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十八回,老太妃之死,官家一年之内不得宴乐,因此,贾府着手撤裁当初为元妃省亲而搭建的戏班子。教习好办,每人给八两银子,人家有手艺,可以另寻门路。难的就是这些个女孩子,小小年纪,怎么办呢? 尤氏的主意,是直接从戏子转换为丫鬟,留下来使唤。
王夫人的意思呢,不能这样,因为这些女孩的家世,并不是世代为奴的,这样处置不妥当。所谓:
“这学戏的倒比不得使唤的,他们也是好人家的儿女,因无能卖了做这事,装丑弄鬼的几年。如今有这机会,不如给他们几两银子盘缠,各自去罢。当日祖宗手里都是有这例的。咱们如今损阴坏德,而且还小器。如今虽有几个老的还在,那是他们各有原故,不肯回去的,所以才留下使唤,大了配了咱们家的小厮们了。”
王夫人看来,尤氏把小戏子们直接留下来做丫鬟的主意显得贾府小器不说,还是损阴坏德之举,使不得。小戏子虽是贾府花钱买来的,但是,不如也给些银两,让她们回家去吧。因为以前留下来做丫鬟的戏子,也并没有什么好结果,大了无非就是配了贾府的家生奴为妻,世代为奴了。
王夫人其实也不是什么恶人,她这么为这些小戏子着想,也算是难得了。这里面,留下来做丫鬟的小戏子的结局已经出来了,那就是世代为奴了。可不可悲?
见王夫人如此主意,尤氏说:
“如今我们也去问他十二个,有愿意回去的,就带了信儿,叫上父母来亲自来领回去,给他们几两银子盘缠方妥。若不叫上他父母亲人来,只怕有混账人顶名冒领出去又转卖了,岂不辜负了这恩典。若有不愿意回去的,就留下。”
尤氏的意思,打发回家固然是好的,但是必须得父母亲自来领,否则,就怕人贩子之类的冒名顶替,拿了银子带走了人,然后再一次转卖。
尤氏这话,令人心惊。世态如此险恶,等待这些小戏子,这些柔弱的羔羊,会是怎样一种命运?
王夫人同意了,于是尤氏就这样办了。可是询问下来的结果,更令人心惊。所谓:
将十二个女孩子叫来面问,倒有一多半不愿意回家的:也有说父母虽有,他只以卖我们为事,这一去还被他卖了;也有父母已亡,或被叔伯兄弟所卖的;也有说无人可投的;也有说恋恩不舍的。所愿去者止四五人。王夫人听了,只得留下。
如果说前面的情况还是世态险恶的话,到这个程度,却是人心悲凉了。十二个女孩子,竟然一多半不愿意回家。家,在每个人的心里,难道不是温暖的港湾?难道外人对女孩子们不好,家里人也是这样?
第一种情况,是父母已经习惯了卖孩子的,回去了,还是得被卖,请问,这和人贩子有什么区别?
第二种情况,是父母双亡,被族人所卖的,回去了,依然还是得被卖。叔伯兄弟,其实也是人贩子了。
第三种情况,家破人亡,无所依归了。
第四种情况,觉得在贾府生存,比外面强多了好多了,不想出去了。这也是实情,贾府对待下人,真的是很好了。
当世风沦落到做父母的都丧心病狂的时候,也就是这个社会即将崩溃的时候。如果说外面的世界凶险尚且可以抗争,但是来自亲人之间的冷酷就会摧毁人心。这个时候,我更加坚定了关于巧姐的结局的判断。当这个贾府的千金小姐,经历了贾府破败,父母入狱,被狠舅奸兄险些拐卖的经历之后,她的心里,还会有多少温暖?父母不在了,面对那个曾经出卖过她的家族,她是不会回去了,就和这些小戏子一样。她对于人性的判断,极其冷峻,血亲尚且不可信,何况夫妻?所以,她也不会再结婚,她看到了人性之中太多太多险恶的东西。
却原来,大观园梨香院这些小戏子内心的悲凉,就是日后巧姐被刘姥姥拯救后内心的悲凉,她宁愿做一个荒野山村的纺织女工,过完清贫寂寞的一生,也不愿意再涉足人间地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