式的转变,从具体到抽象,从直感到逻辑。初一刚上来的学生无法自觉的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还是沿用小学的模仿式学习,只会写题,不懂得内在联系。这样在中学就难以在同学中出类拔萃。
  2、数学的知识都是逻辑严密的。我们中学的教科书往往以推理、归纳、演绎等等方式展开知识的讲解,这就无形中给予孩子们思考方式上的暗示或引导,需要孩子们以类似的逻辑方式来证明或解决各类数学问题。初中的教材不再像小学时的课本一样,图画得东西偏多,希望孩子更直观的学习知识。初中的课本上给与我们的知识绝大多数都带有证明过程,或者说知识的来历,要求我们对于知识本身不单单是死记硬背,要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
  3、数学的学习要学的是思维方式。我们在课上学的一定不只是解题的技巧,更多的应该是思考的方式。有些孩子课上跟着老师,题目都会做,课下到了家里却不能解决作业中的类似问题。这就说明孩子只是在模仿,并没有学会思维的方式。这就要求孩子们真的做到会听课,能够从教师的讲解中,准确地把握到考虑问题的方式,而非一黑板的过程而已。
  当然,我们学习数学还是为了解决问题,用客观的,理性的思维解决课本上的问题甚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只有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加深对数学知识和原理的理解,也能渐渐地独立思考,善于探索的优秀素质,进而才能在我们实际的生活中得以发展和运用。我们需要明确,学习很重要,但是我们的所学是为了将来我们能够更好地生活而准备的。知识是一种传承,我们也需要将这些知识传承和发扬下去。
  希望明确了数学学习的特点,可以让孩子更有目的性的学习数学,家长也可以给出一个更加准确的答复给孩子。而当孩子不再有这样的疑问了,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们找出合适的方法,可以学好数学。
  首先,我们需要重视对于概念的识记和理解。相较于语文和英语的长篇课文,数学的概念往往都非常的简短。反倒是这些简短的概念,却是多数家长和学生忽略的,长长的课文可以倒背如流,数学的概念一般都简短而明确,却记不下来。在我教课的过程中,非常深刻的感受到孩子们对于概念的不重视,导致很多题目会多次出错。以往我们的处理方式是让孩子做更多的题目来加深对于错误点的印象,这样我们就消耗了更多的时间。其实只要我们能够把握清楚相关的概念,在初中阶段,应该可以为我们的学习剩节省下很多时间和精力。
  第二,注重计算能力的养成。这会是我在初一刚开始上课时,非常重视并且花大量时间来解决的问题。可以说,计算能力对于数学的学习至关重要。有些学生到了初三才着急学习,虽然知识能弥补,题目也可以会做,但是受制于计算,拿不到理想的分数。所以我希望学生要尽早培养起良好的计算能力。其实,初一上学期,我们课本的内容特点就凸显在计算上,从数的运算,到式子,再到方程。只要我们在初中一开始,有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才能无后顾之忧,去追求更上层的“建筑”,在数学上追求更高的分数。
  第三,数学思想的学习。例如,“顺退与逆推”、“特殊与一般”、“整体与局部”、“类比与联想”、“化归与转化”等等。单靠做题就想要做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是不切实际的。我们需要通过一定题目的练习,让学生掌握知识,然后引导学生对于数学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进而升华到理性认识,与之对应的数学能力才会逐渐形成。其实我们在课上,时常会提到一些题目所体现的思想,也能感受到学生对于这些思想的陌生感。其实,数学作为一个非常古老的学科,了解它的思想,了解它思想的转变的过程,也是我们从一个侧面来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过程。
  第四,注意每一个阶段课程的衔接。初中数学的三年,数学可谓是三级跨越。初一需要注意与小学课程的衔接,初中非常注重对于解题过程的细节要求,这一点与小学时期会有一定差别,不少孩子到了初中就“不会做题”了。此外,小学时期的学习更倾向于模仿式学习,而初中对于知识必须要有自己的理解。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在课上不断地重复基本概念。所谓“读书千遍,其义自现”,只有对概念熟悉,才能真正理解知识。而到了初二,一开始就全部是几何的内容,学生学习起来会显得非常吃力,对这些东西非常的陌生,需要尽快的找到学习几何知识的方法,这绝不只是一味地做题。最后,到了初三,我们如何能快速找到中考的紧迫感显得尤为重要,不少孩子是到了春季课才开始紧张,这就显示有些晚了。初三不再是和初一初二一样的按部就班,更多的该考虑自己的全年规划了。
  第五,善用“错题本”。错题本这个东西是很多老师从小学就给孩子和家长不断强化的一个学习方法。但我们真的只是天天在抄写错题这样的方式却是我不完全认同的。所谓“错题本”只是一个形式,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便于复习,让我们记得已经犯过的错误不要再出现。所以,对于成绩较好的同学,往往错题较少,把代表性的东西抄写在一起便于复习是可以的。但对于成绩稍差的学生来说,错题就比较多了,完全抄写就成为了很大的学习负担,此时错题本可能就要换个形式了。
  作为一个理性的学科,我们做老师的注定要让孩子们去完成大量的练习题。但我希望孩子们是带着目的性的在练习。它不仅仅是为了我们当下的成绩,更是为了我们将来的生活。练习题只不过是学生成长的载体。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开发智力,形成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们成人后的生活。就像最近比较频繁被各位家长转发的那句话:读书是为了有更多选择的权利,而不是被迫谋生。
文章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