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纪六十年代前,苏北沿海密如蛛网的小河沟里,常年流淌着的是伴随着潮涨潮落的略带咸味的‘阴阳水’,水里生长着一种其貌不扬、极不起眼的小精灵——河香螺。说不起眼是它小得微不足道,长不过寸,粗不过筷头子大小;头大尾尖体细长,罗旋型的外壳布满纵向瓦楞纹,是名符其实的其貌不扬。半透明的螺壳包裹着深绿色的肉体,泛着青棕色的光。
春天的小河沟里,当芦苇冒出尖尖的嫩芽,河香螺在冬眠中醒来,从深水下面那厚厚的淤泥里钻出来,在晴朗的午后,爬到小河边的浅水里悠然自得的游弋觅食,爬到露出水面的芦苇桩子上享受着温暖的春阳,体会着春的气息。这时是拾河香螺的最好时机,小伙伴们提着竹篮,嬉笑打闹着打破了小河沟的宁静,脱光了小脚丫,跋着不刺骨但还冷得打激灵的凉水,像捡拾晒在场地上的豆子一样,轻而易举的把河香螺拿起来放到竹篮里,密集的地方双手可以毫不费力的捧起一捧,一顿饭的功夫就能拾到好几斤。回家放在清水里反复清洗,洗净泥丝,用浓盐水烧开煮透,捞出来稍凉,螺壳上就结成薄薄的一层白色的盐霜,拿着河香螺,把尾巴放到铜钱眼里一别:‘咔’,尾巴断了,把河香螺头放进嘴里轻轻一嘬:‘呲溜’,一颗新鲜香嫩的河香螺肉颤动着跳上了舌尖,挑逗着口腔中贪婪的味蕾,忍不住细细嚼碎,满口弥漫着海之鲜、河之润、螺之香、春之温的感觉,无与伦比,回味悠长。大人、小孩抓一把,当时令小吃,小伙伴们放在小棉袄口袋里,当作零食,一春下来,小棉袄的口袋里结上一层厚厚的硬盐巴。
有时候拾到的河香螺多了,就洗干净放在碓臼里捣碎,过滤掉碎壳和渣,把浓稠的深绿色的河香螺螺汁倒在锅里煮熟,凝结成一锅绿色豆腐样的整块,它就是色如绿翠、状若碧玉、嫩赛豆腐、鲜胜海珍的河香螺螺腐,把它切成小块,配上韭菜等新鲜蔬菜,作汤做羹,闻着香、尝着鲜、吃着嫩、细嚼慢咽品尝之际能体会到大海的宽广醇厚、小河的清纯爽滑、春天的温润新鲜、大地的缠绵劲道,食之令人拍掌叫绝、欲罢不能。
可惜的是,六十年代的改水、化肥农药的推广使用,破坏了河香螺的生存环境,河香螺这个曾经为人类奉献美味享受的小精灵,逐渐销声匿迹,难觅踪影、、、、、、
河香螺,你成了五十年代过来的一辈人之永久思念与记忆。 |
点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