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车间空气中氟化物卫生标准

[复制链接] 0
回复
180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421

主题

2564

帖子

8555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8555
QQ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5-8-12 08: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车间空气中氟化物卫生标准

  
车间空气中氟化物卫生标准
  
Health standard for fluorides in the air of  workplace
  
  
自  1996-9-1  起执行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车间空气中氟化物最高容许浓度及其监测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和使用氟化物的各类企业。
    2 卫生要求
    车间空气中氟化物(不含氟化氢)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3(以氟计)。
    3 监测检验方法
    本标准的监测检验方法采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见附录A(补充件)。
    附录A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补充件)
    A1 原理
    空气中的气态氟及含氟烟尘经碱性浸制的滤料而采集被吸收,于盐酸中溶解制成样品溶液。由氟化镧单晶片制成的离子选择性电极,于溶液中其电极电位与氟离子活度的对数成线性关系。通过标准系列法,由所测得的电位值得到样液中的氟离子含量。
    A2 仪器
    A2.1 采样夹。
    A2.2 滤料:超细玻璃纤维滤纸。
    A2.3 抽气机。
    A2.4 流量计:0~20L/min。
    A2.5 离子活度计、电极电位仪或精密pH计。
    A2.6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
    A2.7 磁力搅拌器。
    A2.8 塑料烧坏:50mL。
    A3 试剂
    实验用水为蒸馏水。
    A3.1 浸渍液:8g氢氧化钠(优级纯)深于水中,加入20mL丙三醇,用水稀释至1L。用以浸渍超细玻璃纤维滤纸。
    A3.2 盐酸溶液:c(HCl)=0.5mol/L。
    A3.3 氢氧化铵溶液:c(NH4OH)=6mol/L。
    A3.4 溴甲酚绿指示剂:0.1g溴甲酚绿与3mL c(NaOH)=0.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一起研匀,用水稀释至250mL。
    A3.5 总离子强度缓冲液:称取59g柠檬酸钠(Na3C6H5O7,2H2O)及11.6g氯化钠,溶于适量水中,加入2mL溴甲酚绿指示剂及11.4mL冰乙酸,用c(NaOH)=6mol/L的氢氧化钠中和至指示剂刚变为蓝色,再加1~2滴盐酸溶液(A3.2),使指示剂呈现蓝绿色(此时pH值约为5.8),用水稀释至1L。
    A3.6 标准溶液:称取0.2210g在110℃干燥2h的氟化钠,加少量水溶液,移入1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此溶液1mL=100μg氟,贮存于聚乙烯瓶中,临用前用水稀释成1mL=10μg氟的标准溶液。
    A4 采样
    A4.1 浸制滤纸:将超细玻璃纤维滤纸剪成直径为40mm的小圆片,用镊子夹住,顺序在3杯浸渍液(A3.1)中浸渍,每次2~3s,取出稍稍沥干,然后放在大滤纸上,于60~80℃下烘干(注意切勿烤焦,否则将影响滤纸的含氟空白值)。
    A4.2 采样:将两张浸渍过的滤纸于采样夹中夹紧,以15L/min的速度抽取空气75L。
    A5 分析步骤
    A5.1 对照试验:将将在采样夹上带往现场但未采样的滤纸(数量为样品总数的1/10,样品总数少于10时用1片)按样品同样地分析。
    A5.2 样品处理:将采样后的前后两张滤纸分别置于两个塑料烧杯中,各加入16mL盐酸溶液(A3.2)及2mL水,用玻璃棒将滤纸捣碎,放入1根铁芯塑料套搅拌子,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5min;此时滤纸已被打成纸浆。
    A5.3 标准曲线的绘制:取8个烧杯,各加入1片浸制过的滤纸,按表A1配制标准系列。然后与样品同样地搅拌。向各杯中加入1.3mL氢氧化铵溶液(A3.3)及2~3滴溴甲酚绿指示剂(A3.4),在搅拌下继续使用盐酸溶液(A3.2)及氢氧化铵溶液(A3.3)调节溶液pH值至指示剂变为蓝绿色。
    表A1 氟化物标准管的配制
    
  
  

    加入5mL总离子强度缓冲液(A3.5),插入氟电极及饱和甘汞电极,继续搅拌4~5min,停止后测量溶液的电位(mV)值。再搅拌1~2min,停止,再读电位值,至读数不变为止。
    用半对数坐标纸以等距离坐标表示mV,对数坐标表示氟离子含量,绘制标准曲线(或用对数曲线回归法求得回归方程)。
    A5.4 将处理后的样品纸将浆混悬液与标准系列同样地加入氢氧化铵,中和并调节pH值;然后加入总离子强度缓冲液,插入电极,测定其电位(mV)值。根据样品溶液的电位值,从曲线(或回归方程)上求得溶液中的氟离子含量。
    A6 计算
    X=(C1+C2)/V0………………………………(A1)
    式中:X——空气中总氟物(换算成氟)的浓度,mg/m3;
    C1、C2——分别为前、后两张滤纸上氟含量,μg;
    V0——标准状况下的样品体积,L。
    A7 说明
    A7.1 本法测定溶液中氟离子的检测限为1μg/25mL。用以测空气中的氟,当采样体积为150L时,制成25mL溶液,则对空气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0067mg/m3。溶液中的检测上限较下限高出3~4个数量级。当溶液中氟离子(F-)浓度为5.0mg/L时,本法的变异系数为4.56%。
    A7.2 重叠两张滤纸采样,其总采样效率为96%。
    A7.3 样品采样后1周内分析分析结果无明显差异。空气中的氟以尘粒状为主时,则采样后应将滤纸的采样面朝里折成扇形,再置纸袋内携回实验室。
    A7.4 浸制滤纸时,用250mL烧杯内盛200mL浸渍液,共3杯;每浸一张后,在杯边碰触并保持数秒以稍沥干,再于第2、3杯中同样操作。每浸渍200张滤纸后,第1杯浸渍液尽管尚未用完,亦应弃去(因其中已含有一定量的氟离子),而将第2、3杯顺序改作第1、2杯,并另取200mL洁净的浸渍液作为第3杯,继续浸制。按上法处置才能保证每张滤纸的空白值不超过一定的限量。浸制好的滤纸要用塑料或牛皮纸袋妥为封存,临用时取出。每批滤纸浸制后,应随机取出6~8张,测定其空白值。每张空白值限额应处于0.2±0.05μg氟以内;否则波动过大将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A7.5 氟电极在高浓度下响应迅速,效果良好;但在低浓度时响应时间延长。一般于氟离子浓渡为0.1~0.2mg/L时,响应时间为3~5min;0.5mg/L以上时为1~3min。根据这一情况掌握搅拌时间;于测得一次读数后,再搅拌1~2min并再读一次结果即可。
    A7.6 被测溶液的pH值如超出5~8范围,可能导致很大的误差;在大批样品的测试中,注意调节pH值是很重要的。
    A7.7 温度对电极电位值亦有影响;在实际工作中,样品溶液与绘制标准曲线时的溶液温度若有较大差异,应重做标准曲线。
    A7.8 绝大多数阴离子对测定没有干扰;只有铁、铝等阳离子干扰氟的测定。柠檬酸盐是铁、铝的良好的掩蔽剂。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由湖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河南省信阳市卫生防疫站、广西区卫生防疫站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杰。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负责解释。
    
  
  
  
  
   
  
   
发布单位:
   
   
   
   
  
   
提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起草单位:
   
   
湖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河南省信阳市卫生防疫站、广西区卫生防疫站
   
   
  
   
批准单位: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04-03
   
   


各位早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