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1日,一块被认定是清代“技勇石”的石墩在盐城大丰区小海镇发现,这是当年武举人练武或表演武艺时用的实物。荔枝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块技勇石长33厘米,宽28厘米,高78厘米,其四面都留有提手,完全可以把整只手伸进去,但要想搬起来离开地面,则非常费力。
据发现这块技勇石的杨先生说,古人练武时,要把手伸进去,使技勇石离地,还要搬出一些花样来,考武秀才一般要搬动160斤的技勇石,考武举人就要搬动300斤以上的了,而这块技勇石有320斤。发现这块石头时,它正被小海镇的康姓老人当作自家的一张石桌用。老人在上面铺了一块木板,当着桌子用,据说是家里祖传下来的。
记者上网查询了解到,技勇石也叫“石墩子”,过去考武举人或武进士时,考生要将石墩提到胸口,然后再将石墩底部左右各翻一次,叫做‘献印’,就像左右翻看印章似的,但动作只有一次完成才能算作合格。据说,经常有考生石墩落地,把脚背砸烂。
据对文物有研究的杨先生介绍,这块技勇石不是普通的青石,而是安徽灵璧县的灵璧石,材质很特殊。另外,有关专家鉴别认为,这的确是清道光或乾隆年间的一块技勇石,因为它的一面印有“戌申科”三个字。而另一面印有的“修德堂”三个字,应该可以判定是一户人家的堂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