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生活报:【导读】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那些曾经投身抗日的老兵们,很多已经陆续离开人世。近两个月来,盐城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电子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物电学院)和美术学院大一和大二的部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访了市区9位抗战老兵,听他们讲述抗战故事,并为老兵们画下肖像照,拍下珍贵的视频资料。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那些曾经投身抗日的老兵们,很多已经陆续离开人世。近两个月来,盐城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电子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物电学院)和美术学院大一和大二的部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访了市区9位抗战老兵,听他们讲述抗战故事,并为老兵们画下肖像照,拍下珍贵的视频资料。 同学们与阴署吾老人合影 美术学院的同学正在画肖像 参与活动的部分大学生 据了解,这个活动还在持续进行中,他们至少要为40位老兵画像、拍摄视频。负责拍摄的杨家辉是物电学院的一名学生,他告诉东方生活报记者,盐城现在还没有专门的抗战老兵纪录片,他们将把采集到的视频资料制作成纪录片。 美术学院的领队老师葛媛媛说:“这些老人的年纪均在90岁左右,我们希望用画笔将老人的形象留存下来,计划将他们的事迹绘书成册,以此让后人铭记这段历史,缅怀抗战英雄……” 参与的学生都觉得,无论是记录老兵的抗战历史口述,还是珍藏他们的音容笑貌,在今天来看,都显得刻不容缓。 受到网上一则新闻启发 “没想到电影中的镜头就发生身边” 4月中旬,物电学院团委的相关负责人在网上浏览到一篇关于外地大学生自发组织采访抗战老兵的新闻,他觉得做这样的事情很有意义,当月就招募学生自愿参与这件事。 “由于不少老人不会说普通话,为了便于沟通,物电学院招募的志愿者要求最好是盐城本地人。”负责文字记录的袁朝东说,团队很快就招募到了30多名与他志同道合的伙伴,之后,同学们拿到一份老兵名单,其中有些人或者病重或者在医院卧床,便没去打扰。至今,他们走访了9位参加过抗战的老兵。 “从现在到暑假之前,我们主要走访亭湖区的老兵,暑假期间还要到各个县去采访。到9月底,计划完成40多位老兵的采访。”杨家辉说,6月份,他们在市区采访了一位名叫阴署吾的老兵,老人今年已经90多岁了,虽然年纪很大,但是关于抗战的经历,他的记忆依旧清晰。 据老人回忆,抗战时期他在文工团工作,由于前线人员不足,他还参与了护送伤员的工作。有一次,战友从他身边经过时被敌人的子弹打中,他亲眼看着战友倒下,以为对方牺牲了,没想到,几分钟后战友却站了起来,原来战友厚厚的背包挡住了子弹,因此逃过一劫。杨家辉说,“没想到电影中的镜头就发生自己身边”。 袁朝东向记者讲述了走访过程中,令他印象深刻的故事。那天晚上天色很黑,阴署吾和老乡一起用担架运送伤员,在下坡的时候,他们一直听到奇怪的声音,到了坡下一看,居然发现敌人埋伏的手榴弹拖线缠在了担架上,手榴弹就这样被一路拖着,幸好拉环没有被拉出来,否则他们在劫难逃。听完这个事迹,袁朝东感觉,战争的过程原来如此惊心动魄。 突破重重困难珍藏回忆 “计划将老兵的事迹以绘画形式编成故事书” 为了记录老兵们的故事,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克服了不少困难。物电专业并不教授专业的视频制作,拍摄和剪辑对于他们这些“门外汉”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学院网络部的学长学姐们教我们如何拍摄和剪辑,不过,有时候遇到一些技术问题,他们也不怎么会,我们就上网找教程,跟着教程的步骤学着做。”杨家辉笑着说。视频的制作并不是最大的难题,如何联系老兵,顺利找到老兵才是最难的。物电学院的领队老师这时帮了大忙,他提前进行了联系工作,找到了老兵所在的确切地点,为前去采访的学生提供了很多方便。 “由于经费有限,六名同学一组(物电学院三人加上美术学院三人),我们一般坐公交车去,有时候还会绕路,步行很久才能找到准确的位置。”志愿者李玲玲告诉记者,遇到身体状况不太好的老兵,他们会尽量缩短拍摄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尽量不打扰老人休息。 美术学院的翁天虹同学目前已经为3位老兵画了速描,说起绘画过程,腼腆的翁天虹说,这些老人,多数行动很不方便,但老人们一听要被画像,仿佛回到了驰骋沙场的年轻时光,每个人都立刻来了精气神,眼中闪烁着光芒。然而,在讲到激动之处时,老人的肢体语言比较丰富,加之表情不可能固定不变,而她需要在15分钟内完成一幅人物速描,所以她必须全神贯注地抓住老人面部的每一个表情,难度不小,画得不足之处她还需要回来重新加工。 来自苏州的梁梦婷虽然不是本地人,但是在走访老兵活动中,她却负责了文字记录的工作。“有时候,老人的方言听得不是很懂,所以,只能先录下来,回到学校再一遍一遍地回放,之后整理成文字。”她说,很多老人现在还在不断学习,作为年轻人,在记录整理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更是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 感受颇深受益良多 “前辈创下美好生活,我们要为下一代努力” 葛媛媛老师认为这些学生在活动中特别能吃苦,她说,首先,这些学生放弃了课余休息时间;其次,在交通方面,他们尽可能地选择乘坐公交车;第三,拿到老兵的信息才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的工作才是最大的困难。如何建立信任关系是一个考验,只有当对方有了信任,才愿意将过去的经历心平气和地讲述出来,所以这是一个非常耗时的过程。 美术学院参与的志愿者大概有20多人,而且很多都不是盐城人,对本地情况并不熟悉,当地方言也听不懂,面对这些困难,同学们从没有一句怨言,葛媛媛对学生们的表现给予了极大的肯定。 据葛媛媛老师介绍,从2013年开始,美术学院的学生就开始将速描用于志愿者活动。“从建院至今,一直都有扶贫助残的公益活动。在活动中,不少受助者发现学生们会画画,学生们也自发想给他们画速描,自然而然就将画画作为活动的一部分。”葛媛媛老师说,走访中,老兵崔士臣赠送给她一本自编的抗战书籍,“老人们都希望记录下这段历史,不要让后人遗忘。” 参与这样的活动,90后的大学生们感触良多。杨家辉说:“很受震撼,老兵勇敢、不怕死的精神让我钦佩。我深刻感受到历史不能遗忘,前辈为我们创下美好生活,我们更要好好学习,今后为祖国建设作出贡献,为下一代努力。” 同样参加活动的袁朝东也深有感触:“有一个抗战老兵说,他们曾经在一天之内转移了四次,有时候刚找到一些柴草铺下准备休息,上面就发来指示要求转移。战况紧急时,一天最多吃两顿,睡觉则是席地而睡,条件非常艰苦。相比之下,我觉得自己的生活非常幸福。”袁朝东觉得有幸生于和平年代,更应该珍惜如今衣食无忧的生活。 “这些老兵几乎都八九十岁了,因为他们的身体已经逐渐衰弱,所以时间对于我们来说十分紧迫。多耽误一点时间,可能就少了一份记录,我们要抓紧时间进行走访。”杨家辉神色凝重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