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焦点热议] 亲戚来家蹭住招烦吗

[复制链接] 1
回复
332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7-11-21 08:11: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有位武汉的女士发帖抱怨:自家的新房成了老公亲戚的中转站,那些在北上广深上班的亲戚,每次回湖北老家,都要到自己家住一晚,搞得自己很恼火。
  这个帖子相当火,很多网友跟帖进行“同感”吐槽,还有的对这位女士的“小气”提出批评。
  城市居民隐私意识觉醒
  “蹭住”是城市化进程的典型场景,过去三十年反复上演着,而蹭住者和被蹭者,立场历来是不同的。
  我小时候就感受过这一点。那时我住在农村,堂祖父(祖父的弟弟)在一个中等城市的医学院担任领导职务。老家的亲戚常去投奔,由他带着去看病,他总是顺便把人安排在医学院的招待所。有一年暑假我和父亲一起去,也被安排在招待所里,这让我感到不快。在我看来,这是一种疏远,住到家里,不是更亲密吗?
  后来,我理解了堂祖父。他的房子不大,只有两室一厅,家里还有一个保姆,实在没有能力再安置别人了,在家里打地铺或者睡沙发,都是一场灾难,堂祖母坚决反对。每次接待老家来的人,堂祖父总是在家里请一顿饭,然后亲自领着客人去招待所。
  这是一个折衷方案,他想尽量不失礼节,又不影响自己家庭的正常生活。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把客人请到家里吃饭,甚至留宿家中,似乎是一种极隆重的礼遇。其实,这种传统根源于农业社会,那时人们互相走亲戚,农村也没有什么餐馆,只好在家吃饭。那时最佳待客之道就是“宾至如归”,让客人享受和主人一样的待遇。家庭,成为这个家族的社交空间,并没有任何个人隐私的意识。
  很多人支持武汉这位女士的吐槽,核心的观点就是“家是最需要捍卫的隐私场所”,这种认识是中国社会的一大进步。
  从90年代以来的住房改革,到现在房地产大发展,人们逐渐树立了产权意识。所以,那位武汉女士才会不经意间写出自己出了65万首付,而老公只出了26万。产权的兴起以及对这种产权的捍卫,最终催生了“私密”与“公共”的区分,家里再也不是最佳的待客场所了。
  蹭住是旧文化对新文化的冒犯
  90年代以来,很多电视剧都涉及这种主体。比如,在十年前的《新结婚时代》中,来自男方老家的亲戚到光鲜的北京新楼盘中,就已经显得格格不入了。去城市看亲戚的农村人,带上一只母鸡,已经是很大方的事,但对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一只鸡又算得了什么?同样,在农村人的观念中,“住家里”就是最亲切的表现,这也让小两口接受不了。
  那些在北京定居的外地人,最能感受到这一点。
  对很多小地方的人来说,在北京有一个亲戚是很有面子的事,而几乎每个小地方的人都有到首都逛一逛的梦想。但这对他们那位在北京的亲戚来说,简直是一个灾难。有些亲戚一住就是一周,甚至更久,哪个在北京买房的外地人没经历过这种噩梦?
  蹭住,当然有占便宜的嫌疑,但更多是一种无意识的社交越界行为,这是旧文化对新文化的冒犯。
  那些蹭住的“老家人”,还把这位住在大城市的亲戚看成是家族的一员。但是,这位亲戚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新世界一员。他购买的房子,是一个私密的城堡,而不再是老家的延伸,这中间出现了一条名叫“现代”的鸿沟。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朋友房子特别大,甚至专门辟出了麻将室等,但仍不愿意接纳亲戚来长住。这是有意作出的切割,可以欢迎陌生人来玩,欢迎朋友来住一晚,但却偏偏不欢迎老家亲戚。因为陌生人和朋友知道分寸和边界,这种“住一晚”也就不算打扰,而亲戚的到来,就要麻烦得多。
  中国人正在构建新的情感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朋友”比“亲戚”更重要,“分寸”比“亲密”更重要,“尊重”比“亲情”更重要。也许,我们终将变得不再那么“亲”,这就是根本的趋势。未来关系人际关系的基础将是“人”与“人”之间,而不再是“家”与“家”之间。
  因此,去外地探访亲戚,主动提出住酒店而不是住在对方家里,可能是一种受欢迎的选择。如果对方盛情邀请住到家里,也要像住在酒店一样保有分寸感,把自己当成一个过客——我们都将是彼此的过客。



单选投票, 共有 3 人参与投票
100.00% (3)
0.00% (0)
0.00% (0)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新盐城.乐聚社区www.xycsq.com———自由、客观、多元、包容的新媒体。
////新盐城公益版块的成熟需要您的参与和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11-22 06:52:39 | 只看该作者
关键是关键时刻,如冶病需帮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