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是推进考试内容改革的切入点,为此,百年英才特邀请高考志愿研究院的专家进行了分析,从修订内容入手,结合应对策略,给出专业建议,为广大考生备考支招,供参考。今天,我们先来了解: 2017高考地理大纲解读
核心思想: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人地关系为支点,考查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 主要变化有: 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3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和“环境保护”,要求学生从3个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答。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考生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解读: 1、优化考试范围,减少重复考查 删除的模块属于重复考查,在现行《地理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地理科必考内容“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已包括“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删除该模块优化了考试范围,减少重复考查。 也就是说:删除不等于不考选修部分删除“自然灾害与防治”不代表不会考自然灾害。所以,该部分虽然在选修中删除,必修模块中仍然会有所涉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不可大意。 2、缩小选考范围,增大备考难度 “旅游地理”由于问题设置比较常规,答案也比较“套路”,所以也是学生的热门选择。而近几年“旅游地理”问题的设置越来越“生活化”、“多元化”,很多学生面对多元的问题已很难准确把握答案,不得不偏向“自然灾害与防治”。 今年的考纲缩小了选做范围,无疑给学生带来了“麻烦”,这将意味着“环境保护”也要作为重点训练。
“环境保护”作为与我们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热门话题,自然会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随着近几年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各种新型环境问题也接踵而来。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了和人类产业活动相关,也和自然地理部分的大气运动、水循环、生物多样性息息相关。 鉴于环境问题的多样性和产生的复杂性,很多学生在解答该部分的时候就要求有更多的社会生活常识以及连贯的逻辑思维,这无疑对于考生来说也是一种能力要求上的提升。 备考建议: 1、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地理的知识点较多也相对分散,在复习时不容易抓住重点知识,从而使考生感到知识点凌乱,思维混淆,无从下手。因此复习时就应当注重必备知识间内在的联系,突出重点,突出主干,重组知识体系。考生可以按章节来构建知识体系,也可以结合专题来构建知识体系。 在重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要将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进行横向、纵向和多向联系,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网络,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注重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学以致用。 2、加强读图训练,强化空间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考地理试题常以图表分析为切入点出题,以此来考查考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些即为地理学科的关键能力。
3、重视经典高考试题解析,总结方法规律,培养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 考生在复习时还要注意,不要盲目机械地做过多过杂的试卷和模拟题,应该将精力放在对历年高考试题的研究上,重视高考经典试题的解析,在反复研究中了解考试命题的原则及思路,分析题目类型,揣摸解题方法,从而掌握各类题目的基本特征及解答规律,形成一些答题的思维模块,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遇到新问题时,可迅速确定解决思路。通过反复训练,总结规律,培养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 4、重视国际国内的“大主题”,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近年来的高考地理试题中,常会关注一些“大主题”,如全球研究重点、国家重大政策以及社会关注热点等,以这些问题作为切入点来创设情景的考题,如全球气候变暖、一带一路、海绵城市、高铁、新能源汽车、人口政策的调整、产业转移等。 引导考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和终身有用的地理知识,突出考查考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文章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