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复制链接] 0
回复
375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421

主题

2564

帖子

8555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8555
QQ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5-12-21 07:5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16152-1996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of occupational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自  1996-9-1  起执行
  
  
  
   
  
职业性噪声聋是人们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的感音性听觉损伤。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适用于接触职业噪声所致的各种程度听力下降的诊断及处理。
    2 引用标准
    GB 4854 校准纯音听力计用的标准零级
    GB 7341 听力计
    GB 7582 声学 耳科正常人的气导听阈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
    GB 7583 声学 纯音气导听阈测定 听力保护用
    3 诊断原则
    根据明确的职业噪声接触史,有自觉的听力损失或耳鸣的症状,纯音测听为感音性聋,结合动态观察资料现场卫生学调查,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听力损失,即可诊断。
    4 诊断及分级标准
    4.1 正常:按附录A的A1章在N1、N2区即各频率听力损失均≤25dB。
    4.2 观察对象:按附录A的A1章听力损失分Ⅰ~Ⅴ级。
    a.Ⅰ级:N1+A
    b.Ⅱ级:N1+B或D+A
    c.Ⅲ级:N1+C或D+B
    d.Ⅳ级:D+C
    e.Ⅴ级:E+B或E+C
    4.3 任一耳听力损失达Ⅴ级者,按附录A的A2章计算双耳平均听阈,评定听力损伤及噪声聋。
    4.4 如不具备条件,凡高频(3000,4000,6000Hz)任一频率听力下降≥30dB,可按附录A的A2章直接计算双耳平均听阈,评定听力损伤及噪声聋。
    a.轻度听力损伤 26~40dB
    b.中度听力损伤 41~55dB
    c.重度听力损伤 56~70dB
    d.噪声聋 71~90dB
    5 治疗原则
    5.1 对观察对象、听力损伤及噪声聋者,应加强个人听力防护。其他症状者可进行对症治疗。
    5.2 对重度听力损伤及噪声聋者,应配戴助听器。
    6 劳动能力鉴定
    6.1 对观察对象和轻度听力损伤者,应加强防护措施,一般不需要调离噪声作业环境。对中度听力损伤者,可考虑安排对听力要求不高的工作,对重度听力损伤及噪声聋者应调离噪声环境。
    6.2 对噪声敏感者(即在噪声环境下作业一年内)观察对象达Ⅲ及Ⅲ级以上者应该考虑调离噪声作业环境。
    7 健康检查的要求
    7.1 噪声环境下作业工人均应进行就业前体检,体检项目重点包括耳鼻咽喉科、纯音测听、内科和神经科。工人一进厂必须有个人听力防护措施,应在职业档案内设有听力记录。
    7.2 在噪声环境下作业起始一年内体检一次。若听力正常则以后每两年体检一次,已达观察对象Ⅰ级及Ⅰ级以上、听力损伤及噪声聋者应每一年体检一次。体检项目同7.1。
    7.3 退休时要进行最后体检。
    8 职业禁忌证
    a.各种病因引起的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500、1000和2000Hz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25dB。
    b.各种能引起内耳听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疾病。
    附录A
    职业性噪声听力损失分级、听力损伤程度及噪声聋计算
    (补充件)
    A1 使用听力损失分级图表时,语频(500,1000,2000Hz)和高频(3000,4000,6000Hz)是指一耳任一频率听力损失达到的范围,非指一组频率的平均值。以“+”示语频和高频的组合。
    
  
  

    图A1 职业性噪声听力损失分级图
    表A1 职业性噪声听力损失分级表
    
  
  

    注:划斜线的组合应排除其他耳聋。
    A2 职业性噪声听力损伤及噪声聋双耳听阈计算方法如下(在计算听阈均值时,小数点后的尾数系取四舍五入法进为整数)。
    第一步,将各频率的听阈值进行年龄修正,参见附录B的B3章。
    第二步,计算单耳平均听阈:
    
  
  

    第三步,计算双耳平均听阈:
    双耳平均听阈(dB)=[较好耳平均听阈(dB)×4+较差耳平均听阈(dB)×1]/5 ……(A2)
    附录B
    正确使用标准的说明
    (参考件)
    B1 职业性噪声聋的听力评定以纯音测听的气导结果为依据,纯音测听结果为感音性听力损失。
    B2 鉴于职业性噪声听力损失的暂时性阈移,故应将受试者脱离噪声环境后12~48h作为测定听力的筛选时间。若筛选测听所得的结果已达听力损伤及噪声聋水平者,应进行复查,复查时间定为脱离噪声环境后一周。测试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合格。
    B3 纯音气导阈的年龄修正值:确定职业性噪声聋时,应考虑年龄因素,按GB 7582耳科正常人(18~70岁)听阈级偏差的中值(50%)进行修正。
    表B1中给出了频率从500~6000Hz相对于年龄为18岁的听阈级偏差的中值(修约至最接近的整分贝数),该值为年龄从20岁到60岁的男性和女性耳科正常组50%的期望统计分布。
    B4 如某一频率纯音气导听阈提高至100dB或听力计最大声输出受检者仍无反应时,以100dB计算。
    B5 诊断原则中所述的排除其他致聋原因,主要包括:伪聋、外伤性聋、药物中毒性聋、传染中毒性聋、家族性聋、老年性聋、Méniére氏病、突发性聋、迷路炎、听神经瘤、各种中耳疾患等。
    B6 若出现语频听力损失大于高频听力损失或双耳听力损失分级相差为3级或3级以上者,均应请耳科医生复查,以排除其他致聋原因。若听力较差耳的致聋原因与职业性噪声无关,则不予计入,只可以较好耳听阈值进行听力损失分级。
    B7 当一侧耳为混合性聋,若骨导听阈提高符合职业性噪声聋的特点,并且与传导性聋不为同一病因,可按骨导听阈进行评定;若骨导听阈提高可能与传导性聋是同一病因,则按对侧耳分级。同时,应结合以前定期体检的结果,综合分析。
    B8 个人听力防护系指配戴防声耳塞、耳罩或防声帽。
    B9 评定步骤:
    第一步:确定噪声导致感音性聋(病史、体检、听力检查)。
    第二步:对纯音听力检查结果(气导)根据GB 7582进行年龄修正。
    第三步:按本标准4.2进行职业性噪声听力损失分级,如果任一耳听力损失达到Ⅴ级,按附录A的A2章评定听力损伤程度及噪声聋。
    第四步:如不具备条件,高频(3000,4000,6000 Hz)任一频率≥30dB,可按附录A的A2章直接计算双耳平均听阈,评定听力损伤程度及噪声聋。
    第五步:评定听力损伤程度及噪声聋:
    a.计算单耳平均听阈(A2):
    
  
  

    
  
  

    b.计算双耳平均听阈(A2)
    双耳平均听阈=[较好耳平均听阈(dB)×4+较差耳平均听阈(dB)×1]/5
    第六步:处理原则:按有关条款处理。
    B10 由卫生主管部门所指定的专业机构开具的诊断证明方为有效。
    表B1 500~6000 Hz频率相对于年龄为18岁的听阈级偏差的中值
    
  
  

    续表B1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负责起草,由上海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华西医科大学附属职业病防治院、北京医院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曦曦、黄魏宁。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负责解释。
    
  
  
  
  
   
  
   
发布单位:
   
   
国家技术监督局
   
   
  
   
提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起草单位:
   
   
北京市耳聋咽喉科研究所,上海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华西医科大学附属职业病防治院、北京医院
   
   
  
   
批准单位: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1-29
   
   


各位早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